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五泻心汤的鉴别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伤寒论》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此书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书中的大部分方剂现在临床上仍应用广泛,疗效满意,堪称经典。其中的五泻心汤虽专为痞证而设,但其病因病机、主证、治则、煎服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应用时须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正半夏泻心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别见于《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和《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太阳病篇所载五泻心汤均为“痞”而设.本文试从痞证的形成机制,及某些泻心汤证所论之病机病症、方药配伍、辨证论治等方面出发,提出疑惑,试图解决,以求更好地理解泻心汤治痞之真谛。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五泻心汤在组成上都有黄连,其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组方用药则大同小异,均有姜、连、芩、夏、参、草、枣.而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又均有大黄、黄连.五方均有散结消痞之功,治疗以痞为主的病症.这些方剂在治证的病理、病位、治疗上既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不同之处,故当鉴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将张仲景和叶天士诊治痞证的思想作一浅显总结和对比,观其论述痞证的病因、病机、病所、证治特点和遣方用药等方面以冀全面认识痞证,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有关“痞”的记载,早见于《内经》、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心下(胃脘部)……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随着时代推移,“痞”渐至成为杂病中的一个病证名,称作“痞证”或“痞满”。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胃脘部自觉痞闷、胀满,但无疼痛,外亦无胀急之形。患者往往觉得胃脘部“好象有东西堵在那  相似文献   

7.
正24吐阳法《内经》云:"下痢,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寸口脉微滑者,上实也。皆可吐之[1]。"是因为胸为阳位似天空,乃阳气汇聚之处,当邪气阻碍胸中,则必然会阻碍胸中阳气运行,使阳气壅滞阻塞。此时用吐法,一吐了之,邪气吐出于外,胸中阳气自然得舒,气机运行正常,则诸证悉去矣。《伤寒论》:"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2]。"瓜蒂  相似文献   

8.
正半夏泻心汤源于《伤寒论》原文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关于半夏泻心汤的病机,自清代医家柯韵柏在《伤寒来苏集》中提出"寒热之气互结心下"的观点后,后世医家大多没有脱离柯氏之说,故现行的高等中医院校《方剂学》、《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教材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心下痞"用泻心汤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心下痞”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寒热、虚实等的性质。方法参阅经文进行辨证,用五种泻心汤分别治之。结果服药后无不良反应,一般患者服药1~2剂即效,3~5剂获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心下痞”证,辨证分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赵春兰  郭良所  王兴 《系统医学》2023,(24):172-174+185
目的 探究推拿点穴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痞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推拿点穴组,每组50例,推拿点穴组行推拿点穴治疗,联合组在推拿点穴组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得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100.00%)明显优于推拿点穴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0,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推拿点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推拿点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点穴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痞病明显有效,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生姜泻心汤为医圣张仲景所创,由半夏泻心汤减干姜2两(1两≈31.25g)、加生姜4两变化而成.方中生姜量大为君,功在通阳、散结、涤饮;配以半夏可加强开结.消痞、涤饮之功.半夏配干姜辛温开结,散寒止呕.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出目仲景之《伤寒论》,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人参、大枣组成,原方主治因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少阳之邪乘虚内陷,寒热之气壅滞中焦而形成的痞证。半夏泻心汤的一般使用指征是:呕、利、痞三证俱在。笔者抓住本方辛开苦降,和中降逆消痞之特点,凡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枢机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为柴胡汤证误下致病而设。“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后世诸医屡屡投用,常常收到很好的疗效,那么半夏泻心汤的适用症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原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法半夏、大枣7味药组成。方中旋覆花苦辛咸,微温,能下气消痰、降逆除噫;代赭石味苦寒体重沉降、善镇冲逆;半夏味辛,祛痰降逆,化饮和  相似文献   

15.
泻心法是临证常用治法之一,它源于<内经>,制方于仲景,在<伤寒论>中阐述颇详.仲景泻心法即指以苦寒通泄为主,用泻心汤类方剂对"心下痞"一证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泻心法方剂组方严谨、用药精炼、配伍有度、加减有法,其煎药方法也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名称半夏泻心汤。方剂组成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党参10克,黄连6克,甘草6克,大枣6枚。源流发展本方为汉代张仲景所拟订,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公元219年)。《伤寒论》用于治疗小柴胡汤症误下而成的痞证,临床表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症具,而以他药  相似文献   

17.
正15养阳法《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里也[1]。"说明了重视阳气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什么叫养慎呢?我的理解是平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从饮食、起居、房事等各方面养护阳气。一时不慎,外邪入侵,马上要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伤寒杂病论》有关郁证的病脉症治及其相关的学术思想。有关精神心理表现按神志正常与否可分成神志类和情志类,后者属于郁证性质的临床表现。除脏躁、百合病、梅核气外,以奔豚气、虚烦不寐、虚烦懊憹、烦惊谵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未尝不属于郁证范畴。张仲景"或然症"有郁证无关与郁证相关二类,后者实际是隐性郁证和(或)广义郁证的躯体表现,小柴胡汤证即是其代表性方证。张仲景治疗郁证的大法有养心安神、镇惊安神、和解少阳枢机、养阴清热除烦、调和营卫阴阳、化痰蠲饮、活血化瘀、消痞开郁及温阳化气等,足为后世垂范。  相似文献   

19.
岳妍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0):865-866
"脾约"概念始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247条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均有所论述,两处论述基本相同,言:"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抑制幽门螺杆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治疗胃脘痞满、饮食不下的有效方剂.其组方特点是辛开苦降顺其升降、寒热并用和其阴阳、攻补兼施调其虚实.文献报道,半夏泻心汤对于符合一定证候特点的上消化道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