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补肺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予以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合补肺汤以补肺活血,同时予以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临床疗效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FVC、DLCO、PaO2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肺活血法有助于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具有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我院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给予单纯泼尼松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情况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上得到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可促进病灶吸收,显著改善其肺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能力、单位肺泡容积气体弥散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替代口服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中药方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肺功能改善的积极影响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活血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LC、DLco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LC、DLc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中药方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对炎症介质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就诊的8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口服吡非尼酮+泼尼松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炎症介质水平、血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转化生长因子-?茁1、白细胞介素-4水平均降低,干扰素-?酌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转化生长因子-?茁1、白细胞介素-4水平低于对照组,干扰素-?酌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下降,动脉血氧分压均上升,且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用吡非尼酮联合泼尼松对改善炎症介质水平、调节血气分析指标具有积极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补肺汤内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祛痰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祛痰+补肺汤内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计值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计值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及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西药联合补肺汤内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IPF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病灶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水平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病灶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药三联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剂、阿奇霉素口服、华佗再造丸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肺功能、胸部X线片、CT、血气分析等变化。结果:观察3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及Velcros罗音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疗前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三联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不仅可以控制病情,减少激素副作用,提好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预防其发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整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入院时和实施8周后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8周后一氧化碳弥散量、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困难情况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氧分压则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8周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呼吸困难情况评分优于入院时(P0.05),且8周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8周后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生命力及总健康评分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8周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入院时(P0.05),且8周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和呼吸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泼尼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口服环磷酰胺。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R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实施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303-1304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改善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吡非尼酮治疗,观察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67.4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及弥散量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干扰素-γ(INF-γ)、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显著降低,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吡非尼酮可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益气补肺汤联合穴位埋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96例,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益气补肺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中医疗效,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评价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VC、FEV1%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肺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肺功能,提高SF-36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加味定喘汤联合补肺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加味定喘汤联合补肺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加味定喘汤联合补肺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利于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并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西药治疗,14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及症状、体征、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及症状、体征、肺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可改善患者气喘,胸闷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析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入选呼吸衰竭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48h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呼吸衰竭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舒利迭联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重度COPD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补肺颗粒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1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孟鲁司特加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肺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因子变化,肺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第一秒最大呼吸容积、第一秒用力呼吸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喘息、咳嗽、哮鸣音评分及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升疗效,降低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雾化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普米克令舒+可必特+富露施雾化治疗,对照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可必特+生理盐水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以及炎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雾化治疗,可合理改善病理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加强肺功能水平,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