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广东省名中医杨志敏教授使用民国彭子益倡导的气机圆运动的中医学理论解析失眠,对其多样化的病机特点及中医证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寻找新的中医系统调治法则.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35-2336
"圆运动"思想是将人体的内在本质看作一个圆,以气机周流循环的角度把握疾病的诊治,是一种高度升华概括的医学思想。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其方药组成紧随少阳病的病机变化,通过补益人体气血、打开受阻气机,使少阳之枢重新回到圆的作用路径上,本质上蕴含着中医"圆运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轴轮"理论出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其从根本上阐述了人体的气机运行规律,可有效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儿童睡眠障碍病机责之阴阳失衡,气机升降失常。笔者通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探讨"轴轮"理论在儿童睡眠障碍中的原理,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食管癌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心得、用药特色等方面总结了刘华为教授运用"脏腑气机气化理论"治疗食管癌的证治经验。刘华为教授认为虚、痰、气、瘀相互交结是食管癌发病的病理特点。临证主张详辨虚实,因证施治、重视脾胃、强调疏肝、注重气机调畅,重视中药对放、化疗及手术后患者的治疗。经长期临床实践,在食管癌的辨证施治方面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米雪  刘文琼 《光明中医》2023,(2):335-338
古中医学的圆运动理论以“中气运旋,四维升降”为核心,围绕着气机的升、降、沉、浮,来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特征以及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月经后期为妊娠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古今医家提出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和治则治法颇多,无外乎气血痰湿,此文将从古中医学的圆运动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此病探索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彭子益所著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1]中提出了"生命宇宙的整体观"思想,文中从古中医圆运动的角度阐述了多种疾病的病机与治疗。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并加重了患者就医诊疗的经济负担。名中医李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对疑难顽疾屡起沉珂,李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消渴的病机是"燥热为标,阳虚为本"[2],并辨证分为:火不归原、厥阴不敛、太阴脾虚三型。火不归原有水浅、水寒之分。水浅采用壮水导龙归海之法,水寒采用温水引火归元法。从圆运动的角度认为消渴火不归原的根本病机是人体自身的圆运动被打破,气化运动失衡,治疗应从人体圆运动的思想入手,恢复人体气化运动。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家素来重视心理与躯体(神与形)之间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种重视又集中在情志上,七情内伤理论概括了中医学对情志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其中七情致"郁"和七情致"虚"学说是中医对情志疾病病因病机的整体概括,体现了情志疾病虚实夹杂的基本特点,本文基于中医"形—气—神"体系提出七情致病的"虚气"病邪假说,从"留滞"创虚气新病因病机理论诠释七情致病的动态演变机理,以期丰富发展中医七情内伤理论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民国彭子益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通过宇宙大气热的升浮降沉圆运动之理来阐释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及医理,构建了人身生理病理的动态模型,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以人体圆运动理论来解析《伤寒论》中调和营卫法治疗阳虚汗证实质内涵,以期对目前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刘派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4,(12):1192-1194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建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基础结构。五运六气理论认为人体气机变化受自然界气化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五运六气关系密切。现从以下3个方面论述运气学说构建的病因病机理论框架,一是病因归于五运六气,"气动"产生病邪,导致发病;二是病机以"病机十九条"为基础,分析病机应"审察病机,求属气宜";三是五运六气合参构成中医辨证思维体系核心。认为运气病机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掌握运气病机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气血相关"理论是重要的中医临床思维。气血是构成人体以及维持脏腑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两者互根互用,相互配合,确保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故曰"血气调达周流,则人体和平康泰"~([1])。疾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气血亏虚或气血不和,所以治疗重点在于调和气血。陈福来主任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陈老从事临床诊疗工作6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临证时常运用气血相关理论,考虑气病及血,血病及气以及气血同病,谨守病机,审证求因,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玉庸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医病机、治法、辨治经验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列举案例进行经验总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赵老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多属中医“淋证(劳淋)”“虚劳”“腰痛”等范畴,病机要点为脾肾亏虚、湿热屡犯,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湿热留恋,由脏及腑,由肾及脾,脾肾亏虚,正虚邪恋。治疗宜谨守病机,补泻并用,清利膀胱湿热的同时,注重健脾益肾,培元固肾,标本兼治。赵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丰富,博采古今有效方药,并将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分析用药规律,辨证论治,明显改善CPN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曰庆教授从医50余载,在中医外科和泌尿男科领域辛勤耕耘,勇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泌尿男科等疾病进行治疗,经过多年临床积累了很多极具特色的用药经验。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上李曰庆教授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因证施治,综合治疗。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上,李教授提出从肾虚、血瘀、痰浊论治的辨证思路,采取温肾、活血及化痰的治疗方法。主要围绕李曰庆教授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理论及思路展开论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治疗棘手。中医认为本病在病因病机上具有复杂性,虽为肺系病,却常涉及他脏,且多见虚实夹杂、内外合邪。体质是脏腑关系、阴阳平衡的综合体现,决定了本病在内伤、外感两方面的病机走向,使得其证候特点各异,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治本病。文章以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体质分类学说为基础,借鉴古今多位医家诊疗思路,结合导师崔红生教授临床经验,探讨该病的中医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中医古籍文献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病因病机的规律和特点。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设定病因、病机分析类目,构建用以分析的类目内容,对相关内容的条文进行编码、频数统计。结果:中医病因以内因为主,饮食、外寒、情志构成FD病因的主体,占总病因的87.69%。中医病机以气滞、气虚、寒为主体,占总病机的87.86%。结论:饮食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因,寒邪内侵、脾阳被遏为本病的病因特点.FD中医病机以气滞为特点,或因气虚气滞,或因寒凝气滞是其病机规律,虚实夹杂或两实相兼的复合病机是FD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李燕翀  孙凯  郭蕾 《光明中医》2010,25(9):1580-1582
目的探讨老年颤振的基本病机。方法从中医典籍、中医气血理论、近代医家理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探讨气血与颤振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提出气血失调是老年颤振发生内在的本质的病机,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从气血论治。结论气血失调是老年颤振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探讨急性肾炎的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文献为依据,结合急性肾炎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深入讨论了急性肾炎的中医发病、病机和演变及传变规律。结论得出了“肾的气化失常是急性肾炎的主要病机”,而“肾气实”和“肾阴虚”则又是导致肾的气化失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盗汗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汗出,历代医家以及目前中医诊断教科书均倾向于盗汗为阴虚所致,故“阴虚则盗汗”在临床颇为常用。同时“阴虚则盗汗”中的阴虚历来被认为是气血阴阳中的阴液亏虚不足,而忽略了“阴虚则盗汗”中阴虚的另一种病机认识。本文即从此出发,从古籍、病机、临床等角度,深入论述阴虚则盗汗中阴虚可为手太阴肺之肺气虚的发病病机,以澄清被误解、忽略、常见的病机认识,提高中医临床理论水平和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冠心病浅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先  刘清明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45-1048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是全身系统性小血管炎,一般预后良好,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肾脏损伤,危害儿童的身心发展。络脉纵横交织,网布周身,输送营卫气血精微,营养脏腑,但也是邪气入侵的通道。络脉理论以广泛的运用到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等疾病的诊治中,研究发现其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基于络病学说,从络脉角度与现代医学、药理学相结合,探讨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发展、转归。同时将络病学说与“热、虚、瘀”病机相结合,将藤类药物灵活运用至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中,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切实有效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0.
"天"与"人"(或称"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围绕着"天人之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先秦与两汉时期,天人问题竟成为当时哲学讨论的中心课题。因此,"天人"问题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探索领域,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