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崔丹丹  曾令杰  黄嘉玲  冯晓云  张晓元  冯凯 《中草药》2019,50(13):3200-3206
目的结合性状指标和内在质量指标对穿心莲进行质量等级评价,建立等级评价模型,为穿心莲及其他中药材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收不同批次的穿心莲药材样品,测量和描述穿心莲药材的性状,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其评价指标进行编码,以HPLC法测定药材的4个二萜内酯类成分的含量,将编码后的性状指标和4个内酯的总量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做相关性分析,初步筛选出13个评价指标,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这13个指标进行分析,划分等级;并以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所划分的等级进行判别分析;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建立穿心莲药材等级的预测模型。结果根据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可以将穿心莲药材划分为3个等级,PLS-DA分析表明该等级划分合理;PLS回归分析所建立的穿心莲质量等级的预测模型为药材等级(Y)=3.761-0.020×叶含量-0.388×穿心莲内酯含量-1.117×新穿心莲内酯含量-0.274×去氧穿心莲内酯含量-0.287×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0.302×4个内酯总量-0.10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0.015×茎颜色-0.0084×叶颜色-0.003×茎基部直径+0.020×分枝数+0.137×茎上部直径+0.011×株高,若Y在0.7~1.3,则预测穿心莲药材为一等品;若Y在1.7~2.3,则为二等品;若Y在2.7~3.3则为合格品。结论主成分聚类分析法结合PLS回归建立的穿心莲等级快速评价模型评价效果较为理想,可作为穿心莲药材质量等级的快速评价模型,为穿心莲及其他中药材质量等级评价及其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与药用部位对穿心莲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药用部位(粗杆、细杆及叶)、不同产地及市售药材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苷元及4个成分总和的含量。结果:穿心莲叶中所含有的穿心莲内酯及二萜内酯类成分总含量最高,其次是细杆,粗杆含量最低。对不同产区间穿心莲药材内酯类成分含量的比较中,以广西平马地区产穿心莲药材穿心莲内酯及二萜内酯类成分总含量最高。而在市售穿心莲药材的质量比较中发现差异较大,但呈现出与本文前述实验相同的规律,即穿心莲叶含量多者,质量较佳。结论:不同产地与药用部位对穿心莲药材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木香粉末色差值及有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挥发油的含量,将代表颜色的指标值与代表质量的指标值相关联,探讨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为木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色差计对木香粉末色差值进行测量,以流动相甲醇-水(65∶35)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25 nm,采用HPLC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木香挥发油的含量,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挥发油含量与L*(代表颜色深浅),b*(代表颜色红绿方向),E*ab(代表总色差)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效果极显著(P0.01),但与a*(代表颜色红绿方向)不显著相关。结论:L*,b*,E*ab越小,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越高。木香颜色值与3种有效成分含量都有关,且颜色深的木香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质量较好。通过利用色差计对木香粉末的色差值进行测定,可以快速预测木香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为该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鸡冠花药材粉末颜色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电子感观分析法(色度计)测量药材粉末L*,a*,b*值,用RP-HPLC法同时测定鸡冠花4种有效成分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鸡冠花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用SPSS 19.0分析颜色值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L*与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与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b*与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呈极显著负相关。a*,b*与异鼠李素含量不相关,L*,a*,b*与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不相关。结论:鸡冠花粉末颜色越暗、偏红程度越大,其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含量越高,而偏黄程度大,则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含量越低;鸡冠花异鼠李素含量仅与鸡冠花粉末明暗程度相关(负相关);鸡冠花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与其粉末颜色不相关。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代表了植物中最多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因此用它们作对照品来分析药材有效成分与粉末颜色相关性有一定意义,且测定鸡冠花的颜色值用以评价其质量具有简便、节能的优点,可为鸡冠花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途径和参考。另外,鸡冠花主要色素类成分为红色素,鸡冠花粉末颜色值是否反应鸡冠花红色素的含量以及鸡冠花具体发挥作用的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及加工方式对穿心莲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穿心莲的生长期、产地加工、营养器官和全草分段等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为穿心莲优质药材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78份样品中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D)、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NAD)、14-去氧穿心莲内酯(14-deoxyandrographolide,14-DAD)和脱水穿心莲内酯(dehydroandrographolide,DHAD)的含量,并分别采用直观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结果表明:穿心莲按照快速生长期(Ⅰ期)、枝叶茂盛期(Ⅱ期)、花蕾期(Ⅲ期)、花盛期(Ⅳ期)、盛果期(Ⅴ期)和果期后期(Ⅵ期)6个生长期来划分,4种二萜内酯总量(TC)在Ⅰ~Ⅲ期内较为稳定,Ⅳ期开始下降,Ⅴ期下降最为迅速,Ⅵ期降至最低,因此穿心莲药材的采收期以花蕾期为最佳。产地加工时,尽管晒干和阴干对TC的影响较小,但与晒干比较,阴干样品中AD含量降低,DHAD和NAD含量升高,即阴干过程可以导致AD的分解和转化。因此,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产地加工尽量采用晒干法进行干燥。AD,DHAD和TC在穿心莲不同全草分段和营养器官的分布分别为:全草上部>全草中部≈全草>全草下部,叶>全草>茎,且4种二萜内酯在叶和全草中的含量远高于茎,建议药材采收时以全草的上部和中部或含叶以上部位为佳,以保证其叶的占比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化橘红的来源,并对2个地区化橘红的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该研究采用DNA条形码对26份化橘红进行分子鉴定;以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和芹菜素为指标性成分采用UPLC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色度仪对化橘红颜色差异进行数值化研究,并与其有效成分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地区的化橘红样品来源均为柚Citrus grandis,ITS2序列长度均为400~500 bp,序列相似度达到99. 82%,2组样品仅有1个碱基的缺失,即在330 bp处广东的部分药材多一个碱基A,而重庆地区样品无此碱基;重庆地区的样品柚皮苷与野漆树苷的含量高于广东地区的样品,柚皮素与芹菜素的含量也有着统计学差异;色度值结果显示广东的药材L*偏大,a*偏小,重庆的药材L*偏小,a*偏大,而两者的b*则无明显的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与L*,b*呈正相关,与a*呈负相关,芹菜素与L*,a*,b*值无相关性。该研究对化橘红进行科学的鉴定与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化橘红的快速鉴别与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探索茅苍术、北苍术药材粉末三色空间值ΔL*(亮度)、Δa*(红绿)、Δb*(黄蓝)与内在倍半萜类、聚炔类等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苍术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建立基于色度量化值的可区分茅苍术、北苍术的定性识别模型。采用色差仪测定23批茅苍术、北苍术的三色空间值(明暗色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3批药材样品中白术内酯Ⅱ、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酮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三色空间值为对象,建立区分茅苍术、北苍术的定性识别模型;通过SPSS,对色度值与上述4种指标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PCA和PLS-DA识别模型可以将茅苍术与北苍术分成2个区域,茅苍术、北苍术的颜色与β-桉叶醇、苍术素等成分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因此,所构建的PCA和PLS-DA模型可以成功鉴别茅苍术与北苍术,其外观色泽可快速预测苍术药材内在品质。此研究对苍术的质量评价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不同部位及产地穿心莲药材,为穿心莲相关制剂工艺提供依据。以穿心莲内酯峰为参照,确定了27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23批穿心莲药材的UPLC-PDA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特征提取后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采用外标法测定23批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成分含量,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结合pareto图研究耐用性因素对方法的影响。结果发现,穿心莲药材部位比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更显著;药材不同部位4种内酯含量差异大;流动相p H是影响方法耐用性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色度分析花椒黄酮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花椒黄酮类成分与外观颜色相关性,为花椒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引入色度空间系统CIE L*,a*,b*对花椒药材粉末颜色进行客观量化,以总黄酮及黄酮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橙皮苷为指标,研究其与颜色值的相关性。结果:花椒的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含量与L*,a*显著正相关(P0.05),而总黄酮、芦丁与b*无显著相关性,金丝桃苷、槲皮素的含量与颜色值b*显著正相关(P0.05);青椒橙皮苷的含量与L*,a*,b*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花椒颜色值与总黄酮、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橙皮苷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穿心莲药材最佳采收期,为穿心莲规范化种植(GAP)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GAP基地穿心莲药材不同生长期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比较不同部位(茎、叶)中内酯含量差异。色谱条件为:Lichrospher R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26 nm和254nm。结果 不同生长期穿心莲药材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成分含量在8、9月份较高,即花蕊期至开花前期;对于同一批药材不同部位比较,叶含量明显高于茎。结论建议穿心莲药材按物候期采收(即花蕊期至开花前期);药用部位以叶为佳。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医证的多维性、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文章以多元统计学方法为切入点,以logistic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典型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等常见的统计方法为例,对其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同时,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其数理思想和方法,发现其在中医辨证中有一定的适用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我国循证药学的研究现状。方法:将CNKI数据库中有关循证药学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SPSS软件中的共词分析法为研究工具,应用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两种方法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结果:获取循证药学文献44篇,高频关键词18个,表明循证药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观察、安全性评价和经济学等方面。结论:通过分析循证药学的研究现状,可以为从事循证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97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的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文献,通过频度分析归纳总结证候和用药特点,以探析乳腺增生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的用药、证型进行整理归类,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药物、证型引用频次和频率。结果:涉及证型34个,以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气滞痰凝为常见证型,占58.68%,证候组成要素有16个,其中实证占84.55%,虚证占15.45%。用药275味,按功能归为43类,进一步合并为19大类,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占59.48%,活血化瘀药为第一位,补虚药次之;排在前16位的药物有柴胡、当归、香附、穿山甲、郁金、白芍药、浙贝母、莪术、夏枯草、三棱、延胡索、青皮、牡蛎、丹参、王不留行、淫羊藿,柴胡使用位居所有用药之首。结论:近30年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辨证分型、遣方用药临床研究结果可为目前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97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食管癌文献,通过频度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食管癌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症状、方剂和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型、症状、方剂和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结果:食管癌证型13个,痰气交阻、气虚阳微、痰瘀互结、气滞血瘀、脾虚气滞为常见证型,占67.7%;症状以吞咽困难、胸背疼痛、大便干、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口干、呕吐痰涎为常见症状;舌质以红舌、淡舌为主,舌苔以厚腻、白、白腻为主,脉象多见细脉、弦脉、涩脉。食管癌所用方剂中自拟方居多,以启膈散、沙参麦冬汤、补气运脾汤、通幽汤较为常用。食管癌用药共182种,按功能归为39类,进一步合并为20大类。补虚、清热、化痰止咳类药的使用频次占52.6%。结论:通过对近30 a中医诊治食管癌证型、症状特点和方药规律的分析为目前食管癌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证候的概念,中医证候研究的历程(专家经验评估,中医计量诊断方法,临床流行病学),多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分析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阐述了多元分析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证候的概念,中医证候研究的历程(专家经验评估,中医计量诊断方法,临床流行病学),多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分析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阐述了多元分析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拓展双向聚类方法在中医药领域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使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掌握双向聚类方法的研究动态和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通过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同引网络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研究双向聚类方法的发展趋势、热点研究领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双向聚类方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算法研究、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信息检索和文本挖掘等方面。结论:结合双向聚类方法与中医药数据分析的特点,双向聚类方法能用来识别具有类似症状群的患者人群的特征,探索症状分类与患者特征的关系,探索药物配伍特点、实现精细化治疗,探索量效关系、实现动态和科学合理用药,探索组学研究与中医症候、中医治疗方案的关系等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多变量统计方法在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多变量统计方法在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指出多变量统计方法在中药生态环境因子分析、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方面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多变量统计方法及其在中药资源生态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电子鼻PEN3系统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地秦艽进行鉴别。方法:先通过电子鼻系统动态采集秦艽芳香成分并得到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再应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及负荷加载分析法(Loadings)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秦艽电子鼻最佳试验条件为样品称样量3.0 g、进气量250 mL·min–1、样品室温放置时间15 min、颗粒度60目。PCA和LDA均对不同产地的秦艽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并且LDA优于PCA。结论:电子鼻对秦艽的种类和产地鉴别准确性好且简便可行,能更准确、客观地对不同种、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方式的秦艽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0.
利用SPSS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能达到简便、快捷和准确的统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