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青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应用青黛治疗UC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青黛治疗UC的有效化学成分及靶点,并建立可视化网络模型;利用Cytoscape 3.7. 0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并分析青黛治疗UC的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基因注释工具对靶点进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青黛化学成分29个,其中与UC相关的有效成分7个,分别是10H-吲哚并[3,2-b]喹啉、异靛蓝、靛蓝、6-(3-氧代吲哚-2-亚甲基)吲哚并[2,1-b]喹唑啉-12-酮、靛玉红、β-谷甾醇、异维他嗪;成分对应的治疗UC作用靶点18个,包括环加氧酶1 (PTGS1)、雌激素受体1 (ESR1)、丝氨酸蛋白酶1 (PRSS1)、雄激素受体(AR)、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细胞有丝分裂检验点激酶1 (CHEK1)、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G)、乙酰胆碱酯酶(ACHE)、代谢活化酶细胞色素P450-1A1 (CYP1A1)、方烃受体(AHR)、B细胞淋巴瘤-2 (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3)、半胱氨酸蛋白酶-8 (CASP8)、半胱氨酸蛋白酶-9 (CASP9)、蛋白激酶C-α(PRKCA)、对氧磷酶1 (PON1)、转录因子p65 (RELA)、B细胞κ轻肽基因增强子抑制因子激酶β(IKBKB);上述有效成分及靶点经Cytoscape 3.7. 0网络可视化后筛选出包括靛玉红、β-谷甾醇、异维他嗪在内的关键成分与PTGS1、ESR1、PRSS1、CASP3、CASP8、CASP9在内的核心基因;生物富集分析显示,青黛可能主要参与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对有毒物质的反应、对有机环化合物的反应、对抗生素的反应、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及参与调节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通过调控凋亡、p53、白细胞介素-17 (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UC的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青黛可能是通过抑制肠道细胞凋亡、抑制肠道炎症症状、促进受损黏膜修复起到治疗UC的作用,为临床应用青黛治疗UC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苦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苦参的进一步研究及UC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苦参中有效成分作用靶点,通过TTD、Drugbank、Uniprot、DisGeNET数据库收集UC相关的靶点,使用R软件筛选出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关系,利用Cytoscape3.6.1软件中的Network Analyzer模块及cytoHubba App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苦参中共有82个有效成分,对应靶点973个,与UC疾病靶标映射后获得108个共同靶点,主要富集在116个生物过程和55条信号通路中。结论:苦参可能通过IL1B、IL6、IL10、EGFR、TP53、CTNNB1、CAT、TNF、ESR1等多个靶点调控HIF-1、TNF、NF-κB、FoxO、NLRs、PI3K-Akt、VEGF、AA等多个通路,进而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进行干预,抑制UC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医E百数据库检索UC相关方剂,选择UC治疗的常用从"肝"论治代表药物。利用DisGeNET数据库进行UC的疾病靶标预测;利用中药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工具(BATMAN-TCM)对药物进行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标分子对接印证,建立"药效成分-靶标蛋白"对应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模型;利用韦恩图(Venny2.1)进一步分析代表药物干预UC的靶点异同。结果根据数据库检索,经用药频次统计后,以柴胡、白芍为UC从"肝"论治的代表药物,共筛选出活性成分48个,共涉及UC相关的29个靶点,通过分析,其中柴胡治疗UC的靶标为100%,柴胡与白芍共有靶标占24.1%,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某些协同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柴胡与白芍两味代表中药成分靶标的生物学分析,初步得出从"肝"论治在UC治疗中的多靶点治疗网络效应,挖掘了UC从"肝"论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加味十灰散(JWSHS)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挖掘JWSHS中17味中药的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数据库以及GeneCard数据库预测UC的作用靶点,利用Venny在线网站获取JWSHS与UC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网站获取交集蛋白互作信息,并利用Cytoscape v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JWSHS治疗UC的核心靶点,运用Cytoscape v3.7.2软件构建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图,根据度值筛选JWSHS作用于UC的关键成分。利用David网站对交集靶点进行生物学过程富集(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分析,并利用R语言绘制可视化气泡图。结果:得到159个交集靶点,筛选得核心靶点27个,核心成分10个,AKT1、IL-6、VEGFA等可能为关键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等可能为关键成分。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815个条目,KEGG富集筛选得到125条有关通路,癌症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可能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清化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清化肠饮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作用靶点,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映射得到二者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根据相互作用关系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连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成分、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黄连解毒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UC疾病相关的基因.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推测核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TCMSP、TTD、Drugbank、pharmGKB、Uniprot、DisGeNET数据库,筛选乌梅丸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UC相关的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乌梅丸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Clue GO对靶点相关的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预测乌梅丸治疗UC的潜在靶点。结果:从乌梅丸中共筛选出508个化学成分,对应的6178个靶点中与UC相关的有26个,其中PTGS2、NOS3、NOS2、TNF、Bcl-2、MMP9、IL-6、IL-10、IL-2、ICMA1等10个靶点可能为乌梅丸治疗UC的重要靶点;乌梅丸可能影响与UC相关的Fc-RI、胞质DNA、HIF-1、Toll-样受体、TNF、T细胞受体、Jak-STAT、NF-κB、IL-17等多个信号通路,调控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氧代谢、趋化因子生物合成、内皮屏障建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产生,对病毒防御反应、干扰素产生、异型细胞与细胞粘附正调控,寄主共生体生长负调控等多个生物过程,从而发挥干预UC的作用。芝麻素、槲皮素、小檗碱、醋酸、棕榈酸、人参皂苷等可能是乌梅丸治疗UC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结论:乌梅丸治疗U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影响与UC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调节复杂的生物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葛根芩连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但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配伍机制尚未系统阐明。该研究以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入血成分为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配伍机制。该研究首先收集整理葛根芩连汤入血成分靶点并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根据网络拓扑参数筛选核心靶点,并以入血成分含有核心靶点情况确定了葛根素、白杨素、小檗碱、甘草素等16个核心成分。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并构建复方调控特征网络,从靶点和通路2个层面阐释组方药材协同配伍机制。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组方药材均具有清热解毒功效,4味药材通过共同调控FOS、JUN等靶点和特征调控STAT3、IL-6等炎症反应相关靶点,从而协同发挥清热解毒作用。通路分析揭示,葛根芩连汤主要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TNF和MAPK等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清热解毒功效。此外,基于TNF通路重点解析了葛根芩连汤组方药材间协同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君药葛根在TNF信号通路靶点调控中起主要作用,臣药黄芩与黄连主要体现出与葛根的协同作用,佐使药甘草则在关键靶点NF-κB与细胞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GEO差异基因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溃疡性结肠炎相关GSE、GPL文件,以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得到潜在疾病靶点;利用TCMSP数据库分别检索四逆散中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的化合物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有效成分,并查找其对应靶点;将药物靶点基因与疾病差异基因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调控网络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共得到差异基因910个,四逆散中有效成分144种,对应的靶基因239个;PPI核心网络共40个蛋白,关键蛋白涉及核仁磷酸蛋白(NPM1)、热休克蛋白8(HSPA8)、酪氨酸3/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泛素C(UBC)、含缬酪肽蛋白(VCP)等;GO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源分子的反应、白细胞迁移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等。结论:四逆散治疗U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能通过作用于NPM1、HSPA8、YWHAZ、UBC、VCP等靶点,调控机体免疫与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得到固肠止泻丸中各药物的有效成分及靶基因;检索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因,将药物基因与疾病基因取交集得到核心基因;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基因功能关联网络,采用DAVID数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出四逆散全方(柴胡、枳实、白芍、甘草)4味中药活性成分,运用UNIPROT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UC的靶点,利用Venny图得到四逆散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信息录入STRING数据库中得到蛋白网络互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及Pymol软件对PPI中前六的靶标与君药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四逆散活性成分133个,有效化合物靶点蛋白156个,基因靶点153个,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靶点1 111个,通过维恩图得到共同靶点65个,这些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有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转录的正调控-DNA的模板、对药物的反应、信号转导等;涉及的细胞成分有细胞核、胞浆、细胞外空间、细胞质、质膜等;涉及的分子功能有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细胞实验分析生姜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 的潜在作用。方 法:运用中医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 筛选生姜泻心汤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 GeneG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Gkb)、治疗靶点数据 库(TTD) 和开放数据药物和药物靶标数据库(DrugBank) 筛选UC 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匹配所 得交集靶点导入互作基因/蛋白质检索工具(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 网络,并构建药物-成 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分子对接分析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结合力,并通过脂多糖(LPS) 诱导人结直肠腺癌 细胞(Caco2 细胞) 损伤模型,给予生姜泻心汤干预24 h 后,采用qPCR 和免疫荧光探索生姜泻心汤对核心靶 点的作用。结果:生姜泻心汤治疗UC 的有效成分共215 个,靶点171 个,其中潜在核心有效成分为姜烯酮 A、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和柚皮素;核心靶点包括HIF1A、STAT3、CTNNB1、CASP3、AKT1、IL-1β、 TP53、EGFR 和JUN。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KT1、TP53 和IL-1β 与姜烯酮A、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和 柚皮素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发现,生姜泻心汤干预LPS 刺激Caco2 细胞模型,能显著地抑制 AKT1、TP53 和IL-1β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生姜泻心汤能够调控AKT1、TP53 和IL-1β 等靶点,发挥治 疗UC 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析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和台湾中医药数据库筛查药物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UC的已知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结果:虎地肠溶胶囊治疗UC的活性成分143种,关键成分包括山柰酚、β-谷甾醇、槲皮素等;潜在作用靶点69个,主要有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蛋白(MYC)、胱天蛋白酶3(CASP3)、人雌激素受体α(ESR1)等靶基因。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DNA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调控、单加氧酶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结论:虎地肠溶胶囊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安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构建安肠愈疡汤的潜在靶标与UC疾病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基于GO数据库和KEGG通路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靶标-信号通路网络、药物活性成分-靶标网络,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安肠愈疡汤靶点主要关联UC炎症因子及免疫调控,糖类、脂质和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等;体外实验提示,安肠愈疡汤参与调控GCK、CROT介导的糖脂代谢,GNB1介导的炎症通路,以及ATP1A1、COX7C介导的能量代谢、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电子呼吸链传递等通路。结论安肠愈疡汤治疗U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探究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获取四神丸有效的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从基因表达集(GEO)芯片数据库及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 Ge NET),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药物靶标数据库(Drug Bank),比较毒物基因组数据库(CTD),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 GKB)疾病数据库收集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蛋白靶基因,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化展示,通过网络拓扑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靶基因,运用基因本体富集分析软件工具包(GOEAST)与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在线工具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四神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四神丸所含草药的活性成分182个,预测靶标611个;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疾病靶标914个;四神丸主要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类固醇激素介导信号通路、外源代谢过程,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脂质代谢过程、细胞氧化剂解毒、信号转导等生物学功能,参与花生四烯酸、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异种生物、化学致癌等关键信号通路。结论: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特性,其所作用的多条信号通路均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性,参与脂质蛋白代谢、药物代谢及抗癌机制等方面,并通过对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综合干预而发挥药效,因此与多因素所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综合效应机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并筛选出白头翁汤4种草药中具有成药可能性大以及经消化道吸收较佳的潜在活性成分,利用反向分子对接的方法获得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整合靶点数据库(TTD)、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Geodatabase等数据库收集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点,将化合物潜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对作用靶点进行类型归属查询并构建草药-候选化合物-治疗靶点网络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并绘制通路图。结果:共收集到白头翁汤中化合物232个,经筛选后获得81个活性成分,涉及溃疡性结肠炎靶点共56个。作用靶点类型主要涉及酶、受体、转录因子、酶调节剂、信号分子、钙结合蛋等类型。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中获得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条目39个,主要对蛋白质结合、锌离子结合、ATP结合产生影响。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条目116,主要涉及信号转导、翻译、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进程,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条目20个,主要涉及细胞质、外泌体、核质等作用部位,KEGG通路富集显示白头翁汤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Leukocyte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等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其治疗作用。结论: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新药开发及今后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对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分析。方法利用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与DrugBank和OMIM数据库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及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阐释痛泻要方治疗UC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共得到72个痛泻要方活性成分,195个成分候选靶标与12条关键生物学通路,主要集中在炎症-免疫反应、神经调节作用、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其中JAK-STAT通路参与了多个生物学过程。经分析,Thymol、Lauric Acid、N-Methyltyramine等成分可能是作用于UC的关键活性成分。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对痛泻要方治疗UC的生物学过程进行靶标预测和网络构建,阐释了痛泻要方作用于UC的潜在分子机制,为痛泻要方治疗UC的活性成分药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YFB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TCMSP)搜集附子薏苡败酱散的有效成分及药物靶点,Geencard数据库搜集UC的疾病靶点,求出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及对应的有效成分;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网络以及化合物-靶标网络;将靶点交集导入String中,对靶点的节点重要性进行分析;通过R语言对靶点的交集进行KEGG分析。结果:最终得到18个可治疗UC的潜在有效成分,以及可治疗UC的122个靶点、144条信号通路。结论:YFBP可能主要通过AKT1、IL-6、VEGFA、CASP3、JUN、PTGS2、EGFR等多个靶点,PI3K/Akt、AGE-RAGE等多条通路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崔晓娟  奉建芳  陈颖  严炯艺  熊万娜  黎芳  梁健钦 《中草药》2019,50(16):3872-3879
目的考察龙血竭(CD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以及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CDB潜在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方法利用DSS诱导小鼠UC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DB组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自由饮用3.0%DSS溶液,连续7 d,CDB组、美沙拉嗪组在造模期间ig给予对应的药物,每天称量小鼠体质量,进行隐血实验,观察动物粪便性状,进行DAI评分,实验末处死小鼠,取结肠进行HE染色并评分。通过TCMSP、String、Cytoscape等在线数据库构建"化合物-化合物靶点-疾病靶点"网络,提取核心化合物靶点、化合物作用的疾病靶点,对相关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分析CDB治疗UC可能调控的生物过程及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大量杯细胞消失,病变程度波及肌层甚至全层;CDB组大鼠杯细胞重新长出,病变程度仅限于黏膜层,炎症减轻。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CDB的作用靶点112个,其中ABL1、F2、JAK2等14个核心化合物靶点可作用于ICAM1、IL-6、PTGS2、MTOR等11个疾病靶点。GO分析中包含415条富集通路,其中生物过程389条,分子功能9条,细胞组成17条。利用KEGG数据库对入选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富集,筛选出84条通路与UC有关。结论 CDB可以缓解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可能通过剑叶龙血素C等黄酮类成分调控ABL1、F2、JAK2等靶点表达,然后间接调控IL-6、PTGS2等疾病蛋白表达,进而干预JAK2/STAT3、PI3K-Akt-m TOR通路,调节炎症因子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最终缓解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