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汉、唐、宋3个朝代中药药剂学的文献记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药药剂的剂型、制剂工艺和服药理论的历史发展。选择汉代、唐代、宋代的3部经典医药著作《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探索中成药剂型、辅料、制剂工艺、服药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比后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中成药剂型种类、亚类不断丰富,固体类剂型逐渐增多;从制剂角度而言,所用辅料的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制剂工艺过程控制也愈加精准;同时,服药理论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中药制药技术、理论在汉、唐、宋3个朝代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时隔千年,但仍有不少经验值得现代制剂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为我国传统的药物,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中药制剂的发展在近50年来有一个新的飞跃,在继承和改进传统剂型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和制备工艺创新了一些新剂型、新品种,如中药静脉注射剂乳剂、控缓释胶囊片等。从而丰富了临床用药,使中药制剂生产逐渐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方以药成",中药制剂是研究中药原料制成适宜剂型后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过程。以制剂原料前处理特点来划分,其发展经历了中药材直接粉碎初步提取、中药饮片粗放提取初步除杂、精制纯化3个阶段。随着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以及新理论提出,中药制剂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组分结构中药制剂,其特点是物质基础明确、作用机制清楚、ADME/T性质确定、释药系统设计合理、生产质量科学可控。这就势必要求多学科交叉、互融,系统地解决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该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药制剂的发展,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多学科交叉促进现代创新中药制剂尤其是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发展,为未来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中药汤剂、冲剂、丸剂、外用油膏等剂型改革提出了看法。认为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中药剂型改进,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在保证疗效前提下,积极开展制剂技术改进,提高剂型质量。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成药剂型的种类和应用方法亦是丰富多样,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中成药的新品种、新制剂、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促进制剂技术的交流,现就中成药剂型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作一综述报导。一、传统剂型特点及其新发展中药传统剂型种类很多,各具应用特点,仅作概括讨论。1.中药传统剂型重视复方应用,具有药物的多效性、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有利于发扬中医辩证论治,重视扶正固本和本标兼  相似文献   

6.
<正>中药制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汤时期已有了酒剂和汤剂,到秦汉时期则又有了丸剂、散剂、膏剂……,唐宋时期发展到共有20多种剂型,不仅有了口服制剂,而且有了栓剂、膜剂等多种的外用剂型。中药剂型的形成,是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传统的中药剂型才有“汤者荡也,丸剂缓也,散者散也……”的认识,但在当时并不能正确认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现代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为中药剂型的改进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药剂型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前人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为了应用、贮存、运输的方便,逐渐发展起多种剂型。主要有膏、丹、丸、散以及酒剂、露剂、擦剂等。其中汤剂、丸剂、散剂仍然是目前的主要剂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边缘科学的相互渗透,以及西药制剂学的发展,予中药制剂改革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方  相似文献   

8.
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中药传统剂型(膏丹丸散)伴随我们走过了千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中叶,中药制剂迅速发展,出现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6):789-790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制剂外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意义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骨伤科传统外用剂型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比较分析骨伤科不同外用剂型的特点,系统论述黑膏药、巴布剂、中药熨剂及中药熏洗剂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结论:为开发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在骨伤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药物在经历了传统给药途径与剂型后,发展到了现代药物的长效和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阶段,现又进入了智能给药系统阶段。随着人们对药物制剂的理解和认识,药物制剂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剂型的药物“配方”,而是一个输送和传递药物的“装置”,这给传统中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其制剂目前还刚刚走出常规制剂阶段,如何解决中药现存不足,纳米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研究中药纳米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常用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及研究重点。方法:对中药的传统外用剂型、现代外用剂型、外用给药新剂型进行归纳,分析已有剂型在应用时的优劣。结果:传统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主体和基础,现代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发展和优势,新外用剂型与中医药的结合是中药外用发展的方向。结论:中药外用制剂作用机理研究、新剂型在中药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是中药外用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的传统剂型有膏、丹、丸、散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中药新药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发展了胃内滞留型漂浮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以及微球、凝胶剂、巴布剂、穴位贴敷剂等一系列新剂型。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急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中药剂型的限制,使得中医急症的发展相当缓慢,而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医急症治疗学。可见,中药剂型的改革直接决定着中医急症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中医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概况,提出了改革中特别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中医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概况近二十年来,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的各级卫生部门批准生产的中药急症制剂约350种左右,其中部分品种疗效显著,具备完整的药理、临床和质检的全部基础资料。经改革后的中药急症剂型包括注射  相似文献   

14.
经历过几千年的中药剂型已被总结归纳 ,到现代由《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以法规定下来 ,将中药经过加工制备成具有一定规格 ,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制剂 ,其内容包括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定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中药制剂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其一是疗效准确 ,其二是生产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的现代化 ,包括中医疗效 ,药效与毒理、剂型、制备工艺、质量及设备的现代化等。1 中药制剂发展的历史和现代化的必要性在我国人民保健事业中 ,中医药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药制剂 ,贯穿在整个中医中…  相似文献   

15.
20 0 0 -0 6 ,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中药制剂新剂型、新技术学习班。中医药学界同仁对中药制剂新剂型、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学习 ,深入研究 ,广泛讨论 ,笔者受益匪浅。下面就中药制剂学意义阐述自己的浅薄之见 ,意在抛砖引玉 ,以促进中药制剂学的发展。中药制剂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论述中药复方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中药制剂学之所以发展迅速 ,并在国内外医药行业享有盛誉 ,就是因为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理论的巧妙结合 ,将中药复方制成剂型新颖、口感舒适、…  相似文献   

16.
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长平 《中草药》2005,36(3):473-475
常规制剂、长效和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或药物输送洗头或透皮治疗系统治疗、靶向制剂是药物制剂发展的四个时代。传统中药的剂型研究也随着医药制剂的发展而得以逐步拓宽 ,从而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临床治疗的需要。口服给药是传统的、习惯的、最常用的施药途径。口服给药系统包括速释剂型、缓速释药剂型、定时释药剂型和定位释药剂型。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口服给药系统的进展进行综述。1 口服液中药口服液剂是选用合理的方法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在无菌或半无菌的条件下灌注制成的一种口服液体剂型 ,是在中药汤剂、合剂基础上的改进。具有吸收…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中药制剂产品的剂型,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了毒副作用,方便临床用药,也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制剂产品由原药材到成品,需经过多个环节,最终形成具有适宜的剂型特征的制剂产品。作者阐述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中的另外2个核心技术:①剂型特征的质量控制特性,临床用药都以一定剂型形式,剂型是临床防治疾病功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剂型特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②过程多层次动态质量控制,药品是生产出来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质量控制尤为关键。该文论证了该体系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中药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为提高中药产品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挖掘和表征中药经典制剂的剂型特征是中药现代制剂创新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中药制剂学科立项情况、国内外中药制剂研究文献以及中药新药注册申报情况等大数据的梳理统计,发现中药经典制剂的研究项目大幅度缩减,中药经典剂型的市场份额逐年萎缩。“中药西制”模式下的现代制剂占有市场主导地位,但因其疗效“降格”致竞争力较弱。因此,借助国家政策推动下的经典剂型研究浪潮,加快加深中药经典制剂的研究,既有助于促进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发展、提升经典医药文化素养,也能促进经典医药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中药现代液体剂型如口服液,虽与传统汤剂相似,但在其剂型选择与设计方面还有所不足,而制剂前物料的溶解性质是其关键。该课题组在研究中药制剂前物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制剂前物料性质体系。该文构建了以组分溶解性质为核心的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剂型设计策略,指出物料组分的饱和体积V_(i-n)与制剂日服用量V_(d)之间的关系是剂型设计的关键,V_(i-n)≤V_(d)时可设计选择相关液体剂型,当V_(i-n)>V_(d)时则需要对物料组分采用适宜的增溶技术以满足V_(i-n)≤V_(d)。目前可供选择的增溶技术有添加增溶剂/助溶剂等辅料、调节溶液pH、制备药物的制剂中间体和组分协同增溶等;而随着对中药多糖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中药难溶性成分增溶方面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中药多糖作为新型的增溶辅料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江南一带,名医众多,药铺云集。本文依据《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古本,仅从胡雪岩与胡庆余堂、胡庆余堂丸散膏丹与清代中药制剂等方面做一粗略探析,藉以说明清代中药制剂和剂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