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33例采用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肺动脉平均压、血氧分压和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行经皮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有效率为90.9%,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行介入治疗是一种起效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宋锦文 《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1):748-750
目的 探讨经导管注射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6例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经急诊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和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处理前后肺循环改善情况,分析心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26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和收缩压分别为(63.78±6.89) mmHg、(73.23±11.51)mmHg和(103.35±10.92)mmHg,术后分别为(26.23±10.27) mmHg、(93.48 ±9.17)mmHg和(127.14±13.15) 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36个月,24例(92%)疗效持续,未见复发.结论 急诊肺动脉内碎栓联合经导管注射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能迅速改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肺循环梗阻状况和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并发症,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AngioJet机械性吸栓术与单纯导管碎栓联合溶栓术治疗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高危APE患者36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吸栓组(12例,采用AngioJet机械性吸栓治疗)和溶栓组(24例,采用单纯导管碎栓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尿激酶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肺动脉栓塞(PE)复发率。结果 与溶栓组相比,吸栓组手术操作时间更长,尿激酶用量更少,手术前后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差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vs 95.83%,75.00%vs 79.17%;P>0.05)。两组肺血管损伤、肾功能损伤、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栓组无出血病例,溶栓组发生出血8例(33.33%),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24(12.50±3.25)个月随访,两组PE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4.
经CT强化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20例.急症经皮介入肺动脉造影,用导管、导丝抽拉,旋转碎栓,局部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同时结合抗凝药物治疗。所有患者介入成功率达100%。认为经皮机械性肺动脉内导管碎栓结合局部持续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由静脉铁剂诱导的氧化应激,探讨硫辛酸对其的预防作用.方法 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20例,每位患者均先后接受单纯静脉铁剂治疗(Fe组)及硫辛酸预防性处理(LA Fe组).测定并分析静脉铁剂滴注前(0小时)和滴注后1小时、2小时及3小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 Fe组血清SOD、GSH-px水平下降,在1小时时达谷值(P<0.01,P<0.05),血清MDA水平明显升高,在1小时时达峰值(P<0.01).LA Fe组血清SOD、GSH-px及MDA水平变化趋势与Fe组相似,但与Fe组比较,血清SOD、GSH-px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MDA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静脉铁剂治疗时,可以诱导氧化应激反应在短期内急性加剧.静脉铁剂应用前静脉滴注硫辛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6.
紧急肺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中/大块肺栓塞初步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紧急肺动脉介入治疗对中 /大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紧急肺动脉造影确诊后、即刻行肺动脉内导管机械性碎栓、吸栓及接触性尿激酶溶栓治疗 ,观察处理前后的肺循环梗阻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8例经紧急肺动脉造影确诊伴肺动脉高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3 3± 15 0岁 )。处理前后Miller指数从 0 5 1± 0 17减小至 0 2 9± 0 15 (P <0 0 0 1) ,肺动脉收缩压从 (5 9 75± 2 2 6 5 )mmHg降至 (42 75± 16 6 4 )mmHg(P <0 0 5 )。术后 7例症状明显改善 ,死亡 1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2例。经 2周静脉内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7例患者临床表现完全缓解。结论 用普通导管紧急肺动脉内碎栓、吸栓、接触性溶栓治疗能迅速改善重症肺栓塞肺循环梗阻状况 ,改善临床症状 ,未见明显并发症 ,安全有效 ,治疗消费较低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浆中机体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因胸痛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结果正常但存在着CSF现象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法舒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周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冠状动脉血流速度TIMI计帧以及血浆MDA、AGEs、SOD和GST水平的变化。 结果 法舒地尔组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8%,常规治疗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组治疗后患者冠状动脉血流TIMI计帧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均P<0.01)。两组治疗前MDA、AGEs、SOD、GST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法舒地尔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MDA、AGEs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法舒地尔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SOD、GST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法舒地尔组治疗后血浆MDA、AGEs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下降(均P<0.01)。法舒地尔组治疗后血浆SOD、GST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均P<0.01)。 结论 法舒地尔治疗CSF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法舒地尔可能通过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佳木斯市骨科医院内科治疗的老年2型DM患者127例,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2组:高血压组(n=69)和非高血压组(n=58)。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网膜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合并高血压组老年DM患者血清网膜素与MDA、SOD、GSH-px的关系。结果治疗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网膜素、SOD和GSH-Px均进一步显著降低,而MDA水平进一步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网膜素、SOD、GSH-px均显著升高,而血清MDA和MAP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老年DM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与血清MDA(r=-0.587)和MAP(r=-0.54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SOD(r=0.683)和GSH-px(r=0.59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由血清网膜素水平降低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能是老年DM患者合并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疗法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泌乳素(PR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ILLLI组和常规药物组,治疗前后行血浆PRL、SOD和MDA测定,自身比较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两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SOD水平均非常明显降低,PRL、MDA水平均非常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后ILLLI组SOD水平非常明显升高,PRL、MDA水平非常明显降低(均P<0.01),药物组SOD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PRL水平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间比较,SOD水平升高程度,PRL、MDA水平降低程度,ILLLT组明显大于药物组(均P<0.01)。结论:ILLLI疗法提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SOD活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抗自由基损伤效果优于药物组,ILLLI能降低血浆PRL水平,提示该疗法可能对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UK)与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和华法令联合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确诊APE患者应用UK溶栓,剂量为2万IU/kg于2小时静脉滴人,并根据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恢复到基础值的1.5~2.0倍以内,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01ml/k,每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并重叠口服华法令4~5天,尔后单纯口服华法令。观察溶栓后APE的临床表现,并于溶栓后复查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UCG)及螺旋CT评价溶栓疗效。结果本组19例APE患者,其中男7例,女12例,溶栓前受累肺段为4~17个。临床症状以劳力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最常见,占84.2%,其次是咳嗽占47.3%,胸痛占57.9%,晕厥占15.7%。对发病14天以内的APE患者给予UK100-150万^IU静脉溶栓,溶栓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完全缓解;动脉血气分析示PaO:及PaCO2均明显升高或达到正常水平;UCG显示右心房室显著缩小,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伴有三尖瓣返流量减少;心电图主要改变为S-变浅,QⅢ减少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QRS电轴左移等APE再灌注的特征性改变。UK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结论APE应用UK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肺梗塞(APE)治疗中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 APE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生存率及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 PaO2及 D-二聚体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在接受治疗10 h 后两组 PaO2明显升高, 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而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可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指血栓堵塞了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其原因多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临床表现复杂,重者猝死.由于PE突发率高、易误诊、漏诊等原因,急性大面积PE死亡率极高[1],我国最新统计资料显示PE占全部死因的第四位. 急性PE主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凝、全身静脉溶栓、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导管碎栓和除栓、外科手术取栓等.如果患者伴发心脏骤停、休克、大面积致死性肺栓塞或存在明确的溶栓、外科手术禁忌证,导管介入治疗是替代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外周血微小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溶栓组52例、常规组53例,剔除治疗期间死亡病例后,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溶栓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除抗血小板聚集外的常规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神志恢复时间,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34a、sirt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溶栓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神志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且溶栓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2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溶栓组低于常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溶栓组高于常规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34a水平降低,且溶栓组低于常规组,sirt1水平升高,且溶栓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经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经导管碎栓和除栓、外科手术取栓等。急性PTE的早期,采用抗凝、溶栓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疗效。但PTE发病后,如果患者伴发心脏骤停、休克、广泛型致死性肺手术治疗,因而人们致力于探索研究介于内科药物溶栓和手术治疗之间的导管介入治疗方法。1971年,Greenfield首次运用静脉切开导管介入技术治疗PTE。近年来,随着介入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PTE的介入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早期血吸虫病小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分别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溶剂组和CUR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约25条。CUR组感染后即开始给予CUR200mg/kg体重灌胃治疗,2次/d,至第8周末;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溶剂组给予同剂量的4%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cellulose,CMC)溶液灌胃。于第6、8周末每组各取8只小鼠,处死,取血清和肝脏,以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变,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以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观察CUR对血吸虫病小鼠治疗的效果。结果感染血吸虫后,CUR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第6周末血清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GSH-px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匀浆SOD、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8周末小鼠血清和肝匀浆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UR组第8周末小鼠血清和肝匀浆SOD、GSH-px及MDA含量与第6周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姜黄素有减轻血吸虫病急性期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突发心脏骤停是急性肺动脉栓塞最严重的表现,起病凶险,一方面需快速有效长时程的心肺复苏,另一方面需迅速明确诊断,尽可能快速恢复闭塞的肺动脉血流,逆转导致心脏骤停的直接病因;治疗方案包括直接床边溶栓治疗及经皮导管为基础的药物-机械杂交治疗方案等。现报道我院急性肺动脉栓塞导致突发心脏骤停病人成功心肺复苏后经皮导管介入碎栓、抽栓治疗,并经支气管镜抽吸右下肺支气管血栓肺不张致持续高热重症病人1例。1 资料病人,女,66岁,晨起突发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梅早仙  王勇  李丽  吴琦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175-1177
目的 探讨合理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急性PE患者采用CT肺血管成像、导管碎栓及导管溶栓.以诊断和治疗PE.结果 25例患者CT造影检查有阳性表现.所有患者均成功插管至肺动脉.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6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发脑出血并死亡1例.结论 CT肺血管成像、肺动脉造影、经导管栓子除去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是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PE安全、迅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氧化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HBO组及非HBO组,采用化学比色法对HBO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并与非HBO组及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MDA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BO组与非HBO组治疗前血清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BO组治疗后血清SOD活性较非HBO组治疗后显著升高,MDA水平较非HBO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BO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氧化损害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溶栓患者心肌酶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将150例老年AMI患者分为对照组(急诊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各7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功能指标及治疗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8、72h观察组hs-cTnT、CK-MB、MDA、IL-6、hsCRP水平和LVEDD较对照组低(P均<0.05),GSH、SOD水平和LVEF较对照组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30d内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AMI患者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治疗后30d内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自由基的变化及苯妥英(PHT)对其改善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HT低剂量治疗组和PHT高剂量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每组均于手术后6h、12h、24h三个时间点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的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SOD活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SOD活力(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SOD活力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SOD活力(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各时点SOD活力又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组MDA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MDA水平(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MDA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MDA水平与PHT低剂量治疗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MDA的水平升高,SOD活力降低,说明自由基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HT可降低MDA的水平,增加SOD的活性,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