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超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部位、形状、大小、回声强度.结果: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多见,其中硬斑较多见.结论:彩超检测的各项参数指标有助于对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动态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2.
田雪  黄柳  姚菁青  李云涛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848-185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颈动脉超声及Lp-PLA2检测的住院患者1 018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1)无斑块(31例)、稳定(37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11例);(2)无斑块(31例)、单侧(324例)和双侧颈动脉斑块组(663例);(3)无狭窄(31例)、轻度(932例)、中度(26例)和重度颈动脉狭窄组(29例)。计算所有患者的斑块总面积、稳定斑块面积和不稳定斑块面积。分析Lp-PLA2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性及与斑块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与无斑块组[139.00(96.00,193.00)ng/mL]比较,不稳定斑块组[179.00(123.00,281.00)ng/mL]和双侧斑块组[181.00(120.00,279.00)ng/mL]Lp-PLA2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颈动脉无狭窄及轻度狭窄患者的Lp-PLA2水平与中、重度狭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p-PLA2与斑块总面积、不稳定斑块面积之间均呈...  相似文献   

3.
<正>资料显示,众多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因而,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目前研究~([1-2])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概括为两个方面:(1)斑块所致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低灌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2)斑块碎裂脱落、血栓形成而导致管腔堵塞,后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常见病因之一,是一种非炎症性疾病。严重的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脑部血供障碍,而粥样斑块的形成或血栓的脱落则可引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我们对 5 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经CT确诊为脑梗死患者 5 8例 ,男 4 1例 ,女 17例 ,年龄4 2~ 70岁 ,平均 5 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及一过性脑缺血 (TIA)发作 ,病史 3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价值,本文对120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伴有颈动脉超声检测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20例,按照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硬斑组和软斑组(混合斑块归为软斑组),选择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并经颈动脉超声检测为颈动脉内膜正常者(内膜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调查饮酒、吸烟、高血压、体重指数、肝肾功能等其他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较内膜正常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比内膜增厚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斑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比硬斑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低胆红素水平是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急性脑梗死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百胜AU4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血管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62.61%,颈动脉狭窄在有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4.9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较低,但普遍有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判定颈动脉斑块性质,并分析其与冠心病(CHD)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张家口市建国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D患者214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轻度狭窄患者36例(轻度组),中度狭窄患者72例(中度组),重度狭窄患者106例(重度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入选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及形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置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CHD3个亚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IMT、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IMT、斑块数量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Gensini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HD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越高,预示CHD患者冠脉硬化程度越重,颈动脉斑块性质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手段越来越多,除了颈部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传统影像技术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子影像学也逐渐应用到临床。分子影像学依靠不同的显像剂,从分子水平对斑块进行监测,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韦秀湘 《华夏医学》2014,27(1):218-221
超声检测技术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方法之一,其监测结果是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笔者简要综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中亲环素A(cyclophilin A, 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表达机制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正常组(A组)8只,余16只给予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和高胆固醇喂养12周,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B组,n=8,不接受药物处理)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C组,n=8,阿托伐他汀2.5 mg/(kg.d)],干预4周后给予鲁塞尔氏蛙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斑块破裂。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对粥样斑块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及CyPA和CD147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斑块内CyPA和CD147 mRNA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12周末B组和C组血清TC,HDL-C和LDL-C浓度显著增高(均P<0.01);与B组比较,干预4周后C组血清TC和LDL-C浓度显著降低(均P<0.01)。药物触发后B组存活的6只兔中有4只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C组存活的7只兔中有1只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与B组比较,C组颈动脉斑块中CyPA,CD147及巨噬细胞含量均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CyPA/CD147可能参与了兔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形成,阿托伐他汀可能可以抑制CyPA/CD147的表达而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骨钙素(osteocalcin OC)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对234例男性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评估有无斑块,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检测血浆OPG、OC水平。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PG、OC与颈动脉斑块分别成正相关(OR=1.407,P<0.05)和负相关(OR=0.928,P<0.05)。稳定斑块组血浆OPG水平低于不稳定斑块组,而OC水平高于不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OPG值越高,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性越大,可能与不稳定斑块相关;OC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斑块作用且与稳定斑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脂核、出血、钙化显示能力,以利于诊断及优化序列。方法使用3.0T MRI扫描仪对35例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统计TOF、T1W、T2W、PDW及CE-T1W对斑块成分-脂核、出血、钙化显示的阳性及阴性例数,随后统计5序列显示斑块成分的阳性例数及阴性例数,并以此为标准,计算各序列显示斑块各种成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结果共发现74个斑块,其中68个斑块纳入分析,57个斑块中存在脂核,出血斑块30个,43个斑块有钙化。对于脂核的显示,以CE-T1W较好,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分别为100%、90.9%和0.944。对于出血的显示以T1W最佳,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分别为100%、92.1%和0.911。而TOF显示钙化能力最强,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分别为100%、92%和0.936。结论对于脂核的显示,以CE-T1W显示最佳,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T1W与TOF对于判断斑块内出血的存在,与标准有极好的一致性。而TOF能够准确判断斑块表面钙化及较小钙化的存在。TOF、T1W和CE-TIW序列组合能够很好地判断斑块脂核、出血及钙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血管内膜中 PCNA 的表达。方法:我院2006年8月~2013年6月 CEA 术后血管内膜8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选取骨肿瘤截肢正常动脉血管内膜标本10例,对两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对阳性细胞数、着色强弱等指标的观察,对比两组间 PCNA 表达的阳性分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 PCNA 阳性分级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CNA 的表达增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剪切力改变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内、中膜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高脂饮食假手术对照组(n=6),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组(n=24).术后2、4、8、12周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查血粘度,DSA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计算狭窄率、平均剪切力、内中膜比值、平滑肌平均积分光密度.结果 手术组颈动脉出现较典型的粥样硬化改变.2周组以纤维斑块为主,中膜明显变厚,平滑肌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增加,但随狭窄程度增高和剪切力增加,狭窄血管内流场改变,4周及8周组出现纤维帽变薄、表面溃破,脂质核心明显增大、斑块内部出血等不稳定斑块特点.血管中膜病理改变以萎缩变薄及平滑肌含量减少为突出特点.统计显示2周组与4、8、12周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增高,血流剪切力增加、湍流形成、狭窄血管内流场改变,斑块稳定性下降,血管发生重构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及超声检查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多普勒彩超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筛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po,qd×12周)后,予复查颈动脉彩超,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通过血管彩超检查,与对照组相比,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数目有所减少,两者间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治疗颈动脉斑块;多普勒彩超检查可作为颈动脉斑块的筛查及其动态变化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4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1例)和稳定性斑块组(53例),比较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C)等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cy、CyC、CRP和LDL-C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Hcy、Cy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RP、Hcy、CyC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3T高分辨MR扫描,分析颈动脉斑块的表面钙化与斑块表面溃疡和斑块内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3T MR扫描仪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局部高分辨扫描,分析51例患者的钙化斑块。共纳入183个层面,记录每一层面的表面钙化类型(点状、弧形或大片状)、钙化部位(边缘型、中央型)、同一或相邻层面有无斑块内出血和表面溃疡,使用χ2检验分别分析钙化类型和部位与斑块内出血及表面溃疡的关系。结果:183层表面钙化斑块中,122层伴斑块内出血(66.7%),86层可见表面溃疡(47%)。按钙化类型和部位划分后,158层为点状、弧形的不规则钙化,25层为大片状钙化;142层为边缘钙化,41层为中央钙化。不规则钙化组伴斑块内出血的几率显著高于大片状钙化组(72.8% vs 28%,P<0.01);边缘钙化组较中央钙化组更易伴斑块内出血(71.1% vs 51.2%,P<0.05)。然而,不规则钙化、边缘型钙化与大片状钙化、中央型钙化比较,表面溃疡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面钙化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容易导致斑块内出血和溃疡形成;表面钙化的类型、部位对斑块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30只雄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改良的球囊损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A组,n=20)、单纯高脂饲料喂养(B组,n=10)。8周时处死部分动物,观察颈动脉病变的形态特征。其余兔(A组,n=9;B组,n=5)颈动脉局部注射液氮期望激发所形成的粥样斑块破裂,3d后处死所有兔,再次观察颈动脉病变的形态特征。实验前、实验后8周及液氮激发后3d分别抽血测定hs-CRP及MMP-9水平。结果A组抽检9只兔均发现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斑块形成,B组兔颈动脉未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液氮激发后3d A组剩余的9只兔均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率为100%;且血hs-CRP及MMP-9水平较B组及激发前明显升高(P均〈0.001)。结论改良球囊损伤加液氮激发可成功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