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减少下肢牵引套在使用过程中的调整频率,提高病员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 将50例股骨颈骨折或股骨转子间骨折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下肢牵引套,实验组使用简易改良后的牵引套.比较两组病员牵引套调整频率、压疮发生率、病员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每天调整频率、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却明显提高.结论 简易改良下肢牵引套能有效阻止牵引套下滑压迫踝关节,提高病员舒适度,减少压疮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下肢骨折常实施皮牵引而达到整复和维护复位的目的。医院常用的皮牵引带两侧采用尼仑绳,常使患肢内外踝皮肤割伤,且牵引时足跟紧贴床面而长期受压并发压疮。为防止压疮,常用垫枕抬高患肢及内外踝处夹棉垫保护皮肤,但因垫枕和棉垫与牵引带不固定而常脱落,耗费了护士和家属大量精力。因此设计一个既能维护有效牵引又能防压疮的衬垫在皮牵引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PDCA循环管理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1]。牵引术在骨科治疗中应用广泛[2],但患者存在无效牵引现象。本研究对下肢牵引护理运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构建患者术后牵引管理模型,重点对护理人员培训、患者及家属的宣教、细化质控标准、制订交接班记录等方面进行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肢皮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措施,多用于3岁以下下肢骨折、髋关节脱位等患儿,其作用主要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目的。牵引后一般采取抬高床脚,增加反牵引力,防止身体下滑,来保持牵引有效。但患儿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体重轻,常导致牵引效果差。使用自制简易兜带对抗法后牵引效果明显,获得家长认可,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986年以来我院骨科设计了下肢功能位平衡牵引架治疗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等五类病种386例患。应用此牵引架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茹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81-4182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下肢手术日益增多。然而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以及并存疾病较多,因此在麻醉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对生理功能干扰少、安全范围大、便于调节和麻醉效果确切的方法和药物。我们将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曾艳  陈秀萍  熊莉  林超男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44-1745
目的:研究在骨科下肢牵引患者预防压疮护理中应用水垫联合浴巾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遂川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骨科下肢牵引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牵引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水波垫以及纯棉浴巾预防压疮,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牵引患者预防压疮护理中联合应用水垫和浴巾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预防压疮的产生,结合临床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让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传统下肢上端手术如:股骨干、股骨粗隆、髋关节等部位手术在铺单时肢体未消毒区域常用双折中单包裹,然后用绷带反复缠绕包扎固定。包扎起来繁锁、费时,且手术结束后拆除绷带也很不方便,我科现采用自制的肢体套直接套住未消毒区域,方便、快捷,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牵引病人的护理.方法:对老年下肢牵引病人这一特定人群进行细心的观察,全面的护理.结果:103例老年下技牵引病人,17例发生了并发症,2例发生了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死亡,死亡率1.9%,其余痊愈,住院天数最长75天.结论:系统的观察与护理,可大大提高老年下肢牵引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张晓娟  侯春影  许娜 《黑龙江医学》2002,26(12):963-964
牵引术是治疗骨折、脱位等骨科疾病的措施之一 ,患者可通过此种非手术方法解除痛苦。尤其是一些不适合手术的病人 ,如 :老年人、身体状态差及有特殊要求的患者 ,牵引术疗效可靠确切。我科自 1995年至今 ,应用牵引术治疗下肢骨折及脱位患者 35 2例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及功能锻炼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性 2 18例 ,女性 134例。年龄 12~ 78岁。其中 ,胫腓骨骨折 76例 ,粗隆间骨折 12 8例 ,股骨干骨折 5 7例 ,股骨颈骨折 31例 ,髋关节脱位 4 6例 ,其它损伤 14例。2 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下肢损伤患者卧床时间长 ,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维持有效牵引依从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8周内(含8周)对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8周内(含8周)对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比较发现,观察组在1、3、6、8周内对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徐斌  乔宁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57-458,46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不同年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使用总量。方法:选择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无心肌缺血史、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的方法,按年龄分为A组(18~65岁)、B组(〉65岁),按帕瑞昔布钠使用时间进一步随机分为A1、A2、A3、B1、B2、B3组。A1、B1组: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A2、B2组:手术结束时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A3、B3:组在上述两时间段均未使用帕瑞昔布钠。观察各组术后2、4、12、24、48 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镇静深度(RSS评分),记录各组帕瑞昔布钠的使用总量,VAS评分〉4分时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结果:观察各术后时间点在A和B各分组术前及术中使用帕瑞昔布钠均较未使用帕瑞昔布钠术后VAS评分低,且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均较术毕使用帕瑞昔布钠的VAS评分更低(P〈0.05);而帕瑞昔布钠使用的总量上比较A3组〉A2组〉A1组(P〈0.05),B3组〉B2组〉B1组(P〈0.05);各术后时间点RSS评分A1、A2、A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B2、B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时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于成年和老年患者,超前使用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更佳,帕瑞昔布钠的使用总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4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阻滞完全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注药前及注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均无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能充分发挥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阻滞效果完善,可控性好,肌松充分,作用发挥快而完全,用药量小,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小,对老年人下肢手术尤其适用,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的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ASA Ⅰ~Ⅲ级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组(A组,n=55)和硬膜外阻滞组(B组,n=55),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阻滞效果。结果 手术开始时B组患者的血压明显降低,心率增快,并持续至手术结束以后(P<0.05),而A组患者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均未出现止血带疼痛现象。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三点法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善持久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用于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40-142
目的研究自制简易下肢制动袋在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术后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科下肢动脉疾病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化护理干预(60例),观察组给予自制简易下肢制动袋(6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二次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二次手术率分别为3.3%(2/60)、3.3%(2/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8/60)、16.7%(10/60)(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简易下肢制动袋在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好,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二次手术率,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舒鹏主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经验。舒主任认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属本虚标实,以脾虚肾亏为本,湿瘀阻络为标,临床自拟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随症加减,取得良效,并附典型案例1则,以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在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轻比重0.15%罗哌卡因6ml;II组0.15%罗哌卡因6ml内含舒芬太尼5ug;III组重比重0.6%罗哌卡因1.5ml。记录注药前即刻、注药后3、5、10、20、30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后双下肢Bromage评分、VAS评分、镇痛时间以及注药后48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II、III组镇痛时间显著延长。Ⅲ组患侧Bromage评分1分的为95%,显著高于I、Ⅱ组;健侧I、Ⅱ组Bromage评分3分者均为100%,明显高于Ⅲ组。Ⅲ组血流动力学指标5、10、20min点与I、Ⅱ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镇痛时间延长,对患侧肢体运动神经阻滞弱,有利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布比卡因组(A组),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布比卡因7.5 mg+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B组给予布比卡因7.5 mg复合舒芬太尼5 μg+0.9%氯化钠注射液0.4 ml。观察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程度、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改良Bromage评分,术中、术后瘙痒、恶心呕吐情况。结果: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明显升高(P<0.01),2组患者改良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08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低质量浓度重相对密度组(Ⅰ组)、低质量浓度轻相对密度组(Ⅱ组)和高质量浓度重相对密度组(Ⅲ组),每组36例。3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并给予同等剂量的腰麻液甲磺酸罗哌卡因8.94 mg。监测记录3组患者的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麻醉前和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3组患者感觉阻滞效果优良率均达到100%;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达3分的例数分别为26、25、36,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组间比较:注药后15 min 3组MAP分别为(114.86±13.65)、(113.56±16.54)、(75.21±15.65)mmHg;HR分别为(94.51±16.53)、(94.65±16.12)、(112.65±23.56)次·min-1,Ⅰ、Ⅱ组与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组内比较:Ⅰ、Ⅱ组与相应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注药前与注药15 min后MAP分别为(116.53±15.32)和(75.21±15.6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Ⅰ、Ⅱ组(P〈0.05)。结论:低质量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副作用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卢珺  邱飞梅  潘继品  商剑 《浙江医学》2014,(4):298-299,318
目的:探讨预自血回输在使用止血带的长时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下肢骨科创伤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30例)和预自血回输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与止血带,预自血回输组患者在术中给予京精3000P型血液回收机作自血回收处理,常规组则尽量减少放止血带时的出血,必要时才给予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输血量(包括术后异体输血)、有无输血反应以及术前30min、术后180min、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Hb)含量。结果预自血回输组的术中自血回输量多于常规组的异体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异体输血率高于预自血回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自血回输组术后第1天Hb含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自血回输在使用止血带的长时间下肢骨科手术中有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Hb含量,明显减少患者术中与术后异体输血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