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绍松等医师在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胃溃疡和无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手术指征,用以治疗并发急性穿孔,大出血和部分性幽门狭窄的十二指肠溃疡,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治疗近端胃切除术后胃轻瘫,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海军安庆医院的10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G-POEM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营养状况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传统术式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再评价。方法对采用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的12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均获痊愈,无十二指肠端黏膜破裂或梗阻解除不完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近、远期效果良好,胃食管反流症状全部消失。结论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仍为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和胃镜等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逐年上升.早期胃癌的功能保留胃切除术是在根治原发病灶,行标准淋巴结清扫前提下,限制胃切除范围,同时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功能,以达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其手术方式包括: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胃节段切除以及局部切除.此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也被认为属于功能保留胃切除术范畴.对于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因此,在达到手术根治目的的前提下,保留部分胃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早期胃癌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早期胃癌的认识的深入,在追求肿瘤根治的同时,越来越兼顾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功能保留的胃切除术应运而生.其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尽可能多地保留残胃的体积;(2)需保留贲门或幽门的功能;(3)尽量保留迷走神经的功能.功能保留的胃切除术包括幽门保留胃切除术、联合不同重建方式的近端胃切除术、近次全胃切除术、节段胃切除术及部分胃切除术,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临床有效性尚待于进一步证实.精准的术前诊断及定位是开展功能保留的胃切除术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胃石及其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例胃石在胃镜下用活检钳反复进行钳夹,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的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抑酸和保护胃黏膜治疗。最后,胃石被夹碎后排出胃腔,幽门螺杆菌被清除,胃溃疡和胃炎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旋菌和幽门前区糜烂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旋菌和幽门前区糜烂性病变潘冠华,江伟骏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对HP均作了大量的研究。一致认为HP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活动性胃...  相似文献   

8.
我们1990—06/1999—07采用保留幽门远端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溃疡26例,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理想术式应该是手术死亡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溃疡复发率低.目前常采用的术式中,毕罗Ⅰ式、Ⅱ式,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等均有术后相应的诸多并发症发生,笔者在我院采用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式,从1987/1998对10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施行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该术式完整地保留了幽门,有利于防止胆汁反流及倾例现象,切除了全部胃窦粘膜,有效地降低了胃酸分泌,既切除了溃疡,又达到了防止溃疡复发的目的.术后获得随访83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治疗难治性胃轻瘫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G-POEM治疗的6例难治性胃轻瘫患者资料,其中3例糖尿病胃轻瘫,1例近端胃切除术后胃轻瘫,2例特发性胃轻瘫。评估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和胃排空显像(GES)变化。结果 6例患者G-POEM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9.5 min,平均环形肌切开长度2.3 cm。平均GCSI评分由术前的3.50分降至术后3 d的0.73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1,P=0.000)。术中均未出现穿孔、休克等严重并发症;1例术中少量出血,予电凝钳止血后出血停止;1例术后出现发热,加强抗生素应用后体温恢复正常,未再反复。随访3个月,5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胃镜示创面愈合可,幽门阻力较前明显降低,GCSI评分均<2分,GES 4 h均<10%;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复查胃镜显示胃内大量潴留物,幽门阻力较大,GCSI评分3.25,GES 4 h为55%。结论 G-POEM治疗不同类型的难治性胃轻瘫短期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及胃排空功能,尤其针对外科术后及特发性胃轻瘫患者疗效更佳,可作为治疗胃轻瘫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细电子胃镜治疗1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狭窄患儿,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7.5±14.4)d,使用乳头肌切开刀和针式切开刀沿幽门至胃窦方向切割幽门管环肌.结果 12例患儿共行13次胃镜下治疗.11例术后1~10 d内呕吐停止;其中1例首次治疗后35 d复发呕吐,2次内镜治疗后第10天停止.另1例术后未止呕,后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行药物治疗而完全缓解.本组除1例治疗后出现少量黑便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近期有效率高、安全.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4天三联治疗方案可根除大多数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对于那些治疗失败或不能完成疗程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选用其他联合治疗方案。本文对各种不同的可选择方案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1998~2003年,我们对17例患者实施了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部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0例,入院后均行常规尿素酶快速检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210例,阴性者40例;将2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水平,随访6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5.8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其短期复发率,改善其炎性反应严重程度、血脂紊乱及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耐信、呋喃唑酮为核心的四联疗法治疗一线、二线根治失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行胃镜检查以胃黏膜快速尿素酶检测、病理HE染色检查方法确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以国际标准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进行根治,停药4周后13^C呼气试验仍为阳性的患者判定为根治失败,用本研究方案再次治疗并以13^C呼气试验检测判定治疗结局.同时检测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22例一线或二线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失败的患者,以耐信、呋喃唑酮为核心的四联疗法再次治疗1周后,19例Helicobacter pylori根治成功,成功率为86.4%,副作用发生率为22.7%,主要为恶心,症状轻微,治疗费用低。结论以耐信、呋喃唑酮为核心的短程四联疗法对一线、二线根治失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患者治疗3个月后再次评价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IL-6、IL-8和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切除治疗胃溃疡,术后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对需手术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在腹腔镜下采取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评价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9例有慢性胃病史患者,男59例,女30例,年龄59~91〔平均(68.4±7.9)〕岁。均行术前胃镜检查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分析中医综合方法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阿奠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法,包括:健康宣教、情志疏导、体质辨识和辨证论治相结合,服用中药汤剂予以预防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胃脘痛、灼热、泛酸、饱胀及嗳气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显效率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可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胃炎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补救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因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到本院就诊、根据病情需要接受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补救根除治疗的老年患者。给予兰索拉唑3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胶体果胶铋200 mg,2次/d,早晚口服,疗程14 d。均于治疗开始后7、14 d及治疗结束4 w后进行随诊,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和症状情况。疗程结束4 w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结果 117例入选患者中3例由于严重不良反应停药,114例完成治疗,107例成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意向性和符合方案分析,根除率分别为93.86%和91.45%;不良反应发生率18.42%。女性患者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成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日常无饮酒习惯的患者补救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有饮酒习惯者(P<0.05)。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失败的患者以往平均治疗次数明显高于全组平均治疗次数(P<0.05);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疾病者(P<0.05)。结论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14 d疗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较高(>90%),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案治疗期间应重视男性有饮酒习惯、多次根除治疗失败、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根除治疗对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溃疡病与高胃泌素血症的关系,以及HP根除治疗对高胃泌素血症的影响,我们对94例患者,进行空腹胃泌素测定,胃粘膜组织学及HP培养检查。应用胃病冲剂和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疗程28天。停药1月后重复上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