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换膝骨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00例,全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予以任何超前镇痛,实验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两组术后均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前1 h、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时间点血清中IL-6、IL-10、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其中实验组在术后6 h、12 h、24 h及48 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SS膝关节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实验组在术后12 h、24 h及48 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均升高,但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水平较对照组低(P <0.05);两组患者术后IL-10水平均降低,但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术后6 h、12 h、24 h及48 h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0%。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抗炎因子水平升高,炎症反应减少,有效保护患者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老年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21例。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根据患者发生POCD严重程度分为轻度POCD组、重度POCD组和非POCD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POCD组吸烟率及饮酒率高于非POCD组(P <0.05),POCD组与非POCD组年龄、性别构成、BMI、ASA状况、受教育程度、术前MMSE评分和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OCD组术前K+水平和术后30 d EQ-5D评分较非POCD组低(P <0.05),POCD组术后1 d疼痛[静息/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4分]发生率、术中失血量≥1 000 ml发生率、术后入ICU支持治疗率较非POCD组高(P <0.05),POCD组与非POCD组术前握力、术前白细胞(WBC)、术前血红蛋白、术前Alb、手术时间、是否选择TAP、术中保温差异、非甾体类药物和右美托咪定治疗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POCD、轻度POCD与非POCD组患者术前高血压病发生率、ICU支持治疗率、术前WBC≥10×109/L发生率、术中失血量≥500 m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OCD组较非POCD组患者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 d静息状态下VAS评分≥4分、术后1 d活动状态下VAS评分≥4分、饮酒和术中失血量≥1 000 ml是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P <0.05)。术后1 d静息状态下VAS评分≥4分、术后1 d活动状态下VAS评分≥4分、术前WBC水平≥10×109/L和术中失血量≥500 ml,是重度POCD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 d静息状态下VAS评分≥ 4分[R=6.445(95% CI:2.621,15.845),P <0.05]、术后1 d活动状态下VAS评分≥4分[R=6.037(95% CI:2.996,12.164),P <0.05]、饮酒[R=2.320(95% CI:1.091,4.937),P <0.05]和术中失血量≥1 000 ml[R=11.631(95% CI:1.172,115.464),P <0.05]是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术后1 d静息状态下VAS评分≥ 4分[R=9.583(95% CI:3.086,29.762),P <0.05]、术后1天活动状态下VAS评分≥ 4分[R=7.655(95% CI:2.576,22.743),P <0.05]、术前WBC水平≥10×109/L[R=11.952(95% CI:1.686,84.758),P <0.05]、术中失血量≥500 ml[R=7.235(95% CI:1.943,26.942),P <0.05]和高血压病史[R=2.753(95% CI:1.103,6.866),P <0.05]是重度POCD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第1天VAS评分高、饮酒和术中失血量>1 000 ml是老年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VAS评分高、术前WBC>10×109/L、术中失血量>500 ml和合并高血压病是老年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重度POC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为中重度焦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组(M1组、M2组、M3组),每组20例。患者麻醉诱导时,C组不注射咪达唑仑,M1组、M2组、M3组分别静脉注射0.05 mg/kg、0.10 mg/kg、0.15 mg/kg咪达唑仑。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检测并记录4组患者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结果 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有差异(P <0.05),4组的MAP、HR无差异(P >0.05),4组的MAP、HR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M3组患者苏醒时间长于其他组(P <0.05),M1和M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短于C组和M3组(P <0.05),C组患者VAS评分高于其他组(P <0.05),躁动发生率亦高于其他组(P <0.05)。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有差异(P <0.05),4组的MMSE评分有差异(P <0.05),4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根据MMSE评估结果,术后第1天C组和M1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M2组和M3组(P <0.05)。术后第7天,C组仍有25%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高于其他组(P <0.05)。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IL-1β水平无差异(P >0.05),4组的IL-1β水平无差异(P >0.05),4组IL-1β水平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IL-6、S-100β水平有差异(P <0.05),4组的IL-6、S-100β水平有差异(P <0.05),4组的IL-6、S-100β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术前中重度焦虑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使用0.10 mg/kg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安全可靠,苏醒质量好,炎症反应减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研究组接受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血清学指标、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PCT、CRP、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PCT、CRP、ES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PCT、CRP、ESR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PCT、CRP、ES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UCLA髋关节系统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③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平衡功能评分(BBS)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BBS评分比对照组高(P <0.05);③两组患者BB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比于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与髋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轻软组织损伤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肛瘘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后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海口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72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140例、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 良好组手术后创面愈合更早(P <0.05),疼痛持续时间更短(P <0.05),总体平均住院总时间短于不良组(P <0.05)。良好组与不良组术后1、2、3个月的Wexner量表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Wexner量表评分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Wexner量表评分有差别(P <0.05),良好组Wexner量表评分较不良组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③两组的Wexner量表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良好组患者的病程、瘘管长度、Parks分型、术后切口感染率、二次手术率(再次实施清创手术)、治疗依从性(术后用药是否遵从医嘱)、术后机械性刺激率(术后各种外因刺激肛门)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肛瘘患者病程[O^R =1.842(95% CI:1.105,3.073)]、瘘管长度[O^R =1.788(95% CI:1.137,2.812)]、术后切口感染[O^R =1.694(95% CI:1.081,2.653)]、再次手术[O^R =1.347(95% CI:1.018,1.783)]、治疗依从性[O^R =1.493(95% CI:1.058,2.108)]是肛瘘患者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后肛门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肛瘘患者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后肛门功能大部分恢复良好,但是肛瘘患者病程较长、瘘管长度较长、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依从性差可能会增大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并分析各血清指标与痛觉过敏的关系,指导早期预测与干预。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23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将入选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之间及其与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影响因素的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患者81例(35.22%)。发生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 <0.05)。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IL-1β与IL-6、TNF-α呈正相关(r =0.521和0.567,均P <0.05),IL-6与TNF-α呈正相关(r =0.474,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β[O^R=1.345(95% CI:1.012,1.943)]、IL-6[O^R=1.782(95% CI:1.369,1.991)]、TNF-α[O^R=1.593(95% CI:1.325,1.992)]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IL-1β截断值为23.156 pg/mL,AUC为0.835(95% CI:0.773,0.897),特异性为96.3%(95% CI:0.841,0.987),敏感性为88.8%(95% CI:0.619,0.903);IL-6截断值为169.743 pg/mL,AUC为0.811(95% CI:0.743,0.879),特异性为97.5%(95% CI:0.814,0.991),敏感性为80.9%(95% CI:0.701,0.882);TNF-α截断值为241.501 pg/mL,AUC为0.810(95% CI:0.738,0.883),特异性为93.8%(95% CI:0.798,0.976),敏感性为80.3%(95% CI:0.765,0.895)。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风险的AUC均> 0.8,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血清IL-1β、IL-6、TNF-α可能是患者术后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可考虑通过术前检测各血清指标水平预测其术后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风险,对指导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PPV)后玻璃体再积血(PVH)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PV手术,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PVH分为PVH组与非PVH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VH的影响因素,并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PDR患者PPV术后6个月内PVH发生率为13.46%(21/15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眼部激光治疗史、合并虹膜新生血管、收缩压、舒张压、视力、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PPV时间、术中激光光凝点数、术中填充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VH组PDRⅥ期比例、合并增生视网膜牵引、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术后眼压均高于非PVH组(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R分期[O^R=4.591(95% CI:1.997,10.550)]、合并增生视网膜牵引[O^R=3.736(95% CI:1.626,8.586)]、HbAlc [O^R=4.293(95% CI:1.868,9.867)]、术后眼压[O^R=3.666(95% CI:1.595,8.425)]均为PDR患者PPV术后发生PVH的危险因素(P <0.05)。非PVH组预后优于PVH组(P <0.05)。结论 PDR患者PPV术后发生PVH的影响因素包括PDR分期、合并增生视网膜牵引、HbAlc、术后眼压,且PVH的发生会影响预后视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基因1(PVT1)、LncRNA H19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9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前列腺癌组,统计患者术后3年复发转移率。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PVT1、LncRNA H19表达。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PVT1、LncRNA H19表达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LncRNA PVT1、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TNM分期、Gleason评分、PSA、LncRNA PVT1、LncRNA H19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O^R=3.722(95 CI:1.416,7.784),P <0.05]、Gleason评分≥7分[O^R=4.626(95% CI:1.670,9.815),P <0.05]、LncRNA PVT1[O^R=1.982(95 CI%:1.521,2.584),P <0.05]、LncRNA H19[O^R=1.868(95% CI:1.327,2.630),P <0.05]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血清LncRNA PVT1、LncRNA H19表达预测AUC大于单独预测。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LncRNA PVT1、LncRNA H19高表达,为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随访期间复发/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收治的10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均采用131I进行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随访24个月,将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21例)和未复发转移组(8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131I治疗情况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Tg、TgAb。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TgAb检测对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采取非条件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原位肿瘤T4分期、手术方式为腺叶切除或近全切、残余甲状腺质量≥1 g、手术至131I治疗时间> 3个月、24 h摄131I率≤ 20%患者的占比均较高(P <0.05);复发转移组血清Tg和TgAb水平均较高(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1.674 μg/L,AUC为0.803(95% CI:0.721,0.884),敏感性为81.1%(95% CI:0.724,0.898),特异性为63.8%(95% CI:0.585,0.691);血清TgAb预测的最佳截断值为44.19 3 IU/mL,AUC为0.911(95% CI:0.859,0.963),敏感性为89.2%(95% CI:0.813,0.971),特异性为72.5%(95% CI:0.674,0.774)。非条件Logistic一般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位肿瘤T4分期[O^R=2.916(95% CI:1.325,6.417)]、腺叶切除或近全切[O^R=3.243(95% CI:2.174,4.838)]、残余甲状腺质量≥ 10 g[O^R=1.835(95% CI:1.514,2.224)]、手术至131I治疗时间> 3个月[O^R=1.962(95% CI:1.371,2.808)]、24 h摄131I率≤ 20%[O^R=2.638(95% CI:1.219,5.709)]、血清Tg ≥ 1.674 μg/L[O^R=2.503(95% CI:1.430,4.360)]、血清TgAb≥ 44.193 IU/mL[O^R=2.944(95% CI:2.016,4.299)]可能是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风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复发/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1(95% CI:0.935,0.987),标准误为0.010,临界值为73.162,敏感性为91.9%(95% CI:0.863,0.957),特异性为88.2%(95% CI:0.845,0.922)。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131I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血清Tg、TgAb水平明显升高,Tg、TgAb对预测复发/转移具有较好的价值,联合其他危险因素建立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参斛汤对前列腺癌术后病灶进展及血清microRNA-301a-3p(miRNA-301a-3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化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斛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灶进展情况、血清学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局部病灶进展时间、远处转移时间较对照组长(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SA、FPSAR、TAM、miR-301a-3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FPSAR高于对照组(P <0.05),PSA、TAM、miR-301a-3p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P <0.05),CD8+较对照组低(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参斛汤用于前列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可有效抑制病灶进展,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抑制miR-301a-3p表达,但在减少术后化学治疗不良反应方面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 24 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浓度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 pHPP) 的关系及其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 200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行甲状腺全切除的共 622 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 24 h iPTH 与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预测效力。结果 622 例患者中,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共 25 例,发生率为 4.02%(25/62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1天测定的 iPTH(OR=2.815, 95% CI:1.169~6.781,P=0.021)是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AUC为0.974(95%CI:0.958~0.985,P< 0.001),iPTH 浓度 5.45 pg/mL 为临界值。预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 88.6%,Kappa=0.38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第1天测定的 iPTH浓度和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临床预测的灵敏度高,但总一致性较差,临床应用误差较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ypoparathyroidism,HPP)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收治的449例因各类甲状腺疾病而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5例、女性354例,平均年龄(48.99±12.81)岁.运用EmpowerStats与R软件,采用平滑曲线拟合、阈值效应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及HPP的危险因素.结果 449例患者中,出现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低于正常值者共27例(6.01%),低钙血症43例(9.58%);暂时性HPP 23例(5.12%),其中1例可能发展为永久性HPP.术后PTH较术前每下降1%,术后低钙血症发生风险增加4%(P<0.000 1).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HPP风险最高,其次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6种甲状腺疾病术后HP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范围越大,HPP发生率越高,双侧次全切以上的手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术后发生HP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状腺疾病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难度是影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重要因素,术后PTH水平的变化对低钙血症及HPP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舒宁  张亮亮  郝丽  张森 《安徽医学》2020,41(2):126-129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三项指标达标状况及其对MHD患者贫血、营养状况及血压等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透析时间≥ 12个月)的19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钙、磷、iPTH三项指标达标情况分成3组:一项达标组38例、二项达标组48例及三项达标组16例,比较三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血压的差异。结果 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为标准,本组患者钙、磷、iPTH达标率分别为55.2%、28.6%、59.4%,任意两项(钙和磷、钙和iPTH、磷和iPTH)共同达标率分别为12.6%、36.5%、17.7%,三项共同达标率为8.9%。任意两项指标达标的患者中,Hb、ALB达正常值的比例(54.2%、79.2%)明显高于一项达标组(50.0%、68.4%);三项均达标患者中,Hb、ALB达正常值的比例(87.5%、93.8%)明显高于两项达标组(54.2%、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一项达标、二项达标及三项达标组3组间血压达正常值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中心MHD患者钙、磷、iPTH三项指标中磷达标率及三者均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钙、磷、iPTH均达标有利于MHD患者肾性贫血及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甲状腺癌全切术中应用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对患者喉返神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实施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行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喉返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发生喉返神经功能损伤比例、并发症情况,以及复发或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喉返神经功能损伤的比例(3.81%)较对照组(21.67%)低(P <0.05),喉返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22.41±2.17)d较对照组(63.53±10.13)d缩短(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25%(P <0.05);研究组患者转移率0%及复发率0%均较对照组的10%和11.67%低(P <0.05)。结论 甲状腺癌全切术中应用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对喉返神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尹路  孙昀  曹利军  李惠  华天凤 《安徽医学》2016,37(9):1084-1086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心脏术后患者不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3月心脏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CRRT治疗的13例患者,分别记录患者术后入住ICU时、开始CRRT时、CRRT 24小时、48小时的左心射血分数(EF)、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剂量及白细胞计数(WBC)、血乳酸(LAC)水平。结果 CRRT开始后,EF、MAP均呈上升趋势,且48小时水平显著高于CRRT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水平逐渐降低,且48小时的LAC水平显著低于CRRT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对稳定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行甲状腺切除术的49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43.5%,其中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43.1%和0.4%。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肿瘤的病理性质、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纳米碳的应用、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有关(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0.149, 95% CI:0.078~0.28)、淋巴结清扫范围(OR=0.779,95% CI:0.617~0.983)和术中纳米碳应用(OR=1.729, 95% CI:1.067~2.801)是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行全甲状腺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术中纳米碳的使用有助于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32例)、多支病变组(18例)。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IVUS参数、血清miR-206,分析IVUS参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TE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参数、血清miR-206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 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双支组(P <0.05),且双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后副损伤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纳入标准、手术标准筛选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时进行腰椎稳定性评价,并按术后复查时是否接受逐层阻滞,将患者分为阻滞组与非阻滞组。通过术前1天、术后1周、1.5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腰痛及下肢VAS及ODI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68例,男性42例,女性27例,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腰3/4节段3例,腰4/5节段41例,腰5/骶1节段24例。其中阻滞组43例,非阻滞组25例。术后1个月68例患者无腰椎不稳表现;阻滞组阻滞有效部位集中于椎小关节、纤维环,全部68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后,椎小关节囊、纤维环的损伤是引发腰臀部疼痛的参与因素, 但疼痛程度不影响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热凝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及血清IL-6含量。[结果]脑缺血后3、6、12、24 h缺血组脑组织IL-6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针刺后3、6、12 h脑组织中IL-6含量较同时段缺血组显著降低(P<0.01),并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缺血后血清中IL-6含量3 h急剧升高,3、6、12 h段缺血组血清IL-6含量与同时段假手术及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3、6、12 h针刺组血清IL-6含量较同时段缺血组显著降低(P<0.01),24及48 h针刺组血清IL-6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IL-6的调节,发挥其抗炎、神经保护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可能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通透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测定15例CRF高通量透析患者(HPD组)和15例CRF常规透析患者(CHD组)透析前后血清iPTHl、eptin水平及肾功能指标(BUN、Cr)。比较两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的下降率,并分析高通量透析前、后血清iPTH和Leptin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CHD组透析后血清iPTHl、eptin水平与透析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HPD组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对小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D组透析前后血清iPTH和Leptin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0和-0.665,P<0.05),且透析后血清iPTH下降率小于leptin下降率(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很好地清除CRF患者血清iPTH和leptin;高血清leptin水平与高血清iPTH水平两者可能具有相互桔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