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启云 《妇幼护理》2024,4(2):340-342+345
目的 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全年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心理状态以及医务人员无形成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HADS-A评分、HADS-D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责任心、应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5月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时将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措施;实验组患者进行宣传动员、制定计划及各项制度、护理人员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施行分层协作管理、弹性排班、基础护理实施等方式进行管理,组织专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有利于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11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差别。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8.3%及89.8%,投诉率分别为5.0%和12.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科病房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孔菊 《妇幼护理》2023,3(13):3178-3180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出 生的新生儿 400 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00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 化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病房物品合格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病房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均明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 护理中,能够提升新生儿病房的各物品及手卫生合格率,降低新生儿院感发生风险,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精细化管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房管理、安全防护、护理文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眼科门诊为军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眼科门诊就诊的军队伤病员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2018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眼科门诊就诊的军队伤病员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透析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感染率和所在病房环境的卫生、透析液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 1,P=0.025 20.05;观察组所在的病房中空气卫生、手卫生、物表卫生和透析液卫生等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透析病房院感防控的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病房环境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吕洪玉  罗艳 《妇幼护理》2022,2(14):3362-3365
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应用后,对院内的院感防控及护理管理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接收的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 100 例为研究对象。将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5 月入院病 人纳入对照组,共 50 例;将 2021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入院病人纳入实验组,共 50 例。对照组采用日常标准护理规范;实 验组在对照组护理规范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病房卫生监测合格率、不良管理事件发生 率、病人感染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间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 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房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病人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施血液透析中心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后,经研究数据对比,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和病房卫生监测合格率,降 低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和病人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危险物品进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8年9月在本科一病区住院的18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安全管理;将2018年6月—2018年9月在本科二病区住院的19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及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危险物品进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专科安全管理达标情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科安全管理得分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开放式精神科病房患者危险物品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提升了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吉燕  居道琴 《妇幼护理》2022,2(19):4481-448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室为研究对象.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为对照组,消毒供应室按照常规模式进行管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为观察组,消毒供应室进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和护理管理质量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黄烁 《妇幼护理》2024,4(5):1252-1254
目的 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透析室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来我院透析室进行治 疗的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透析管理,研究组使用精细化透析管理。对比两组患 者的感染发生率、透析室内环境及透析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透析室环境评 分及透析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透析室病房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减少院内感染,改善院透析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徐菲菲  李贵金  刘臻 《妇幼护理》2022,2(19):4491-449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采用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10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管理,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丹丹  孙平平 《妇幼护理》2023,3(3):676-678
目的 研究分析责任分组护理管理在医院 ICU 病房中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诊的 100 名 ICU 病房患者作为护理实施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管理,实验组患者 使用责任分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团队情况和护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8.00% 和 80.00%(P<0.05)。实验组的沟通协调能力、意识、制定决策能力、人物角色义务、人性化服务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 医院 ICU 病房实施责任分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团队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在耳鼻喉科病房护理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精细化管理在耳鼻喉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访视,由病房护士进行术前宣教,并观看宣教短片;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胸外ICU护士做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对ICU护理满意度及入住ICU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护士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张素娟 《妇幼护理》2024,4(2):385-387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全程质控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本院开始实施护理全程质控管理.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的500套手术器械设为实验组.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本院的500套接治的手术器械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质控管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器材损坏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器材损害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能够减少院内感染或设备管理问题,改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安全管理在降低神经专科护理管理医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安全管理;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神经专科护理,比较两组(安全管理实施前后)的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安全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2.0%,与对照组的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房管理、护理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管理及药品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专科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显著提高护理安全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12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实施护理安全因素管理以前的12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术前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控制手术室护理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美 《妇幼护理》2023,3(22):5408-5410
目的 研究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服务对肠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接收76例接受手术治疗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SAS、SDS、PSQI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服务对肠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常规监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回顾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急诊科常规监护。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抢救物品完好率、护理合格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抢救物品完好率、护理合格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78%,对照组为89.0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从而降低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