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包括情志调护、血液透析护理干预、饮食睡眠指导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对1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有抑郁倾向的患者67例(39.89%),明显抑郁21例(12.5%);干预1年后,有抑郁倾向与明显抑郁的例数分别降至7例(4.17%)和3例(1.79%,P〈0.01).SF-36各条目评分,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实施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和总体评分情况。结果细节护理干预后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干预前;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干预后各项指标分数均高于干预前。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低温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清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88-5588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法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调低透析液的温度、动态调整透析液钠浓度的透析方法,观察其干预症状性低血压的效果。结果低温可调钠透析较常规透析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中经常性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在治疗中采取低温可调钠透析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低温及低温可调钠三种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20例,均为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伴有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别采用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常规透析、低温加可调钠透析三种透析模式,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比较透析时出现低血压及低血压症状出现的例次数。结果常温常规组(A组),低温常规组(B组)和低温可调钠组(C组)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0.5%,15.5%及7%,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高危患者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血液透析中的预防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高危患者10例。透析模式:常规常温组(A组)、调钠+常温组(B组)和调钠+低温组(C组)。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每次血流速度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三组透析模式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就低血压发生率而言,A组和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和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B组和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透析相比,可调钠透析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可调钠低温血液透析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明显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温结合可调钠透析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优于单纯可调钠透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330例MH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中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可改善MHD患者心理状态,降低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对38例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SF-36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传统的透析护理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系统护理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护理法,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和透析前后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体温方面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血压发生率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系统护理法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可以减少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下的护理管理在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120例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高血钾、透析中低血压、透析中低血糖、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F-36、健康行为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肾衰竭患者采取FMEA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强化健康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3例使用左旋肉碱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进行使用前后自我对照。结果使用左旋肉碱3个月以上的患者血尿素氮、肌酐使用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使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次数使用前与使用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躯体功能、躯体职能、情感职能、精力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功能、疼痛、总的健康状况使用前后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左旋肉碱3个月以后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使用前,从而使他们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功能得以提高,提高了透析的舒适度,促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1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以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分别评估生活质量和抑郁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婚姻、干体重、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透析前及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结果睡眠质量较差(PSQI评分〉5)的血液透析患者占76.1%;睡眠质量较好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P〈0.01),睡眠质量较差组的抑郁评分高于睡眠质量较好组(P〈0.05);中-重度抑郁患者(BDI评分≥8分)占63.4%,该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低于非中-重度抑郁组(P〈0.01),且睡眠质量差(P〈0.01);SF-36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健康总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和睡眠质量及抑郁相关(P〈0.01),睡眠质量和抑郁是生活质量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抑郁较为常见,睡眠和抑郁之间相互影响,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肺耐力、心理状态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本透析中心的MHD患者,应用Bruce方案平板运动测定最大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02peak)及代谢当量(metablic equivalents,METs)等,完成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应用生活质量评分简表(Short Form-36,SF-36)评估生活质量.所有入组患者完成12周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运动结束后再次评价上述指标,比较其前后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抗阻运动后MHD患者的VO2peak升高了57.93%(P<0.01),METs提高56.77% (P<0.01);SAS评分下降8.60%(P<0.05),SDS评分降低20.19% (P<0.01);SF-36评分中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态及精力评分分别提高了47.83%、72.58%及 47.37% (P<0.05).结论 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心肺耐力、心理状态和部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结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结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包括体质量指数(BM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及适合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透析方式。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52例,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计算其残余肾功能,并行健康生活质量SF-36问卷调查。结果①两组患者MAP、血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a、P、PTH、等临床参数和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层分析提示:透析龄小于等于2年的患者中,腹膜透析组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要优于血液透析组;透析龄大于2年的患者中,腹膜透析组在躯体疼痛方面要优于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组的生命活力要明显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躯体综合得分和精神综合得分与血红蛋白水平、Kt/V、RRF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血红蛋白、Kt/V、RRF相关,在透析前两年腹膜透析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ICS)现状,分析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监测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应用一般健康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应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估MICS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ICS与生存质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血液透析患者MICS的发病率为100%,根据MIS评分,轻度30例,中度30例,重度30例。MIS评分与SF-36各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MICS影响生存质量,临床应采取措施增强患者的营养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并评价长期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探讨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150例我院长期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与评价,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血透患者的SF-36指数总评分为38.2~137分,平均(104.53±17.27)分。42.4%血透患者的总分低于平均值。血透患者SF-36量表8个分项目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采用SF-36量表评估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现,患者的健康质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70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透析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KDT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背景:虽然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相对平稳,长期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27~86岁,给予持续健康教育3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年龄、家庭支持、透析时间、透析次数、费用类型、经济收入、残余尿量、合并症、每周运动时间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进一步对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较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生理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太原市血液透析2年以上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太原市八家血液净化中心125名血液透析2年以上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并应用SF-36量表问卷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 ①血液透析2年以上患者生存质量SF-36总体评分为:107.55±14.50;②年龄(P<0.05,F=4.972)和性别(P<0.01,t=3.993)对生存质量总体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文化程度在精神健康方面(P<0.05,Z=-0.838)、有无残余尿量在精力方面(P<0.05,Z=-2.465)、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在生理机能方面影响患者生存质量(P<0.05,Z=-2.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费用来源、婚姻状况、不同的透析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无影响。结论 太原市血液透析2年以上患者生存质量较其他城市较高,但其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前两年积极配合治疗对保证其生存质量、生活满意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