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存标本的时间和温度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一批标本在不同的时问、不同的保存温度在同一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2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每位4m1分别注入2组EDTA-K2真空抗凝管中每管各2ml,其中一组在室温保存,另一组在4℃冰箱保存,用雅培CELL-DYN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血后0、4、8、24h进行检测。结果 室温标本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结果有影响,保存在4℃的标本在24h内完成除MPV外基本保持恒定。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量在4h内检测完毕,在4℃条件下保存,放置时间也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静脉血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运用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91份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血标本,其中31份血标本于4℃冷藏,并于0.5h、24h、48h、72h测定。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0.5h、2h、4h、8h、24h测定;另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24h、48h、72h再测定,各以0.5h测定结果为对照组,观察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结果 20℃保存24h,WBC、RBC、Hb、MCH及WBC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保存72h,WBC、RBC、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从24h即有明显的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冷藏72h,WBC、RBC、MCH、Hb在72h内比较稳定,HCT、PLT及WBC分类在48h内比较稳定,14种血常规参数在24h有明显变化。结论血常规标本4℃冷藏,血细胞参数结果较稳定,但仍要考虑到个别参数的变化,以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可信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高血压五项检测血浆样本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20例Renin、ALD、ACTH、Cortisol水平不同的受试者样本,分别保存在不同温度(常温、4℃、-20℃、-80℃)和不同时间(24h和48h),另外20例AII水平不同的受试者样本,分别在不同时间(即时、2h、4h、8h、12h、24h)添加酶抑制剂,并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常温下2h、4h、6h、8h,4℃下4h、8h、12h、24h,-20℃下12h、24h、48h、72h)下保存,计算偏倚.结果 在室温保存条件下,Renin浓度在24h内降低9%,而4℃条件下保存,24h内升高14%,在-80℃保持稳定.ACTH浓度在室温保存下降低32%,-20℃和-80℃条件下保存比较稳定.ALD和Cortisol浓度受保存温度及时间变化影响较小,48h内变幅在5%以内.AII在采血后的不同时间段添加酶抑制剂,8h后升幅超过10%;样本采集后立即添加酶抑制剂,在常温保存8h条件下及4℃下保存24h后均减少超过50%,而在-20℃条件下48h降幅在10%以内.结论 Renin和ACTH需在-20℃以下的低温保存,ALD和Cortisol对温度没有要求,AII需立即加入酶抑制剂并尽快检测,如果不能尽快检测,需分离血浆后保存在-20℃条件下,并在48h之内完成检测.本研究为临床检验制定完善的高血压五项样本保存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保存条件对PT和APTT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劲丰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1):46-46,49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式及保存条件对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正常体检人员在不同采血方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测定的PT和APT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浆PT在 4℃保存 2h、2 4h的结果以及在2 5℃保存 2h、8h的结果与及时测定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浆APTT在 4℃保存 2h、8h的结果以及在 2 5℃保存 2h、4h的结果与及时测定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 3 7℃保存 2h后PT、APTT结果均出现显著性变化 (P <0 .0 5 )。两种采血方式比较 ,PT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凝血标本在室温( 2 5℃ )条件下 ,PT和APTT必须在 4h内完成检测 ,在 4℃条件下 ,必须 8h内完成检测 ;凝血标本抽血进程必须顺利且在 1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一患者不同的标本保存方式、保存时间、溶血情况对血液标本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每人采集3管肝素钠抗凝静脉血,第一管30min内分离血浆,检验MPO含量做为基准值,其余两管分两组放常温(22℃)和2 ~8℃冰箱4h后检验,计算变化率(%),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评价常温和冰箱短时间内保存样本对MPO含量的影响;同时筛选不同MPO含量的15例患者,将其第一管血浆,分装保存于2~8℃和-20℃冰箱,分别于1天后、3天后、5天后测定MPO含量,计算下降率(%),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评价长时间内冰箱保存样本,冷藏和冷冻保存对MPO含量的影响.另外,对做完基准值的血样,人为造成溶血后测其MPO值,计算溶血的干扰偏差.结果 常温和冰箱短时间内保存4h,样本中MPO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藏和冷冻的新鲜血浆样本长时间保存,MPO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含量下降越明显.标本不同程度的溶血均对测定MPO造成严重干扰.结论 MPO血浆样本采集后,要及时检验,在常温和2~8℃冰箱保存4h分离检测,对结果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新鲜血浆长时间冰箱保存,对结果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冷冻优于冷藏保存.不同程度的标本溶血均对测定MPO造成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6.
血液蛋白质组与质谱仪检测流程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的标本处理和储存条件对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检测血清多肽及低分子量蛋白质(1-30 ku)的影响。方法将血液凝固后马上分离得到的血清分装后分别置于-80℃6个月以上以及室温、4℃条件下2-72 h进行蛋白质质谱分析。结果血清样本在-80℃6个月以上以及4℃或者25℃保存2 h或者反复冻溶1次,对多肽及低分子量蛋白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将血清用U9缓冲液稀释后放置于室温,在24 h内结果稳定。溶血会对蛋白质组的结果造成很大影响。结论建议血液标本的处理、运送、操作及储存的蛋白质质谱分析的标准条件是:4℃下处理血液标本,2 h内尽快分离血清及细胞。用U9缓冲液稀释血清后,可以24 h内在室温下运送或对血清及WCX磁珠结合过程进行操作。血清应分装并长期储存在-80℃,但限冻溶1次。溶血标本应弃用,建议重新取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温度、时间、抗凝剂、不同试剂、不同仪器等因素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酶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集患者血清分别比较加抗凝剂、放置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保存24 h、不同试剂、不同仪器对测定的影响.结果 采用肝索锂抗凝影响腺苷脱氨酶ADA、总补体CH50的测定;室温放置24 h(不分离血清)将影响ADA、CH50的测定;不同厂家试剂将影响结果 的一致性.结论 不同保存条件和试剂将影响测定结果 .为了使检测结果 有较好的一致性,必须制订和执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bacus junior5CA-920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手工计数用草酸胺稀释液镜检血小板.末梢血标本采集后放置0.5分钟、5分钟、2小时分别在Abacus junior5CA-920血细胞分析仪上计数血小板,同时取静脉血手工计数.结果 有血小板聚集,MCV<80fl时,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仪器法打印报告明显高于手工计数法时,血小板直方图向右呈逐渐升高趋势或"骆驼峰"样改变;手工法与仪器计数结果一致时,血小板直方图正常.结论 Abacus junior5CA-92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只有正确操作,排除各种因素干扰才能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台CD-1700与2台F-800血细胞分析进行可比性分析,检测结果的可信性. 方法取门诊患儿手指末梢全血,同时用两种分析仪测定,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 F-800的HCT测定结果有偏差,是系统误差造成,分别将2台机调校系数调至1.18和0.956后结果显示4台血细胞分析仪所测WBC、RBC、HGB、HCT、PLT值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使用4台血细胞分析仪中任何1台测定血常规,其测定结果都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存放温度和存放时间对血清fPSA的影响,以确定较好的血清存放条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患者血清fPSA含量,按存放室温3h、6h、24h与4℃6h、24h、-20℃7天分成6组。血清在室温存放6h、24h和室温3h相比,血清fPSA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4℃存放6h、24h或-20℃存放7天,血清fPSA基本不变(P>0.05)。结果表明:fPSA浓度因血清存放时间和存放温度而变化较大,所以血清采集后,应尽快检测,以保证血清fPSA浓度真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标本类型及室温放置时间对血液B型钠尿肽(BNP)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住院患者80例,采用BD公司EDTA抗凝管、肝素抗凝管和分离胶血清管同时采集血标本(按EDTA抗凝血测定结果:BNP> 100pg/mL65例;BNP< 100 pg/mL 15例),BNP于1h检测完毕.并配对选取三类标本中BNP水平的高、中、低值各3例,室温闭盖放置,分别测定2h、3h、4h、5h和7h的BNP结果.BNP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DXI800仪器进行检测.结果 肝素抗凝标本的BNP测定值显著高于EDTA标本(588.9±708.4 vs 549.2±639.8,t=-2.184,P=0.32);血清标本显著低于EDTA标本(431.6±517.3 vs 549.2±639.8,t=7.229,P<0.001).以EDTA组测定值为y值,线性回归分析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EDTA)=0.886X(肝素)+ 27.445(R2=0.962,P<0.001)和Y(EDTA)=1.08X(血清)+82.924(R2=0.763,P<0.001).室温放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EDTA标本高、中值标本7h内的检出率皆高于95%,低值标本5~7h检出率低于95%;肝素标本高值2h检出率低于95%,中、低值3h皆低于95%;而血清标本2~7h的高、中、低值标本检出率皆低于95%.结论 不同标本类型可显著影响BNP测定值;EDTA抗凝标本室温闭盖放置4h内测定值可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浓度及最佳抗凝剂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35例健康成年人的静脉血为研究标本,分别制成抗凝浓度为2.4 mg·mL~(-1)、3.6 mg·mL~(-1)、4.8 mg·mL~(-1)的A、B、C三组血液检测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其中B组放置时间延长至15min再次检测。比较三组血细胞参数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放置时间血细胞参数。结果:A组、B组、C组以及B组不同放置时间血细胞参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DTA-K2浓度在接近标准浓度时,或放置时间在15min以内,抗凝剂的使用浓度与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实验室三台同一品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其之间相关性及应用价值,以保证实验室结果一致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设定本院检验科Sysmex XS-1800i为参比仪器,每日选取高值、中值、低值的新鲜血分别在参比仪器Sysmex XS-1800i和Sysmex XN-2000、Sysmex XS-800i三台血细胞仪上完成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PLT)这五个项目的检测,测定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 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比对结果的线性关系及回归性.结果 不同仪器间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75,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比对结果显示:三台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三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保证科室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血标本在不同温度、存放时间及不同检测系统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和稳定性差异.方法 对采集的30例来自我院内科门诊体检人群全血标本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后分装于A、B、C、D、E五组试管中,A组立即检测、B组在4~8℃下冷藏1d后检测、C组在4~8℃下冷藏10d后检测、D组在-20℃下冷藏1d后检测、E组在-20℃下冷藏10d后检测,检测系统分别为:Bio-Rad variant Ⅱ Turbo HbAlc检测仪、Primus Ultra2 HbAlc检测仪、Roche Modular PPI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结果 在同一种种检测系统下,A组立即检测结果与B组全血样本在4~8℃下冷藏1d后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种检测系统下,C组样本在4~8℃下冷藏10d后检测、D组样本在-20℃下冷藏1d后检测、E组样本在-20℃下冷藏10d后检测结果与A组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种种检测系统下,随着存放时间、存放温度的变化(B、C、D、E组),检测结果的CV值均高于A组.在同一温度下、存放时间条件下,Roche Modular PPI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CV值最小.结论 温度和放置时间会对全血标本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和稳定性造成影响,Roche Modular PPI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中标本储存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筛查G6PD缺乏症合适的标本储存条件,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对筛查对象带来泌要的麻烦和心理上的负担,减少筛查成本质增加.方法根据不同血片储存条件分组,免疫荧光法(WALLAC1420芬兰)测定G-6-PD值.对新生儿血滤纸片在不同的时间内筛查数据结果作为比较,选择最合适的存放时间及条件.结果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进行了t检验,P<0.01,说明第2组、第3组结果与正确存放干血滤纸片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干血滤纸自然干燥后2h后储存在4℃冰箱内最为合适,而室温下旋转24h及72h的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出现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评估不同条件下血清中p2PSA的稳定性,为实验室检测分析前过程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挑选60名健康体检男性,将所有的新鲜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的p2PSA作为基线值,60例样本再随机分为6组,即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储并按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检测,对各个样本的检测值进行偏倚的计算,以偏倚超过10%为单个样本不稳定的判断标准,以80%样本合格率来判断整个条件下p2PSA的稳定性。结果血清p2PSA水平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全血常温放置时的p2PSA升高得最为显著,将血清样本分离并保存于4℃、-20℃或-70℃,血清p2PSA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减小,冻融循环2次不会影响p2PSA的稳定性。结论要保证p2PSA结果的准确性,在抽取血液后应在2 h内及时离心,3 h内完成检测,4℃保存时于6 h内完成检测;若将血清单独分离出来的情况下,4℃保存可稳定24 h,-20℃或-70℃条件下保存可稳定半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的保存时间和温度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满洲里市第一医院PCR实验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阳性患者血清,分别于室温和4℃条件下保存1d和7d,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定量检测.结果 相同保存时间下,室温和4℃保存的血清样本病毒DNA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相同保存温度下,1d和7d保存的血清样本病毒DNA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DNA的含量,其结果在7d内不受样本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本类型及存放时间对心衰患者B型尿钠肽(BNP)和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取37例心衰患者静脉血,制备EDTA-K2抗凝血浆、肝素钠抗凝血浆和血清标本,同时进行BNP与NT-proBNP平行测定,并将EDTA-K2抗凝血浆标本于室温(22℃±3℃)监测上述指标在0~24h的水平稳定性。结果:采用血清及EDTA-K2和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检测NT-proBNP结果重复性好,而BNP结果的重复性较差;EDTA-K2抗凝血浆在室温下放置0~24h,BNP浓度逐渐下降,24h与0h、2h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NT-proBNP浓度在0~24h维持不变。结论:NT-proBNP测定的适用标本类型较多,且检测结果比BNP稳定,建议诊断心衰时选择NT-proBNP作为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样本抗凝剂类型、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培养的影响,为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外周血保存标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抽取的4份60 m L外周血样本分别应用肝素钠、细胞保存液(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剂抗凝,并分别存放于4、22、30℃的环境中,储存0、4、8、24 h,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为12组,然后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分别诱导培养成CIK细胞,对比12组CIK细胞增殖效率及γ干扰素(IFN-γ)分泌量的变化。结果在CIK细胞培养过程中,EDTA组CIK细胞增殖不明显,肝素钠组和血液保存液组CIK细胞增殖明显,且肝素钠优于血液保存液;血液保存时间对CIK细胞培养影响不明显,但保存时间越长,细胞增殖效率越差,保存时间超过8 h的CIK细胞,其增殖效率在第16天以后明显降低。对培养时间在16 d内的CIK细胞,血液保存温度影响不显著,但CIK细胞培养16 d之后,22℃保存条件下,CIK细胞增殖效率最高,4℃次之,30℃最差。结论肝素钠和血液保存液均可用于CIK细胞培养的血液抗凝;保存时间在24 h内,温度在4℃~30℃之间保存的血液,均可用于CIK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20.
干血片的存放条件及存放时间对TSH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存放时间及存放条件对干血片TSH含量的影响.方法制作血标本,以1天的TSH检测结果为其基础含量水平,将制作的血标本放置于四个不同的存放条件中,然后按7个不同的存放时间用芬兰Wallac公司生产的VICTOR2-1234型分析仪进行TSH检测.结果干血片中TSH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在冰箱保存下15天内的生物含量在91%以上.3个月内,室温组与其他各组的TSH均值及标准差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组、0℃组、-20℃各组间TSH均值及标准差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个月时,0℃组、-20℃组间TSH均值及标准差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室温组、4℃组组间TSH均值及标准差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组、-20℃组与其他二组间的TSH均值及标准差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9-12个月,室温组、4℃组、0℃组、-20℃组各组间的TSH均值及标准差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央及边缘部位血样的TSH均值、标准差经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干血片中TSH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3个月内,干血片在4℃以下温度存放均可;6个月时,0℃以下存放干血片最佳;9-12个月,-20℃存放干血片最佳;干血片中边缘部位TSH含量高于中央部位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