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氧运动对慢阻肺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开展COPD有氧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110例COP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有氧运动强度非常轻,为日常生活活动;实验组以步行为主,辅以慢跑、跳绳、太极、球类及家务活动等有氧训练。观察2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一般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开展COPD有氧运动康复治疗,可使急性发作次数减少、瘸程进展延缓、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
梁华云 《医学信息》2010,23(4):1067-1067
目的 观察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胎盘组织液肌注3个月为一疗程,随诊1年.观察两组急性加重期病程、急性发作次数、FEV1%预计值.结果 实验组急性加重期病程缩短,急性发作次数减少,FEV1%预计值上升.结论 胎盘组织液通过免疫调节可有效治疗COPD,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临床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非同期病例收集方式,共收集594例,其中干预组317例,对照组277例。干预组患者接受社区临床干预模式,并定期进行回访。观察两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人数,急性发作者发作次数,干预前后肺功能变化(FEV1,FEV1%)。结果干预组1年内共96例急性发作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对照组共158例急性发作自行到上级医院治疗,两组经统计学分析,<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OPD急性发作患者发作次数比较,<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一年前后肺功能(FEV1,FEV1%)组内比较比较,*=0.00(tFEV1(干预组)=18.78,tFEV1%(干预组)=57.85,tFEV1(对照组)=3.19,tFEV1%(对照组)=2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肺功能组间比较,#P=0.00(tFEV1=13.96,tFEV1%=3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临床干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减轻上级医院负担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临床效应及社会效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吸入糖皮质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 方法 COPD治疗组47例,吸入二丙酸倍氯松(BDP)和对照组34例,一般治疗,比较两组BM1、发作次数和PEV1. 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BM1高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FEV1改善. 结论吸入BPD对COPD有一定疗效,但FEV1下降有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追踪式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农村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追踪式综合康复护理,即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运动,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自行锻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George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急性加重发作例次数和住院例次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SGRQ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式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农村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吸入糖皮质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疗效 .方法 COPD治疗组 4 7例 ,吸入二丙酸倍氯松 (BDP)和对照组 34例 ,一般治疗 ,比较两组BM1、发作次数和PEV1.结果 治疗 2个月后治疗组BM1高于对照组 ,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FEV1改善 .结论 吸入BPD对COPD有一定疗效 ,但FEV1下降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查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夜间血氧情况,对其中部分夜间低氧血症患者行氧疗干预并观察疗效。方法:符合条件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氧疗组60例,对照组66例,氧疗组行长期家庭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LTOT)干预,观察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情况,随访2年,记录数据,对照组未行干预。结果:氧疗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31.5%,实行氧疗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精神负担得到减轻,有益于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律性有氧运动疗法联合肺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肺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实施规律性有氧运动疗法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肺功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吸量(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情绪障碍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预后效果[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随访再入院率。结果:治疗前2组FVC、FEV1、MVV、SAS、SDS评分、SGRQ评分、6min步行距离相较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2组FVC、FEV1、MVV明显升高,SAS、SDS评分、SGRQ评分明显降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存在明显差异,且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17,4.262,3.576,-6.244,-7.410,-14.169,11.768;P0.05)。结论:规律性有氧运动疗法联合肺康复训练在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中,明显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情绪障碍,临床积极作用明确,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胡伟强  刘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8):1391-1393
目的:探讨社区全民呼吸操锻炼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功能影响.方法:抽取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操锻炼,观察组患者行全民呼吸操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 m的呼吸功能、营养状况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状况和日常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全民呼吸操锻炼联合营养支持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以持续主被动活动联合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运动,刺激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 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康复作用。 方法:将20例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被动训练装置CPM机行功能锻炼,治疗间隙2组均采用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 结果与结论: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同时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2个月后的后续治疗,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P < 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说明早期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或CPM机配合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同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具有恢复患者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口腔操在脑卒中流涎患者康复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5月~12月脑卒中患者中有流涎、口角歪斜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进行对比,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口腔操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口角歪斜及流涎康复恢复进展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就口角歪斜及流涎康复恢复情况,分别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对两组患者流涎症状进行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操对脑卒中患者在口角歪斜及流涎康复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该操简单易学,即有助于功能恢复又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费用,可在社区人群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钦  史艳君 《医学信息》2009,22(12):2785-2786
目的了解甲泼尼龙 [1] 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止喘治疗,实验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静点治疗前和治疗第2d、第4d分别观察症状、体征及动脉血PaO2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PaO2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d、第4d,治疗组和对照组缓解率及动脉血PaO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快速有效,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3.
王雪  雷文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8):1366-1368+1372
目的:研究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88例进行研究,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血栓通胶囊,比较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脂、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改善更加(P<0.05);实验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着疗效确切、血脂指标改善较佳的优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哮喘门诊就诊轻中度哮喘患者55例,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粉尘螨滴剂+吸入激素)30例,对照组(单纯吸入激素)25例。临床观察1年,比较2组哮喘症状评分、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吸入激素量、肺功能及呼气峰流量变异率的改变情况。结果从治疗的第36周开始2组患儿的日均哮喘症状评分出现差异,差异持续至1年观察结束。试验组1年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治疗的40周开始2组患儿ICS用量出现差异,差异持续至1年观察结束。治疗1年后试验组肺功能FEF50、MMEF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FEV1、PEF、FEF75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试验组PEFR变异率于治疗29~56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可改善哮喘患儿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持续天数及严重程度,减少ICS剂量、改善患儿小气道肺功能、降低PEFR变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ICF分类联合mMRC,研究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后康复中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0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依据ICF核心组合分类的身体功能及活动与参与部分收集的信息,给予个体化康复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通过mMRC问卷进行呼吸困难症状评估,6个月后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用药依从性及呼吸困难改善状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73.68%优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呼吸困难症状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缓解期患者应用ICF核心分类组合联合mMRC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测定基础肺功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吸入舒利迭.于第15天测吸药后1h的肺功能参数FEV1/FEC(%)、FEV1、FEV1占预计值(%),同时观察呼吸困难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是治疗COPD疗效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刘增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22-162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诊断需急诊介入治疗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实验组予以精细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与预后.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降低(P<0.01);并且实验组HAMA、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与护理前比较,两组GQOLI-74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并且护理后,实验组GQOLI-74各项目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并发症与抢救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华莲 《医学信息》2010,23(5):1410-14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力进行重新评估,了解2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经3个月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重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促进康复,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 4 0例次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0例次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予常规治疗联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6小时后 ,观察患者血气、APACHEⅡ评分及气管插管率的差异 .结果 ①治疗组的血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②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小于对照组 (p<0 .0 1) ;③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杏芎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CRP和IL-6水平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6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每次剂量为 25 mg,一天2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每次剂量为 100 mL,静脉滴注,一天 1 次;两组持续治疗 2 w.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及血清CRP和IL-6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杏芎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降低血清CRP和IL-6 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