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核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和T细胞亚群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王红 《山东医药》1998,38(9):22-23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39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和尿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其T细胞亚群;并与28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①结核病活动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明显高于康复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结核病康复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结核病活动期组尿液与血清SIL-2R浓度呈正相关(P<0.01)。③结核病活动期组CD+4T细胞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康复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提示结核病活动期患者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SIL-2R浓度升高可作为结核病活动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脂质体包埋冬虫夏草多糖口服3个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28例,在治疗前、后第2、3个月分别检测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肝功能。结果:①PHC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经PHA-P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的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TFN-γ)的生成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值分别<0.001,<0.01,<0.0  相似文献   

3.
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与腹水中细胞因子活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消化系恶性肿瘤(DMT)患者血清与腹水中内源性IL2,IL6,IL8,TNFα和IFNγ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15例DMT患者(肝癌11例,胆总管癌1例,胰腺癌1例,胃癌1例,直肠癌1例)血清与腹水中5种细胞因子活性,并与6例肝硬变(LC)患者和8例正常成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DMT患者血清IL2,IL6的生物学活性显著低于LC(P<005);腹水中IL2,IL8活性显著低于LC组(P<001),而IL6和IFNγ活性则高于LC组(P<001,005).DMT患者血清中IL6,IL8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P<005);IL2,IFNγ则低于正常成人组,但缺乏显著性.肝癌血清和腹水中IL2活性显著高于非肝癌组(P<005);而IL6活性则相对降低(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L2和IFNγ活性低于正常人,是DMT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的标志.IL6对于预测DMT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芪黄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芪黄冲剂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以芪黄冲剂治疗,对照组以乙肝清热解毒冲剂合乙肝养阴活血冲剂治疗。两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IL-2、IL-6、TNF、NK。结果:芪黄冲剂具有益气活血,滋养肝肾兼以清热解毒作用,能升高CD4^+、NK细胞,提高CD4^+/CD8^+比值及IL-2水平,降低CE8^+,尤其对CD4^+、CD4^+/CD8^+、NK细胞以及IL02的调整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0.01),能显著降低IL-6及TNF水平(P〈0.05 ̄0.01)。同时还能降低IgG、IgM、IgS,其中对IgA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芪黄冲剂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5.
扩张型心肌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结果发现,DCM患者SIL-2R明显高于NC组(P<0.001),而膜IL-2R表达低于NC组(P<0.01),提示IL-2R在DCM发病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慢性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吸烟、缺氧、肺功能等因素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30 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IL- ⅡR) ,与缓解期及正常组34 例对照。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病人年龄、病程、吸烟、缺氧、肺功能等因素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CD4 、CD8 均显著降低( P< 0 .01) ,sIL- ⅡR显著增高( P< 0 .01)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 % ) 、动脉氧分压(PaO2) 、吸烟是影响sIL- ⅡR 的独立因素。表明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缺氧、吸烟是影响细胞免疫功能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时免疫功能改变及防治感染的重要性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目的 从免疫功能变化探讨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 动态观测糖尿病及其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膜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CD4/CD8、IgG、IgA、IgM、C3、C4、CH50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糖尿病及其合并肺部感染组SIL-2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mIL-2R、NK细胞活性、CD4  相似文献   

8.
肝炎后肝硬变肝损害与细胞免疫功能(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变(PHC)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51例PHC患者,包括ChildPuphA级20例、B例18例、C级13例和2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经用FicolHypaque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后,采用3HTdR掺入技术测定了淋巴细胞转化,IL2和NK细胞活性.结果在PHC患者淋巴细胞转化指数(SI)、IL2活性(SI)和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181±130VS349±217,P<001;81±60VS136±58,P<001;403±217VS613±205,P<001).免疫功能缺陷与ChildPuph分级有关,C级明显低于A、B级(P<001),B级低于A级(P<005).结论PHC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且与肝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IL2R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ELISA法动态检测113例乙型肝炎及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sIL2R水平,另选31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以q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微机处理,POMS200版).结果各型乙型肝炎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C)组(P<001),其顺序依次为:HCC>CSH>CH(II)>LC>CH(II)>AH>CH(I)>NC.HCC组sIL2R均值达正常值的2倍以上,且与CH(I),CH(I),AH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5及<005);CH(II)组显著高于CH(I)组(P<001).HBeAg阳性组及HBVDNA阳性组sIL2R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结论sIL2R是监测乙型肝炎病情、HBV复制及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一项敏感标志.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0例高血压病(EHT)、15例冠心病(CHD)及18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外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浓度,并与20例正常人(NC)比较,结果表明DCM及EHT组SIL-2R明显高于CHD、HCM及NC组(P<0001),而HCM、CHD及N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DCM及EHT患者SIL-2R异常紊乱,SIL-2R的检测可作为衡量某些心血管疾病细胞免疫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2相关指标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HCC)患者IL2,sIL2R,IL6,T细胞亚群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ABSELISA法和红细胞花环实验对9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和10例HCC进行了IL2,IL6,sIL2R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并与66例健康献血员进行了对照.结果急性肝炎(AH)IL2水平增高,恢复期下降;而慢性肝炎(中重)、肝炎肝硬变(LC)、HCC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肝炎(轻)(F=2026,P<001)和正常对照(NC)组.在乙型肝炎、HBVDNA阳性组的IL2水平显著低于HBVDNA阴性组.在CH,LC,HCC组,IL2与CD+4/CD+8比值正相关,在各型肝炎和HCCIL2与sIL2R,IL6无相关关系.HCC组的IL6水平高出正常10倍以上,较各型肝炎组也明显升高(F=3007,P<001).结论在病毒性肝炎和HCC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淋巴因子网络失衡,这与肝炎和HCC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也为临床IL2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IL6的极显著增高有助于HC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病人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分离PBMC,在PMA、Ionomycin、Monensin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17例CSH患者及19例正常健康者CD4+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CD4+Th1、 Th2细胞在CSH组分别为7.2%—26.3%(平均15%)和0、l%—10.9%(平均2.0%),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2.2%—11.9%(平均5.9%)和0.4%—3.9%(平均2.2%);CD4+Th1细胞百分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H组中13例HBV DNA阳性,其HBV DNA的含量与IFN-γ表达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Th1细胞与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相关,IFN-γ的表达对HBV复制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心衰(HF)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sIL-2R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T-LS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检测40例老年HF及30例正常组血清sIL-2R及T-LS的变化。结果老年HF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P<0.01);T-LS在老年HF与正常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血清sIL-2R水平及细胞免疫低下可影响老年HF的发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内毒素,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的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内毒素和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70ng/L±113ng/L和725kU/L±201kU/Lvs284ng/L±103ng/L和324kU/L±116kU/L,P<00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降低(504%±33%和299%±38%vs638%±44%和383%±28%,P<001;122±032vs143±037,P<005),同时亦发现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组较非内毒素血症组CD3,CD4水平明显减低,SIL2R水平明显升高(474%±51%和276%±52%和867kU/L±231kU/Lvs523%±52%和312%±43%和674kU/L±189kU/L,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血清SIL2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17,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与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IL-2、sIL-2R、IL-6、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ABS-ELISA法和红细胞花环实验,对46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进行了IL-2、IL-6、sIL-2R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并与66例健康献血员进行了对照。结果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IL-2、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NC)组(P<001),而IL-6、sIL-2R水平明显升高,HCC组的平均IL-6水平高出正常10倍以上,较肝硬化组明显升高(P<001)。在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均发现IL-2与CD+4/CD+8比值、IL-6与sIL-2R正相关,IL-6与CD+4/CD+8比值显著负相关,而与IL-2无相关关系。结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淋巴因子网络失衡,这与其病理生理机制有关,也为临床上LC、HCC应用IL-2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IL-6的显著增高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了31例未经治疗的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2水平,同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清中sIL-2R水平,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囊虫病患者PBMC产生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本实验提示囊虫病患者外周血中低水平的IL-2及血清中高水平的sIL-2R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7.
LAK细胞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疗效及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应用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110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20例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结果。疗程结束时慢性乙肝治疗组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6,4%、35.5%和48.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均〈0.005);2o例慢性丙肝经治疗后抗-HCV阴转2例(10%),HCVRNA阴转4例(20%),而对照组维持不变。进而对LAK治疗的免疫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发现LAK治疗后CAH患者CD+4阳性率、CD+4/cD+8比值均增高(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和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8.
扩张型心肌病及冠心病血浆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竞争结合法测定4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5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与对照组(NC)13例相比较,结果表明DCM组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CHD组及NC组(P<0.01),而CHD组与N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IL-6在DCM发病中是主要因子,其作用机理为:一方面通过增强体液及细胞免疫增强抗病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加重抑制性T细胞/细胞溶解性T淋巴细胞(Ts/CTL)功能紊乱,介导自身免疫的发生。在其他方面,IL-6作为其他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从而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中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ELISA及APAAP法分别检测了39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5例者HBV感染的肝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肝癌及HBV感染者(P〈0.01)。吕患者及HBV感染者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肝癌与HBV感染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BV感染者及肝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较全面地观察胃癌虱的细胞免疫功能,为胃癌的预测,诊断,病情估计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ELISA)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34例胃癌患者与对照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 胃癌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1);CD4,CD8,CD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