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晓青 《北方药学》2018,15(7):84-85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FPG、2hPG、HbAlc水平变化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98例老年DM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统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简易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DM,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前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前肢体肿胀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消肿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肿胀情况、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要小于对照组,VAS评分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胫腓骨骨折术前肢体肿胀的治疗中,给予患者加味桃红四物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赖瑜 《北方药学》2018,(7):26-27
目的:研究加味三黄化瘀汤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血清PAI-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8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三黄化瘀汤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血清PAI-1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PAI-l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AI-l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黄化瘀汤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血清PAI-1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凝剂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肺栓塞的疗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16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抗凝剂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治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剂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肺栓塞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膝关节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膝关节骨折患者86例,按建档顺序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整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通过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还原比黏度(R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PCV)]、VAS评分及Barthel评分,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状态、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V、ESR、PC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评分及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骨折,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柏散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内服桃红四物汤联合外用双柏散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内服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及外用复方山金车花贴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中3例复发,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柏散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T2DM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AS组,60例)、T2DM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AS组,96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68例)血清APN水平。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PN在NC组、NAS组、AS组依次减低(P<0.05);AS组和NAS组APN水平与BMI、HOMA-IR、HbAl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7、-0.444、-0.168)(P<0.05),与HDL-C正相关(r值为0.176)(P<0.05);APN、HOMA-IR与HbAlc是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N是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是治疗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干扰素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6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ST、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7,(7):526-52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6和血清APN水平,观察并记录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APN、IL-6、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观察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各指标的检查结果,并探讨APN与IL-6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后IL-6、FPG、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而APN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HOMA-IR、He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与FPG、2hPG呈正相关(r=0.209,P<0.05;r=0.277,P<0.05)。APN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负相关(r=-3.127,P<0.05;r=-2.967,P<0.05)。血清IL-6与APN水平呈负相关。APN指标与血清Hey、HOMA-IR呈负相关,P<0.05;而Hcy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6水平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APN可抑制IL-6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生血颗粒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9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健脾生血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SF、Hb、SI及总铁结合力(TRBF)、红细胞(RBC)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SF、Hb、S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TRBF水平低于对照组,RB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对照组为9.09%(4/4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健脾生血颗粒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魏新吉 《北方药学》2018,15(4):30-31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血糖控制及体质量(BMI)指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合并肥胖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予以格列美脲与利格列汀联合治疗.均治疗4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体质量(BMI)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FPG、2hPG水平及BM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利格列汀治疗T2DM合并肥胖,能有效降低血糖,并有效降低BMI指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桃红四物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仅接受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46例患者则在PFNA治疗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口服。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并于患者治疗后6个月评价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加明显,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及PFNA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临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SBP、DBP、24 h微量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FBG、PBG、Hb Alc及BMI)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水平(P<0.05);2两组治疗后SBP、DBP及24 h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3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为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1型糖尿病(T1DM)关系,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空腹C-肽与血清维生素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2例T1DM患儿为T1DM组,2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微量荧光方法 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2例T1DM患儿血清C-肽、HbAlc.结果 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r:0.356,P<0.05),与HbAlc呈负相关(r=-0.394,P<0.05).结论 T1DM患儿体内存在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水平低下可能与T1DM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3、7、14d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液与血清TNF-α、IL-6,血清CRP,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关节液与血清TNF-α、IL-6,血清CRP,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d两组患者关节液与血清TNF-α、IL-6,血清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可有效治疗TKA术后炎症反应,有助于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3个月血糖仍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7.O%]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组加用格列美脲。3个月后观察2组HbAlc达标率并比较2组HbAlc、体质量、医疗费用及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bAlc达标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HbAl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医疗费用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T2MD,在无明显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基础上有利于实现血糖控制达标,同时可节省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并不增加患者体质量,可作为T2DM使用胰岛素患者的参考用药。  相似文献   

17.
赵元贞 《北方药学》2018,15(4):74-75
目的:探讨加味益气养阴汤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CEA、CA153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3月我院7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益气养阴汤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清糖蛋白抗原125(CA153)]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益气养阴汤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效果显著,能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依据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CD合并DM组)42例和对照组(CD组)46例,均应用缬沙坦连续治疗15d,分别统计并对比各组患者在用药前后机体血糖指标、NO,ET-1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D1-D0)/D0%]。结果 2组在治疗后ET-1水平均下降,NO及D1-D0/D0%水平均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的FBG、2hPBG及HbA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5d后观察组FBG、2hPBG及HbA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6/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5/4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对CD伴DM患者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等同于其治疗单纯CD患者,缬沙坦不仅可有效改善CD伴DM患者内皮功能,且对病人血糖水平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亚南 《北方药学》2018,(7):122-123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复方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复方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MPO、cTn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40/44),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观察组血清MPO、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5/44),对照组为4.65%(2/4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复方丹红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PO、cTnI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清白介素-6(IL-6)和脂联素(APN)在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r的水平及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血清IL-6和APN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58例无任何并发症且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治疗前后)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6和APN水平,同时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结果①T2DM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6、APN及FPG、2hPG水平与NC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T2DM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317,P<0.05;r=0.353,P<0.05);外周血APN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285,P<0.05;r=-0.271,P<0.05);外周血IL-6水平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496,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IL-6和APN的异常表达,吡格列酮能增加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血清IL-6水平,具有抗炎症及改善IR功能。检测血清IL-6和AP水平,可作为T2DM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