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10-812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无痛肠镜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组(O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监测记录操作中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 O2),以及操作过程中患者体动的次数、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结果:O组在检查各时间点各项基本生命体征较S组更加平稳,操作中体动次数更少。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较小,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杨奇星 《北方药学》2012,9(1):11-12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剂量.方法:选择120 例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F 组,S 组缓慢静注0.1μg/kg 舒芬太尼,3min 后缓慢静注丙泊酚1.5~2mg/kg,F 组缓慢静注1μg/kg 芬太尼,3min 后缓慢静注丙泊酚1.5~2mg/kg,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呼吸、循环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记录入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S 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F 组(P<0.05),S组丙泊酚用量较F 组减少(P<0.05),S 组术中体动、术后宫缩痛发生率较F 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效果优且不良反应少,术后清醒快,患者满意率高,麻醉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临床麻醉管理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针对不同反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ASAI~II级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460例,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内镜检查,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内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主要不良反应和丙泊酚总用量。结果胃镜检查与麻醉共用呼吸道,所需要的麻醉深度稍微深一些,检查过程易发生下颌松弛,可能发生短暂性呼吸暂停;肠镜检查过程中出现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胃镜及肠镜插入时,患者耐受性良好。相比较而言肠镜应用丙泊酚总量更少。结论无痛胃镜着重于呼吸系统管理,无痛肠镜着重于循环管理,胃镜需要的麻醉较肠镜深,肠镜应用丙泊酚总量更少。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中是安全、快捷、有效的,患者的舒适度高,值得推官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方法将93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患者47例,实验组实施舒芬太尼符合丙泊酚患者46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RR、SpO_2在三个时间段无明显差异(P>0.05),MAP及HR在T2时间段,实验组稳定于观察组(P<0.05),其余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术中肢动发生率少于对照组,镇静镇痛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具有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作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胃镜治疗的患者120例,年龄33~80岁,体重44~84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丙泊酚组(P组)静脉应用丙泊酚2.5~3.0 mg/kg;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P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5~2.0 mg/kg。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暂停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P组麻醉效果优者的比例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呼吸暂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P组比S-P组延长。S-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P组。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安全用于无痛胃镜治疗,具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快速、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掌握麻醉药物特性、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无痛胃镜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姚群 《中国医药》2012,7(10):1299-1300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均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无痛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40例接受无痛全结肠镜检查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依托咪酯+小剂量舒芬太尼)及对照组(丙泊酚+小剂量舒芬太尼),各组20例.监测并记录2组患儿诱导前、诱导后2、5和10 min以及检查后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HR、血氧饱和度值;观察并记录全程不良反应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结果 对照组在诱导后2 min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HR减慢,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动脉压:(65 ±6)mm Hg(1 mm Hg =0.133 kPa)比(81 ±6)mm Hg,HR:(84±8)次/min比(111 ±13)次/min,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HR及血氧饱和度比较稳定,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恶心呕吐及头晕等症状的发生率及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别.研究组的肌肉阵颤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无痛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在心血管稳定性方面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对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行无痛肠镜患者循环系统波动的影响。方法100例无痛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首先注射麻黄碱0.1mg/kg(3mg/m1),而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紧接着匀速泵入丙泊酚1.5mg/kg;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取代麻黄碱,其余方案同观察组。2组均由同一肠镜检查医师再实施肠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丙泊酚给药后即刻、1min、3min的SBP值、DBP值、HR值均低于基础值(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给药后即刻、1min、3min的SBP值、DBP值、HR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行无痛肠镜检查前使用小剂量麻黄碱能够减轻肠镜检查时血压及心率的下降,提高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行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殷芳 《北方药学》2015,(8):43-43
目的:讨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运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9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在诱导后(T1)的MAP、HR以及SP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镇痛镇静效果好、平稳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的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舒芬太尼的用量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MA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h和2h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2h、24h和48h后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P>0.05);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在各个时间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48h内的舒芬太尼用量为(2.5±0.5)μg/k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6)μg/kg(t=5.5971,P=0.000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有稳定的效果,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魏建飞 《北方药学》2024,(2):106-10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用于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22年03月—2023年05月)接受无痛胃肠镜患者100例,根据无痛检查药物不同分成舒芬太尼组(50例)与瑞芬太尼组(50例)。观察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统计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药物使用剂量、麻醉后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统计检查中、检查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组间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的丙泊酚药物使用剂量少于舒芬太尼组,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检查后并发症,组间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方式中,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均可平稳麻醉过程中的生命指标,并发症少,其中瑞芬太尼可减少丙泊酚药物的使用剂量,获得理想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予以无痛肠镜检查的9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麻醉方案时将予以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的设为对照组(42例),将予以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的设为研究组(56例),对比两组不同时点实验室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1-T3时点SBP、DBP、HR较T0时点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小(P<0.05);研究组注射痛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对血压及心率影响比较小,心血管的稳定性佳,可适用于行肠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组)每组100例,两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75μg/kg、芬太尼0.75μg/kg,再缓慢推注丙泊酚1.5~2mg/kg,观察记录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总量,体动、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前后1min及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给药后1min F组SpO2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S组稍长于F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好,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醒状态下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可控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Ⅰ~Ⅲ级老年高血压低、中危患者,ASAⅡ~Ⅲ级,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无痛肠镜组(Ⅰ组,n=30),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无痛肠镜组(Ⅱ组,n=30),统计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各时点监测指标,评估清醒程度、调查患者不适反应及满意率。结果Ⅰ、Ⅱ组检查中各时点及监测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检查前与检查中对比,SBP、DBP、HR、R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检查后各项监测指标均接近检查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查后清醒、计算及提问对答、离室观察时间,Ⅰ组较Ⅱ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适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满意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施行无痛肠镜检查,检查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循环稳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胡志勇  杨浩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98-3599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人流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术后对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并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及单用丙泊酚疗效相比较.方法:选择妇科ASA Ⅰ~Ⅱ级妊娠30~90天需人工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即舒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丙泊酚组(C组).在静注丙泊酚前:A组给予0.1μm舒芬太尼静脉注射,B组给予1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C组给予0.05 mL/kg生理盐水,随即3组均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1.0 mg/kg记录术前、给药后5 min的MAP、HR和SpO2变化;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停药后的唤醒时间;观察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和下腹疼痛情况.结果:A组和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3组比较清醒时间稍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术中心率和血压与术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5),但术后心率和血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术中3组患者在供氧情况下SpO2均为100%,但3组患者呼吸均有明显抑制,加压面罩给氧可维持SpO2为100%,术后呼吸均恢复正常.术后3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表示满意,A组患者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B、C两组.术后30min内宫缩痛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C组(P<0.01).术后定向力恢复均为良好.3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实施无痛人流术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一样是安全可行的,均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且舒芬太尼对术后宫缩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人流)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术后对宫缩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ASAⅠ ~Ⅱ级妊娠7~10周需人工流产的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成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每组各30例.在静脉注射丙泊酚前,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给予1 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给予0.1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随即2组均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2组丙泊酚注射速度均为4 ml/10 s,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 mg/kg.连续监测血压、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停药至完全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中不良反应如烦躁肢动、低血压、呼吸抑制、术后宫缩痛、头晕恶心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的丙泊酚用量[(120±13) mg比(143±26)mg]及苏醒时间[(7.9±0.6)min比(11.8±1.8)min]明显少于或低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组平均动脉压、HR、SpO2与术前、术后相比明显降低(P<0.05),2组间平均动脉压、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明显少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相比,具有苏醒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少,安全有效,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宫缩痛程度轻,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孕妇100例,ASAⅠ~Ⅱ级,年龄18~41岁,体重43~66 kg,妊娠6~9周.随机分为两组(n=50),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各50例.观察镇静镇痛效果,并记录评分.记录两组受术者不同时间的R、BP和SpO2.结果 A组、B组镇痛效果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清醒后1、15、30、60 min时,A组、B组疼痛的VAS值相比(P>0.05);A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分与B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都比较好,都适合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慧娟 《北方药学》2016,(12):194-195
目的:探讨丙泊酚配伍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舒芬太尼给药剂量不同分为A、B、C三组各30例,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三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C组术中MAP、HR、RR指标明显优于A、B组,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低于A、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0.1μg/kg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最好,在临床麻醉给药时可作为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项以柱 《海峡药学》2013,25(4):161-162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低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胃镜检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和B组(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组)。依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苏醒时间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在T1、T2时间点的HR、MAP下降幅度均显著小于A组(P<0.05);B组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行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E1组(依托咪酯组)、E2组(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组),P组予静脉缓慢注入丙泊酚1.5~2.5 mg/kg;E1组予静脉缓慢注入依托咪酯0.2~0.35 mg/kg;E2组先予静脉缓慢注入舒芬太尼0.1μg/kg,1 min后予依托咪酯0.1~0.3 mg/kg。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入镜前(T1)、入镜后2 min(T2)、入镜后5 min(T3)、检查结束(T4)、苏醒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结果与T0、T5时点比较,P组患者的HR、MAP在T1、T2、T3、T4时点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1、E2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1、E2组患者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P<0.05),P、E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术中体动、肌颤发生率明显低于E1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术,对心率和血压影响小,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更稳定,更适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