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与HLA DR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测定 3 97例过敏病人和 1 0 1例正常人血清中8种抗原决定簇 (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特异性IgE抗体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的方法检测了 1 1 3例过敏病人和 87例正常人HLA DRB基因型。结果 :77例有过敏史的病人中 ,与对照组相比 ,DR9基因频率显著升高 (1 1 .0 4%比 4.0 2 % ,P <0 .0 5 ,RR =3 .2 4)。其中 ,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的DR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与IL 4、IL 1 3、IFN 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 1 45例过敏病人和 6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IL 4、IL 1 3和IFN γ浓度 ;采用RAST法检测了过敏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的 8种特异性IgE抗体 (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结果 :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的青霉素过敏病人组IL 4、IL 1 3、IFN γ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特异性IgE抗体阴性的青霉素过敏病人组IL 4、IFN γ浓度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 ;IL 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与IL 4RαQ5 76R等多态性位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AST法检测了 2 48例青霉素类过敏病人和 1 0 1例正常人血清中的八种特异性IgE抗体 (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 (PCR RFLP)检测了 1 5 8例过敏病人和 90例正常对照的IL 4RαQ5 76R、IL 4C 5 89T、IL 1 3R1 3 0Q、IL 4 IL 1 3 SNP3、IL 4 IL 1 3 SNP4、FcεRIβE2 3 7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过敏病人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与特异性IgE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RAST)测定 3 97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 8种抗原决定簇(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3 97例过敏病人中 ,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 5 8.9% (2 3 4例 )。其中 ,男性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组 (P <0 .0 5 )。在所检测的 8种特异性IgE抗体中 ,BPA IgE抗体阳性率 2 5 .44% (1 0 1例 )最高 ,PVA IgE抗体 2 5 .1 9% (1 0 0例 )次之 ,而APA IgE抗体 9.82 % (3 9…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IL 4RαQ5 76R等多态性位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 (PCR RFLP)检测了 1 5 8例青霉素类过敏病人和 90例正常人的IL 4RαQ5 76R、IL 4C 5 89T、IL 1 3R1 3 0Q、IL 4 IL 1 3 SNP3、IL 4 IL 1 3 SNP4、FcεRIβE2 3 7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IL 4RαQ5 76R位点 ,过敏病人QQ基因型频率 (77% )显著高于正常人 (60 % ) (P <0 .0 1 ) ;次要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过敏病人IL 4RαQ5 76R位点QQ基因型频率 (79% )显著升高于正常人 (P <0 .…  相似文献   

6.
中国天疱疮患者的免疫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天疱疮患者的免疫易感基因位点.方法本实验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技术对HLA-II类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体外扩增,分析了天疱疮患者HLA基因的DR位点和DRB1、DQB1多态性,并将天疱疮患者的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结果进行χ2检验,以探讨中国天疱疮易感性基因位点.结果天疱疮患者中DR4的频率为93.3%(28/30),DR14的频率为63.3%(19/30),天疱疮患者中的DRB1*04和DRB1*14的频率分别为40%(12/30)和53.3%(16/30),经χ2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28个DR4+的天疱疮患者中有13个DRB1*0402,在19个DR14+天疱疮患者中DRB1*1401频率显著增高(P<0.01).所有DRB1*04+患者均为DQB1*0302,所有DRB1*14患者均为DQB1*0503.结论中国人天疱疮易感性与HLA的DR4、DR14抗原以及DRB1*04、DRB1*14、DRB1*0402、DRB1*1401基因位点与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类药物之间交叉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之间交叉过敏反应性 ,并分析交叉过敏反应与药物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青霉素过敏者血清 397例。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法 (radioallergsorbenttest,RAST) ,检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 8种主、次要抗原决定簇 ,分别为青霉素G(BPO、BPA)、青霉素V(PVO、PVA)、氨苄西林 (APO、APA)和阿莫西林 (AXO、AXA)特异性IgE抗体 ,分析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种类与过敏药物的关系。结果 :397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总阳性 2 34例 ( 5 8.9% )。 1~ 8种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的阳性率分别…  相似文献   

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LA-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北方汉族人群HLA 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的遗传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PCR SSO)方法 ,对 184例北方汉族人群ALL患者和 3 5 78例健康脐带血样本HLA 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184例ALL患者HLA DR9( 18 2 1%,χ2 =16 .0 7,P <0 0 1,RR =1 74,EF =0 0 774) ,DR12 ( 14 13%,χ2 =7.12 ,P <0 0 1,RR =1 5 2 3,EF =0 0 49) ,DR14( 7 88%,χ2 =5 .194,P <0 0 5 ,RR =1 5 74,EF =0 0 2 87)和DR16 ( 4 89%,χ2 =8.5 2 7,P <0 0 1,RR =2 0 6 5 ,EF =0 0 2 5 )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而HLA DR7( 8 15 %,χ2 =7.0 78,P <0 0 1,RR =0 6 0 ,EF =0 0 86 )和DR15 ( 12 2 3%,χ2 =4.0 49,P <0 0 5 ,RR =0 710 9,EF =0 0 6 7)基因频率显著下降。结论 :HLA DR9、DR12、DR14、DR16等位基因对ALL患者有遗传易感作用 ,而HLA DR7、DR15等位基因对ALL患者有遗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与HLA-DRB1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HLA DRB1基因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SpA )的相关性 ,我们采用PCR/SSO方法对上海地区 2 14例SpA患者及 15 0例随机正常对照、 13例B2 7阳性正常对照进行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发现HLA DR12在病人组中明显高与正常对照组及B2 7阳性正常对照组 ,Pc =0 0 0 19,RR =1 988。DR6明显低于B2 7阳性对照组 ,P <0 0 0 5 ;DR6在B2 7阳性对照组中高于随机对照组 ,P <0 0 0 5。提示 ,上海地区SpA患者其DR12基因与B2 7之间可能存在连锁不平衡 ,并可能增加对SpA的易感性 ;而DR6则可能对SpA的易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遗传学因素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对 5 0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HLA Ⅱ类基因分型 ,并以 1 0 0例正常人的HLA Ⅱ类基因为对照。结果 :瘢痕疙瘩组HLA DQ5抗原频率 ( 3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 1 4% ) ,相对危险率 (RR) =2 .63 ;HLA DR1 7和HLA DQ8抗原频率 ( 2 % )明显低于对照组 ( 1 4% ,1 5 % ) ,RR =0 .1 3 ,0 .1 2。结论 :瘢痕疙瘩与HLA DQ5基因呈正相关 ,与HLA DR1 7和HLA DQ8基因呈负相关。HLA DQ5、HLA DR1 7和HLA DQ8基因可能是瘢痕疙瘩患者易感的单倍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LA DRB1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olymerasechainreactionwithsequence specificprimers ,PCR SSP)检测了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88例T2DM患者 ( 5 2例无并发症 ,36例合并大血管病变 )HLA 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 :T2DM患者至少存在 11种HLA DRB1等位基因 ,T2DM伴大血管并发症组HLA DRB1 0 3、HLA DRB1 0 90 1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 (P <0 .0 5 )。结论 :HLA DRB1基因中DRB1 0 3、DRB1 0 90 12等位基因或其连锁不平衡基因可增高T2DM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中的自身抗原桥粒芯蛋白(Dsg3)特异性抗体反应及其基因限制性,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RT-PCR法克隆自身抗原Dsg3E1,E2,E3,E4,E5多肽片段的cDNA,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2T,导入大肠杆菌JM109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经GST层析柱纯化,进一步经免疫印迹法与PV患者阳性血清反应;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技术对HLA-Ⅱ类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体外扩增,分析了天疱疮患者HLA基因的DR位点的DRB1、DQB1多态性。Dsg3 E1,E2和E4可与PV患者阳性血清反应,而不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反应。在10个PV患者中,均携带HLA的DR4或/和DR14抗原,有7个DRB1*0402,4个DRB1*1401,7个DQB1*0302,4个DQB1*0503.Dsg3 E1,E2和E4中包含抗体反应相关的抗原表位,HLA DRB1*0402t DQB1*0302与PV发病中抗E4抗体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类HLA—DRB、LMP、TNFβ基因型在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和PCR—RFlP技术检测HLA—DRB和LMP、TNFβ的等位基因在52例哮喘患者和103例健康者间的分布.结果 哮喘病人HLA-DRB频率:DRl0.0096、DP,20.192、D1130.0576、DR40.0865、DRIl0.0288、DRl30.0096、D1170.0481、DR80.0769、DR90.115、DRl00.0096、DR空0.0576.哮喘病人TNFβ基因频率为TNFβl*0.4326,TNFβ2*0.5673,支气管哮喘病人LMP基因频率为:LMP2*A0.3455、LMP2*B0.6545、LMP7*A0.5185、LMP7*B0.4815.结论 广州地区哮喘病人与HLA—DRB、LMP、TNFβ基因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3例新疆汉族AA患者(AA病例组)和200例新疆汉族人群作为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研究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AA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AA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有相同之处,均表现为DRB1*15表达最高,同时DRB1*4、DRB1*7、DRB1*9、DRB1*12表达均较高,频率最低的均为DRB1*17;AA病例组中DRB1*8等位基因频率(13.73%)显著高于对照组(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02,P0.05);AA病例组DRB1*12、DRB1*14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A病例组女性等位基因DRB1*12(5.41%vs 10.00%,OR=0.2079,P0.05)和AA病例组男性DRB1*14等位基因频率(2.11%)显著低于对照组(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403,P0.05);AA病例组女性DRB1*15等位基因频率(27.45%)显著高于对照组(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33,P0.05)。结论 DRB1*08可能是AA患者的易感基因;DRB1*12可能是女性AA患者拮抗基因;DRB1*14可能是男性AA患者的拮抗基因;DRB1*15可能是女性AA患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HLA-DRB1、DQB1基因与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HL A- DRB1、DQB1位点基因在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对 6 1例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 5 7名正常对照进行了 HL A- 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 ,并分析了 DRB1、DQB1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V组 DR4、DRB1* 14 (* 14 0 1、* 14 0 4、* 14 0 5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分别 <0 .0 5及P<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PV组 DQB1* 0 5 0 3、DQB1* 0 30 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均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对 DR4阳性样本的组内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发现 ,PV组中 DRB1* 0 4 0 3、DRB1* 0 4 0 6频率显著增高(Pc<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V患者组单倍型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频率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可能是汉族人 PV推测的易感单倍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LA 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多发性肌炎 (PM) 皮肌炎 (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PM DM患者的HLA DRB1等位基因。结果 与 16 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在 5 2例PM DM患者中HLA DRB1 0 40x和DRB1 12 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2 9.80 ,RR =6 .6 1,Pc <0 .0 1;χ2 =2 2 .2 2 ,RR =5 .82 ,Pc<0 .0 1) ;DRB1 0 70x的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 ,且差异有显著性 ( χ2 =10 .6 8,RR =4.48,Pc<0 .0 5 )。 38例DM患者中HLA DRB1 0 40x和DRB1 12 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2 6 .33,Pc<0 .0 1;χ2 =2 0 .82 ,Pc<0 .0 1) ;DRB1 0 70x的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 ,且差异有显著性 ( χ2 =9.6 2 ,Pc<0 .0 5 )。 14例PM患者HLA DRB1 0 40x基因频率也明显增高 ,但经P值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 ( χ2 =6 .12 ,Pc>0 .0 5 )。 10例伴间质性肺炎型患者HLA DRB1 12 0x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12 .5 6 ,Pc<0 .0 1)。结论 PM DM与HLA DRB1 0 40x、 0 70x和 12 0x有显著性相关 ,为揭示PM DM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机制所起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DQ区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析20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患者组)和200例无不良妊娠史正常妇女(对照组)的DRB1和DQB1基因型。结果患者组中的DQB1*03(39.25%)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2.5%)(P=0.047<0.05,RR=1.208),DQB1*05(1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2.75%)(P=0.001<0.05,RR=0.615);患者组中DRB1*09(1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P=0.036<0.05,RR=1.514),DRB1*12(8.5%)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4%)(P=0.014<0.05,RR=0.607)。结论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中DQB1*03、DRB1*09可能是复发性流产的易感基因,而DQB1*05、DRB1*12可能对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76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男性492例,女性270例)及2 264例正常对照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正常人群的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最高(17.25%),其次为DRB1*09(14.05%)、DRB1*12(11.73%)和DRB1*04(10.98%),DRB1*10等位基因频率最低(1.39%)。CML患者HLA-DRB1*08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48%vs 5.39%,χ2=8.963,OR=1.023,P=0.004),男性患者的DRB1*08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7.72%vs 5.39%,χ2=8.059,OR=1.025,P=0.007)。女性患者的DRB1*08基因频率也高于正常对照(7.04%vs 5.39%,χ2=0.115,OR=0.995,P=0.774),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ML男性患者HLA-DRB1*08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DRB1*08可能是男性CML患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42例肿瘤患者HLA-DRBl和HLA—DQB1座位的18个等位基因位点的检测,探讨HLA—DRB1和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42例肿瘤患者的HLA—DRB1l和HLA—DQB1基因位点18个,并以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肿瘤HLA—DQB1*03型频率的65.5%,高于对照组的42.0%,RR=2.62,P〈0.0001;肿瘤组HLA—DQB1%06型频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RR=0.38,P=0.010。结论HLA-DQB1*03可能是肿瘤的易感基因,HLA-DQB1*06可能是肿瘤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20.
沈阳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的PCR-SBT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LA(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位于人类第 6号染色体短臂 6p2 1.3区域 ,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 ,作为个体组织细胞的遗传标志物 ,在抗原识别、递呈、免疫应答与调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HLA DR抗原是异基因移植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抗原之一 ,决定其特异性的主要编码基因DRB1座位具有高度多态性 ,DRB1基因分型对器官移植的供体选择、法医学个体认定、HLA与疾病相关性及人类学等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 直接测序方法 (PCR SBT)对沈阳地区汉族健康个体进行了DRB1高分辨率的等位基因分析。沈阳地区汉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