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20名正常人和20的脑梗塞患者胫后神经刺激的SEPs。结果表明,胫后神经的SEPs可能是由后柱—内侧丘系所传导的神经冲动及其所激发的皮层活动所产生。从T_(12)、C_7和c_Z所记录到的N_(20)、N_(30)和P_(40)是来自这一传导径路不同水平SEPs的三个成份,其起源部位可能分别为腰骶髓、背拉核和大脑皮层体感区。  相似文献   

2.
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经皮恒流电刺激胫后神经,采用髂棘,脐部和头皮Fpz作参考电极,分别于第4腰柱棘突,第12胸椎棘突和头皮Cz’置记录是极,依次记录CE、N24和P40电位之峰潜伏期。共检测15例健康成人和29例经核磁共振证实的腰骶神经根或脊髓病变患者。结果:(1)CE、N24和P40电位均异常,见于腰骶神经根病变;(2)CE正常,N24和P40异常,见于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ISEP)对评价老年糖尿病(DM)患者躯干神经功能障碍的价值,并分析引起EISEP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地52例正常人,35例老年DM病人在双侧第3、5、7、9肋间隙刺激,皮层C1、C2记录恨电位一、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蜗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查,并分析与血液生化检查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DM病人ISEP异常26例,异常率74%。与正常对  相似文献   

4.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s)系指刺激外周躯体神经所诱发的自外周、脊髓到大脑皮层的一系列电位变化.自Dawson介绍了用迭加技术以记录诱发电位的方法以来,在SEPs的产生基础和临床应用方面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s)的变化。方法对40例DEACMP患者(病例组)和32名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进行SEPs的N22、P40、N50、P60、N75各波潜伏期和N22~P40峰间期测量。结果病例组30例(75%)患者出现下肢SEPs异常,皮质电位各波潜伏期分别为P40(41.92±2.49)ms、N50(52.13±4.29)ms、P60(64.37±4.98)ms、N75(80.84±4.73)m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均P<0.01),腰髓诱发电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10例SEPs正常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10/10),30例SEPs异常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ACMP患者下肢SEPs的变化对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其中皮质电位的变化较腰髓电位敏感。  相似文献   

6.
作者比较中风患者痛相关体感诱发电位(SEP)与电刺激SEP改变,研究这些改变与中风部位的关系。12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塞或脑出血患者(7男5女,平均67.5岁),无周围神经病史、感觉完全丧失及自发性疼痛者。痛相关SEP用特制的CO_2激光刺激器,刺激强度为使正常人产生痛觉,电刺激SEP强度为运动阈的20%。痛相关和电刺激SEP分别研究6例和7例正常对照者,P_(340)和N_(20)潜伏期正常上限定为正常对照者的均值+2.5SD,波幅较健侧降低50%以上为异常。中风部位与SEP异常:豆状核5例,丘脑3例,放射冠4例。豆状核损害者均有轻偏瘫并显示P_(340)、N_(20)异常。2例P_(340)缺如,3例潜伏期延长。P_(340)与N_(20)异常相对一致,但P_(340)缺如者只有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使用CA-1000叠加仪测定了29例抑郁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体感诱发电位。发现抑郁症患者SEP波型变异大,后成份活跃及稳定性差,P2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体感性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s-tentia简称SEP)指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给予神经末梢刺激后,于对侧头皮记录到的大脑皮层电位活动。它首先由Dowson发现,当Gibilin作了详细报道之后,又相继有许多更丰富的研究。我们对正常人SEP进行了检查,并分析了主要的参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婴儿痉挛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分析杨健,许克铭,吴沪生,杨文民,徐光芝,邹丽萍,罗桂芳,王立文对83例临床确诊为婴儿痉挛症(IS)患儿中的44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和71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结果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1.
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LSEP)顶部记录为N_(20)-P_(25)复合波,中央前记录为P_(22)-N_(30)复合波。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央前成份由运动区起源,并同运动及运动机制有关。帕金森病是由黑质-纹状体病变引起的锥体外系综合征。对该病的体感诱发电位研究国内仍未见类似报道。本文拟研究早期帕金森病的SLSEP顶、中央前成份的异常特征、病理机制及可能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和体感诱发电位 (SEP)与急性脑血管病 (ACVD)患者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对 5 4例有偏瘫体征的ACVD患者行MEP和SEP检查 ,同时作肌力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测定。结果 :ACVD病人MEP的异常率为88 9%,主要表现为MEP缺失 ,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或波形异常 ,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CMCT)延长 ,患者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1)。MEP缺失者 ,瘫痪重 ;MEP可引出者 ,瘫痪程度轻 ,两者间差异显著 (P <0 0 1)。SEP的异常率为 42 6 %,表现为中枢传导时间延长和皮质波异常或消失 ,功能评分为重型者 ,异常率高 ;轻型者 ,异常率低。结论 :MEP可定量分析ACVD病人运动功能的缺损情况 ,结合SEP可提供更多的脑部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对54例有偏瘫体征的ACVD患者行MEP和SEP检查,同时作肌力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测定。结果:ACVD病人MEP的异常率为88.9%,主要表现为MEP缺失,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波形异常,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患者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MEP缺失者,瘫痪重;MEP可引出者,瘫痪程度轻,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SEP的异常率为42.6%,表现为中枢传导时间延长和皮质波异常或消失,功能评分为重型者,异常率高;轻型者,异常率低。结论:MEP可定量分析ACVD病人运动功能的缺损情况,结合SEP可提供更多的脑部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神经炎患者的亚临床损害情况。方法:利用短潜伏期体诱发电位对30便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四肢分侧检查。结果:下肢中枢传导异常率50%,明显同于上肢7%;下膨枢传导异常单侧;同时还发现有外周传导异常。提示脊髓胸段频敏地不对称地受累。结论:视神经炎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临床亚型表现,或者说视神经炎时往往有脊髓的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患者大脑皮层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0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刺激正中神经后体感诱发电位(SEP)的P22、N30波潜伏期及P22、N30波幅进行比较分析,30例正常对照组仅在颈部主动向右侧扭转时对双侧P22、N30波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SEP P22、N30潜伏期正常,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部扭转方向的对侧大脑半球前中央区的P22-N30波幅比明显高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前中央区记录的双侧P22-N30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EP P22、N30潜伏期正常提示传导通路结构完整,头部扭转方向的对侧大脑半球前中央区的P22-N30波幅比明显高于对侧,提示患者对侧大脑皮层前中央区电活动存在异常的兴奋及抑制,即抑制性减弱,兴奋性增高,N30记录的是刺激正中神经SEP中长潜伏成分,可能来源于运动辅助区,进一步提示患者存在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可能性。方法:对32例MG患者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检测。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15例(46.9%),以一侧P2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多见,其次N20潜伏期延长,12例治疗后复查,8例异常得以恢复。结论:本研究表明MG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改变。SEP可作为MG早期发现CNS改变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刺激正中神经(MN)和胫后神经(PTN)诱发的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检查,了解病人躯体深感觉通路功能状态,早期发现病人的神经病变。方法 用Nicolet Viking TV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2型DM患者进行SEP的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SEP各项参数的差异,分析DM组SEP参数变化与血糖、血脂、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①DM组MNSEP异常20例(66.7%),PTNSEP异常22例(73.3%),表现为波形缺失、波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②DM组MNSEP的N9~N20潜伏期、波幅异常(P<0.05);PTNSEP的N9~P38潜伏期、波幅异常(P<0.05)。③DM组SEP异常与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有关P<0.05)。结论①SEP是检测2型DM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②控制血糖、血脂、保护肾功能有利于阻止神经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对72名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测,其中57例还同时测定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并和5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脑血管病患者瘫痪侧上肢MEP异常表现为刺激无反应或皮层潜伏期延长和中枢传导时间延长,与正常对照组和健侧比较差异有极高度显著性(P<0.001),瘫痪侧下肢MEP异常表现为刺激无反应或中枢传导时间延长,与正常对照组和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EP和SSEP异常率在脑出血与脑梗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密切相关。本文提示MEP和SSEP分别能客观地反映脑血管病愈者中枢运动传导通路和中枢感觉通路功能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