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角点检测和轮廓跟踪技术的骨膜细胞电镜图像的形态分析方法。方法:骨膜细胞的厚度是骨折愈合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由于细胞电镜图像的结构复杂性,在自适应可变阈值方法分割目标之后,将图像细化处理,然后根据像素的连通性进行断点的连接处理。结果:利用标号法(Labeling)来测量细胞的面积,用分块轮廓跟踪法测量细胞的周长,可以有效的克服噪声对于结果的影响,最后统计图像中所有细胞的厚度分布,从而判断愈合情况。结论:给出的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膜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10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骨科和医学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生长情况、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结果:①人骨膜培养活细胞光镜下形态:早期新生细胞呈梭形,饱满透明,立体感强;分裂期呈立方形或短柱状;后期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宽梭和不规则形,分泌功能旺盛。②人骨膜细胞电镜下超微结构:胞体呈梭形,膜面有少量微绒毛状突起,粗面内质网丰富,有大量异噬体等次级溶酶体,线粒体体积较小、基质致密有少量嵴。具有原代细胞生物形态学特征。结论:人骨膜成骨细胞可经体外培养大量增殖,且细胞传代进化后,其形态学结构与原代细胞无明显差异,可用于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3.
体外冲击波对骨膜组织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了解体外冲击波对骨膜组织代射的影响及其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作用于骨组织,通过动物组织体外培养3H-TdR掺入放射自显影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19例,骨折延迟愈合22例。结果:证明冲击后1、2周实验侧骨膜组织3H-TdR标记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表明实验侧骨膜成骨细胞有丝分裂明显加强,骨膜成骨作用增强。治疗后12周,22例骨折延迟愈合均愈合,冲击后16周,19例骨不连中,16例愈合。结论:体外击波可促进骨膜成骨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加强骨膜成骨作用,可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腱结合部组织结构复杂,损伤愈合过程相对缓慢,其愈合过程中的关键在于促进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目的:通过组织学方法对腱骨结合部愈合进行评估。方法: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骨膜组将骨膜游离并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中骨-肌腱结点中,对照组不植入骨膜。术后4,8,12周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对比Safranin’O染色阳性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显示骨膜组术后4,8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以从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较对照组迅速,提示早期骨膜组恢复较对照组迅速。说明骨膜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细胞增生,增加细胞基质合成,促进新生骨和纤维软骨移行带形成,促进其愈合。同时,组织学检测可以很好地判断腱骨结合部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髌骨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研究,探讨螺旋CT对关节软骨的最佳成像方法及在关节软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例新鲜膝关节标本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髌骨原始图像行SSD、MPR重建成像后进行关节软骨形态学研究并与解削标本研究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应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统计学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性。结果正常髌软骨在不同区域厚度不同,CT扫描图像经重建后能良好显示出关节软骨,图像中关节软骨形态轮廓与真实软骨相近,在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上行关节软骨厚度测量与标本测量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髌骨软骨关节面形态与骨性关节面并非完全一致,软骨关节面厚度为非均等性分布;螺旋CT成像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可在活体条件下进行关节软骨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湿布取样法测量组织扩张后皮肤表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湿布取样结合数码图像测量软件,探讨一种组织扩张后皮肤表面积的测量方法。 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完成。①在扩张器周围,描记待测轮廓。②使用湿润样布紧密贴附于待测轮廓皮肤表面取样,多余部分直接剪去或折叠后描记折叠线。③参数码相机采集平面样布及预制的标准参照卡片数据后,传输至电脑。④图像测量软件测量、计算面积。⑤标准4kg铅球,分别以软尺测量其大圆周长及湿布取样法测量其表面积;评估湿布取样法的测量误差。⑥额外皮肤扩张面积测量:在待测轮廓周围,描记规则的矩形或梯形,测量其边长和高,计算其面积作为扩张器置入前局部皮肤表面积;重复步骤②-④,湿布法测量实际面积;计算两者的差值记为皮肤额外扩张面积。⑦试计算不同部位扩张器注水量和“额外”扩张面积之比。 结果:①采用湿布取样法重复测量的扩张器表面皮肤面积和铅球表面积。其变异系数均小于2%。②与软尺测量大圆周长计算的铅球表面积比较,湿布取样法的测量误差为1.53%。③测量的5个不同部位和容量的扩张器注水量(mL)和“额外”扩张面积(cm^2)之比为1.53~5.44。 结论:湿布取样法测量组织扩张后皮肤表面积,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放射延迟伤口愈合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初步探索放射延迟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用光镜、电镜及原位末端标记法并结合图象分析技术,观察大鼠创伤组和放射复合创伤组伤口病理形态学、伤口面积和伤口区细胞数量、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变化。结果:(1)照射后伤口愈合:早期炎症反应明显受抑,创面渗出物减少,出血、坏死明显;中期肉芽组织生长成熟减慢,伤口收缩受到抑制;后期上皮覆盖滞后,与单伤且相比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伤口面积测定显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伤照组面积始终大于单伤组。(2)肉芽组织中细胞数量测定:照射后伤口区细胞数量的增多明显滞后于单伤组,部分成纤维细胞出现变性、坏死。(3)细胞凋亡在伤口愈合中的发生规律分析:与单伤组相比,伤照组细胞凋亡出现较早、频率较高、消失推迟。结论:大剂量辐射确实可延迟伤口愈合;辐射后细胞数量、形态及功能异常,尤其是细胞凋亡发生过度,可能是导致辐射延迟伤口愈合的延迟伤口愈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CD细胞神经网络对肝病患者的肝脏B超图片进行探测,以便更好地在图像中挖掘有用信息,协助临床诊断。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11在北京西苑医院和北京科技大学完成,实验前期进行图像采集,选取北京西苑医院收治的5例肝病患者的肝脏B超图片用于实验,后期进行数学分析。设计细胞神经网络模板参数的鲁棒性定理,该定理提供了一组参数不等式以确定满足该功能的参数变化区间。利用细胞神经网络方法对肝脏B超图像进行轮廓探测,由此得到肝脏B超图像里面所有轮廓信息。把处理结果数据化,利用十次多项式来进行拟合与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多项式的系数来确定肝脏的病变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5例肝病患者的肝脏B超图片,均进入结果统计。5例肝病患者的最佳逼近系数经治疗后明显趋于健康者的最佳逼近系数。这些数据的变化似乎能表明肝受损的程度,系数a10越大,似乎反映肝损伤越严重;系数a9较小似乎反映肝损伤程度越轻。结论:通过细胞神经网络处理B超图像产生的数据,初步分析似乎提示患者的肝损伤与十次多项式系数之间的某种关系,从而断定肝脏的病变情况,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能冲击波对骨组织代谢及愈合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高能冲击波对骨组织DNA的影响,以及其治疗骨折延期愈合、骨折不连接的疗效。方法通过新西兰种兔肢体实施体外高能冲击波治疗,取骨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H3—TdR掺入放射性自显影研究。临床应用其治疗骨不连接18例,骨折延迟愈合20例。结果证实冲击后1~2周实验侧骨膜组织H3TdR标记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表明实验侧骨膜成骨细胞有丝分裂明显增强,骨膜成骨作用增强。临床冲击治疗后16周,20例骨折延迟愈合均愈合;冲击后16周,18例骨不连接,15例愈合。结论该法可促进骨膜形成、骨细胞DNA代谢,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接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机理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骨膜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辐射强度为30mW/cm^2的脉冲超声波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骨膜细胞(上述细胞根据LIPUS每天作用时间再分为5min/d组,10min/d组及20min/d组),并于不同时问点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分化等主要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各LIPUS实验组骨髓基质细胞、骨膜细胞DNA合成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膜细胞经LIPUS作用后,其ALP活性、骨钙素分泌水平及钙结节形成均显著增强(P〈0.05),而骨髓基质细胞经LIPUS作用后.其细胞分化标志物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LIPUS能够促进人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这可能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相关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自体骨膜移植修复糖尿病兔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特性和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将36只兔随机分为糖尿病兔骨膜移植组,健康家兔骨膜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前两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对照组单纯制造缺损不作任何修复。于术后4,8,12周处死取材,分别进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并对观察指标进行量化,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体观察糖尿病兔和健康兔骨膜移植组在第12周时均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缺损,而对照组为纤维肉芽组织。光镜观察指标显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以软骨的方式修复缺损。甲苯胺蓝染色提示软骨细胞有活性,可分泌正常软骨基质,同源软骨细胞在软骨陷窝中存活,但糖尿病兔组基质染色较健康兔组浅。电镜观察表明,修复两组均有软骨细胞生成,有正常软骨陷窝,细胞器发达并能行使正常功能。对照组修复组织符合纤维肉芽组织的特征。结论:骨膜移植也能以类透明软骨修复糖尿病兔全层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类似于正常关节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2.
杨花荣  思超  刘妮 《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796-1798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行鼓室成型术后听力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自体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行鼓室成型术的患者,术后对听力恢复效果、鼓膜愈合情况等进行定期观察。结果自体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进行鼓室成型术鼓膜愈合的长期有效率为97%;术后听力提高,骨气导差(250、500、1000、2000、4000Hz)均在10db以内;术后早期3个月、6个月骨气导差在250、500Hz低频区缩小不明显,但1年后基本达到10db以内;随访1~2年,听力检测结果稳定。结论采用自体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行鼓室成型术可获得良好的听力效果;软骨的厚度对听力无明显影响;自体软骨-软骨膜复合物是行鼓膜穿孔修补的一种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膜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10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骨科和医学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生长情况、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结果:①人骨膜培养活细胞光镜下形态:早期新生细胞呈梭形,饱满透明,立体感强;分裂期呈立方形或短柱状;后期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宽梭和不规则形,分泌功能旺盛。②人骨膜细胞电镜下超微结构:胞体呈梭形,膜面有少量微绒毛状突起,粗面内质网丰富,有大量异噬体等次级溶酶体,线粒体体积较小、基质致密有少量嵴。具有原代细胞生物形态学特征。结论:人骨膜成骨细胞可经体外培养大量增殖,且细胞传代进化后,其形态学结构与原代细胞无明显差异,可用于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4.
64层CT后处理在长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长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长骨恶性肿瘤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后,做多层面重建(MPR)和容积成像(VR) 2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其中MPR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的改变、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VR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在增强的基础上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静脉和肿瘤血管。2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骨膜反应的形态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结论: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显示长骨恶性肿瘤,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长骨恶性肿瘤作出准确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异种(猪)皮经甲醛、胰蛋白酶、去污剂TritonX-100处理得到一种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在背部作全层皮呋缺损,使用微粒皮与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异体皮、戊二醛皮及油纱覆盖皮肤缺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经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表皮层连续、完整,真皮中三大纤维排列有序且无细胞成分,基底膜结构完整。以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为覆盖物的创面愈合效果略差于异体皮覆盖创面的效果,但明显优于戊二醛皮及油纱覆盖刨面的效果。结论: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易于制备,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无细胞真皮支架和失活表皮,有望取代异体皮成为覆盖烧伤刨面的新型敷料。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像处理和Matlab的平面有限元自动建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Matlab的平面任意区域有限元自动建模方法。方法:图像特征点提取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利用Matlab进行单元自动划分,得到有限元分析数据。结果:提取特征点和单元自动划分合并为一个步骤,因而提高了效率。结论:此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具有多连通和复杂轮廓的医学图像,给出实验结果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 7 作为刺激因子诱导细胞成骨的报道目前较少见。目的:观察骨膜细胞经骨形态发生蛋白 7 诱导后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常规细胞培养法行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 7 加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和单纯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每组分别在第 7,14,21 天设 3 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设 3 个样本,采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法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碱性磷酸酶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骨膜细胞经分组培养后,第 7 天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骨膜细胞均有明显增殖,碱性磷酸酶的可被检测出,但量不多,细胞外形为梭形,实验组比对照组检测的碱性磷酸酶数量稍多;第 14 天时,实验组及对照组骨膜细胞均显著增殖,细胞外形由梭形变为宽梭形,实验组比对照组检测的碱性磷酸酶数量明显增多。第 21 天时,实验组及对照组骨膜细胞均增殖,其中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细胞外形为宽梭形,实验组比对照组检测的碱性磷酸酶数量显著增多。经过统计学分析由骨形态发生蛋白 7 诱导的骨膜细胞的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提示骨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和再生能力, 骨形态发生蛋白 7 能诱导骨膜细胞加强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能诱导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128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结果 手术前后X线变化及临床表现显示使用此治疗方法骨痂生长快,疗效满意。结论 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保护了骨折断端血液供应,能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级别胶质瘤增强T1WI直方图分析中选择不同ROI的可重复性及对测量直方图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 2名医师分别使用4种方法(小ROI法、轮廓ROI法、阈值ROI法和体积ROI法)选择ROI对45例高级别胶质瘤增强T1WI进行直方图参数测量,评价观察者间一致性及测量直方图参数的差异。结果 2名医师采用体积、轮廓和阈值ROI法测量平均值、标准差和峰度值均一致性好(ICC均≥ 0.80),偏度值一致性为中等至好(ICC为0.73~0.90),采用小ROI法测量直方图特征参数的一致性为较低至中等(ICC为0.30~0.69)。体积ROI法测量各直方图特征参数与轮廓ROI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阈值ROI法测量平均值、偏度值、峰度值均高于体积和轮廓ROI法,标准差均低于体积和轮廓ROI法(P均<0.05);小ROI法测量标准差均低于体积和轮廓ROI法(P均<0.05)。结论 采用体积ROI法测量高级别胶质瘤增强T1WI图像直方图特征参数一致性最高;不同方法选择ROI对增强T1WI图像直方图特征参数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用骨膜修复骨缺损,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其来源有限,限制了临床大量应用。因此,应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人工骨膜,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目的:将经成骨诱导的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幼兔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成骨诱导分化及鉴定。将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观察细胞在生物材料上附着、生长、增殖及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情况。结果与结论:经成骨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猪小肠黏膜下层上黏附、增殖速度加快,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骨膜厚度随复合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类似生物骨膜。说明将经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可以构建具有生理功能的组织工程骨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