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06例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进行过敏试验,阴性者进行造影,阳性者待过敏症状消失后,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15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06例患者中碘过敏试验阴性者2001例(99.75%),阳性者5例(0.25%)。5例阳性患者行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注射全量造影后未发生不良反应;2001例阴性者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出现不良反应39例(1.95%)。结论 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无预测价值。关键词:碘过敏试验; 非离子型造影剂; 离子型造影剂;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7;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3-0068-02  相似文献   

2.
非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在CT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探讨其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观察受检人数2109例,男1329例,女780例。药物为德国先灵公司生产非离子型造影剂300mgl/ml优维显。造影剂剂量50~80ml,婴幼儿按公斤体重计算(新生儿4ml/kg,婴儿3ml/kg,幼儿1.5ml/kg)。美国MCT/MCTPLUS高压自动注射器,注射速度2~3ml/s,荷兰philip公司Tomoscan,AV.EPPLUS高速螺旋CT。结果:严重过敏性休克4例,占0.19%;碘过敏试验阳性( )26例,占1.2%.其中2例碘试验严重过敏性休克。碘过敏试验(-),也出现不同程度反应:重度过敏性休克2例,占0.09%;中度21例,占0.99%;轻度40例,占1.8%。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扫描前要认真按常规做好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注意的是非离子型造影剂也不是绝对安全,少数患者也会有不同程度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3.
非离子型造剂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稳定性强,显影效果好,毒性小、不需要作过敏试验,机体各组织器官不吸收等优点,逐渐取代了含碘造影剂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碘海醇经过我院多年临床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最近我科遇到1例非离子型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碘造影剂常规使用的副反应预防、处理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碘造影剂的发展趋势是由离子型向非离子型过渡,其可使碘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地减少,但由于国内诸多的客观因素,非离子型造影剂暂不能普遍使用,临床日常工作中仍以国产离子型造影剂为主,因此研究碘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处理、预防等相关因素仍为我们不可回避并应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我院多年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对其副反应、致敏因素、预防急救、体会等诸多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急救护理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急救护理与预防措施。方法:对4711例CT增强检查患者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急救护理与预防措施。结果:本组使用离子型造影剂363例,出现中度反应1例,轻度反应34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4348例,发生轻度反应29例,均未发生重度过敏反应。结论:充分做好造影剂使用前的准备,造影剂注射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增强扫描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重建技术的开展,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低渗透压、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已取代了以往的高渗透压、离子型碘造影剂,使得造影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引发急性过敏样反应仍时有出现,若处理不及时,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  相似文献   

7.
提高碘造影剂过敏试验准确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芹  蒿崑  全勇  吴艳春 《护理研究》2005,19(30):2777-2778
[目的]提高碘造影剂过敏试验的准确性,探讨其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方法]3840例用泛影葡胺行影像检查者,常规行皮内试验,均按新标准和旧标准进行判断,比较两种判断结果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皮试旧标准判断阳性率75.39%,假阳性率93.18%;新标准判断阳性率7.73%,假阳性率25.29%;两种判断方法的阳性率及假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说明离子型碘造影剂采用先皮内试验再静脉试验为最佳的试验方法;新的判断标准明显提高了碘造影剂过敏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CT增强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医院大多使用中、高档CT机,具备高分辨力影像的优点,但对人体解剖复杂部位疾病诊断,为清楚显示病灶与病理解剖结构的关系,分辨病灶组织和周围水肿有无侵袭、转移,以区别良、恶性病变,必须作CT增强检查。使用造影剂增强,时常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现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过程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因此,术前需首先做造影剂过敏试验。新的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较少,更常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术。由于非离子型造影剂未配备小包装的试验试剂,临床上常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代替非离子型造影剂作过敏试验。但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结果对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尚无明确结论。本研究意在探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过敏试验结果对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Ultravist)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1 资料和方法自1996年~1998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更安全、有效地应用碘造影剂,减少不良或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应用碘造影剂行心脏介入诊疗术的1107例患进行全程观察与护理,包括使用前的碘过敏试验和使用时及使用后的观察护理,总结与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调查发现,碘过敏试验时出现假阳性12例;应用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6例;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29例。结论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在应用碘造影剂时或应用后,均有可能出现护理问题,及时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安全接受介入诊疗术及术后成功过渡是很有必要的,除要求行正确、正规的碘过敏试验,熟练掌握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外,重点还应加强观察与防范,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11.
对含碘造影剂皮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各型含碘造影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心血管造影方面,非离子型造影剂以其不良反应小、应用安全,越来越受青睐。但就不同型造影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使用前的皮试方法,按照基础护理学[1 ] 教课书中的规定与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差距,现就此问题与同行商榷。几种碘过敏试验法1.皮内试验法。取碘造影剂0 .1ml做皮内注射,2 0min后观察结果,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大于1cm为阳性。2 静脉注射试验法。按静脉注射法将碘造影剂1ml缓慢注入静脉,5~10min观察结果,有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等改变者为阳性。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必须…  相似文献   

12.
对含碘造影剂皮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各型含碘造影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心血管造影方面,非离子型造影剂以其不良反应小、应用安全,越来越受青睐。但就不同型造影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使用前的皮试方法,按照基础护理学教课书中的规定与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差距,现就此问题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碘过敏试验临床价值的再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拓宽了影像诊断范围 ,使疾病的诊断更趋完善 ,更具有特征。但随着造影剂应用的日趋广泛 ,发生副反应的病例逐渐增多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碘造影剂应用 (特别是离子型碘造影剂 )。有关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预防及适应证 ,诸多专著已有较详细的论述[1,2 :2 71,3 ,4 :17] 。就其碘过敏试验的临床价值 ,均强调了碘过敏实验的不可靠性[2 :2 71,4 :17] 。现就1740例碘过敏试验与应用离子型造影剂造影增强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情况进行总结 ,并在 2 10 0例增强扫描中进行应用 ,以重新认识碘过敏试验的临床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  相似文献   

14.
口服抗过敏药预防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临床上有较多疾病都需要行 CT增强扫描 ,以提高阳性诊断率。 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注射大剂量造影剂 ,增加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密度的对比度 ,有利于发现病变和定性诊断的影像诊断技术。碘过敏反应是 CT增强扫描检查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造影反应的发生和程度轻重是难以预测的 ,而造影剂过敏实验又不完全可靠 ,试验阴性的临床意义是有限的 ,它的唯一意义在于试验阳性者慎用 ,或至少选用反应较少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因此 ,积极地预防和处理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是提高 CT增强扫描检查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是顺利进…  相似文献   

15.
等渗及低渗造影剂对高危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糖尿病和肾功能受损能增加低渗造影剂诱导的肾毒性事件的风险,为验证高危患者使用等渗二聚体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克沙醇的安全性,对比观察碘克沙醇与低渗非离子型造影碘普罗胺对高危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影响. 方法:①药物:等渗二聚体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克沙醇,商品名威视派克320,含碘320 g/L,渗透浓度290 mmol/kg,爱尔兰GE Healthcare 生产,批号10551022 10330922;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370,含碘370 g/L,渗透浓度770 mmol/kg ,广州先灵公司生产,批号72834 44326.②分组处理:收集2005-05/2007-05抚顺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患糖尿病且血清肌酐水平增高的高危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碘克沙醇与碘普罗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诊疗.③观察指标:造影后3 d内血清肌酐峰值水平,血清肌酐水平增高44.2 μmol/L或更多及88.4 μmol/L的比例,造影后7 d内肌酐平均水平改变;副性事件数量.结果: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肌酐水平变化:造影后3 d内肌酐的峰值水平碘克沙醇组少于碘普罗胺组(P < 0.05);血清肌酐水平增高≥ 44.2 μmol/L者碘克沙醇组有1例,而碘普罗胺组有11例,碘普罗胺组还有7例血清肌酐水平增高≥ 88.4 μmol/L;造影后7 d肌酐增高平均值碘克沙醇组少于碘普罗胺组(P < 0.05). ②副性事件:碘克沙醇组1例、碘普罗胺组6例发生严重副性事件,碘普罗胺组6例中4例患者恢复,1例死亡,1例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结论:与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相比,高危患者使用等渗二聚体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克沙醇进行冠脉介入诊疗能明显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造影剂主要是经肾脏排泄的有机碘化物,广泛应用于介入治疗、CT增强扫描、静脉尿路造影及其它如T管造影、肢体血管造影中。它分离子型(如泛影葡胺和康瑞)与非离子型(如优维显和欧乃派克)二类。从药物特性以及大量临床应用结果来看,离子型造影剂的毒副反应较非离子型明显高,为3~8倍,后者相对安全。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前者约5%,后者约1.3%,而且后者严重反应明显少约0.01%(Schrott报道)。前者需做过敏试验,后者一般不需做过敏试验。虽然非离子型造影剂安  相似文献   

17.
含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急救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各种血管造影、介入治疗、CT增强扫描需应用含碘造影剂。目前用于血管造影剂有离子型、低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大类[1 ] 。一种理想的血管造影剂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高成像浓度、低黏稠度、无毒、无生物活性和能从体内迅速排出。但是 ,到目前为止 ,即使最新型的造影剂也未完全达到上述要求。因此 ,由于造影剂使用剂量大、病人病情和体质的不同 ,常有碘过敏反应发生。 90 %的碘过敏反应发生在注射造影剂时及注射后 30min ;延迟反应 (皮肤异常改变和心血管系统紊乱 )在极少数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造影剂的过敏反应 ,部分与剂量无关 ,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运用在预防CT增强检查过程中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导致的过敏反应的效果。方法: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CT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检查的71446例患者,统计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的相关数据,并分析护理体会。结果:71446例患者中发生85例过敏反应(0.12%),其中轻度66例(77.65%)、中度18例(21.18%)、重度1例(1.18%)。结论:使用CT非离子造影剂增强扫描时可发生过敏反应,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区县级医院仍以离子型碘造影剂为常用药物,随着剂量及浓度的增加,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予重视.本文搜集一组应用离子型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时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离子型碘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作了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现就我院23例发生在1562例各类造影中不良反应病案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20.
CT扫描中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选择和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方法 将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313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850例应用离子型造影剂(76%泛影葡胺),1286例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观察给药后的副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 离子型造影剂组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7%,非离子型造影剂组为1.0%,前者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离子型造影剂组4例出现重度副反应,表现为全身抽搐或休克,经抢救均获得成功。非离子型造影剂组仅2例出现中度副反应,表现为局部荨麻疹。结论 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离子型造影剂组。如果属于高危病例,应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应用造影剂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有无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