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合磷酸酯酶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连续灌胃脂肪乳剂30天,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造模同时给药;测定肝脏中TC、TG、MDA含量及SOD活性,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中TC、TG、MDA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肝细胞中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而复合磷酸酯酶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肝脏TG、TC、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结论复合磷酸酯酶能够抑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肝脏TC、TG、MDA的异常增加,增强肝脏SOD活性,减少肝脏内脂肪的沉积,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味二至胶囊对大鼠复合型脂肪肝的调脂保肝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酒精及四氯化碳复制大鼠复合型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二至胶囊高剂量组(MEP1)、加味二至胶囊中剂量组(MEP2)、加味二至胶囊低剂量组(MEP3)及东宝肝泰组(DB),然后测定各组肝脏指数,血清脂质TC、TG、HDL及LDL含量,测定血清ALT及AST含量,肝匀浆中游离脂肪酸、SOD及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脂质TC、TG、LDL,血清转氨酶ALT、AST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HDL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肝脏指数,血清脂质TC、TG、LDL,血清转氨酶ALT、AST含量均显著降低,HDL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加味二至胶囊具有较好的降脂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晓昆  唐瑛  邹瑞  邓惠玲 《中南药学》2008,6(5):573-576
目的研究消脂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脂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东宝肝泰为阳性组,以高、低剂量消脂饮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测定肝脂含量及肝中超歧物过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用药各组肝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和肝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肝SOD活性、维生素E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结论消脂饮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对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小明 《安徽医药》2008,12(11):1026-1028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n=15):正常组,模型组、血脂康组(200mg·kg^-1)、大黄素高剂量组(300mg·kg^-1)、大黄素中剂量组(150mg·kg^-1)、大黄素低剂量组(75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日灌胃高脂乳剂1次,共造模10wk,自第7周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TG、TC、SOD、GSH—PX、MDA水平,取肝组织匀浆,测定TG、TC水平。结果大黄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P〈0.05)和血清TC(P〈0.05);减少肝匀浆TG(P〈0.01)和肝匀浆TC(P〈0.05),降低MDA水平(P〈0.05),提高SOD、GSH—PX水平(P〈0.05)。结论大黄素有改善大鼠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紊乱的作用,并不导致脂质在肝脏中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胆石六号颗粒对高脂血症小鼠调脂保肝的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K)、模型组(M)、给药组(胆石六号颗粒,D)和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Y),每组15只,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肝脏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可引起小鼠腹部脂肪堆积,使肝脏明显发生脂肪变性;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转氨酶、TC、TG、LDL-C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胆石六号颗粒能明显降低小鼠肝指数,降低血清TC、TG、LDL-C、AST、ALT及肝脏MDA(P<0.01)水平,提高血清HDL-C含量及肝脏SOD活力(P<0.01),明显改善肝脏组织中脂肪浸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胆石六号颗粒组小鼠肝指数,血清TC、TG、LDL-C、AST、ALT、HDL-C,以及肝脏MDA和SOD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胆石六号颗粒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调脂保肝作用,有可能作为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罗志毅 《海峡药学》2011,23(2):20-22
目的观察肝脂颗粒对大鼠脂肪肝(FLD)模型的作用,为筛选一种有效治疗FLD的新中药复方制剂,提供初步的药效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脂肪乳灌胃法,用酒精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FLD模型,观察肝脂颗粒1.0、2.0、4.0g.kg-13个剂量组对脂肪肝大鼠的血脂、肝功能、肝脂、肝指数,肝脏羟脯氨酸(HYP)、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肝脂颗粒的高、中和低3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FLD模型大鼠血液中胆固醇(TC)和肝组织中胆固醇及MDA的含量。结论肝脂颗粒具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骨草对SD大鼠血脂及肝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来研究鸡骨草降血脂和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鸡骨草高剂量组(20g/kg)、鸡骨草低剂量组(10g/kg),每天对模型组、鸡骨草高、低剂量组灌胃高脂肪乳剂以建立高血脂模型,同时每天用鸡骨草煎煮液对鸡骨草高、低剂量组实施灌胃。21d后抽血并处死大鼠取出肝脏,测定大鼠血脂、肝脂和肝匀浆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鸡骨草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中TC、TG、MDA的含量,明显增高血HDL、Apo-A的含量,但低剂量组不明显。结论鸡骨草能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脂和肝脂水平,具有一定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8.
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方式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以大鼠一般情况,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肝脏病理改变为评价指标,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大鼠脂肪肝模型组相比,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和TG含量(P〈0.01);升高HDL-C(P〈0.05);降低大鼠血清MDA、ALT和AST含量(P〈0.05),并明显改善脂肪肝大鼠的肝脏病理改变,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结论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具有调节血脂,防治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马齿苋对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标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1正常对照组2大鼠高脂乳剂组3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4高脂乳剂+马齿苋低剂量组5高脂乳剂+马齿苋中剂量组6高脂乳剂+马齿苋高剂量组。试验结束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乳剂组TG、TC、AST、ALT、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TG、TC、AST、ALT、MDA、SOD水平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高脂乳剂组比较,马齿苋中、高剂量组TG、TC、AST、ALT、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4马齿苋中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齿苋具有治疗脂肪肝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荷丹三七降脂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荷丹三七降脂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6个小组,每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给药30 d后,测体质量、肝脏湿重和肝脏系数;取血测定各剂量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测定肝组织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中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hase,γ-GCS) mRNA表达;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记录小鼠状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荷丹三七降脂片各剂量组显著降低TC、TG、LDL-C、MDA水平(P<0.01,P<0.05);显著升高SOD、CAT、GSH-Px、T-AOC (P<0.01,P<0.05)以及肝组织中的Nrf2、γ-GCS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并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荷丹三七降脂片无毒性。结论:荷丹三七降脂片安全无毒,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良好的辅助降血脂及肝脏保护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Nrf2基因表达的作用,促进γ-GCS表达,进而启动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脂肪肝冲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寻求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形成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抗脂肪肝冲剂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及TC含量(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p<0.05、p<0.05)。结论:抗脂肪肝冲剂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的含量,具有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柿叶总黄酮(PLF)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高脂血症大鼠按照血清Tc水平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高脂模型组、PLF高剂量组、PLF中剂量组、PLF低剂量组和洛伐他汀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脂蛋白酯酶(LPL)、肝酯酶fHL)和血脂水平等各项指标,并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C,TG,LDL-C,AST,ALT水平降低,HDL-C,LPL,HL水平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l或P〈O.05);各给药组肝重、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或P〈0.051,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PLF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防治高脂性脂肪肝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豆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提取大豆总黄酮,观察大豆总黄酮对高脂饲料引起的大鼠高脂血症和肝内脂肪蓄积的预防作用。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一个月,同时分组灌胃诺衡(阳性对照药),大豆总黄酮提取物大、中、小三个剂量组一个月,处死动物分别测定血清TG、TC、HDL-C、LDL-C及MDA和肝组织TG、TC及MDA。结果表明:大豆总黄酮能有效抑制血脂TG、TG的增高,升高血清中HDL-C和降低LDL-C,减少肝内的甘油三酯TG、TC和抑制血液和肝组织内过氧化脂质和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乌贼墨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乌贼墨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同时灌胃乌贼墨,剂量分别为50和200mg·kg^-1,连续30d。分别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大鼠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乌贼墨能显著性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含量,升高HDL-C,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LDL-c/HDL-c);显著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NO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结论乌贼墨可通过调节机体血脂代谢、提高机体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机体的过氧化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洪汝涛  田图磊 《安徽医药》2012,16(7):885-887
目的探索一种相对简单可靠的方法制作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采用乙醇灌胃法结合高脂饮食,在6周时间内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生化法测定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脏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6周末,酒精引起了明显的肝脏脂肪变性;血清ALT活性以及TBIL、TG水平升高;肝匀浆SOD、G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肝组织TG含量升高。结论采用高脂饮食结合酒精灌胃法,可成功制作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脂肪肝冲剂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寻求防治乙醇所致脂肪肝的有效药物。方法:采用乙醇所致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抗脂肪肝冲剂能降低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血清TC、TG的含量,与模型小剂量组比较p<0.05,p<0.01(大、中剂量组),病理学检查,抗脂肪肝冲剂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抗脂肪肝冲剂能够降低乙醇性肝损伤大鼠TC、TG的含量,具有防治乙醇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七叶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功能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灌胃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给予三七叶总皂苷4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给予三七叶总皂苷10周后,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三七叶总皂苷可降低大鼠血清TC、LDL-c、ALT、AST,升高HDL-c/TC比值;同时能提高血清和肝组织中SOD的活力,降低MDA水平。结论 三七叶总皂苷可以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和肝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抵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示三七叶总皂苷对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物甾醇月见草油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受试物组,以及东宝肝泰对照组。受试物组设低、中、高三个剂量水平,分别为1.0g/(kg·d),2.0g/(kg·d),6.0g/(kg·d)。以植物甾醇月见草油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脂、肝脂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受试物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肝组织中的TC、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受试物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血清中的TC、TG、LDL-C含量。结论植物甾醇月见草油可明显降低血脂及肝脂含量,提示该受试物在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同时,对脂肪肝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连续饲以高脂饲料(基础饲料加10%猪油、2%胆固醇、0.5%胆酸钠、5%蛋黄)1个月的方法建立高脂性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安络化纤丸治疗4周,观察一般情况及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测定肝匀浆TG、丙二醛(MDA)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对大鼠肝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安络化纤丸可明显降低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TC和TG水平,降低肝组织TG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并降低肝组织MDA水平。安络化纤丸可显著改善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害。结论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研究   总被引:72,自引:6,他引:72  
目的 建立高脂血症和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0 )和模型组 (n =2 0 )。对照组喂普通饲料 ,模型组喂普通饲料并给予脂肪乳剂灌胃 (10ml·kg-1)。动态观察一般情况和血清TG、TC、ALT、AST、MDA、SOD和肝脏TG、TC、MDA、SOD的变化 ,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1wk后 ,模型组血清TG和TC明显高于正常组 ,形成了高脂血症模型。 2wk后 ,随机处死模型中的 10只 ,与正常组相比 ,发现血清TG、TC、ALT和肝脏MDA均明显升高 ,而肝脏SOD则明显降低 ,病理显示有 2只轻度脂肪变性。在第 3wk处死剩余动物 ,发现肝指数、血清脂质、ALT、AST、MDA和肝脏TG、MD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而SOD则明显降低 ;光镜下所见模型组均出现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 ,并有炎症病灶。结论 通过 1wk脂肪乳剂的喂养 ,形成了高脂血症模型 ;继续给予脂肪乳剂 ,2wk后形成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