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其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明显相关.近年来,专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相关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33例(36例次)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均行CDFI、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并行HE染色。将术前CDFI结果分别与相应层面HRMRI及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CDFI设定易损斑块标准:低回声、中等偏低回声不均质斑块;斑块形态不规则、纤维帽不完整或斑块内见血流信号。CDFI设定稳定斑块标准:斑块表面光滑、纤维帽完整、中等回声及强回声均质斑块。结果 CDFI与病理学比较评估易损斑块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6.6%,阴性预测值为71.4%;HRMRI与病理学比较评估易损斑块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62.5%。CDFI与HRMRI评估斑块易损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915,P<0.01)。结论 CDFI可以准确识别易损斑块,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统计,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00余万人,其中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1].近年来研究发现,导致这些脑卒中事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破裂.从动脉斑块的形成到发展成为易损性斑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内皮功能的严重受损、斑块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斑块切应力的变化都是导致其易损的重要因素[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二维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相关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卒中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明确对缺血性卒中最有影响的斑块特征及危险因素,明确超声联合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2012年我国卫生部脑卒中大会资料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的趋势上升[1]。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约占脑卒中70%[2]。IS主要的病理基础是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形成,易损性斑块突发破损、血栓形成是IS的重要发病机制。因此,在Is发生前及早准确地识别斑块性质并评价其进展,选择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防止斑块破裂和预防I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致死率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1].易损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如何早期识别易损斑块,从而有效干预易损斑块成为关注热点.现就超声检查在寻找易损斑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对斑块的形态和功能进行综合准确的评价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迫切需求。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工具,已经成为研究斑块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颈动脉斑块的MR研究现状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病因。在西方国家,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占19% ̄35%[1]。Rothwell等[2]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致颈动脉狭窄继发远端血流量减少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不高,提示动脉狭窄程度不再是单一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指标。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  相似文献   

9.
卢非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7):614-618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方法 将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对比 各组临床资料。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 血清IL-33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入组缺血性卒中患者133例,其中易损斑块组52例,稳定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36例。 三组年龄、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i nti 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IL-33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斑块组年龄、2 h PG、HbA1c、IMT显著低于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组,而血清IL-33显著高于后两组;易损斑块组IMT显著 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IL-33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年龄、2 h PG、HbA1c、 IMT以及较低的IL-33为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 示,血清I L-33水平与I MT呈负相关(r =-0.336,P<0.001),与年龄、2 h PG、HbA1C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IL-33水平可反映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颈 动脉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较动脉狭窄更危险的因素.本文综述了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病理特征、发生机制、相关因素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相关性,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影像学方法在检测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是好发于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的多灶性疾病,常引起卒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这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不稳定斑块以覆盖在脂质核心上的纤维帽颈部变窄和断裂为特征。同时,脂质核心的大小,新生血管以及斑块内的炎症也能导致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在所有的无创影像技术中,磁共振成像(MRI)最有望成为判断不稳定斑块的方法。我们对该技术应用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脑血管意外相关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135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脑血管意外发生分为2组,发生脑血管意外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的9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检查,对比、总结斑块的声像特征,并对斑块与脑血管意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软斑、溃疡斑占比分别为25.40%、30.16%显著高于对照组,扁平斑、宽底硬斑占比分别为11.11%、17.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窄底硬斑占比为15.87%,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中易损斑块占比为71.43%,对照组易损斑块占比为44.3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血管意外与易损斑块呈正相关(r=0.857,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显著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通过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来预测患者的脑血管意外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调脂药,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lglutary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合成酶受到限制。近年来的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不仅可调节血脂,而且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息息相关,如何准确地诊断斑块的易损性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就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判定的无创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借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和诊疗思路患者男性,59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5天,加重1天”入院。患者5天前(2022-09-14)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上肢不可抬举,无法独自站立,伴吐字含糊,可完全理解他人语言,左侧口角下垂。否认饮水呛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否认视物旋转、视物成双等,否认心慌等不适。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行头颅CT检查未见出血,考虑“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尚不清楚尿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一些研究 发现,尿酸可能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而另外一些研究显示尚不能确定尿酸 是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尿酸作为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为找到明确的答案, 仍然需要进行更多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脑梗死患者分为伴易损性颈动脉斑块组、伴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分析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伴易损性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伴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P0.01),而TGF-β1水平明显低于伴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P0.01);VEGF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r=0.493,P0.01),而TGF-β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呈负相关(r=-0.524,P0.01)。结论 VEGF和TGF-β1在脑梗死的发病和脑缺血损伤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TGF-β1高表达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TGF-β1具有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MRI对26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检查,采用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成像、双翻转T_1加权成像、T_2加权成像、T_1WI增强成像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分析狭窄程度、狭窄率及斑块的成分,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检验MRI与DSA检查的一致性。结果以DSA检查为金标准,MRI对轻度狭窄患者诊断的敏感性84.6%(22/26),特异性为91.7%;中度狭窄分别为73.3%(11/15)、88.6%;重度狭窄分别为100%(7/7)、95.3%;闭塞分别为100%(2/2)、100%。一致性检验系数Kappa值=0.783。MRI检出的稳定斑块与易损斑块的脂核大小、纤维帽厚度、脂核/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不但能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且可根据信号特点分析斑块组成成分,通过纤维帽和脂核/斑块面积诊断易损斑块,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方法 对60例首次前循环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及38名同期门诊体检正常者(无斑块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rouse积分(CPI)、斑块总面积(CPA).根据超声病理形态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33例)和稳定斑块组(27例).ELISA法测定血清MMP-2、TIMP-2水平. 结果 易损斑块组颈动脉IMT、CPI、CPA均大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颈动脉IMT、CPI、CPA均大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MMP-2、MMP-2/TIMP-2比值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TIMP-2低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MMP-2、MMP-2/TIMP-2比值与IMT、CPI、CPA均呈正相关(r=0.961,r=0.966,r=0.804;r=0.625,r=0.709,r=0.651;P均<0.05).易损斑块组血清TIMP-2与IMT、CPI、CPA均呈负相关(r=0.944,r=-0.996,r=-0.859,P均<0.05).稳定斑块组血清MMP-2、MMP-2/TIMP-2比值与IMT、CPI、CPA均呈正相关(r=0.429,r=0.461,r=0.423;r=0.601,r=0.673,r=0.571;P均<0.05).易损斑块组血清TIMP-2与IMT、CPI、CPA均呈负相关(r=-0.507,r=-0.568,r=-0.554,P均<0.05). 结论 血清MMP-2、TIMP-2水平及MMP-2/TIMP-2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和成分诊断,对于斑块稳定性的评估、引发脑卒中等事件的风险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自动识别影像学颈动脉斑块以及判断斑块内主要成分,可以缓解医生的视觉负担、降低工作量、减轻医疗压力,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文中综述机器学习算法在影像学颈动脉斑块分类中的研究进展,就机器学习算法在颈动脉斑块分类中的研究流程、算法和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