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甲状腺术中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喉返神经损伤,其造成的术后声音嘶哑或失声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给予运动神经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获得受神经支配的肌肉的反馈信号,对神经功能完整性给予评估的技术称为术中神经监测,该方法安全、简便,对减少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甲状腺术中广泛推广应用。论文就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神经监测技术在复杂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复杂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患者共123例,其中喉返神经监测组63例(INOM组),常规手术暴露组60例(对照组),分析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后有无新发喉返神经损伤、呼吸困难等。结果INOM组新发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63,3.2%)显著低于对照组(9/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INOM组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0%)与对照组(3.3%)无明显差异(P=0.455)。结论INOM可以在术中准确定位喉返神经,降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同时能精准判断神经功能,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气管切开,又可降低因保守观察导致的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3.
喉返神经显露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显露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本科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术中常规探查双侧喉返神经后行甲状腺全切术并行患侧Ⅵ区淋巴结廓清术,探讨手术治疗效果及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探查双侧喉返神经,共224条,甲状腺腺体及癌肿包块完整切除。术后7例出现单侧声带活动障碍,5例患者1年内恢复正常,2例未恢复正常,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甲状腺癌术中探查喉返神经有助于腺体及癌肿的完整切除,是防止术后喉返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对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ONM)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150例复杂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术中神经监测,记录甲状腺切除前后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的肌电信号及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并与之前未进行神经监测的200例患者做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监测组寻找神经时间明显缩短[(4.27±1.83) min vs(18.15土6.24)min],P<0.05;监测组中15例21支RLN因牵拉、吸引等原因,肌电信号存在一过性降低,关闭切口前V2、R2与V1、R1测值相比略降低,但均可测得明显肌电信号;全组未发生缝合切口前神经肌电信号消失,术后喉镜确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3.3%),对照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1例(5.5%),永久性损伤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风险甲状腺手术实施术中喉返神经监测使喉返神经显露更加确切,时间缩短,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补救性二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策略。方法对43例甲状腺癌患者行补救性二次手术。手术从带状肌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在甲状腺残叶背面“未受侵扰区域”或颈段气管食管沟下段的软组织中显露喉返神经,并小心地解剖显露其整个颈段气管旁行程。结果全组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45条,单侧显露41例,双侧显露2例。二次手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无喉返神经损伤病例。结论甲状腺癌补救性二次手术中,避开粘连、瘢痕组织并选择适当的解剖显露途径,熟悉喉返神经正常及变异状况下的解剖均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喉外分支变异的定义、发生率及手术体会.[方法]对42例喉返神经喉外分支变异病例分支的解剖特点、手术方式和手术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共有45条喉返神经喉外分支变异,其中32条有2个分支,6条有3个分支,5条有4个分支,2条有5个分支;25例为常规手术,11例为miccoli手术,9例使用了喉返神经探测仪;5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均给予对症治疗,随访6个月内恢复.[结论]喉返神经喉外分支变异是喉返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之一,借助腔镜和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喉外分支,降低损伤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喉不返神经临床解剖特点,总结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引起其损伤的经验。[方法]分析4例甲状腺手术喉不返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喉不返神经均位于右侧,术中2例喉不返神经不慎切断,同期神经端端吻合后,1例于3个月后声音嘶哑恢复,1例随访1年未恢复。[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常规在气管食管沟之间解剖喉返神经,如未发现,则应解剖喉返神经入喉处找入喉神经,再做甲状腺手术,以避免喉不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1577例涉及喉返神经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术中提倡暴露喉返神经,但对于双侧或巨大肿瘤及甲状腺癌侵犯神经者,可区别对待。本组采用三个解剖标志寻找喉返神经,神经麻痹率: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分别为2.3%和9.8%;首次手术与再次3.9%和1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于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全甲状腺切除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注射纳米炭后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照组未注射纳米炭,而直接手术。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和30天的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统计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转移、甲状旁腺误切、暂时性低钙血症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0天的血钙、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天的血钙、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理检出中央区淋巴结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和永久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喉返神经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炭,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误切及喉返神经损伤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背景与目的: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虽然较为罕见,但在甲状腺手术中有重要意义。探讨NRLN的解剖特点及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的临床意义,以便外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保护NRLN的功能,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9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并在术中暴露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患者共1 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NRLN的暴露及损伤情况。术中应用神经监测技术检测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的功能。结果:1 600例患者术中暴露喉返神经总数为2 312根,其中发现NRLN 5例(0.31%)。右侧NRLN全部发现,其中Ⅰ型2例,ⅡA型1例,ⅡB型2例。术中NRLN暴露时间为(11.38±1.59)min。术前CT提示5例患者的右侧锁骨下动脉均直接从主动脉弓发出。无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NRLN发生率低,且多发生在右侧。如果术前检查提示锁骨下动脉变异,则应考虑NRLN的存在。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及时发现NRLN,从而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牛利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1):92-9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各类甲状腺疾病患者215例,所有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5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未显露喉返神经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显露喉返神经方式进行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均获10个月以上随访,针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及损伤恢复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对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影响。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合理地显露,可对其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降低损伤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MIVAT)中定位喉返神经的解剖标志及避免神经损伤的操作技巧。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 开展 MIVAT 106例,其中8例中转为开放手术。术中以"气管、颈动脉间隙"结合"气管外侧壁中、后份"作为解剖标志定位喉返神经。结果 术中共需探测喉返神经98条,其中97条(98.98 %)喉返神经通过上述解剖标志顺利探查到,未探查到的1例为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1例(1.02 %)术后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麻痹,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结论 MIVAT术中,"气管、颈动脉间隙"结合"气管外侧壁中、后份"是安全有效的喉返神经解剖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非返性喉返神经是喉返神经罕见的解剖变异,容易导致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该研究总结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诊断和术中损伤预防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存在非返性喉返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诊断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结果:术中证实11例均为1型非返性喉返神经,其中7例术前CT提示存在气管食管后锁骨下动脉,1例术中切断后行端端吻合。结论:非返性喉返神经是罕见的解剖变异,术前CT检查可提前判断非返性喉返神经的存在,术中采用精细化被膜操作技术,可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BackgroundAvoiding injury to the external branch of the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EBSLN) is a major challenge during thyroid surgery. EBSLN injury can have an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troduce the strap intermuscular approach, to dissect the EBSLN with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hyroid surgery,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and to describe a way for surgeons to treat the upper thyroid gland to find the EBSLN.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of hemithyroid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otal, 104 patients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expose and protect the EBSLN, and the other group used the strap intermuscular approach. We described the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strap intermuscular approach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ates of EBSLN exposure, injury, and classification to illu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muscular approach in thyroid surgery.ResultsThe exposure rate of the EBSLN was higher with the strap intermuscular approach than with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96.15% vs. 76.92%, p = 0.01), with an odds ratio (OR)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of 0.133 (0.028–0.630). The exposure rate of EBSLNs classified as type 1 was higher in the strap intermuscular approach than in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30.77% vs. 13.46%, p = 0.033), with an OR and 95% CI of 0.350 (0.130–0.942).ConclusionsThe exposure rate of the EBSL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the strap intermuscular approach method than with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during thyroid surgery. This approach allows for bett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EBSLN during thyroidectomy. 相似文献
19.
Xiaoli Liu Daqi Zhang Guang Zhang Lina Zhao Le Zhou Yantao Fu Shijie Li Yishen Zhao Changlin Li Che-Wei Wu Feng-Yu Chiang Gianlorenzo Dionigi Hui Sun 《Surgical oncology》2018,27(2):A21-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