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股动脉插管为经皮穿刺者27例,切开显露股动脉者10例。除5例分别因插管不达锁骨下动脉及椎基动脉未显影外,32例造影成功。6例为导管插入椎动脉,余均置导管于左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开口处后注入Conray显影剂。32例的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主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就以基底动脉弯曲的形成机制及其与脑干梗死的关系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一、基底动脉解剖及对脑干的血流供应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为脑部两大主要血管供应系统,其后者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1/3、部分间脑、脑干及小脑,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颅后左、右椎动脉在桥延沟附近汇合而成基底动脉,在桥脑腹侧面向大脑半球的方向走形,基底动脉是后循环血管中最大最粗的动脉,亦为此供血区域的核心,且其直径自下至上逐渐变细,其走形可居  相似文献   

3.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因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同侧椎动脉反流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其典型症状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  相似文献   

4.
108例脑血管狭窄患者中,男72例,女36例,年龄35—78岁。其中颈内动脉狭窄38例,椎动脉狭窄25例,椎基底动脉狭窄8例,大脑中动脉5例,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联合狭窄11例,双侧椎动脉狭窄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0例,锁骨下联合椎动脉狭窄13例。  相似文献   

5.
正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大动脉病变。由于锁骨下动脉在椎动脉的近心端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对侧椎动脉血流被部分盗取供应患侧上肢,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侧上肢亚急性或慢性缺血等症状[1]。随着腔内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及支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作用及支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8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其中48例适合介入治疗的VBI患者实施脑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CAS)。结果131例VBI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致狭窄76例、椎动脉起始部扭曲34例、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所致椎动脉狭窄2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18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病变中,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9例、基底动脉狭窄8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9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4例。在DSA诊断基础上对适合血管内治疗的48例患者实施了CAS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6~12个月随访,48例患者均未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新发后循环供血系统脑梗死。结论DSA对VBI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因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的VBI行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可能是今后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轻度的锁骨下动脉狭窄(subclavian artery stenosis,SAS)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病变发展严重可能导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即一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在其近心端发生椎动脉前狭窄或完全闭塞时,患侧椎动脉逆流至锁骨下动脉远心端,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候群。临床上多表现为头晕、耳鸣等,甚至出  相似文献   

8.
血管迂曲致锁骨下动脉盗血(附7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迂曲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TCD检测,在检测中发现有椎动脉血流方向逆转者,行DSA检查明确盗血原因.结果 7例凶动脉迂曲造成盗血的患者中,5例存在锁骨下动脉迂曲,2例为椎动脉迂曲;1例表现为晕厥,其余6例全部表现为头晕或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1例动脉迂曲与先天发育有关,其余6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考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结论 血管迂曲是引起SSS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大动脉病变。由于锁骨下动脉在椎动脉的近心端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对侧椎动脉血流被部分盗取供应患侧上肢,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侧上肢亚急性或慢性缺血等症状~([1])。随着腔内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4]),但是有关支架治疗术后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未见明确报道。为了更好地了解支架治疗术后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我们对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发病率仅为颈动脉系统的1/10.而椎动脉动脉瘤仅占椎—基底动脉瘤的20%~30%,本文报告了5例,分别位于左椎—小脑后下动脉分叉处、右椎动脉、左椎—基底动脉连接处、左椎动脉在近小脑下后动脉的盲端处、左椎动脉.为了得到动脉瘤的三维图像、了解动脉瘤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侧支代偿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重度S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SS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跌倒等,活动同侧上肢后症状加重;DSA示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0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2例;侧支代偿途径椎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10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8例,颈外动脉-枕动脉下支-椎动脉肌支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9例。8例患者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因锁骨下动脉闭塞及对侧椎动脉中度狭窄而接受对侧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症状减轻;随访3个月~2.5年,症状无复发。结论重度SSS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头晕,侧支代偿途径主要为椎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可纠正血流动脉动力学紊乱,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196 0年 Contorni首先报道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现象 ,196 1年 Fisher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本病是由于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分出椎动脉之前的近心段发生部分或完全闭塞时 ,在虹吸作用下 ,患侧椎动脉血液逆流 ,对侧椎动脉血液也部分被盗取过来 ,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供应患侧上肢 ,以致产生椎 -基底动脉缺血和患侧上肢缺血症状。Patel和 Toole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各种表现作了详细阐述 ,但其中没有分水岭梗死和胸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方面的报道 ,现将我们治疗的两例特殊临床表现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报告如下 [1 ]。…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途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9例患者按照有无眩晕或(和)头晕发作分为2组进行DSA检查,其中A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80例,B组(对照组)79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组患者共有125处血管病变,其中椎动脉第一段(V1)迂曲39例,椎动脉(VA)起始部狭窄31例,锁骨下动脉(SCA)狭窄8例,分别与B组对照存在差异(P<0.01,P<0.01,P<0.05)。结论:V1迂曲和VA起始部狭窄很可能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健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37例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频谱变化,重点分析健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并与30例健康者对比。结果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搏动指数与正常组和大脑中动脉比较明显增高;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低,搏动指数与正常组和大脑中动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颅多普勒可较准确反映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多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的改变,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及可靠性。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观察频谱的变化,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是否存在血管的闭塞或狭窄。结果:患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对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或正常范围内,部分盗血者频普收缩峰反向或完全盗血者患侧椎动脉呈典型的全心动周期反向血流频谱;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或与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束臂试验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可以提高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可靠性,为临床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椎基底动脉系统通常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其主要供应脑干、小脑、大脑、枕叶和颞叶后下部,各种不同病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将表现发作性眩晕, 听力减退,耳鸣、头痛、肢体麻木无力、平衡障碍等, 我院 2005-01~2009-01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与椎-基底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7例PCI患者(PCI组)进行颅颈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检查,并与同期住院的非PCI脑卒中患者(NPCI组)进行比较。结果与NPCI组相比,PCI组椎-基底动脉异常率显著增高(50.7%vs 70.2%;P<0.05),病变多在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椎-基底动脉多发性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椎动脉一侧优势、椎动脉颈段、基底动脉及前循环病变情况与N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患者最常见的血管病变部位为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并且椎-基底动脉病变呈多发性。  相似文献   

18.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上,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盗血)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段,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  相似文献   

19.
<正>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变,而颈椎病变又是影响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主要原因。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但其先天异常者占半数左右,当脑血供障碍时,常不能提供良好的代偿性作用。我们收治眩晕患者118例,均行脑MRA检查,发现一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者69例,占58.47%,基底动脉环先天异常者26例,占22.03%。而非眩晕患者35例脑MRA结果,均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环组成动脉的狭窄或缺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A诊断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患者的CTA检查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4例为永存三叉动脉(PTA),1例为永存舌下动脉(PHA),1例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PIA)。4例PTA中2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其中2例伴有近心端基底动脉和两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伴有胚胎型左侧大脑后动脉。1例PHA起始于右侧颈内动脉颈段,合并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双侧椎动脉缺如。1例PIA起始于右侧颈外动脉,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后交通动脉多发动脉瘤。结论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属于罕见的先天性头颈部血管变异。PTA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穿过鞍背中线或绕过鞍背连于基底动脉。PHA起源于颈内动脉C1段,经扩大的舌下神经管入颅后与基底动脉吻合。PIA起源于颈内动脉C1段或颈外动脉,向上与椎动脉汇合后,经枕骨大孔入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