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斑点热群(Spotted Fever Group,SFG)立克次体是引起斑点热的病原体。该群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目中最复杂的一群。目前已定论并记载在《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第九版上的有8种,即:引起落矶山斑点热的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ickettsii),引起北亚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iria),引起钮扣热的康氏立克次体(R.conorii),引起昆士兰斑点热的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8年4月在通辽市收治1例疑似北亚蜱传斑点热(北亚热)患者,经中国预防医科院流研所协助检测,其血清学和病原学结果判定为北亚热,为我国城市发现该病的首例报道,现介绍如下。 一、病例报告 患者男,47岁,蒙族,久居通辽市区,但常去乡间走访。以发热、畏寒、咽痛、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以下肢为重)3天,于1988年4月 19日求治本院。住院后体温波动在 37℃~38.4℃之间,持续不退。按上呼吸道感染,用青霉素、病毒灵  相似文献   

3.
福建东方斑点热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东方斑点热的血清学调查何似,陈振光,于恩庶,潘亮东方斑点热是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斑点热,它的病原体称为日本立克次体。目前发现的患者主要在日本的四国和九州南部面临太平洋的德岛、兵库、高知和千叶县,而面对日本海一侧的岛根县发现少数病例[1、2]。我国...  相似文献   

4.
立克次体和立克次体病的发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早在公元313年我国医学家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记述了沙虱毒(现称恙虫病)病例,并认为沙虱(即恙螨)为其病媒,这是关于立克次体病的最早记载,葛洪的历史功绩已被日、俄、美等国家当代学者在文献中确认。190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病理学家立克次氏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首次观察到立克次体,他的发现为揭示这一类既有别于普通细菌又不同于病毒的病原微生物奠定了科学基础,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立克次体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和不幸牺牲,就将这一类微生物定名为立克次体。法国微生物学家尼科尔氏Charles Jules Henry Nicolle(1866~1936)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恙螨区系研究;恙虫病东方体58kDa热休克蛋白与47kDa外膜蛋白的基因嵌合及58-47嵌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161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标记了克隆的普氏立克次体Brein1的14KD蛋白基因DNA,并对此DNA探针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此DNA探针能与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的DNA杂交而不能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大肠杆菌的DNA杂交。此生物素探针能检测出1ng的普氏立克次体DNA,并能检测工感染豚鼠的早期血液中的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7.
斑点热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点热(spotted fever)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中病原性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组以急性发热和皮疹为按症状的疾病的总称,包括落基山斑点热、北亚热、纽扣热、立克次体痘和昆士兰热等。斑点热分布很广,遍布于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大洲。近年来,一些新的斑点热病种不断涌现,如日本的东方斑点热、前苏联的Astrakhan热、以色列蜱传斑疹伤寒、非洲蜱传热、Hinders岛蜱传斑疹伤寒及其他一些尚未命名的斑点热。  相似文献   

8.
9.
福建省首次发现斑点热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斑点热是危害性很严重的一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该病在动物间有广泛流行,至少有30多种哺乳动物和大约20种鸟类受感染,主要以啮齿动物为传染源,多种蜱类为传播媒介,通过叮咬传播,其临床表现与斑疹伤寒非常相似。 斑点热在国外广泛流行,国内斑点热首先在内蒙发现,以后又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发现,南方除云南省发现斑点热感染者外,尚未发现本病。1990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10.
粤东丰溪林场斑点热疫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方法、血清学方法、病原分离方法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在广东省大埔县丰溪林场进行了斑点热疫源地调查,共调查了7个自然村,282个健康人,30头牛,2只羊、7个品种共53只野鼠及从野外和动物体表收集3个品种共494只蜱。结果表明:大埔县林区的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和黄毛鼠;鼠的带蜱率为15.09%(8/53);牛和羊的带蜱率均为100%(30/30,2/2);解剖后观察脏器有病变的鼠占鼠总数的49.05(26/53)。优势蜱种为金泽革蜱、豪猪血蜱和台湾角血蜱。健康人群血清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10.28%(29/282);康氏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3.90%(11/282);小蛛立克次体阳性率为5.67%(16/282)。鼠血清中三种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4/30)、3.33%(1/30)和10.00%(3/30)。牛血清中三种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0%(2/26)、4.00%(1/25)和4.00%(1/25)。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斑点热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属中种类最多的一群,《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年版收录了8种,包括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rickettsii)、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irica)、康氏立克次体(R.conorii)、小蛛立克次体(R.akari)、澳大利亚立克次体(R.australia)、派氏立克次体(R.parkeri)、蒙他拿立克次体(R.montana)和扇头蜱立克次体(R.rhipicephali)。其中前5种对人致病,后三种的致病作用尚未肯定。  近年来,世界各地又…  相似文献   

12.
恙虫病立克次体弱毒株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江苏省于1986年发现秋冬型恙虫病的流行,并从病原学和血清学得到证实。但用病人、鼠、螨标本接种小白鼠,鼠的症状和病变不明显,且难以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1990年以来,我们在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方法上作了以下改进:多次用环磷酰胺和稀释液处理接种标本的小白鼠;增加稀释液的成分;把握好小白鼠的传代时机等。结果从病人外周血、鼠和小盾纤恙螨中均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说明该方法对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弱毒株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宁德市恙虫病地理流行病学调查——袁高林等(福建 宁德市卫生防疫站消杀科352100);《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14(5):372—374[目的:对宁德市的恙虫病进行地理流行病学调查,为今后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捕获农田活鼠捡恙螨,分析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的种群  相似文献   

14.
15.
恙虫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100例分析——李勇逵等(广东四会市人民医院526200);《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22):60[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在恙虫病中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0例恙虫病的病历资料对确诊治疗前的发热天数、血浆白蛋白、血钠和血钾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三株黑龙江立克欢你054株(HLJ-054)的单克隆抗体对四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种(R.s.)246株、精河株(JH-74),立氏立克次体(R.r.)R株及HLJ-054株进行了血清学反应,对其蛋白组成及单抗结合抗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H-74林与246株在上述三个方面完全一致,不同于HLJ-054及R.r.R株;HLJ-054株与R.r.R株与三株单抗血清学反应高度交叉.但二者在蛋白组成及与单抗反应的抗原组成上均存在差异。该结果支持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为斑点热群立党次作的一个新成员。单抗F7针对的抗原结合表位为蛋白多肽;而单抗2E1、4G2结合的抗原表位可能为精蛋白。  相似文献   

17.
18.
广东省斑点热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点热是由立克次体属中最复杂的一群立克次体——斑点热群(SpotedFeverGroup,SFG)立克次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目前已知对人致病的有6种:立氏立克次体致落矶山斑点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致北亚蜱传斑点热;康氏立克次体(R.c...  相似文献   

19.
54例恙虫病胸部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54例恙虫病的胸部X线改变,主要表现为肺门增大、肺纹理异常、肺野透亮度减低、索条影,各种片状影及胸膜增厚等。重点讨论了X线改变的病理基础、X线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胸部改变最常见于起病后的第二周,与临床病程相符。并对10例患者血液,作了小白鼠动物实验,5例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20.
所谓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存在于特定生态环境 (如原始状态或近似原始状态的荒野、森林、沼泽或丘陵 ) ,以野生动物(如啮齿动物、节肢动物 )为贮存宿主 ,以节肢动物或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一类疾病。当易感人群进入这一特定环境时 ,且与节肢动物密切接触而使人感染致病。立克次氏体病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立克次氏体系人兽共患的疾病 ,对人健康的危害极其严重。各种立克次氏体病在我国广泛存在 ,尤以斑疹伤寒和Q热感染最为普遍〔1〕,而且二者在我国的自然疫源地分布已基本清楚。恙虫病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分布 ,且疫源地有扩大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