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乳腺炎,中医又称乳痈、乳疮等。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症。多发于青年女性。患者不仅自身痛苦,也影响哺乳期婴儿身体健康。急性乳腺炎病因有2种,即乳汁瘀积与细菌感染。中医认为该病为肝经滞气,和阳明之热,相互郁结,营气不从所致。笔者采用中医按摩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0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治疗经验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中医按摩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300  相似文献   

2.
“疗”是一种发病迅速,危险性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患。因其初起形小而根深,有如钉丁之状而得名。“痈”是一种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痈”的含义:是气血为毒邪壅塞不通的意思。有“内痈”和“外痈”之分。本篇只述发于体表的外痈。 “疗痈”的病因:多为恣食甘肥油腻之品,或刺激性食物及长期饮酒,热蕴肠胃,使内热蕴蒸于肌肤,腠理滞涩而成。也有因皮肤不洁,外伤所致者。此病发病较急,初起即局部红、肿、热、痛。多为热毒内盛之实热证。  相似文献   

3.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中医认为系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致使经络阻塞,营气不从而致。一、辨证施治:疏肝清胃为主,热重者加重清热,气郁者加重理气。方剂:乳痈汤加减;金银花一两、连翘三钱、蒲公英五钱,生甘草二钱。其中金银花剂量必须在一两以上,否则效不显。加减:头痛,发热恶寒者加防风、荆芥各三  相似文献   

4.
乳痈系指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好发于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24周,多发于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结胀痛,掀热,伴有恶寒壮热,一周成形,十日左右成脓。近来笔者使用单味马齿苋内服外敷治疗早期乳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鼻衄     
<正> 鼻衄即鼻出血,常称鼻衄、鼻洪、鼻红等名,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男女老少均可发病。祖国医学列属“血证”范围。中医在两千多年前对此症就有记载,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河间六书》:“衄者,阳热,郁于足阳明而上,热甚则血妄行  相似文献   

6.
治瘘独取阳明乃《内经》的治瘘选穴原则,首见于《灵枢·根结》篇,而《素问·痿论》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歧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此乃治痿之大法,但对于针灸而言,在此阳明当为手足阳明经,而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针刺阳明经,气血生化有源,筋脉得养,关节得养而活动自如,所以说治痿独取阳明也.临床上,肢体痿软无力、中风偏瘫、半身不遂的患者,其临床表现的确以肢体外侧无力为多见,在治疗时遵此原则,确实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以方测证"是方剂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对一乳痈患者的治疗,产生对现有乳痈致病因素、病机的怀疑。应用"以方测证"的方法和对其他中医家在乳痈临床治疗方面的用药分析,发现因气血俱虚而致之"寒"与乳痈发病不可或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门铁军  安鸿 《黑龙江医药》2009,22(3):378-380
一般认为,味有相兼(一药可有多味,或可通行诸经),而气无重叠,历来认可,没有异议。关于"一药二气"的明确提法,首见王好古。其言"有一药一气,或二气者。热者多,寒者少,寒不为之寒:寒者多,热者少,热不为之热。或寒热各半而成温,或温多而成热,或凉多而成寒,不可一途而取也。又或寒热各半,昼服之,则从热之属而升;夜服之,则从寒之属而降。至于晴日则从热,阴雨则从寒,  相似文献   

9.
伤塞传经,有正气传,及病邪传之分。正气传者,如一日太阳主气,二日阳明主气,三日少阳主气,四日太阴主气,五日少阴主气,六日厥阴主气。一日一经,周而复始,一定不移。医者认实是那径之病,然后照各值日主气之期,定其病之轻重,又乘其所值之径期而救治之。故仲景伤寒论中,一二日,八九日等字,皆指各经值日之主气。概是眼目并非闲文。病邪传者。如病在太阳不解,传入阳明,则现阳明症;或传入少阳,则现少阳症;或传入三阴则现三阴症。或始终只在一经,或传入他经,或与  相似文献   

10.
浮萍原称"水萍"。"水萍,其体轻浮,其性清燥,能祛湿热之药也。热气郁于皮肤则作痒,味辛而气清寒,故能散皮肤之湿热也。寒能除热,燥能除湿,故下水气。酒性温热,而萍之质不沉于水,其气味辛寒,轻清而散,故能胜酒。血热则须发焦枯而易堕,凉血则营气情而须发自长矣"。此段话出自于《本草经疏》。许多专家对浮萍的药用历史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小儿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见症不一,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亦复杂多变。一般可分为寒、热、虚、实四种类型。总的来说,泻的发病与脾胃功能失司有密切关系。正如张景岳所曰:“泻之本,不无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之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如脾胃虚弱,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相似文献   

12.
鲜虎耳草外敷治疗乳痈确有佳效,现整理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女性,年龄17~30岁者56例,31~42岁者4例;产后发病者57例,其中初产妇55例,经产妇2例,孕期发病者2例,非妊娠及产后发病者1例;体温39.1℃~39. 9℃者5例,40℃以上者1例;所有病例均有红、肿、热、痛。无皮肤破溃,皮下成脓者4例;60例均有乳汁分泌不畅,白细胞均升高。  相似文献   

13.
降温汤治疗高热50例李素珍,陈见民(平顶山市卫校467001)内科急症之高热,以体温骤升,身灼热,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属实热或本虚标实之热。其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热势较高,有感受六淫疫毒之病史。本治法适用于《伤寒论》中的太阳、少阳和阳明高热...  相似文献   

14.
中医理论认为,乳房为多气多血之所在,乳头属肝,为肝肾二经之冲;乳房属胃,为阳明气血汇集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忧思郁怒则肝气郁滞、肝失疏泄、肝脾两伤;乳部经络赖肝之疏泄、阳明之布司。因此乳房疾病除了肝气疏泄,还应考虑脾胃气血所伤。乳腺癌、乳腺增生、病理性溢乳、乳腺炎等乳房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脾两伤,痰凝气结,都涉及到脾的运化和肾脏的封藏作用,因而治疗上当益气养血、补益脾肾,同时辅以祛邪,常用药物为黄精、党参、黄芪、茯苓、当归、白术等。本文对这些药物的补脾益气养血作用机制改善乳房有关症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最早见于《素问·瘘论篇》,历代医家皆以此作为处方的指导,笔者根据临床体验,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一、“治痿独取阳明”的生理病理学基础: 阳明经经连胃肠与脾相络,是饮食汇聚化生气血之处,供给五脏六腑营养,并能滋润营养宗筋,宗筋主管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滑利。同时阳明与冲脉相通,冲脉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处,它能渗灌肌肉关节,与阳明会合于宗筋,再合于气冲,皆与带脉相连,络于督脉,而阳明为之统领者,故有“阳明为诸经之长”之说。阳明虚则气血化生不足,  相似文献   

16.
浅谈面瘫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指单纯性的一侧面颊肌肉瘫痪而言 ,以口眼斜为主要症状 ,无神志不清、半身不遂。中医认为 ,本病多因卫阳不固 ,脉络空虚 ,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 ,导致经脉不和 ,气血阻滞 ,经筋失养 ,筋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灵枢·经筋第十三》 :“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 ,热则筋纵 ,目不开。颊筋有寒 ,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 ,不胜收故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出了高度概括。按照辨证施治原则 ,面瘫主要分为三型。外感风寒型 :口眼斜 ,头痛 ,周身骨节酸楚 ,鼻塞 ,耳根痛 ,或兼有发热 ,多有汗出当风…  相似文献   

17.
石膏与大黄     
石羔和大黄是寒阵药中的猛将,又是白虎承气汤的主药。从来伤寒温病之争,在治疗上不过是起始辛温辛凉,末期扶阳填阴的不同,在中焦阳明阶段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无非阳明径症而热未结者用白虎,阳明府症而热已结者用承气,一是辛涼重剂以滌热,一是苦寒重剂以撤热。中焦阳明是风塞温热的渊薮,伤寒到了阳明无不化热,温病传入中焦,其热尤重。所以阳明伤寒或中焦温  相似文献   

18.
妇女月经不调,分为月经赶前、月经错后,及月经先后无定期。赶前有血热、气虚者,血热赶前凉血则血自归经;气虚赶前益气则血自顺行。错后有血寒者,气滞者,血寒错后温经养血则自流通;气滞错后调气活血则气顺血调。至于月经或先或后,多因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治宜舒肝和血。余临证经验:气虚赶前及气滞错后者较多,切不可拘泥于赶前属热、错后属寒之说。兹录调经治验三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脉的概念中医学认为:“夫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指明脉为血脉,源出于心,而脉搏是心动能的具体表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为脉。”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以气血为本。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血不足则是不够健康的表现。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气血不足时又该如何调理?气与血是对双胞胎中医学认为,气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们由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经过脾胃化生而得到补充。气属阳,主动,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血属阴,主静,有濡润周身的作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上治疗血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