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目的 探讨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6 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氯氮平治疗 ( 34例 ,氯氮平组 )和利培酮治疗 ( 34例 ,利培酮组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4周末做糖耐量试验 ,测定空腹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瘦素 ,并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体重 (kg) /身高 (m2 ) ]。共观察 4周。结果 治疗第 4周末 ,氯氮平组餐后 1h、2h的血糖值 [分别为 ( 8 6± 1 8)mmol/L和 ( 6 7± 1 1)mmol/L]比治疗前 [分别为( 7 4± 2 2 )mmol/L和 ( 5 8± 1 4 )mmol/L]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而利培酮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氯氮平组 ( 2 0 % ,7例 )患者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 ( 3% ,1例 )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3 972 ,P <0 0 5 )。结论 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血糖值的影响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的不同时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的变化特点,探讨预防血糖调节功能损害(IGR)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1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丙嗪组(108例,200~650mg/d)和利培酮组(105例,3~6mg/d),均单一用药,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1,2,3,6个月末及1年末测定多项血糖浓度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治疗后随时间延长,两组血糖浓度均不断上升。治疗第3个月末餐后2h血糖(2hPBG)和2h糖耐量(2hPG)浓度开始升高,治疗第6个月末空腹血糖(FPG)和空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开始升高,治疗1年末所有血糖指标均升高(均P<0.05~0.01)。(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氯丙嗪组治疗第3个月末2hPG[(5.77±1.28)mmol/L]和2hPBG[(5.93±1.10)mmol/L]、治疗第6个月末HbA1c[(5.49±0.76)mmol/L]、治疗1年FPG浓度[(5.29±0.71)mmol/L]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mmol/L)5.31±0.58,5.48±0.60,5.22±0.50和4.96±0.49],均P<0.05~0.01;利培酮组治疗1年末2hPBG浓度[(5.70±0.89)mmol/L]高于治疗前[(5.35±0.77)mmol/L;P<0.05]。(3)两组比较,氯丙嗪组治疗第3个月末2hPBG和HbA1c[(5.41±0.63)mmol/L]、治疗1年末2hPG[(5.92±1.34)mmol/L]和FPG[(5.29±0.71)mmol/L]浓度均高于利培酮组[分别为(mmol/L)5.55±0.83,5.23±0.50,5.54±0.91,5.08±0.59],均P<0.05~0.01。1年末,两种药物日剂量与各血糖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4)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IGR的发生率均上升;治疗1年末,氯丙嗪组IGR发生率达36.1%,高于利培酮组(22.9%;P<0.05)。(5)在完成1年观察的198例患者中,51例(25.8%)至少有1次符合IGR血糖浓度标准,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浓度随药物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其中氯丙嗪比利培酮更易引起IGR。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相关生化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生化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 6 5例脑梗死患者 (脑梗死组 )及 35例非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 )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并记录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 ;同时检测两组的血脂、血糖和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 [81 5 4 %、(7 4 3± 0 0 7)mm、(7 5 2± 0 6 0 )mm]与对照组[2 8 5 7%、(7 75± 0 10 )mm、(7 97± 0 75 )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5 )。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 (78 2 3% ) ,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 (14 5 2 % ) ,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 (7 2 5 % )。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 (P <0 0 5 ) ;脑梗死组三酰甘油 (TG) [(1 81± 0 12 )mmol/L]、餐后 2h血糖 [(9 2 2± 0 4 3)mmol/L]及纤维蛋白原 [(3 18± 0 0 7)mmol/L]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39± 0 0 9)mmol/L、(8 2 0± 0 35 )mmol/L、(2 6 4± 0 14 )mmol/L](均P <0 0 5 ) ;脑梗死组中颈总动脉内径与TG有显著正相关性 (r=0 34,P <0 0 1) ,与高密度脂蛋白 (HDL)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 2 5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 ,部分脂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雄性C57BL/6小鼠空腹血糖和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3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1只,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氯氮平4mg/kg及氯氮平20mg/kg,于给药后3h、1周、4周以试纸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GLUT4mRNA表达。结果(1)灌药后3h、1周氯氮平4mg/kg组和氯氮平20mg/kg组空腹血糖和GLUT4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灌药后4周氯氮平4mg/kg组和20mg/kg组的空腹血糖值[(5.6±0.5)mmol/L和(5.8±0.5)mmol/L]高于空白对照组[(4.6±0.6)mmol/L],而GLUT4mRNA的表达(0.50±0.14和0.48±0.12)却低于空白对照组(0.85±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氮平可以慢性升高空腹血糖,降低GLUT4mRNA的表达,可能是抗精神病药长期应用后血糖升高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首发抑郁症患者糖脂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脂代谢情况。方法:对8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先进行简易体脂参数的测量,然后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其空腹血浆胰岛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浓度。结果:体脂参数、空腹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餐后0、1、3h血糖值,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症组空腹血糖值(FBS)、餐后2h的血糖值、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AUC)、T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值抑郁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糖耐量减退(IG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IGT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糖脂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治疗糖脂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 (a) [Apo(a) ]五核苷酸重复序列 (PN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ABI)的关系。方法  1998年 3~ 12月收治的ABI患者 82例 ,男 5 4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6 8岁。健康对照组 15 3名 ,男 86名 ,女 6 7名 ,平均年龄 6 2岁。分别检测血清脂蛋白A [Lp(a) ]、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Ⅰ(ApoAⅠ )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高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Apo(a) 5′调控区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的多态性 ,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 ABI患者Lp(a) [(2 40±2 2 5 )mg/L]、TC[(4.7± 0 .7)mmol/L]、TG[(1.7± 0 .6 )mmol/L]和LDL C[(2 .8± 0 .6 )m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134± 98)mg/L、(4.3± 0 .7)mmol/L、(1.1± 0 .5 )mmol/L和 (2 .8± 0 .6 )mmol/L],HDL C水平 [(0 .9± 0 .2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 [(1.0± 0 .4)mmol/L];两组ApoAⅠ [(1.1± 0 .2 )mmol/L ,(1.2± 0 .2 )mmol/L]、ApoB[(0 .9± 0 .1)mmol/L ,(0 .9± 0 .2 )mmol/L]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ABI组中重复序列数为 5的等位基因频率 (0 .0 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0 2 6 ) ,重复序列数为 9的等位基因频率 (0 .0 73)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高香草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多巴胺代谢产物血浆高香草酸 (pHVA)的影响。方法  3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患者组 )纳入研究 ,利培酮治疗平均剂量为 (3 2± 1 1)mg/d ,共观察 6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 ,以高效液相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 pHVA含量。 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检测pHVA水平。 结果  (1)患者组治疗前 pHVA含量 [(7 9± 4 0 ) μg /L]与对照组含量 [(8 8± 4 1) μg /L]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患者组治疗后 pHVA含量 [(5 3± 2 7) 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1) ;(2 )治疗前患者组 pHVA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 [(2 0 7± 4 1)分 ]存在正相关 (r =0 39,P <0 0 0 1) ,与基线PANSS阴性症状评分 [(19 7± 5 1)分 ]存在负相关 (r =- 0 35 ,P <0 0 1) ;(3)基础pHVA含量及其治疗前后差值[(2 6± 1 3) μg/L]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减分值 [(10 8± 4 1)分 ]均分别呈正相关 (r =0 4 8,P <0 0 1;r=0 6 0 ,P <0 0 0 1)。结论 患者组治疗前pHVA可部分反映精神分裂症症状 (尤其是阳性症状 )的严重程度 ,基础 pHVA含量及治疗前后pHVA水平的变化与利培酮治疗阳性症状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 5 羟色胺 ( 5 HT)在强迫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强迫思维与强迫动作亚组、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间血小板 5 HT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别测定 2 9例强迫症患者 [(强迫症组 ,根据Y BOCS强迫量表因子得分将其分为强迫思维 ( 16例 )、强迫动作 ( 7例 )和混合性( 6例 ) 3组 ]、2 0例抑郁障碍患者 (抑郁症组 )、17例焦虑障碍患者 (焦虑症组 )和 2 8名正常人 (正常人组 )的血小板 5 HT含量。结果 强迫症组血小板 5 HT水平 [( 139± 172 ) μg/L]低于正常人组 [( 2 4 8±2 15 ) μg/L]及焦虑症组 [( 397± 4 0 1) μg/L],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39;P =0 0 2 0 ) ;与抑郁症组 [( 2 0 2± 16 2 ) μg/L]的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 ;强迫思维 [( 85± 6 6 ) μg/L]与强迫动作组 [( 16 9± 10 0 ) μg/L]间血小板 5 HT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结论 强迫症患者 5 HT浓度变化与抑郁障碍患者趋同 ,与焦虑障碍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 ;单纯强迫思维者的 5 HT浓度与单纯强迫动作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阳性 )和以阴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阴性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催乳素 {PRL)水平及氯氮平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对 2 6例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阳性组 )和 2 2例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阴性组 )用氯氮平治疗 6周 ,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阳性症状量表 (SAPS)或阴性症状量表 (SANS)评定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6周末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脑脊液PRL水平。结果 治疗前阳性组PRL水平 [(1.0 8± 0 .39) μg/L]低于阴性组 [(1.34± 0 .4 1) μg/L],P <0 .0 5 ;治疗后阳性组PRL水平 [(1.16± 0 .35 ) μg/L]较治疗前升高 ,阴性组 [(1.2 4± 0 .4 6 ) μg/L]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后BPRS、SAPS或SANS总分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阳性和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PRL基础水平有差异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PRL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探讨重度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入院后24 h内测定的空腹血糖值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血糖组(血糖值> 6.11 mmol/L)与正常血糖组的GOS良好率和死亡率,同时比较高血糖组中不同GCS的血糖水平。结果高血糖组GOS良好率(21.7 %)低于正常血糖组(35.6 %),而死亡率(43.5 %)高于正常血糖组(26 %);高血糖组中GCS 3~5分组血糖值(12.37±2.27)mmol/L明显高于GCS 6 ~ 8分组(9.0±2.0)mmol/L。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因应激反应或损伤下丘脑、脑干等因素易出现血糖升高,伤情越重,血糖越高,且严重影响预后,过高血糖是导致伤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在抗精神病药诱发糖代谢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异常在抗精神病药诱发糖代谢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对152例空腹血糖(FPG)、糖耐量试验2H血糖(2HPG)正常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按HBA1C正常/异常分层后随机分HBA1C正常组(115例,以下简称正常组)及HBA1C异常组(37例,以下简称异常组),分别给予利培酮(正常组37例,异常组12例)、氯氮平(正常组40例,异常组13例)及氯丙嗪(正常组38例,异常组12例)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后测定各组患者的FPG及2HPG。结果(1)仅氯氮平异常组患者治疗后2HPG[(9·5±1·8)MMOL/L]较治疗前[(7·2±1·4)MMOL/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内治疗前、后FP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HBA1C水平因素与药物因素对治疗后2HPG存在交互作用(P<0·01)。(4)氯氮平异常组患者治疗后2HPG高于利培酮异常组[(7·4±1·7)MMOL/L]及氯丙嗪异常组[(7·3±1·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正常组患者治疗后2HP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各异常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合计2HPG[(7·1±1·6)MMOL/L],[(8·1±1·9)MMOL/L]均高于各正常组的合计2HPG[(6·2±1·4)MMOL/L],[(6·5±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6)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后发生糖代谢疾病的比值比(OR)经标化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BA1C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是抗精神病药诱发糖代谢疾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4例,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选择51名正常人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患者组空腹血糖浓度[(5.0±0.7)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0.5)mmoL/L],服糖后2 h血糖浓度[(6.5±1.9)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P<0.05;t=4.8,P<0.05).患者组空腹血糖受损者2例(3.7%),对照组为0例(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糖耐量异常者10例(18.9%),对照组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P<0.05).糖耐量正常与异常的患者在精神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血糖与年龄、病程、首发年龄、BMI、血脂、精神症状评分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提示精神分裂症和糖代谢异常之间可能有潜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GSM)对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初诊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n=28)和非脑梗死组(n=199); 收集首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及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指标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GSM)、斑块体积(Plaque volume,PV)、斑块厚度(Plaque thickness,PT); 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超声指标水平的差异,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效能。结果 脑梗死组合并冠心病的比例(35.71% vs 19.09%)及空腹血糖[(7.37±1.32)vs(6.82±0.85)mmol/L]、餐后2 h血糖[(13.16±3.52)vs(11.97±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ype A1C,HbA1c)[(7.03±0.98)vs(6.55±0.33)%]、总胆固醇[(5.98±1.13)vs(5.41±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42±0.65)vs(3.05±0.40)mmol/L]、尿酸[(360.01±76.87)vs(320.15±80.55)mmol/L]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的GSM[(35.24±6.92)vs(41.93±11.82)]均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PT,PV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DLC,HbA1c、颈动脉斑块GSM是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6.073、4.205、0.852(P<0.05)且四项指标单独或联合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具有预测价值,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初诊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GSM降低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GSM联合实验室指标LDL-C,HbA1c能够进行脑梗死发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病程及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者组为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58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正常人.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进行精神症状评定.结果患者组IL-4[ (68±29) ng/L]、IL-10为[(61±25)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50±23) ng/L,(32±18) 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0.00);IL-12 [(35±15)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3±27) ng/L],差异有显著性(P=0.01); IFN-γ [(41±17) ng/L]与对照组 [(51±23) ng/L]的差异无显著性(P=0.09).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与病程无相关(r=0.09,0.07,-0.20,-0.21;P=0.63,0.71,0.30 , 0.27), 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均与精神症状评定无显著相关(P>0.05).患者组IL-4 浓度水平与IL-10的浓度水平正相关(r=0.52,P=0.03),IL-12与IFN-γ浓度水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1.00,P=0.00).对照组4种细胞因子间均无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存在紊乱,但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电位的随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ERPs)P3 0 0 的P3 波异常的意义。方法 对 2 1例精神分裂症、15例抑郁症患者在未服药和停药半年后的发病期及 2年缓解期后采用视觉图像辨认作业引出中央点P3 0 0 ,并与 2 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病例组在发病期P3 潜伏期 [精神分裂症组 (431± 42 )ms,抑郁症组 (40 5± 32 )ms]延长、波幅 [精神分裂症组 (4 7± 2 0 ) μV ,抑郁症组 (5 3± 2 7) μV]下降 ,与对照组 [(36 7± 13)ms、(9 3± 3 1) μV]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缓解期复查仅精神分裂症组P3 潜伏期 [(410± 30 )ms]及波幅 [(7 1± 3 3) μV]异常较明显 ,抑郁症组潜伏期[(374± 9)ms,波幅为 (8 1± 4 1) μV]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P3 波异常具一定跨状态稳定性 ,其中潜伏期的延长更为稳定 ;而在抑郁症则与临床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广泛性焦虑患者单胺递质、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患者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浆肾上腺素 (EPH)、去甲肾上腺素 (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S)和白细胞介素Ⅱ (IL 2 )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2 9例患者接受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 6个月 ,于治疗前后取血测定上述生化指标 ,选择2 9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EPH为 (5 91± 34 5 )ng/L、ACTH为 (2 4± 2 1)ng/L ,IL 2为 (2 2 3± 2 0 1)U/L ,均高于对照组 [(35 2± 10 9)ng/L、(12± 11)ng/L、(88± 86 )U/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S为 (79± 49)U/L ,低于对照组 (138± 74)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E为 (741± 390 )ng/L ,与对照组 (75 1± 2 11)ng/L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患者经 6个月治疗焦虑症状缓解后 ,ACTH [(14± 9)ng/L]和IL 2 [(133± 76 )U/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 ,CS[(148± 10 7)U/L]水平增高 (P <0 0 5 ) ,均接近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结论 广泛性焦虑患者存在生化指标EPH、ACTH、CS和IL 2的异常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载脂蛋白E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的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 4 8例AD患者 (AD组 ) ,2 34名非痴呆健康人 (对照组 )的apoE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对AD组全部样本和对照组 84名样本的血清apoE、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I(apoAI)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将AD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分为ε2 、ε3 和ε4组 ,并以ε3 基因为基线 ,分别比较ε2 和ε4基因对血脂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 对照组apoE基因以ε3 频率为最高 ,其ε3 / 3 基因型最常见 ,其次为ε2 / 3 和ε3 / 4型。AD组ε4基因频率 (0 2 19)明显高于对照组 (0 0 5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AD组apoE为 (40± 9)mg/L、TC为 (4 4± 0 7)mmol/L、TG为 (0 99± 0 32 )mmol/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44± 10 )mg/L ,(4 7±0 8)mmol/L ,(1 19± 0 87)mmol/L];而apoB浓度 [(0 98± 0 14 )g/L]明显高于对照组 [(0 81± 0 2 0 )g/L];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 (P <0 0 5~ 0 0 1)。以ADε3 基因组血脂为基线 ,ε2 基因可以使apoE、TG浓度升高 ,使TC和apoB浓度降低。相反 ,ε4基因可以使apoE、TG浓度下降 ,使TC和apoB浓度升高。结论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门控功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治疗前后的听觉诱发电位P50变异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分别于治疗前(66例)、治疗第5周(42例)和第12周(32例)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P50检测,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以正常人(对照组,92名)的P50做比较。结果(1)治疗前,患者组的S1-P50波幅[(3±2)μV]低于对照组[(6±3)μV],S2-P50波幅[(4±2)μV]高于对照组[(2±1)μV],均P<0.01;患者组S2/S1比值[(81±40)%]高于对照组[(42±21)%],S1-S2波幅[(2±1)μV]低于对照组[(3±2)μV],100(1-S2/S1)值(19±17)低于对照组(5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患者组的S2/S1、S1-S2和100(1-S2/S1)与PANSS评分无相关性(P>0.05)。(3)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组在治疗第5周末及第12周末P50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P50变异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改变,具有一定的属性标志特性,值得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的注意、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的特点。方法对 5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患者组 )及其健康同胞 5 0名 (同胞组 ) ,以及 4 5名正常对照者 (正常对照组 )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和持续操作测验 (CPT) ,评估注意、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结果 (1)在WCST中 ,患者组及其同胞组的总测验次数 (分别为 83 4± 2 3 2和 74 1± 2 4 6 )、持续错误数 (分别为 2 5 8± 11 7和 2 2 8± 10 7)、随机错误数 (33 4± 19 2和 2 5 9± 17 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6 0 0± 2 1 6、14 8± 8 3和 18 1± 16 0 ;P <0 0 1)。 (2 )在CPT中 ,患者组的评分 [(2 8 4± 4 0 )分 ]低于同胞组 [(30 4± 2 3)分 ]和正常对照组 [(30 9± 2 8)分 ],而同胞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3)患者组及其同胞组发生执行功能障碍 (分别为 2 9例和 2 5例 )和注意缺陷 (分别为 2 2例和 7例 )的例数均多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9例和 4例 ;P <0 0 1) ,其中有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缺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同胞出现这一缺陷的比率 (6 6 % )高于无缺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同胞 (2 8% )。(4)WCST中的持续错误数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r =- 0 32 ,P <0 0 1) ,CPT与性别 (r=- 0 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和MMP-9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及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 依据彩超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是否存在易损斑块,120例脑梗死患者被分为非易损斑块组(66例)和易损斑块组(54例); 比较2组一般资料、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酸、MMP-8和MMP-9水平,并依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易损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hsCRP[(8.64±2.17)mg/L比(3.34±0.77)mg/L]、LDL-C[(3.36±0.53)mmo/l/L比(2.90±0.54)mmol/L]、MMP-8[(8.87±1.99)ng/mL比(5.17±1.76)ng/mL]和MMP-9[(115.75±20.87)ng/mL比(81.64±6.53)ng/mL]水平显著升高,HDL-C[(1.13±0.18)mmol/L比(1.14±0.28)m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8、MMP-9、hsCRP和LDL-C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7~3.126,P<0.05或<0.01)。结论 MMP-8、MMP-9水平可作为预测和识别易损斑块的辅助检查指标,且有助于制定脑梗死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