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常遇到老年人输液和给药问题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 ,抗病能力差 ,容易同时患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 ,因此在输液和给药前 ,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 ,考虑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应急措施。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谈谈老年人输液的心得。1 输液前护理1.1 心理护理 由于各种原因 ,在静脉输液前 ,老年人容易出现种种不同的心理变化 ,有的慢性病人对静脉输液有恐惧心理 ,认为输液使病情加重了 ,因而忧心忡忡 ;有的病人认为自己年龄大了 ,产生悲观情绪 ,拒绝静脉输液 ;还有的病人输液治疗行动不方便 ,担心吃饭、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在临床输液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科室住院病人不同输液护理要求,制定4种输液提示卡,对2011年6~12月126名病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分阶段的临床输液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应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对病人进行输液管理及健康教育,病人对输液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6%,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达到99%.结论 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病人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护理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静脉输液是护士最基本的一项工作 ,教科书对有关静脉输液的护理讲解甚少 ,主要靠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为了更好地做好静脉输液的护理 ,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阅读大量同行们的经验总结 ,现将静脉输液护理作以下体会。1 准备工作1.1 孙丽娜[1] 通过对 30例静脉输液患者需求的调查 ,发现输液安全是病人最担心的问题 ;刘玺[2 ] 认为 ,大多数病人对静脉输液知识缺乏了解 ,因此 ,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静脉输液 ,在计划阶段 ,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1.2 满足病人的择优心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情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观察480例患儿及其家长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全部患儿在行静脉输液前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患儿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病人静脉输液需求,以便更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实际问题。方法对486名在我院门诊就诊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门诊病人在静脉输液需求、输液过程中的不适及担心的问题和对护士应观察的内容要求方面的29项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则有些项目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这次调查使我们找出存在于这些静脉输液的门诊病人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在静脉输液中病人产生不同的心理、生理反应时,护士必须深入了解病人的感受与需求,结合病人的经历、背景,有针对性地给予个体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老年病人治疗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年病人急救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老年病人与成年人相比存在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往往给静脉输液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性改变,易发生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从而加重老年病人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和康复。2004年1月~12月我们对1122例老年住院病人的静脉输液进行观察、护理,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许滨芳 《河北医学》2003,9(11):1029-1030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是最为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作者在护理检查过程中发现 ,在静脉输液的前、中、后存在着一些易被护理人员忽视的问题。诸如 ,输液前的心理护理 ,忽视交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忽视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反应 ,忽视输液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的方法和时间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 ,甚至影响治疗效果。作者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满足患者对护理需求的目的出发 ,对以上问题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求教于同仁。1 静脉输液前1.1 忽视患者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前心理护理对于初…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导致静脉输液出现外渗情况的因素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3月~2012年1月期间发生的30例静脉输液外渗情况,实施对应的护理策略,缓解病人的畏惧心理,尽力将病人的痛苦减到最低,并且尽力减少损伤。结果:30例病人都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心理变化,依照不同病人皮肤损伤的具体情况,实施与之对应的护理策略,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通过研究导致静脉输液出现外泄情况的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预防与护理策略,在临床的护理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床应用范围 静脉输血、输液:它能满足不同年龄及各种病人的长期输液,以及多次化疗外周各部位常用浅静脉严重破坏,穿刺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头皮针输液,与静脉切开输液相近,但留置输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静脉切开输液。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而手背静脉是静脉输液常用的部位。老年人体弱多病,在进行静脉输液时经常会出现进针难,液体易渗出等问题。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方便护理人员操作,我在此对老年人的手背静脉输液的穿刺方向、进针角度及心理疏导做了改进。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200例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并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茅彤华 《中原医刊》2003,30(21):66-66
门诊注射病人较多 ,各种疾病种类也不同 ,注射方法有多种 ,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体质等千差万别 ,接受注射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要达到正确的注射目的 ,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注射时 ,要运用多种形式 ,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注射实践 ,对此类病人注射时的心理护理颇有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门诊注射方法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与静脉输液 ,其中以皮下注射为少 ,肌肉注射与静脉输液为多。门诊病人中年龄最小的 4岁 ,最大的 86岁 ,多数在 16~60岁之间的病人。体质有胖有瘦 ,近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门诊输液室500例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变化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儿童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使护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许梅  张雪岚 《河北医学》2005,11(3):265-266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情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386例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是抢救急、危重病人最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静脉输液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随着临床静脉用药的不断增多,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比例高达95%以上,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为保证静脉输液安全,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给病人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香 《吉林医学》2008,29(6):503-504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普通的技术操作之一。但由于病人的状况不同穿刺的方法、部位也不同,如果操作方法不当会造成穿刺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静脉输液是临床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抢救危重病人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静脉输液在儿科临床中更有其重要意义。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儿科护理实践中,对小儿静脉穿刺有如下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莉  李国珍 《当代医学》2008,(18):122-123
静脉输液是老年病人治疗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年病人急救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老年病人与成年人相比存在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往往给静脉输液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性改变,易发生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从而加重老年病人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做好静脉辅液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心理护理就是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病人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增强病人对输液治疗的信心,加快了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老年病人治疗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年病人急救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老年病人与成年人相比存在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往往给静脉输液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性改变,易发生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从而加重老年病人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和  相似文献   

20.
输液贴指压法应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病人394例次,随机分为实验A组(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实验B组(输液贴拇指直压法),观察输液贴不同指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再将静脉输液病人241例次,随机分为输液贴组(实验组)、传统棉签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制定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使用输液贴指压法按压止血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使用输液贴不同指压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输液贴指压法与传统棉签按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固定、不移位、止血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止血按压效果明显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