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照组口服(阿托品片)15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心电图心律两组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助阳益气治疗阳气虚弱性缓慢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36例患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 痊愈加例,显效14例,无效2例.结论 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桂枝甘革汤加减治疗阳气虚弱性缓慢心律失常方法合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参麦注射液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心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用参麦注射液,疗效显著,临床用药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淅川县中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宝丸治疗,观察组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庆海 《中外医疗》2009,28(24):109-110
目的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体会。方法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对照组分别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氯雷他定,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洗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76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对照组接受心宝丸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比对照组81.58%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其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病例口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1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4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S、S、S征又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的器质病变导致起搏或和传导机能渐进性衰竭,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和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综合征。过缓或过速心律失常的交替出现是“病窦”的特点,目前治疗比较困难,笔者在临床上应用中药麻黄细辛汤治疗S、S、S征,均取得满意疗效。一、小析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伤寒论》,原方用于“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过去由我院收治的11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干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前后不同状态下心率水平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7.2%(P0.05);有3例用药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复常时间、药物应用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心率水平和心律状态,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迟脉范畴,脉率多在60次/分以下。笔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例1、陈某某,62岁,女性,退休工人,1985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自述胸闷,头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1月-2017年4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并提取数据,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9篇,患者1 530例;在综合疗效方面,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疗效优于对照组,RR=1.30,95%CI[1.23,1.38(]P<0.000 01);治疗后基础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7.87,95%CI[6.47,9.26(]P<0.000 01);治疗后最慢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6.45,95%CI[4.72,8.18(]P<0.000 01);治疗后平均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7.20,95%CI[6.23,8.16(]P<0.000 01);治疗后静息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8.03,95%CI[6.52,9.54(]P<0.000 01);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RR=1.47,95%CI[0.94,2.30(]P<0.10);不良反应方面,共6篇文献提到均未发生严重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临床疗效、改善心率方面有一定作用,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痹症临床效果.方法:不分性别、年龄、职业,按诊断标准确诊的痹症患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随证加减治疗.结果:共治疗50例,治愈35例,有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6%.结论: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痹证既能温阳祛寒除湿,又能发散通络以祛病邪,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部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都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组成,具有助阳解表之功,主治少阴里虚兼太阳表实证。目前,对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近年来,本方的临床运用及有关药理实验研究文献,作一归纳概述。1 临床应用1.1 循环系统疾病 ①缓慢心律失常:李文华〔...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导师陈明教授临床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动过缓、过敏性鼻炎、脱发、肾炎水肿等验案四则,提示麻黄细辛附子汤可广泛运用于各类阳虚性疾病,并且其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中医辨证属肾阳虚损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麻辛附子汤为《伤寒论》方,由麻黄、细辛、附子三药组成。笔者运用剂量一般为附子30克,麻黄10克、细辛3克。此方为温经解表,扶正祛邪之良方,原用于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四肢痠痛,欲寐无神,脉沉等。但于临床实际应用上,多用加味麻辛附子汤,即于上方中加入桂枝五钱,干姜三钱,大枣五枚,甘草二钱,故又称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或称加味麻辛附子汤.  相似文献   

18.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之太少并病,出现发热寒无汗,足冷,脉反沉时使用,方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笔者以此方加味在临床上用来治疗现代医学的感冒(阳虚外感型)和血栓闭塞型脉管炎(阳虚寒凝型),取得满意的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门诊随机选择76例符合中医阳虚寒凝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水煎服,对照组38例口服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麻黄细辛附子汤功用助阳解表,仲景主要用于治疗太少两感证。认为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除痹止痛。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但究其病机总属阳气虚损,寒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不通则痛。从中医机理、现代药理、临床运用等多方面对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风湿病进行了探讨,为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风湿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