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分析8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探讨二者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本组病例包括支气管肺炎58例(67.4%),大病灶肺炎18例(20%),大叶或节段性肺炎2例(2.3%)。间质性肺炎5例(5.8%)。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阳性3例(3.5%)。通过肺部体征和X线表现的对照分析,提出提高本病诊断率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前后胸部 X 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 NRDS 的58例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分析用药前后患儿的胸部 X 线表现及变化规律。结果:58例患儿首次拍片的诊断结果:NRDS Ⅰ级13例(22%),Ⅱ级25例(43%),Ⅲ级13例(22%),Ⅳ级7例(13%);PS 治疗后2~72 h 第1次复查胸片,示双肺透亮度较前增高48例,降低5例,增高且伴有纵隔和(或)肺间质积气4例;19例进行第2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新生儿肺炎15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肺间质积气1例;11例第3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肺炎7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间质积气1例;1例第4次复查胸片,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胸片显示气管插管位置异常10例。结论:X 线检查可用于评价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NRDS 的疗效,了解气管插管的位置,并能早期发现肺炎、纵隔和肺间质积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分析X线摄片诊断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63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2个月至1岁5例(8%),~3岁11例(17%),3~6岁32例(51%),7~12岁15例(24%),平均年龄(5±3)岁。采用美国GE公司计算机X线摄影(CR)行胸部正侧位片,曝光条件根据患儿体厚设定,靶片距100~160 cm,患儿安静时曝光拍摄,尽可能避免再次拍摄和降低射线剂量。总结X线图片质量、临床表现,分析X线摄片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26张胸片图像中,一级片120张(95.2%),二级片5张(4.0%),三级片1张(0.8%),废片0张。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发热、咽部发红、喘息、呼吸音粗糙等。63例患儿肺部均存在影像学改变,双侧肺病变23例(37%),单侧肺40例(63%),其中右侧肺27例(68%),左侧肺13例(32%)。 X线表现为间质浸润型阴影35例(56%)、肺泡浸润型阴影19例(30%)、肺门增浓型阴影8例(13%)和混合型阴影2例(3%)。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发热等,X线表现主要是间质浸润型阴影、肺泡浸润型阴影等,确诊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炎140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14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探讨二者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本组病例包括支气管肺炎79例(56.43%),大病灶肺炎42例(30%)、大叶或节段性肺炎4例(2.86%)、间质性肺炎13例(9.28%)及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阴性2例(1.43%)。通过肺部体征和X线表现的对照分析,作者提出提高本病诊断率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的临床及胸部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华国  陈平有  桑玲  武谦  张海波   《放射学实践》2009,24(7):781-78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为HFMD的3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FMD的临床主要特点是持续发热,口腔、手足部掌面及肛周多发性疱疹。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强5例(13.2%),支气管肺炎或肺炎28例(73.7%),肺水肿2例(5.3%),无明显异常3例(7.9%)。肺部病变出现早,变化快,发病后2~4d达到高峰,多数在1周左右吸收消散。肺部改变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HFMD的胸部X线表现可反映其病情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1例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清学确诊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11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均为足月儿。发病年龄7。27d,平均15.8d。11例均行X线胸片检查;其中9例行胸部cT扫描。所有患儿均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衣原体IgM及IgG抗体。结果11例患儿初诊症状均以无热性呼吸道表现为主,发病后仅3例逐渐伴有发热。血清学衣原体抗体检查均为阳性。x线胸片表现双肺透亮度增高8例次;多发小结节及网格影7例次(类粟粒结核改变4例次,伴发实变影6例次)。cT表现为肺内间质性改变伴结节影9例次,结节影大小、密度及分布不甚均匀,以胸膜下结节影(6例次)及融合结节(5例次)多见;两肺过度充气8例次,合并实质浸润10例次.支气管血管束增厚7例次,磨玻璃影4例次,无胸膜渗出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影像以双肺过度充气和弥漫网织颗粒影为主要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热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和影像学结合有助于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的鉴别诊断应用。方法 选取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和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肺炎组,对比分析两种肺炎的CT影像特征。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痰;支原体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两组胸痛、咳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多肺叶分布概率、肺下叶分布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分布概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肺实变(72.50%)和空气支气管征(52.50%)为主,且胸腔积液(50.00%)较为多见,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磨玻璃影(92.50%)、支气管管壁增厚(75.00%)以及铺路石征(22.50%)为主,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CT征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CT影像特征均有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玲  武谦  张海波  徐霖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1):1398-140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肺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以期提高对HFMD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3月住院确诊为HFMD的患儿46例,对其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HFMD临床主要特征是持续发热,口腔、手足掌面及肛周多发性疱疹。胸部X线表现:肺纹理增强7例(15.2%),支气管肺炎或肺炎30例(65.2%),肺水肿4例(8.7%),正常5例(10.9%)。肺部病变的特点是出现早,变化迅速,发病后2~4天达到高峰,绝大多数患儿肺部病变在1周左右吸收消散,肺部改变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HFMD的胸部X线表现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气漏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6例新生儿肺气漏的床旁正位胸部X线表现。结果26例患儿中气胸18例,肺间质气肿4例,纵隔气肿3例,心包积气1例,其中气胸合并肺间质气肿2例,气胸合并纵隔气肿1例,气胸合并气腹1例;新生儿透明膜病6例,新生儿肺炎4例,新生儿湿肺4例,吸入性肺炎3例。4例为呼吸机气道压力过高致肺气漏。2例死亡。结论床旁胸部X线为新生儿肺气漏的首选检查方式,通过它可以正确诊断和分析肺气漏的类型、程度及范围。新生儿患基础疾病进行正压通气时易导致肺气漏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病毒肺炎(AdVP)的胸部CT 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次聚集性发病的45例AdVP 患者病程早期阶段临床和胸部CT资料,首次胸部CT检查时间为发病后1~6d,平均(2.22±1.37)d。主要观察肺部感染性病变的部位、形态、数量、分布和主要征象如实变影、磨玻璃影(GGO )和间质性改变等。结果:4 5例中轻症肺炎39例,重症6例。45例共83个病灶,均表现为肺部局灶性病变,以双肺下叶多见(61/83,73.5%),其中单发24例(53.3%),多发21例(46.7%);大叶性病灶8个、段或亚段性23个、斑片状48个、单纯小结节性4个。以实变为主的病灶28个,以GGO 为主30个,以间质改变为主25个;肺叶、肺段性病灶31个,其中表现为实变伴 GGO 20个、单纯实变4个、单纯间质性改变4个及单纯肺段性GGO 3个,病灶密度不均,多不占据整个肺叶或肺段;斑片状病灶4 8个,其中表现为实变伴或不伴GGO 30个、间质性改变18个,病灶倾向于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19个(39.6%)、沿肺外周区域分布25个(52.1%)。8例病情有进展的患者复查胸部CT,表现为GGO病灶扩大、密度增高和多种形态的新发病灶。结论:AdVP 的主要胸部CT表现为肺部单发或多发的叶段性或斑片状实变、GGOs或间质性改变,病变多位于两肺下叶分。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tieieney syndrome,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CT扫描31例,DR胸片14例,经CT引导下穿刺26例,综合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4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灶累及1个肺段的10例,2个肺段的6例,3—5个肺段的4例,两肺弥漫性分布的20例,肺部无阳性表现者5例,其中病理证实同时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omoe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10例,合并细菌(化脓菌)感染8例,合并真菌感染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病变表现形态多样,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仍不失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李宏军  包东英  李雪琴  齐石   《放射学实践》2010,25(9):951-955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影像表现特征及病理机制,提高对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死亡患者的影像表现,并与尸检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5例行肺部CT检查,其中1例行胸部X线及CT扫描,2例仅行胸部X线正位片检查。5例尸检,2例尸体解剖。结果:7例甲型流感患者均在发病4~7d出现危重症表现,其中2例患有基础性疾病(糖尿病),1例孕妇;3例X线胸片显示两肺弥漫性模糊密度增高阴影,中下肺为著;5例肺部CT显示两侧中下肺外带、背段及基底段片状实变阴影,其中1例合并出现气胸、肺不张、胸腔积液,1例双上肺内可见薄壁空洞和扩张支气管影。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的重要诊断评估手段,其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化性肺炎伴脓肿的病理及螺旋CT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6例机化性肺炎伴脓肿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变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及增强表现等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特征。结果:26例中14例(54%)病灶位于胸膜下,呈团块、结节、不规则及楔形等多种形态,边缘多毛糙、模糊,18例(70%)边缘可见长、短毛刺,11例(42%)出现胸膜增厚或牵拉,14例CT(54%)显示平扫病灶内出现单发或多发类圆形透亮区,3例(12%)出现形态不规则空洞。增强后平扫上显示为类圆形透亮区者均无强化,13例(50%)出现单发、多发类圆形无强化低密度区或蜂窝状改变,仅2例病灶呈环形强化;实变区域强化明显且有延迟强化趋势。病理上病灶内以局部肺实变、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长入肺泡腔内、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及局部或多灶性脓肿为特点。结论:多发小圆形透亮区或多发小圆形无强化区是机化性肺炎伴脓肿的特征性CT表现,当病变边缘不规则且出现空洞改变时,应考虑到机化性肺炎伴脓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杨振海  赵毅凯  尹智  薛鸿祥   《放射学实践》2010,25(5):497-500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眼眶受累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或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眼眶受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2例均行眼眶CT检查,其中5例行CT增强,6例行MRI或增强检查。结果:12例神经纤维瘤病病例中,Ⅰ型8例,Ⅱ型4例。眼眶内受累10例,视神经受累2例,眼球内受累3例,眼环增厚伴点状钙化1例,泪腺2例,视神经孔2例,海绵窦2例,眼睑部6例。CT表现为眶内不规则形等密度影,眼球内半月形等密度影,视神经孔开大,邻近骨质缺损或增生硬化。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中度增强。MRI增强后脂肪抑制序列更能清晰显示病变。结论:神经纤维瘤病眼眶受累的CT和MRI表现多种多样,结合临床和其他部位影像学资料,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依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7例确诊的孕产妇(孕妇4例,产妇3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中,围产期妇女6例,重症型5例,危重型2例,占住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1.3%(7/520),占重症及危重型患者的9.2%(7/76)。影像学表现特点:病变分布于双肺下叶5例;病变形态呈大片状影4例,呈小片状影5例;病变呈较高密度实变影5例、磨玻璃影4例;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6例;治疗后,肺部病变大片密度较高实变影在短期内有明显吸收,淡薄影磨玻璃密度影完全吸收。结论:孕产妇是发生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危险群体,特别是围产期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双肺中叶(舌叶)及下叶大片状或小片状密度较高实变影,多伴有胸腔积液,积极有效治疗可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S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X线摄影所示的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进行分型、测量,并与MRI所见进行对照,分析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与SIS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中,肩峰平坦形(Ⅰ型)8例、弧形(Ⅱ型)10例、钩状(Ⅲ型)42例。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下间隙为(1.21±0.36)cm,MRI所示肩峰下间隙值为(1.10±0.18)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MRI分级Ⅰ级27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肩峰下间隙值与肩袖损伤MRI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SIS发生密切相关;当肩峰形态为钩状及肩峰下间隙值1cm,强烈提示SIS可能,对于无MRI的基层医院诊断SIS临床意义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2010年确诊的12例DPB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影像学、肺功能的改善。结果入组患者12例,确定诊断9例,一般诊断3例。男7例,女5例。年龄42~73岁,平均(51±13)岁。从起病到确诊时间2个月~8年。随访时间(3.1±1.2)年。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X线胸片符合典型DPB改变7例,HRCT符合典型DPB改变12例,均可见小叶中性型结节,10例(83.33%)可见外周型支气管扩张,3例(25.00%)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患者影像学均有鼻窦炎表现。12例患者肺功能检查均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6例(50.00%)伴有弥散性通气功能障碍。治疗后FEV1均恢复到80%以上。治疗前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Ⅰ型2例(16.67%),呼吸衰竭Ⅱ型2例(16.67%),氧分压(未吸氧)低于80mmHg10例(83.33%)。治疗后呼吸衰竭均得到纠正。痰培养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7例(58.3%),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16.7%)。冷凝集试验:12例患者10例行冷凝集检查,2例阳性(20%)。12例患者中选用口服罗红霉素4例,口服阿奇霉素8例,平均服药时间(8±5)个月。治疗后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该组患者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3例(25.0%),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16.7%),支气管扩张5例(41.7%),肺结核1例(8.3%),间质性肺炎1例(8.3%)。结论①DPB临床误诊率较高;②加强对DPB的认识以及同其临床、影像、病理表现相似疾病的鉴别是诊断该病的关键;③中国人DPB患者冷凝集试验阳性率较低;④DPB对14及15元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技术(DR)图像有心缘弧形重叠影显示率、X线表现及形成原因,以期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在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内调阅5000例胸部DR图像,统计右心缘弧形重叠影显示率,观察有心缘弧形重叠影形态、位置等影像表现。结果5000例胸部DR图像中229例显示右心缘弧形重叠影,显示率4.60%;男、女性别组及4个年龄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9例图像共显示“弧形”231个:位于有心缘上部共183例,其中182例呈反“D”形,1例呈分叶状:位于右心缘下部共48例,其中46例呈反“D”形,1例呈结节状,1例呈梭形。结论正常生理结构形成右心缘弧形重叠影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形态位置等表现有助于判断正常或病变。  相似文献   

19.
尹京春  吕明权  邱乾德   《放射学实践》2010,25(9):974-97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实验室证实的甲型H1N1肺炎胸部CT表现。结果:34例中累及两肺5个肺叶17例,占50%;累及4个肺叶3例,占8.8%;累及3个肺叶6例,占17.6%;累及2个肺叶5例,占14.7%;累及1个肺叶3例,占8.8%。单纯毛玻璃样阴影15例,占44.1%,表现为斑片状及云雾样淡薄影,边缘模糊,病灶中心密度相对较高,可见血管纹理通过;单纯实变阴影5例,占14.7%,表现为团片状、斑片状及棉球样影,密度较高;毛玻璃影与实变阴影同时存在14例,占41.2%,表现为云雾样淡薄影、棉球样实变影同时存在,肺周边区域及下叶基底部的病灶密度高于其它部位。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2例,占35.3%;病灶内合并网格样改变19例,占55.9%;小结节影3例,占8.8%;支气管壁增厚3例,占8.8%;两侧胸腔少量积液1例,占2.9%。结论:甲型H1N1肺炎病变分布范围广,变化快,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