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发展以及国际间实验动物交流的更加深入与广泛,实验动物特别是大、小鼠疾病的流行情况也呈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有新被发现的病原体在大、小鼠群中迅速传播;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流行性疾病在动物群中仍处在高感染率的状况。这些病原感染实验大、小鼠后常常能引起动物免疫功能、生理生化指标、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变化、甚至是明显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免疫缺陷型动物)和病理学变化。这对动物健康及实验研究将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国际上近年来大、小鼠中主要及新发现的流行病病原体的发现过程、诊断方法、临床症状、以及它们对实验潜在的影响作简要的介绍,以期能为国内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4固龄小鼠最显著的发病特征是腹泻,占受试动物的34.0%;而5周龄小鼠则以肝脏点状坏死为主,占受试动物的57.1%。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肝、肠组织中发现典型的病理改变及大量的泰泽氏病原体。上述病理改变在心脏也有发现。将发病小鼠肝匀浆液实验感染SPF小鼠获得成功:并在小鼠中进行了该病原体的传代。泰泽氏病原体在4℃条件下2h后对小鼠的毒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鼠肝炎是小鼠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多数为隐性感染。在实验条件的刺激下病毒可以被激活,使小鼠发病死亡,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病毒性鼠肝炎的检测为国内外鉴定实验动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往检测本病大多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及测定谷丙转氨酶的含量。1978年Carthen报告应用ELIsA试验检测鼠肝炎病毒,使病毒性鼠肝炎检测技术得以提高。本文介绍我所最近应用HRP—SPA—ELISA法检测鼠肝炎病毒,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情况,本文引“感染指数”这一评估指标。探索测算感染指数的最佳方法,以便更加科学的反映实验动物的感染状况。方法 感染指数,也称感染度,它是对实验动物质量监测的定性指标。通过加工汇总实验动物的病原体感染率,综合反映某一特定实验动物群体的病原体感染状态或趋势的一种指标。结果 总体上,小鼠病原体感染指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大鼠的病原体感染指数则逐年上升。分别比较各类病原体感染指数发现,小鼠中寄生虫感染指数最高,而大鼠中细菌感染指数最高。结论 感染指数分析揭示了实验动物质量的基本状况,需要加强对小鼠寄生虫的监测,而大鼠的细菌检测需要投入更多关注。小鼠病原体感染情况得到控制,大鼠各类病原体的控制情况均逐年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5.
利用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在补体存在的条件下,使人的“0”型红细胞发生凝集性质的免疫粘连血凝试验(IAHA),当前已应用于病毒领域的许多方面,尤其是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并在实践中表明IAHA比补体结合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均为敏感。本文报告了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应用IAHA方法检测小鼠肝炎,并与ELISA方法在重复性、敏感性和应用性方面作了比较,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材料:抗原——鼠肝炎病毒沪-79株(本动物中心分离)。血球——人“O”型红细胞,保存于聚乙二醇血球保存液(708液),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洗二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上海市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大鼠、小鼠细菌携带状况。方法比较国内外实验动物细菌监测方案,选取螺杆菌、啮齿柠檬酸杆菌、牛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作为检测项目,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收集样品共计848份,采用PCR方法对上述6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SPF级设施均无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清洁级设施2014年无肺炎克雷伯杆菌污染,其它病原体在不同级别设施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所有清洁级设施均存在螺杆菌和牛棒状杆菌污染。螺杆菌、啮齿柠檬酸杆菌和牛棒状杆菌在不同级别动物上均检出阳性。螺杆菌、绿脓杆菌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而啮齿柠檬酸杆菌、牛棒状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率则呈上升趋势。结论本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上海地区实验大鼠、小鼠细菌携带状况,为提高实验动物质量和饲养管理水平起促进作用,为我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按现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对我国商品化的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进行微生物状况检测,为生产高质量的实验动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五家主要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生产的ICR、KM、C57 BL/6、BALB/c及BA LB/c-nu品系的SPF级小鼠进行随机抽检.检测抽检小鼠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情况.结果 在抽检的SPF级小鼠中,病毒污染主要包括呼肠孤病毒Ⅲ型( Reo-3)、小鼠肺炎病毒(PVM)和多瘤病毒(POLY);主要细菌污染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这些微生物病原体中,除条件性致病菌绿脓杆菌外,其他病原体对小鼠本身和实验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小鼠肝炎病毒(MHV)是小鼠的一种主要病原体,对小鼠的感染大多数呈亚临床感染。MHV对裸鼠是致死性病原体。由于已有一些肿瘤细胞株污染MHV的事例,所以预防MHV感染,对肿瘤学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这类感染一般以血清学方法检测,但据报道,不同品系小鼠免疫应答的差异可影响常用的补体结合试验的检出率。另外,不同株的MHV也具有不同的抗原性和致病性。自从发现了这些病毒株的结构蛋白具有类似的抗原性以来,就开始考虑用单价MHV抗原检测其病毒抗体的可能性。在本组研究中,对同时饲养在MHV污染房间  相似文献   

9.
肺霉形体(Mycoplasma pulmonis)是啮齿类动物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它广泛存在于大鼠与小鼠的生产群中,感染率超过鼠类病毒感染率。Lindsey对美国7个大鼠群、13个小鼠群进行调查后发现,肺霉形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86%和85%(ELISA法测定),43%和31%(培养法测定)。通常这种微生物呈隐性感染,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转为显性感染,患鼠出现明显体征,影响许多研究领域的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过程。因此,了解肺霉形体感染的发病特征,有效地控制肺霉形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1991年10月在本中心大鼠群中,发现数例大鼠发生肺霉形体感染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体征,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动物试经是药理学试验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实验动物为小鼠、大鼠、豚鼠、猫、狗等。本文对采用鱼进行中草药药理学试验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文献资料的启示鱼试验法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如大学动物福利联合会(UFAW),对实验用鱼的饲养管理和应用都做了详细的介绍。Mitruka介绍了应用鱼进行生理学研究和药理学研究,发现鳟鱼,特别是虹鳟(rainbow trout)对一些化学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近年来,在实验动物的繁殖或动物实验设施方面,正在依靠改善封闭屏障系统等的饲育设施以致力于传染病的预防。但目前现状是,一旦让病原体侵入到设施内,就难扑灭,此时,不得不关闭群体或中止实验。本设施大多使用同原近交系小鼠,这些小鼠在1979年1月发生了由肺霉形体和仙台病毒混台感染的以呼吸器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由于贵重的同源小鼠来源困难,不可能将这些小鼠全部淘汰,因此,我们计划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中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大鼠和小鼠。对于其病因一直存有争论。到1983年CAR bacillus首次记载后,人们才对实验动物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加以重新认识。关于本病,在荷兰、美国、日本等国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目前仅限国外文献报道,国内至今尚未见有任何记述。笔者于1987年在日本(财)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医学动物研究室研修期间,了解到国外对本病原体的最新研究动态,并且在该研究室键山直子博士的指导下,参加了部分实验研究工作,从而体会到该病对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和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标准鼠盒,实验大、小鼠更喜好有筑巢材料的“环境丰荣” 鼠盒。向标准鼠盒中放入筑巢材料,可以为大、小鼠提供筑巢、躲避、攀爬、休息的环境。因此,在实验大、小鼠饲养过程中,提供筑巢材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丰富实验动物环境,提高实验动物福利的方法。本文就筑巢材料应用背景、近年来在啮齿类实验动物环境丰荣中的应用、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三方面做以综述,并对今后筑巢材料在改善实验动物福利的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陕西省部分实验动物使用单位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大、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检测结果,了解各单位大、小鼠病原微生物学质量状况,为实验动物质量管理与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 14922.2-2011、GB/T 14926-2001和GB/T 14926.21-2008,由陕西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大、小鼠进行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抽样检测并分析质量状况。结果 2017年~2021年累计抽检109家单位的小鼠2549只,45家单位的大鼠503只。检测结果显示,小鼠体外寄生虫(螨虫)检出率由5.26%降为0.15%,肠道鞭毛虫由10.53%降为0.45%,肠道蠕虫由0.40%升至2.39%,沙门菌由2.78%降至无检出,泰泽病原体抗体阳性率由1.38%降至无检出;大鼠体外寄生虫(螨虫)检出率由7.07%降至无检出;肠道鞭毛虫由11.50%降为0.83%,蠕虫由3.79%升至7.50%,金黄色葡萄球菌由1.77%降至无检出。小鼠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2017年检出小鼠肝炎病毒(4.71%)、仙台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3'-二氯联苯胺(DCB)的急性毒性和体内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大鼠、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经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得DCB对大鼠、小鼠的LD50分别为4.64、3.16mg/kg,按毒性分级属微毒级物质。在小鼠微核试验中,DCB在高剂量(800mg/kg)时,能诱发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P<0.01);在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DCB在高剂量(216mg/kg)时可分别诱发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小鼠精子畸形率升高(P<0.01,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DCB对实验动物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验动物中心等级大鼠和小鼠的寄生虫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级大、小鼠的建立,是各项医学科研顺利完成、保证科研质量的前提。为配合我省等级大、小鼠的建立,我室自1995年起开展对实验动物寄生虫的监测工作和大、小鼠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的调查,并提出了改进建议,2000年5月我们对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报验的普通级和清洁级大、小鼠进行了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IVC笼具进行清洁小鼠繁育生产及动物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独立通气笼盒(IVC设施)进行清洁小鼠的繁殖生产及动物实验的效果。方法:应用IVC笼具进行清洁小鼠繁育生产及动物实验并通过严格的软件管理。结果:小鼠繁殖生长良好,微生物质控指标达到清洁小鼠标准要求,科研动物实验结果稳定、可靠。结论:说明IVC笼具可以生产清洁级小鼠及进行动物实验,本试验的成功对于推动基层科研动实验条件的提高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16SrRNA测序及序列分析方法来鉴定一株来自实验室饲养小鼠的细菌。方法:对可疑小鼠的血液进行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菌株的表型,PCR扩增菌株16SrRNA并进行测序,将测序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的菌株序列进行进化树和基因距离分析。结果:本研究鉴定的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表皮葡萄球菌。结论: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细菌的方法适用于非专业研究人员;实验动物也可能含有病原体,进行动物实验时要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州管圆线虫对大白鼠致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管圆线虫是嗜酸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的病原体,有关该虫致病作用的研究,在我国台湾省,Cross曾报告过应用本虫感染猴子的致病作用实验研究,但我国大陆尚未见报导。我们对该虫的实验病理研究,是从1980年5月开始动物感染,于1981年获得动物感染成功,在此基础上观察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大白鼠脑及肺的病理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茶树油皮肤消毒液反复使用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为茶树油消毒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采用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家兔皮肤刺激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茶树油皮肤消毒液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结果大、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茶树油皮肤消毒液的LD50均大于5000mg/kgBW,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未发现该受试样品对体细胞有诱变作用;新西兰家兔的多次完整皮肤束B激实验结果,每只动物的平均积分小于0.5,属无刺激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给药量在1000mg/kgBW以下,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大鼠的体重、脏体系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无显著影响,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茶树油皮肤消毒液毒性较低,刺激性小,将其开发成消毒剂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