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微泡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声造影和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不仅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而且更扩展了治疗领域。新型超声造影刑的临床应用是近年来超声医学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超声造影和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不仅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而且更扩展了治疗领域.新型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是近年来超声医学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载药超声微泡的靶向治疗是当前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载药微泡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迅速聚集于靶组织,在超声作用下微泡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能使其有效穿透血管内皮屏障,定点释放内部包裹的药物,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本文就载药超声微泡的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制备及应用等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载尿激酶(uPA)阴离子脂质微泡,探讨其联合低频超声的体外溶栓效果。方法利用二硬脂酸磷酯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酯酰甘油(DPPG)、PEG2000修饰二硬脂酸磷酯酰乙醇胺(DSPE-PEG2000)3种磷脂,通过机械振荡法制备阴离子微泡,再将微泡与uPA混合孵育,两者结合即得载药微泡,用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用FITC标记uPA,制得荧光标记的载药微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泡的形态及uPA与微泡的黏附情况。用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载药微泡与未载药微泡的表面电荷;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载药微泡进行验证;测量加入10000、50000和100000UuPA时微泡的包封率。抽取大鼠血液制作体外血栓模型,测定载药微泡联合低频超声的体外溶栓效果。采用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载药微泡的平均粒径为(1.76±0.29)μm,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FITC标记的uPA成功结合到阴离子微泡表面。载药微泡的表面电荷明显低于未载药微泡的表面电荷:(-36.64±0.21)mV与(-66.33±2.38)mV,t=21.538,P〈0.05;SDS—PAGE显示载药微泡的泳道有明显的蛋白质条带,而未载药微泡没有;当uPA加入量分别为10000、50000和100000U时,药物包封率分别为(42.01±2.02)%、(33.24±1.95)%和(33.10±1.65)%(F=22.340,P〈0.05)。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超声组、未载药微泡±超声组、载药微泡±超声组、单纯uPA组的体外溶栓效率分别为(4.09±0.80)%、(8.50±1.48)%、(14.27±1.59)%、(35.72±6.31)%、(16.87±0.46)%,载药微泡超声组最高(F=48.783,t=-8.613、-7.273、-5.942及-6.908,均P〈0.05)。结论阴离子微泡能成功搭载uPA,该微泡联合低频超声的溶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比增强超声的造影剂,已经被广泛应用至今。近年来,微泡不仅仅用于超声造影,还逐渐和治疗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药物及基因递送方面。但微泡的粒径较大,难以通过血管壁渗透到周围组织中,尤其是肿瘤组织。然而,粒径为纳米级的微泡,就有这种渗透的可能性。研究发现,纳米微泡的表面可以偶联许多特异性配体,例如单克隆抗体或者多肽。此外许多药物、基因等可以与纳米微泡结合,或者包裹在纳米微泡内部。本文以纳米微泡研究为背景,阐述微泡从对比增强的超声造影剂发展到一种基因递送媒介的演进历程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高且日趋年轻化,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一种类型,常可危及生命。超声联合微泡有望通过多种途径,如介导基因治疗、辅助干细胞移植、协助PCI和药物溶栓治疗等,在未来成为临床上高效治疗AMI的新技术。本文就超声联合微泡在AM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超声微泡自1968年由Gramiak及Shah报道发现至今,已广泛应用于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然而超声微泡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临床超声诊断,近年来,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迅速发展,利用微泡在超声介导下的空化效应可以达到靶向给药、靶向治疗的作用。Lawrie等[1]发现使用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质粒DNA转染,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超声不仅仅用于临床诊断,在治疗方面也显示一定的益处,如将特异性配体(基因或药物)连接到造影剂微泡表面,使它到达特定的组织或器官,选择性地与相应受体结合,在超声作用下,基因或药物从微泡中脱出而达到局部靶向治疗的目的。1超声微泡造影剂种类目前临床所用超声造影剂均为内含气体的微气泡,其气体可为二氧化碳、氧气或大分子惰性气体(多为氟烷气体)等;其成膜材料有磷脂类化合物、白蛋白、糖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多聚物等[1]。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多聚物抗压性和稳定性高,氟烷气体分子量较大、溶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VEGFR2 (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为靶点的靶向超声微泡对裸鼠结肠癌新生血管的成像效果.方法 以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将特异性结合VEGF主要受体KDR的小肽K237与脂质微泡耦联构建靶向微泡,用同样方法将对照肽与脂质微泡耦联,构建对照微泡.以KDR阴性表达的人结肠癌LS174T细胞株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12只荷瘤鼠经尾静脉随机先后注射靶向微泡、对照微泡,2种微泡注射间隔30 min.注射靶向微泡后5 min和注射对照微泡后5 min荷瘤鼠均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各组微泡在肿瘤组织造影增强情况,测量肿瘤组织的声强度(Ⅵ).另取6只荷瘤鼠预先注射K237肽后再注射靶向微泡,观察微泡的成像效果.靶向微泡组、对照微泡组、小肽预先封闭组肿瘤组织的Ⅵ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t检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KDR在肿瘤组织表达及分布规律.结果 成功制备了靶向微泡.注射超声微泡后5 min超声检查显示靶向微泡组肿瘤组织超声造影明显增强,对照微泡组及小肽预先封闭组仅见轻度的超声造影增强.3组Ⅵ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30,P<0.01).靶向微泡组与对照微泡组Ⅵ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18±9.56与8.28±4.74,t=6.91,P<0.01);小肽预先封闭组Ⅵ值与靶向微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3.44与30.18±9.56,t =4.91,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荷瘤鼠结肠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KDR表达较正常组织血管内皮细胞KDR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以KDR为靶点的靶向超声微泡可以与荷瘤鼠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特异性黏附并有效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纳米包膜超声造影微泡的结构参数及声学参数对其次谐波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据此制备适用于次谐波成像的超声造影微泡。方法 基于包膜超声造影微泡的理论模型建立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与分析系统,从理论上分析微泡的结构参数与声学参数等对微泡次谐波特性的影响。同时,对微泡进行分级分离得到不同尺寸分布的微泡,并对其体外声学特性进行测试。结果 仿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泡的膜材料一定时,通过控制微泡粒径的分布,在一定的声压条件下可得到较强的次谐波响应;通过分级分离除去较小微泡后所得的次谐波响应比未分离前显著增强。结论 利用基于模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能够对微泡的次谐波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微泡的制备进行理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