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1],是心血管科常见疾患,我们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发现,本病与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关系密切,可明显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此,我们通过传统中医疏肝解郁法与穴位敷贴技术的结合,创制中药穴位敷贴法,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本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导致的心理应激和焦虑紧张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治疗中,单纯药物治疗,不能完全缓解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障碍,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和进行心理干预才是综合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并分析某县中医院门诊7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影响因素.结果 52.6%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人际关系、婚姻状况、病程.结论 应重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发的焦虑情绪,并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lt;0.01);SCL-90的总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lt;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者,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改变,因此在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更应注重综合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96例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结果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3.33%(P〈0.05)。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27.08%,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3.33%(P〈0.01)。与已调研的56例不稳定心绞痛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评结果比较,本组原发性高血压SAS、SDS分值水平最低,不稳定心绞痛组最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焦虑、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比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轻。临床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注意识别心理问题,尽早给予心理干预与物理康复疗法,必要时联合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情绪与降压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1999WH0/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分类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为研究病例,男97例,女39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177;7)岁。采用SCL,90进行有无情绪障碍的分类,对存在情绪障碍的患者(93例)进行情绪干预(B组,46例)和非情绪干预(C组,47例)的对照研究,同时与无情绪障碍(A组)的患者进行对照。3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开博通片12.5mg,3次/d,治疗4周。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情绪障碍发生率为68.4%,主要以焦虑为主,有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经治疗前后比较,A、B组降压效果明显好于C组(P&;lt;0.01),A、B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B组经治疗后情绪变化也非常明显,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A组有效率86%。B组有效率87%。C组有效率62%。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的关系,患者的情绪障碍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并与同龄和同性别健康者对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检出抑郁状态患者36例(48.0%),平均HAMD评分为18.74±5.56,而对照组分别为11例(15.9%)和7.34±2.07(X~2=16.799,P<0.01,t=3.751,P<0.01)。HAMD分项比较中,原发性高血压组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昼夜变化、睡眠障碍等分测验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78~3.414,P<0.01~0.05),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常伴有抑郁状态,对后者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643-1643
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并与同龄和同性别健康者对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检出抑郁状态患者36例(48.0%),平均HAMD评分为18.74&;#177;5.56,而对照组分别为11例(15.9%)和7.34&;#177;2.07(χ^2=16.799,P&;lt;0.0l,t=3.751,P&;lt;0.01)。HAMD分项比较中,原发性高血压组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昼夜变化、睡眠障碍等分测验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78~3.414,P&;lt;0.01~0.05),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常伴有抑郁状态,对后者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总体幸福感与情绪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55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测量。结果高血压患者总体幸福感较低,负性情绪较严重,其负性情绪状态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总体幸福感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密切相关。对高血压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应及早给予心理干预,调整其情绪状态,增加正性情绪,增强总体幸福感,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导致的心理应激和焦虑紧张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治疗中,单纯药物治疗,不能完全缓解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障碍,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和进行心理干预才是综合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压贴联合中药足浴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负性情绪、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贴联合中药足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血压、心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和HAMA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贴联合中药足浴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降低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12.
心理因素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便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合理用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在武汉大学医院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药物治疗的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治疗有效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83),治疗无效的纳入对照组(n=53),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平均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52.57&;#177;11.54和33.80&;#177;5.90;U=9.25,P&;lt;0.01);而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36.68&;#177;8.76和55.68&;#177;23.36;U=5.60,P&;lt;0.01),显示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心理测评时焦虑情绪多较高,其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也较高,而相应的社会支持分值较低。经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发现: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与家庭生活有关的问题、社会支持总分、焦虑自评量表等4个因子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有鉴别作用,归类正确率为78.69%。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用药外,还应注重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影响因素的调适。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情绪与降压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分类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为研究病例,男97例,女39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7)岁。采用SCL-90进行有无情绪障碍的分类,对存在情绪障碍的患者(93例)进行情绪干预(B组,46例)和非情绪干预(C组,47例)的对照研究,同时与无情绪障碍(A组)的患者进行对照。3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开博通片12.5mg,3次/d,治疗4周。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情绪障碍发生率为68.4%,主要以焦虑为主,有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经治疗前后比较,A、B组降压效果明显好于C组(P<0.01),A、B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经治疗后情绪变化也非常明显,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有效率86%。B组有效率87%。C组有效率62%。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的关系,患者的情绪障碍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SCL-90的总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者,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改变,因此在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更应注重综合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黛力新合并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与冠心病心绞痛有密切关系,能否有效地调节情绪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对伴有焦虑情绪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及心理健康教育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凤强 《中国临床研究》2013,(2):123-125,127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5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和同期53例年龄、性别与原发性癫痫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原发性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45.28%和52.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3%及13.20%(P均<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次发作年龄小、发作频率大、病程长和有睡眠问题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而原发性癫痫者对癫痫了解程度和SSRS总分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主观支持分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情绪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均P<0.05);患者躯体、情绪、角色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情绪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静脉压增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也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为特征的慢性病。其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是影响高血压病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这时需要对伴有负性情绪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取得协同治疗的效果。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采用护理干预治疗100例高血压患者,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关系 ,从而为该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以 160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 RatingAnxietyScale ,SAS)以及自制调查表在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焦虑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值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①原发性高血压病不是单纯的器质性疾病 ,它与心理状态互为因果。②结合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③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便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合理用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在武汉大学医院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药物治疗的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治疗有效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83),治疗无效的纳入对照组(n=53),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平均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52.57±11.54和33.80±5.90;U=9.25,P<0.01);而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36.68±8.76和55.68±23.36;U=5.60,P<0.01),显示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心理测评时焦虑情绪多较高,其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也较高,而相应的社会支持分值较低。经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发现: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与家庭生活有关的问题、社会支持总分、焦虑自评量表等4个因子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有鉴别作用,归类正确率为78.69%。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用药外,还应注重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影响因素的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