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惠茹  王景昭 《眼科》1996,5(2):90-92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复杂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然而远期疗效不尽相同,仍有11%~53%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可能,1995年2月~1995年12月连续收治15例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分别采取巩膜外手术,硅油下视网膜手术,硅油取出后玻璃体一视网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12例视网膜复位(80%),其术后视力为0.1~0.7者10只眼,0.05以下者2只眼,随访3~10个月,平均4.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56例(75眼),术后随访6~60(28.24±5.47)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提高者70眼(93.33%),视力不变者3眼(4.00%),视力下降者2眼(2.67%)。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眼压分别为(20.3±9.2)mmHg(1kPa=7.5mmHg)、(17.1±7.3)mmHg、(19.2±8.5)mmHg,与术前的(12.7±6.1)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后囊膜混浊8眼,角膜轻度水肿5眼,前房渗出5眼,玻璃体再出血2眼,视网膜脱离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低浓度丝裂霉素C在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暴露巩膜的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组为单纯胬肉切除术,术后加用0.02%(0.2mg/ml)丝裂霉素C滴眼,每日2次,连续5天。随访期为12~18月,平均14.2±1.2月。结果:对照组31眼中8眼复发(25.8%),治疗组中28眼中2眼复发(7.1%),两者差异显著(P<0.01)。无重大并发症出现。结论:低浓度(0.02%)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后应用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某,女,72岁,农民,1995年10月20日,右眼剧痛、头疼、呕吐来诊。检查右眼视力光感,结膜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瞳孔散大(直径8mm),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压13.2kPa(1kPa=7.5mmHg)。门诊按青光眼急性发作治疗,静滴20%甘露醇500ml,口服醋氮酰受0.25、SB0.6,2次/日。1%匹卡品,0.5%噻马心安眼液滴眼2次/日。用药1小明后病人自觉症状好转,视力指数/1m。角膜透明,瞳孔缩小,眼压6.23kPa。患者恐惧手术要求药物治疗。1996年1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delayedsuprachoriodalhaemorrhage,DSCH)的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分步手术治疗DSCH的效果。方法 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DSCH的10例(10眼)患者,收集并分析临床数据,包括眼底检查、眼部B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视力和眼压等。结果 10例(10眼)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56.60±17. 67)岁。8例患者行巩膜切开引流术或/和玻璃体切割术,另2例行保守治疗。随访时间为(15.2±4.3)个月。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全身使用抗凝剂或溶栓剂及慢性肾病是DSCH的危险因素。一旦确诊为DSCH,早期进行手术干预将会为患者的预后带来更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6.
眼眶神经鞘瘤3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分析1985~1994年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眼眶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研究30例孤立性眼眶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对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孤立性眼眶神经鞘瘤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多表现为眼球突出,可伴有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眼球活动受限等。均行手术摘除肿瘤。术后视力下降8例(26.7%),不变13例(43.3%),提高9例(30.0%);早期上睑下垂8例(26.7%),眼球活动受限11例(36.7%)。术后随访1.5~10.0年,5例复发,其中1例为低度恶性,4例为良性。大部分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受限者,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应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选择最佳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角膜内皮细胞观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用角膜内皮细胞分析仪对58例(69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行内皮细胞观察。手术前和术后3-6月的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581.9±343.2个/mm2和2274.6±406.7个/mm2,细胞丧失率为11.9%。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342.18±139.21μm2和393.03±203.45μm2,变异系数分别为40.68%和51.7%,六角形细胞比率分别为55.3±13.6%和46.4±17.1%,均有显著性差异。角膜厚度分别为561.8±36.7μm和570.1±34.4μm,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占89.7%,1.0以上者占61.8%。  相似文献   

8.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改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Wu X  Zhu S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39-34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眼压变化。方法对49例(53只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前及术后定期眼压测量。结果发现无论术毕对切口缝合与否,术后10~12小时眼压均较术前明显升高;缝合切口组眼压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不缝合切口组(t分别为4.41和3.32,P分别为0.0001和0.0020)。术后16只眼眼压>3.00kPa(1kPa=7.5mmHg),其中缝合切口组10只眼(10/20,50.0%),不缝合切口组6只眼(6/33,18.2%),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5.9820,P=0.014)。术后22~24小时眼压已明显降低,46~48小时已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升高,缝合切口者眼压升高更为显著,应于术后注意测量眼压,以便及时作相应处理,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2014,(10):959-96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5例16眼,均于5d~3个月(平均10d)前行患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1例12眼经Nd:YAG激光治疗,6例6眼经透明角膜周边虹膜切开联合周边囊膜悬韧带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其中包括Nd:YAG激光治疗后复发的2眼)。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等,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1例12眼经Nd:YAG激光治疗,其中治疗有效10眼(83.3%)。治疗后7d患眼视力为034±0.08,较治疗前的0.08±0.03显著提高(P=0.00)。激光治疗后7d患眼前房深度和眼压分别为(2.30±0.21)mm和(15.50±1.96)mmHg(1kPa=7.5mmHg),与治疗前的(0.83±0.18)mm和(35.10±5.78)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手术治疗后7d患眼前房深度和眼压分别为(2.15±0.22)mm和(14.50±2.17)mmHg,与治疗前的(0.47±0.08)mm和(39.83±4.40)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末次随访时,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眼前房深度与眼压与治疗后7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恶性青光眼,创伤小,操作简便,有效率高。经透明角膜周边虹膜切开联合周边囊膜悬韧带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解除房水逆流,手术效果肯定,可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复杂恶性青光眼包括无Nd: YAG激光治疗条件或治疗失败患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璐  陈逖 《临床眼科杂志》2000,8(6):459-460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35例(43眼)难治性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中,辅助用0.2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12~71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 术后12个月眼压在正常范围内81.4%;局部应用适量降眼压药水,眼压在2.79kPa(21mmHg)以下7.0%;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88.4%。并发症:角膜上皮损害11.6%,早期伤口漏及浅前房4.7%,低压性黄斑水肿2.3%,晶状体混浊加重14.0%。结论 丝裂霉素C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显著地延长滤过泡的功能及降低眼内压,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25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了总结,术后远期观察(3月以上)311眼,裸眼视力在0.5以上261眼(83.9%);矫正视力0.5以上293眼(94.2%)。并对手术方法,散、缩瞳药物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认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技巧及粘弹物质的应用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挺  陈家祺 《眼科研究》1995,13(2):104-106
将无明显角膜散光(≤1.00DC)的白内障病人15例施行表面角膜镜片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Ⅰ期手术),另将无明显角膜散光(≤1.00DC)的无晶体眼病人19例施行表面角膜镜片术(Ⅱ期手术)。术后二组病人裸眼视力的提高程度相似;角膜屈光度增加分别为9.77±2.84D和9.84±2.35D;发生明显角膜散光(>1.00DC)者分别为9例(60%)和10例(52.63%),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二组病人屈光效应稳定时间分别为5.37±0.84个月及4.45±1.05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角膜镜片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选择眼内晚期(D期或E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11例(12眼),采用博士伦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包括玻璃体切割、肿瘤切除、视网膜光凝、眼内填充等。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结果 所有患眼均完成视网膜肿物切除。术后10眼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2眼因肿瘤范围大,视网膜大部分切除。8眼硅油填充,2眼行C3F8填充,2眼未作眼内填充。随访末,病情稳定者8眼,肿瘤复发4眼,眼球摘除1眼,因肿瘤眼外转移去世1例,2眼再行玻璃体内注射马法兰。硅油取出3眼,硅油置换1眼,4眼硅油长期填充。视力保持0.2以上5眼,患儿因年龄小不配合视力检查者7眼。并发白内障2眼,行白内障摘出术。结论 玻璃体手术能够有效切除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对保留眼球和患眼视力,提高患儿生存率有一定帮助,但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小儿斜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578例患儿在静脉诱导吸入麻醉方法下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观察处理及结果,年龄选择1~14岁,手术时间0.5~3.5h,ASA分级Ⅰ~ⅡD级,术前30min肌注术前药,麻醉诱导用2.5%硫贲妥钠5~7.5mg/kg及卡肌宁0.5~0.6mg/kg静脉注射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60%N2O,40%O2,,0.6~l%安氟醚维持麻醉,调节潮气量(10~15ml/kg)和呼吸频率(15~20次/min),维持PETCO24.5~5.5kPa,术中血压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术中眼心反射的防治仍需进一步去探讨。用此麻醉方法易掌握麻醉深度,术后苏醒快且合并症少,是目前小儿斜视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马凡综合征并发视网膜脱离(RD)的疗效。方法 对30例35眼马凡综合症并发RD病人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分4种。术后观察3月,进行效果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3月视网膜复位率为25/35(71.4%),其中PVRB~C1-2级、PVRC3级、PVRD级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6/8(75%)、2/4(50%)、17/27(73.9%)。结论 环扎、加压术治疗马凡综合征并发PVRB~C1  相似文献   

16.
预防性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虹  黎晓新 《眼科研究》1998,16(1):60-62
目的比较和评价预防性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临床效果。方法对1988年10月到1996年7月预防性治疗RRD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70例患者近视眼占70.7%。经预防性治疗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其中16只眼经激光封孔失败后改行视网膜冷冻联合外加压术。经预防治疗后新裂孔出现为23只眼(7.04%),出现黄斑部视网膜前膜13只眼(4.32%)。术后视力不变及改善者占93.56%。结论预防治疗RR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47例5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虹膜损伤4眼(7.1%),晶体后囊膜破裂8眼(14.2%),角膜水肿10眼(17.8%),术后前房出血1眼(1.8%),术后晶体前膜形成2眼(3.6%)。结论良好的白内障手术基础和熟练的手术技术,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3nm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轻度和中度近视1年随访结果[英]/TalleyAR…AmJOphthalmol.,1994,118(3).-304~311报告用VISX2015准分子激光器行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轻度和中度近视的第Ⅲ期(6个月至...  相似文献   

19.
15岁以下儿童玻璃体手术预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追踪随访了行玻璃体手术2年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53例,其占同期玻璃体手术总例数的10.79%。病因有眼穿通伤26例(49.06%),眼挫伤15例(28.3%),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及先天性眼部异常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各4例(7.55%)。术后28-61个月视力恢复0.02以上者35例(66.04%),其中0.5以上者12例(34.29%)。64.15%(34例)的病例术中见增殖性改变,其中19例(55.88%)系广泛性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是致术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41例(48眼)近绝对期青光眼通过手术结合药物治疗,26眼(54.16%)视力得到改善,14眼(29.17%)视力无改变。15例(17眼)经手术后3~10年随访观察,视力较术前提高者7眼(41.17%),不变者6眼(35.29%)。表明近绝对期青光眼在及时、积极治疗。手术结合药物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