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并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于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并行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On-pump beating heart, OnPBH-CABG)患者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选取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62例(男性46例,女性16例)对照,比较术前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并行循环组的术后早期临床效果良好,并行循环组呼吸机辅助时间(21.73±17.69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64±2.11d)、院内死亡率(2.38%)以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等术后指标均与OPC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并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研究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分析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696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Eu-roSCORE大于6),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PCABG组和CABG组。比较OPCABG和CABG两组病例在术前资料、手术死亡率、EuroSCORE分值、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围术期心肌梗死、出血、脑部并发症、新发心房颤动、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等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OPCABG组504例,EuroSCORE评分7.71±1.27;CABG组192例,EuroSCORE评分7.64±1.33。全部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46±1.42个,ICU时间65.4±6.73 h,带气管插管时间16.4±6.9 h,并发症率27.9%,手术死亡率4.31%,EuroSCORE平均值7.68±1.30。两组病例术前资料在年龄、合并症、性别比例、心功能、EuroSCOR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OPCABG组与CABG组在远端吻合口数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97例射血分数(EF)<0.30的冠心病患者的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择97例EF<0.30的高危患者,全部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55例,女性42例.术前测定射血分数0.18~0.29(0.240±0.031).合并心肌梗死史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9例,支架置入治疗史16例.NYHA心功能Ⅱ级39例、Ⅲ级35例、Ⅳ级23例.冠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21例、多支病变65例、左主干病变11例,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反流43例,合并室壁瘤13例,左室血栓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3~76 (61.3±4.2)mm.结果 97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平均远端吻合口(3.7±1.1)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7例,均在手术中安放.住院死亡2例.1例脑梗塞导致左侧肢体偏瘫,未愈出院,1例肺梗塞,保守治疗好转.随访2~21个月.出院后死亡3例,3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需要长期强心利尿药物治疗.其余患者心功能良好,未再次接受心导管术.结论 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能有效降低手术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0月-2004年1月958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其中191例并发糖尿病.糖尿病和无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应用体外循环进一步分为四组,对四组患者术前、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应用体外循环患者手术病死率为5.6%,糖尿病组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为2.1%.结论糖尿病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完全闭塞是指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血管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此类患者多发生突然死亡,所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很少见。文献报道其检出率占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的0.04%-0.43%。1998--2006年我们对收治的6例LMCA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在体外循环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占同期CABG的0.36%,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特点及中期随访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从1998年1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科实施的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包括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92例和OPCAB 151例,比较分析了术前常见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并对术后7年中期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危险因素中,除年龄和糖尿病外其余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OPCAB组与CCAB组比较,平均远端血管吻合口数明显减少(3.08±0.76比3.34±0.76,P=0.025),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则显著缩短,术后主要并发症(如低心排出量、IABP使用、肾功能不全)明显减少,住院死亡率无明显差别。术后中期随访结果显示OPCAB组射血分数显著比CCAB组高(63.1%±11.7%比59.0%±10.8%,P=0.049),OPCAB组血管桥闭塞率也明显高于CCAB组(44.7%比18.8%,P=0.022)。结论 OPCAB在术后恢复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减少方面均明显优于CCAB。从术后中期的随访来看,OPCAB组射血分数显著高于CCAB组,显示OPCAB在心功能恢复方面优于CCAB。术后7年OPCAB组血管桥闭塞率显著高于CCAB组,说明OPCAB操作难度大,可能影响了血管桥的中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表面喷洒小剂量使用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心律失常及血流动力学的干预作用。方法:在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行OP-CABG的862例患者,随机选择射血分数(EF)<45%的冠心病患者76例并分为两组,用药组(A组):术前心脏表面喷洒硝甘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5 mL(浓度:硝酸甘油0.1 mg/mL、利多卡因2 mg/mL),对照组(B组)使用温0.9%氯化钠液。记录两组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和标准II导联心电图以及A组用药前后的左心室收缩压、心率,记录出现心律失常患者中调整固定器位置后,A组再次喷洒药物后两组心律失常的例数,术后再次喷洒药物用VeryQ流量仪记录用药前后前降支桥血管流量。结果:药物干预对于心律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T段抬高平均值(MST)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前降支桥血管流量的影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术中,用小剂量利多和硝酸甘油混合液在心脏表面喷洒,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功能无较大的影响,不易造成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从而使手术操作的过程更加平稳,是完成OPCAB手术前重要的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温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32例冠心病人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心率控制于50—70次/min,平均动脉压大于60mmHg。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改用体外循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对麻醉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9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将接受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非体外循环组,接受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体外循环组。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非体外循环组对比,体外循环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HD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康复时间短、并发症风险小,今后可将其作为老年CH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在预防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心房纤颤发生的作用。方法:所有入选160例患者均第1次接受OPCABG,且术前均为窦性心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药组为术后3 d每天静脉内输注门冬氨酸钾镁4 g,对照组术后3 d每天输注安慰剂。排除标准:过去存在房颤病史,安装过心脏起搏器,术后心肌梗死,术中改为停跳搭桥的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研究终点是术后发生房颤。结果:试药组房颤发生率为9%,对照组房颤发生率为19%,显著高于试药组(P0.01)。试药组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6±1.3)d vs.(3.6±1.2)d,P0.05]。结论:术后连续3 d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可以安全有效减少OPCABG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60岁以上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就其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3例中,治愈20例(87%),死亡3例(13%).结论老年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并CABG,围术期处理恰当,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搭桥(ONBEAT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47例严重左心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早期行非体外循环搭桥(OPCAB)24例,其中因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紧急转流行ONBEATCABG10例(其中湿备4例);后期23例手术起始就常规行ONBEATCABG术。比较OPCAB(未转流)及常规ONBEATCABG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分析总结OPCAB及ONBEATCABG在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23例行常规ONBEAT下心脏搭桥(3.28±0.62)支,体外循环(ECC)时间(92.34±28.62)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OPCAB紧急转流10例,搭桥(2.07±0.81)支,ECC时间(150.53±64.31)min,术中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术后死亡2例,均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相对于OPCAB,ONBEATCABG对心肌的损伤略重,但合理采用ONBEATCABG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和体温(BT)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诊疗的术后患者1 167例.依据术后7d内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收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同期肺癌根治联合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变化趋势,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完成的15例同期肺癌根治联合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roup A),15例肺癌根治术(Group B)和15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roup C),于术前、术中、术后12h、24h、48h、72h及7d监测各组患者干扰素(INF)、白介素(IL2、IL4、IL6、IL10)等细胞因子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在IFN、IL2、IL4比较上,各组间和各时间点间的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在各时间点的IL6、IL10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oup A与Group C、Group B与Group C之间的比较发现,IL6在除外术前的各时间点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oup A与Group B在术后24h和48h的IL10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oup A与Group B的IL6和IL10峰值出现在术后12h之后逐步回落,在术后7d基本可以接近术前水平。结论:同期肺癌根治联合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围手术期造成细胞因子变化,与肺癌根治术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基本一致,反映出同期手术在围手术期并未出现更多的创伤,其手术安全性是可以被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NC)的种类、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6~10月入院行OPCAB的82例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收集NC危险因素,手术前后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和头颅320排CT脑灌注检查,术后进行神经系统查体确认有无NC的发生。根据术后是否发生NC分为NC组和非NC组,组间进行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NC总发生率为17.01%(14/82),无死亡病例,其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14.63%(12/82),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为6.10%(5/82),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为3.66%(3/82),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为1.22%(1/82);NC组与非NC组间进行既往史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NC组脑卒中病史、CT平扫示病灶、糖尿病病史与非N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CT脑灌注检查提示,两组脑灌注达峰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行OPCAB患者,应重视术前筛查,完善实验室检查、脑灌注检查等,有助于术前筛查出术后发生NC的高危患者,以给予相应的预防治疗;OPCAB对神经系统而言相对安全但仍需要更多资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1]。由于每年冠心病患者人数的不断上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因此,积极实施CABG后心脏康复,实现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现以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化,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既是国家的宏伟目标,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科发展的方向,普及全国各级医院对CABG后心脏康复的认识,以及指导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CABG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在2016年发布的《中西医结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Ⅰ期心脏康复专家共识》[2]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CABG后心脏康复的重要临床研究结果[3-13],针对CABG后心脏康复的临床实践进行科学论证后达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对我国心脏康复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常见的血运重建手段。CABG后心脏康复是一项综合的、整体的全程医疗管理模式,包括运动治疗、二级预防用药、营养支持、心理管理、戒烟等方面,CABG后规范的心脏康复对于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我国CABG后心脏康复的规范化发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CABG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在2016年《中西医结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Ⅰ期心脏康复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就CABG后心脏康复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制定了我国CABG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其中,针对CABG后心脏康复的术前评估、围术期营养、早期营养支持、重症监护病房(ICU)期间康复、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睡眠管理等重要问题提出了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爱芹  刘秋菊 《山东医药》2006,46(20):F0003-F0004
2000年2月~2006年2月,我院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8例,其中〉65岁8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借助3D打印技术辅助行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36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借助3D打印技术打印出1∶1冠脉模型用于辅助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间[观察组(146.60±7.51) min∶对照组(156.00±7.70) min,P0.05],术后引流量[观察组(81.65±12.05) ml∶对照组(92.63±18.60) ml,P0.05],ICU监护治疗时间[观察组(51.08±4.26) h∶对照组(54.21±4.88) h,P0.05],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6.46±0.65) d∶对照组(6.55±0.84) d,P0.05],下肢大隐静脉切口长度[观察组(30.08±3.15) cm∶对照组(33.68±2.58) cm,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全部一次关胸,胸部切口及大隐静脉切口愈合佳。观察组术中、术后未输注红细胞,对照组输注红细胞2例,大隐静脉切口愈合不良1例。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的效果较好,且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患者心功能及切口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97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月冠心病女性患者6 5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73 6± 2 1)岁。冠状动脉造影提示 :冠脉单支病变 9例 ,两支病变 2 0例 ,3支病变 35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 5例 ) ,单纯左主干病变 1例。 6 5例患者中 ,急性心肌梗死 4例 (其中合并室间隔穿孔 1例 ) ,合并二尖瓣病变 3例 (其中 1例尚有三尖瓣关闭不全 ,1例有左房血栓 ) ,主动脉瓣病变 2例 ,室壁瘤 2例 ,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 2例。并存症有高血压 33例、糖尿病 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5例、脑梗死后遗症 3例、肾功能不全 2例。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