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具体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接诊的3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者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用治疗,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西药结合灌肠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用芍药汤+痛泻要方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全面观察,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症状积分、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比对照组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痛泻要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敦煌葆元汤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脾肾两虚兼肝郁气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脾肾两虚兼肝郁气滞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敦煌葆元汤联合痛泻要方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1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敦煌葆元汤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脾肾两虚兼肝郁气滞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相同的中医方剂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治疗组在服用中药同时配合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本组60例,均服用加味痛泻要方,水煎取汁300ml,日2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为9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痛泻要方加味联合洛赛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活  曾雅静  黄印 《右江医学》2005,33(3):246-247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加味联合洛赛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用痛泻要方加味,水煎服,1剂/d,洛赛克20mg,2次/d。对照组48例,用补脾益肠丸治疗,每次6g,3次/d,口服。两组均以30d为一疗程,连用2疗程,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9.2%、95.8%与66.7%、7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095,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洛赛克胶囊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症状,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联合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联合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仅采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 观察组50例,显效16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51例,显效7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4.0%.结论 采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联合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内服配合清热解毒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具有调整全身机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局部病变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10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中外医疗》2010,29(16):126-126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分型采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香砂六君子汤、四神丸合连理汤、白头翁汤合芍药汤辩证施治。结果 109例患者治愈32例,显效39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66%;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最常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犯全部结肠,甚至波及末端回肠。本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用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  相似文献   

11.
韩灵善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153-154
目的 探讨芍药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2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组予以中药芍药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9例,无效10例.从治疗效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药易蒙停、丽珠肠乐、思密达与葛根芩连汤、痛泻要方合方加味共同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过敏性结肠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西药易蒙停、丽珠肠乐、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与痛泻要方合方加味,7 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2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药易蒙停、丽珠肠乐、思密达与葛根芩连汤、痛泻要方合方加味共同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柴胡芍药汤为主方辩证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结果:经过15、30d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上述临床症状消失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随访3~6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柴胡芍药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患者无并发症,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77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丽荣  路凡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51-151,15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分型采用四神丸合连理汤,逍遥散合痛泻要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香砂六君子汤进行对症治疗。结果:77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愈23例,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中医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苓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五苓散合痛泻要方,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配合复方黄连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结论五苓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任登平  徐玉春 《中外医疗》2010,29(27):158-158,160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中药汤剂灌肠治疗,对照组予锡类散、地塞米松、甲硝唑注射液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及护理。结果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有效而低毒的中医药疗法。方法:选择罹患此病,首次接受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虽曾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但又在1年以后复发的病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和敛溃愈疡汤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对照观察了连续3年使用加味痛泻要方和敛溃愈疡汤防治此病的疗效。结果: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在减少此病年均复发次数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其腹痛症状、大便异常程度及结肠粘膜病理改变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敛溃愈疡汤则与治疗前结果相近(P>0.05)。两组患者经连续观察3年,其血清癌胚抗原含量与治疗前含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在连续3年的治疗期间,均无癌变倾向。结论:加味痛泻要方对反复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者有较好治疗作用,虽经长期使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建国 《当代医学》2011,17(2):148-149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颗粒合金双歧片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痛泻要方颗粒每次36g,每天2次,同时予以金双歧片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单纯予以痛泻要方颗粒,用法同前,2疗程后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20例,总有效率84.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且不影响治疗。结论痛泻要方颗粒合金双歧片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乌梅汤结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用乌梅汤结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用乌梅汤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肠镜下病变进行对照观察,并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对照组有效率72.5%;肠镜下病变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梅汤结合中药穴位疗法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病肠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应.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30d后比较临床疗效和疾病活动指数.结果 治疗组60例患者痊愈3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例痊愈28例,好转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活动指数为(1.78±0.37),对照组为(2.55±0.21),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