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2009—2010年4—10月)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共收集578份疑似手足口病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定量分型。结果578例被检测患儿中406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0.24%;EV71阳性208份,检出率为35.99%;CoxA16阳性145份,检出率为25.09%;手足口病2009年以CoxA16流行为主,2010年以EV71流行为主。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81.55%。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占83.91%。结论手足口病在不同时期的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年龄小于3岁的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已成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子。及时、持续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调查,预测其流行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制定其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济源市手足口病病例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济源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862例标本,运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核酸。结果济源市2012年862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742例,阳性率为86.08%;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502例,柯萨奇CoxAl6172例,其他肠道病毒68例。结论济源市2012年1—12月Ev71是手足口病病例的主要病原体,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散届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抚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2011~2012年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送检的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咽拭子样本338份,实时荧光RT-PCR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PE)、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的核酸检测.结果 338例手足口病咽拭子样本中,总阳性率为65.68%(222/338),2011年咽拭子样本EV71阳性检出率(44.44%)高于2012年(2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2012年均以EV71感染为主,病毒流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71是抚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毒,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型分析有助于手足口病的早期防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兴安盟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种类,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2009至2013年兴安盟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采用分析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病原检测结果.结果 2009至2013年全盟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655例,各年发病率依次为113.71/10万、32.09/10万、18.78/10万、27.64/10万和27.49/10万,2009至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居丙类传染病首位,发病高峰为6至7月,≤3岁组病例占发病总数的58.22%;2009至2013年兴安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检测了952标本,检出阳性标本77份,其中EV71阳性标本33份,占实验室诊断病例总数的42.86%;CA16阳性标本15份,占19.4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标本29份,占37.66%.结论 2009至2013年兴安盟地区手足口病疫情比较平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主要病原是EV71和CA16,EV71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年致白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特点,为白城市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011年白城市174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本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白城市174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本实验室检测阳性标本为89份(51.15%),其中8份柯萨奇病毒A16(4.6%)、43份肠道病毒71型(24.71%)、38份肠道其他病毒(21.84%)。结论 2011年致白城市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为EV7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特点。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对2012年采集的粪便、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检测肠道病毒、CoxA16、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标本1046份,肠道病毒阳性676份(64.6%),EV71阳性83份(7.9%),CoxA16阳性489份(46.7%),其他肠道病毒104份(15.3%);阳性标本中,男性阳性382份(56.5%),女性阳性294份(43.5%);全年6~7月份为高峰,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占阳性标本的89.9%。结论 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感染的主要人群,2012年哈尔滨市手足口主要流行株为CoxA16,而EV71和其他HEV也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PCR检测EV71型肠道病毒,了解焦作地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并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4月9日至12月16日焦作地区手足口病患儿肛门拭子407例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肠道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检出肠道病毒EV71型341例,Co XA16型26例型,肠道病毒通用型40例。结论 2014年4月至12月焦作地区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及疫情的有效控制提供有力的病原学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福州市及周边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便更好地治疗及预防手足口病.方法 通过检索归档病历,用Excel 2007统计整理数据,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患病时间、年龄、病情轻重及病原学等.结果 5年内共收治手足口病2 385例,5-7月住院患者合计1 415例(59.33%),其中6月份最多,合计701例(29.39%)为流行高峰,2012年和2014年的9月可以见到次高峰.4岁以下的患儿2 006例,占84.01%.取肛拭子标本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共检测了525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238例,阳性率45.33%,柯萨奇病毒A16 (CoxA16)阳性41例,仅占7.81%.而且在238例EV71阳性患者中,脑炎206例,占86.55%.结论 手足口病在福州地区以夏季高温时为发病高峰期,每年6月形成流行峰值,9月可有次高峰;4岁以下儿童是最主要的易感人群;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且易形成以脑炎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信阳市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集临床880份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粪便和肛拭子、疱疹液,应用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通用型肠道病毒(EV)。结果 880份检测标本中,肠道病毒总体检出率为74.32%,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CA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66%、17.27%和20.11%。不同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45,P<0.01)。880份检测标本中,从发病至采样0~3d病毒核酸检测率最高(83.54%),其次是4~7d(76.87%)。咽拭子、粪便、肛拭和疱疹液阳性率分别为8.33%、78.01%、66.15%和75%。粪便与其它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5,P<0.01)。病例发病集中在4~7月份,以EV71感染为主,病毒感染率以<1岁组最高,男女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结论信阳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年龄、季节界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聊城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构成及临床特点。方法采集2010年6月聊城地区240例HFMD患者(包括23例重症患者)咽拭子并提取病毒RNA。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以肠道病毒5’UTR区通用引物及探针对病毒RNA进行初步筛查,初筛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A16及EV71VP1区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进行型别鉴定。结果普通患者EV71阳性143例、CA16阳性6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1例;重症患者中EV71阳性率达82.6%(19/23),CA16感染未见引起重症。结论聊城地区HFMD患者以1~3岁儿童为主,男性高发于女性,农村高发于城市;HFMD的病原包括EV71、CA16及其他肠道病毒,主要病原为EV71,且EV71感染容易引起重症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洛阳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HFMD)病原学进行分析,为该地区HFMD的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按照洛阳市手足口病防控要求,每月要求洛阳市辖内9县6区定点医院采集一定量HFMD患儿粪便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其他类型病原类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洛阳市2009-2013年共检测标本4 225例,实验室确诊3 248例,阳性率为76.88%;洛阳市引发HFMD病原主要是EV71,但其降低趋势明显,而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HFMD所占比例逐年稳步升高;2010年HFMD病原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P=0.009);其他年度HFMD病原性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2013年外,HFMD病原的城乡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8,P=0.009)。结论洛阳市2009-2013年HFMD病原构成存在一定变化趋势且城乡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应及时对HFMD病原进行检测,并分析流行原因,以便更好地对HFMD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09年5月~2010年4月感染科收治的47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472例患者中,男271例,女201例,5岁以下者占87%,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4~7月份,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265例,占56.1%。主要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等。3例出现肺损害,15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7例出现肝功能损害,287例出现心肌损害,12例并发肺炎,其中重症患者24例,占5.1%。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54.2%(65/120),其中EV71阳性率为38.5%(25/120),CoxAl6阳性率为55.4%(36/120),两者均阳性6.2%(4/120)。24例重症患者中,7例是CoxA16感染,17例是EV71感染。448例普通患儿痊愈出院,24例重症患儿中,死亡1例,其余痊愈,但病程较长。结论: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4~7月份,以EV71和CoxA16病毒感染为主。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危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任丘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以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任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统计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3年中任丘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2293例,重症病例数735例,发病数和重症病例数逐年增高,2012年发病数最高,2009年发病数最低(r=0.47,P<0.05);发病有明显季节性,6、7、8月份为高峰;发病以聚集性儿童居多;重症病例发生率5.98%,2012年和2011年均高于2010年(r =0.43,0.39,P <0.05);2010年和2011年疫情以肠道病毒CoxA 16为主要病毒株,2012年以EV 71病毒为主。结论任丘市手足口病发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并呈季节性变化,以聚集性儿童为主,2010年和2011年以CoxA 16病毒株为主,2012年以EV 71病毒株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临床处置流程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制定处置流程。结果检测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77例,进展至3期患儿39例,进展至4期18例,死亡3例。抽查咽拭子、大便标本56人份,病原学结果柯萨奇A组16型(CoxA16)5例(8.9%)、肠道病毒71型35例(62.5%),肠道病毒未分型16例(28.6%)。结论本院制定的处置流程,能够使手足口病重症得到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在基层医院是有效可行的。为未来本地区的类似传染病防治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手足口病患儿200例,采集咽拭子、粪便、疱疹液标本232份,进行FQ-PCR检测,同时采用ELISA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性以及检测窗口期。结果:应用FQ-PCR方法,咽拭子、粪便、疱疹液中EV71、CoxA16、通用型肠道病毒核酸RNA的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83%、81.82%、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9,P〉0.05)。FQ-PCR方法咽拭子、粪便、疱疹液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对血液的阳性检出率(χ2=3.17~5.11,P〈0.05)。FQ-PCR、ELISA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7.03%、87.50%(χ2=3.98,P〈0.05),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7.22%、88.68%(χ2=3.85,P〈0.05)。在EV71、CoxA16及通用型肠道病毒方面,FQ-PCR的检测窗口期均早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快速检测方面优于ELISA,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性,以及更早的检测窗口期,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4期)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诊断和治疗的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17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17例患儿年龄(19.8±11.1)月,入院时病程(3.180±0.834)天。其中EV71感染15例,COA16感染2例。影像学检查:头颅MRI阳性6例,头颅CT阳性2例,脊髓MRI阳性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脑干受损14例。治疗上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免疫支持,维持血压、血糖及内环境稳定,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及头部亚低温治疗。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5例(放弃时间分别为入院后1、3、7、30、50天)。出院时完全治愈4例,遗留斜视(外展神经损伤)3例,面瘫(面神经损伤)2例,吞咽功能障碍(舌咽神经损伤)2例,肢体活动功能障碍4例。结论手足口病为EV71感染多见,病情进展迅速,年龄为1—3岁为多,经积极综合治疗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广州市9482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情况,为医疗机构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病例的三间分布及病原学分型情况,用Excel2007和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研究单位报告的手足口病患儿逐年增加,累计报告9482例,5岁以下的儿童占94.1%,男女比例1.53∶1;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每年的4-7月,正好是广州的梅雨季节,9-10月出现一次小高峰;共检测手足口病标本7344份,肠道病毒分离阳性的共6892份,阳性检出率为93.85%,其中EV71型、Cox A16型、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25.79%(1894例)、32.27%(2370例)及35.78%(2628例).结论 各级医院的儿科应继续重视手足口病的监测管理,在每年手足口病高发时期(夏秋季),做好手足口病的知识宣教,各级部 门做好对重点人群(5岁以下儿童)的保护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