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龙中药袋泡剂沐泳加抚触防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560例足月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沐泳组)280例和对照组(清水沐泳组)280例,观察新生儿出生6d内的一般情况及黄疸状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胎粪转黄时间明显缩短,黄疸程度较轻.新生儿平均吃奶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1—6d经皮测胆红素指数平均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退黄时间早,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沐泳加抚触有助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能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8.46±2.5)d短于对照组的(10.86±2.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徐彬  陈英珍  陈丽 《海峡药学》2011,23(11):100-101
目的观察中药泳疗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8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泳疗护理干预,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值(148.32±38.21)μmol.L-1,高于对照组(95.21±36.68)μmol.L-1;黄疸消退时间(5.2±1.7)d,短于对照组(7.6±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泳疗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在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惠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采用蓝光治疗,口服鲁米那,静脉滴注茵栀黄、白蛋白等;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茵胶囊(贝飞达,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1粒、每日3次口服。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水平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66±1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μmol/L;胆红素降至正常值的天数为(4.0±1.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81±1.2)d(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6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冲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抚触护理,2组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均治疗7d。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胆红素下降幅度、黄疸消退时间、胎粪第1次变黄时间及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胎粪第1次变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抚触护理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具有更好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及促进黄疸症状消退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抚触护理、新生儿游泳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8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抚触、游泳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幅度及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抚触护理、新生儿游泳应用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护理中,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不需母婴分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蓝光联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未结合胆红素(IBil)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TBiL为(125.40±24.5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0±29.60)μmol/L,具有显著差异(t=4.6755,P〈0.01);治疗后观察组IBiL为(91.10±11.5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97.90±12.30)μmol/L,具有显著差异(t=2.2119,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3d黄疸消退,对照组在治疗后5—7d黄疸消退。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蓝光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而且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及碱化血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口服及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短于对照组的(5.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2mL/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5d。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
何英 《海峡药学》2011,23(3):78-79
目的探讨妈咪爱联合婴儿抚触对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93例足月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婴儿抚触及妈咪爱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婴儿抚触和妈咪爱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李玉峰 《安徽医药》2013,(10):1820-1821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前后的黄疸指数、黄疸持续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并对两组患儿护理期间每日奶量、排便次数、哭闹及睡眠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前经皮黄疸指数及血清总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儿经过抚触护理后黄疸指数明显较对照组降低且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抚触护理3d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且于抚触护理6d后降低得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每日奶量、排便次数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而对照组患儿哭闹时间明显较实验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在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并可促进新生儿消化,排便,睡眠,减少新生儿哭闹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评价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产科新生儿黄疸180例,将进行了干预治疗的87例分为高胆红素对照组,只进行动态监测未进行干预治疗的93例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后的NBNA及生后1、3、6、12个月的智能发育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黄疸高峰期的NBN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后高胆红素对照组的NBNA(38.9±1.6)分略高于观察组(38.0±2.6)分,(P〉0.05);生后1个月时高胆红素对照组的智能发育评分(67.1±13.9)略高于观察组(66.3±12.7)(P〉0.05);生后3、6、12个月时随访结果则显示两组患儿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4%(3例),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5.4%(5例),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χ^2=1.40,P〉0.05)。结论如果不存在高危因素,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偏高于正常值是安全的,但需密切动态监测胆红素情况,一但出现异常即时进行对症处理,而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则一定要积极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刘志远 《淮海医药》2014,(6):539-541
目的观察联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采用西医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处理;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3 d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3 d后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TBIL)水平,对照组(112.1±10.5)μmol/L,治疗组为(94.3±9.1)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83.8%。结论在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明显缩短黄疸清退时间,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在新生儿黄疸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62例新生儿在出生后1~7 d,每天对其进行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84例采血检测血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同时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后的胆血素水平变化.结果 1~7 d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81.9±8.2)μmol/L、(181.7±32.3)μmol/L、(222.9±22.4)μmol/L、(230.6±20.5)μmol/L、(235.1±22.4)μmol/L、(233.7±21.1)μmol/L、(228.9±19.6)μmol/L,平均为(234.2±22.7)μmol/L.对84例经皮胆红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儿进行血液胆红素检测,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33.7±30.2)μmol/L、(215.5±28.7)μmol/L,两者呈直线性相关(r=2.55,P<0.05).干预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为(163.4±21.7)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胆红素水平(232.4±28.5)μmol/L(t=5.23,P<0.05).结论 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新生儿黄疸水平具有采样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喂养、游泳和抚触;对照组常规护理。记录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3例,同时选择24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茵栀黄制剂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君  高忻  张敏 《安徽医药》2012,16(1):98-10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与注射剂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在蓝光照射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1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茵栀黄口服和静脉治疗两组,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变化。结果茵栀黄口服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降幅(172.1±22.9)μmol.L-1,总有效率98.6%,茵栀黄静脉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降幅(180±58.1)μmol.L-1,总有效率9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与静脉注射剂佐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实施全程监测并干预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新生儿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5d内经皮胆红素监测情况、体质量变化以及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结果 2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第3、5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快,且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采取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护理措施下的胆红素指数、退黄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指数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黄所需时间(5.2±1.2)d短于对照组所需时间(9.6±1.6)d,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8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00%,数据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生理性黄疸恢复的有效率,缩短患儿的退黄时间,可以更好地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指数,避免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