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通腑散结汤灌肠治疗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散结汤灌肠,观察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4%,对照组为51.6%,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腑散结汤灌肠治疗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能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其疗效显著好于单纯西医临床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腑散结汤灌肠联合针刺"四关穴"治疗老年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5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散结汤灌肠及针刺"四关穴"治疗,均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比较两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KP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腹痛消失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散结汤灌肠联合针刺"四关穴"治疗老年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能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其疗效显著好于单纯西医临床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通腑逐饮祛瘀汤为主综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通腑逐饮祛瘀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腑逐饮祛瘀汤为主综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术后高龄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术后高龄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主要采取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等方法治疗,补液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平衡,并给予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腑汤鼻饲加灌肠。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8.00%,总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治愈率53.57%,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气活血通腑汤对术后高龄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合六磨汤肛滴治疗恶性肠梗阻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六磨汤肛滴配合针刺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药(木香、沉香、乌药、枳实、红藤、大黄等)肛滴,对照组18例单用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1.1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六磨汤肛滴配合针刺可以行气通腑,化瘀解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通腑法治疗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鼻饲或口服健脾通腑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肠功能障碍评分改善情况、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脾通腑法配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腑理气汤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下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结肠癌术后急性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肠癌术后急性炎性肠梗阻患者80例,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疗程均为7天。结果:两组治疗后PCT、ET、IL-6及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肠鸣音、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下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结肠癌术后急性炎性肠梗阻,能够降低内毒素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宇  蒋利魁 《河南中医》2010,30(8):795-795
目的:观察内科保守常规治疗结合化痰醒脑通腑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87例和单纯现代医学治疗组73例,对治疗后恢复结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25%,对照组有效率为86.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内科保守常规治疗结合化痰醒脑通腑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合剂治疗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通腑合剂鼻饲和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6天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腑合剂治疗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承气活血通腑汤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承气活血通腑汤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疗效、肠梗阻缓解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结果临床疗效比较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降低,胃肠减压量减少,解稀水便时间、胃液清亮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缩短(P0.05或P0.01)。结论承气活血通腑汤能明显改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痛、呕、胀、闭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肠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疗效分析。[结果]治愈19例(82.61%),有效3例(13.04%),无效1例(4.35%),总有效率95.65%。[结论]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肠黏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蒋丽萍 《江苏中医药》2015,47(12):35-37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化瘀汤治疗重症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重症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西医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化瘀汤治疗。2组均治疗14d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NIHSS评分(P0.05)。结论 :通腑化瘀汤治疗重症脑卒中急性期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可有效改善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通腑泻热汤治疗,均治疗3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44%,对照组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采取通腑泻热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通腑安肠汤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腑安肠汤治疗,疗程均为7 d。结果:两组治疗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安肠汤能够显著改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灌肠对晚期癌症患者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晚期癌症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下瘀血汤保留灌肠,每日2次,每次150m L,保留30min。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肠梗阻疗效以及卡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卡氏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改善程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下瘀血汤灌肠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枳实通降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通腑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疏肝通腑健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消炎利胆片治疗,2周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通腑健脾活血法可有效缓解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副反应小,不易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理气通腑汤。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6.55%,均高于对照组之68.97%、82.76%。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理气通腑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加快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