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3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继续按术前方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3年无瘤生存(DFS)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3年DFS率为84.55%(10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术后淋巴结阴性、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的3年DNF率明显高(P<0.05),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不同手术方式之间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距肛缘距离2~3 cm组与4~5 cm组、6~7 cm组之间的3年DFS率存在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距肛缘距离各亚组按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6~7 cm组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91.89%)与2~3 cm组切除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8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3,P>0.05);但明显高于4~5 cm组保留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淋巴结及病理环周切缘状况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2.459、15.283,P<0.05)。结论术后淋巴结及环周切缘状况是影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仍存在肿瘤位置越低,预后情况越差的趋势;对于肿瘤距离肛缘4~5 cm的患者而言,虽然能够实施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但并不能从生存期中获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3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3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的新辅助放化疗,术后继续按术前方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3年无瘤生存(DFS)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3年DFS率为84.55%(10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术后淋巴结阴性、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的3年DNF率明显高(P<0.05),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不同手术方式之间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距肛缘距离2~3 cm组与4~5 cm组、6~7 cm组之间的3年DFS率存在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距肛缘距离各亚组按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6~7 cm组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91.89%)与2~3 cm组切除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8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3,P>0.05);但明显高于4~5 cm组保留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淋巴结及病理环周切缘状况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2.459、15.283,P<0.05)。结论术后淋巴结及环周切缘状况是影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仍存在肿瘤位置越低,预后情况越差的趋势;对于肿瘤距离肛缘4~5 cm的患者而言,虽然能够实施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但并不能从生存期中获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志浩  周健 《天津医药》1997,25(9):571-572
目前,为了提高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以及直肠癌远端切缘距离研究的不断深入,采用保留肛门的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日趋增多,使中、下段直肠癌的保肛率达到69.8%。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对35例中、下段直肠癌,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施行了保留肛门括约肌,乙状结肠拖出治疗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余天雾  左学鑫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19-162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安全性、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25例患者术后无手术死亡病例,无肠瘘、盆腔积液、肠坏死、肠回缩等并发症发生。局部复发3例(2.4%),乙状结肠粘膜脱出4例(3.2%),肛门狭窄3例(2.4%)。患者随访率77.6%(97/125),平均随访4.3年。结论: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既可以避免结肠造口,又可以有效防止吻合口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行保留内括约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保留内括约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1-10~2005-12共208例低位直肠癌行保留内括约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漏1例,吻合口狭窄9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98.4%,术后5年肿瘤局部复发率12.2%,5年生存率为73.5%。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减少了吻合口漏的发生,肛门功能恢复好,适用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4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给予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保肛手术,观察手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结果 1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手术43例,完全内括约肌切除手术2例,均顺利手术。2术后1年肛门排便功能Williams评估良好率为91.1%。3术后1年,ARP、HSP和MTV比术后1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0.01),但和术前相比,还是有显著性下降(均P<0.01)。结论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基本保证术后肛门功能,而且安全性较高。对于适合行此手术的中早期患者,建议可尽量考虑此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青年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的探讨。方法21例青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肿瘤与肛门的距离、组织学分型、Dukes分期、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低位直肠癌采用Dixon术式保肛效果好,并发症少,5年生存率与Miles无显著差异。结论青年直肠癌以腺癌为主,转移早、预后差,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合理的根治性治疗方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保留肛门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2例行低位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结果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成功保留肛门,无中转开腹及行人造肛门;腹腔镜组术中的失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死亡病例发生。随访2-36个月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完成乙状结肠与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从1908年Miles手术创立以来,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明显的提高。至今,Miles手术仍然被外科界公认为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经典术式。但是,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从临床,病理、免疫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种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用于治疗低位直肠癌,多数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57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Miles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人工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理学分期、肿瘤学预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以及Kirwan分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肛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0%,Wexner评分(10.08±1.33)分,Kirwan分级1级5例(16.67%),2级12例(40.00%),3级10例(33.33%),4级3例(10.00%)。结论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疗效确切,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安全性好,肿瘤根治效果不逊于腹腔镜Miles手术。因此可以将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推荐给具有强烈保肛意愿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从而有效避免永久性结肠造口,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根治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为治疗直肠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治疗Dukes B和C期直肠癌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术前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方式,B组采用未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方式,C组采用未短期放疗联合开腹手术方式,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方式根治直肠癌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明显高于未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方式以及未短期放疗联合开腹手术方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方式根治直肠癌手术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方式以及未短期放疗联合开腹手术方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根治直肠癌手术具有很好的保肛率和根治率,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肛患者47例,保肛率87.0%;对照组保肛患者37例,保肛率6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92,P<0.05).两组手术后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有所提高,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9-01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3例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发生,手术时间(190±48)min,术中失血(110±32)ml,术后2~4d胃肠功能恢复,所有标本残端无癌细胞浸润或残留,清扫淋巴结数(12.1±5.4)个,术后住院时间(8.3±2.4)d,术后电话随访至2010-07,死亡0例,局部复发3例。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好,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合患者。  相似文献   

15.
侣军  张颖莹 《医药世界》2010,(9):980-982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进展期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7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患者同期直接手术。随访分析两组患者保肛率及3a生存率。结果近期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上,两组3a生存率及术中淋巴结阳性率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肛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加用放化疗在提高直肠癌患者保肛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3a生存率和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率。但其最终结果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士勇  马自强 《安徽医药》2011,15(12):1541-154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该院27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76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6例(10.6%),其中二次手术4例。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技术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吻合安全、可靠;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复杂,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使用吻合器、保证吻合口血供及加强术后管理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盆腔自主神经保留(PANP)和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TME联合PANP及DST(TME组)与传统(传统组)手术治疗的Dukes A期、B期、C1期中低位直肠癌56例和46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保肛率、排尿...  相似文献   

18.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前侧切除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病变情况被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实验组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术。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病变情况不太严重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Dixon手术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在预防及治疗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深圳市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因直肠癌在胃肠外科住院治疗期间的患者中,选取易发生吻合口瘘高风险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研究组)和末端回肠造瘘术(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康复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以及发生吻合口瘘后的治疗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P=0.618)、性别(P=1.000)、肿瘤距齿状线距离(P=0.914)、TNM分期(P=0.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P=0.345)、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例数(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P=0.283)、术后进食流质时间(P=0.636)、术后排气时间(P=0.492)、术后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P=0.942)、术后住院天数(P=0.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施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与末端回肠造瘘术相比,同样可以预防或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②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免除了肠造瘘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血白蛋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i-1es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治疗。术后常规进行化疗。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的血白蛋白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有所提高,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白蛋白均有提高,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血白蛋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