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技术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针对特定靶序列的ASODN,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分子影像学是一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活体生物过程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ASODN技术以分子影像为技术平台,通过图像达到无创、实时、活体、特异、精细地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主要阐述ASODN的作用机制、ASODN的化学修饰、ASODN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分子影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技术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针对特定靶序列的ASODN,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分子影像学是一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活体生物过程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ASODN技术以分子影像为技术平台,通过图像达到无创、实时、活体、特异、精细地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主要阐述ASODN的作用机制、ASODN的化学修饰、ASODN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分子影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技术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针对特定靶序列的ASODN,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分子影像学是一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活体生物过程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ASODN技术以分子影像为技术平台,通过图像达到无创、实时、活体、特异、精细地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主要阐述ASODN的作用机制、ASODN的化学修饰、ASODN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分子影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技术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针对特定靶序列的ASODN,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分子影像学是一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活体生物过程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ASODN技术以分子影像为技术平台,通过图像达到无创、实时、活体、特异、精细地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主要阐述ASODN的作用机制、ASODN的化学修饰、ASODN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分子影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技术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针对特定靶序列的ASODN,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分子影像学是一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活体生物过程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ASODN技术以分子影像为技术平台,通过图像达到无创、实时、活体、特异、精细地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主要阐述ASODN的作用机制、ASODN的化学修饰、ASODN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分子影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技术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针对特定靶序列的ASODN,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分子影像学是一门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活体生物过程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ASODN技术以分子影像为技术平台,通过图像达到无创、实时、活体、特异、精细地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主要阐述ASODN的作用机制、ASODN的化学修饰、ASODN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分子影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分子影像学与分子医学简介分子影像学是1999年由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1]提出的一门运用影像技术来显示组织水平、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通过影像学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分子影像学着眼于探测构成疾病基础的分子异常,而不是对分子改变所导致最终结果的成像,其突出特点是非侵入性地对活体内参与生命过程的分子进行观察,因此可望在病变的早期或极早期( predisease state)完成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分子影像能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显示活体内的生物学过程,为疾病的早期无创性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分子水平的信息.分子影像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1]以来,一直受到生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均快速发展,使医学影像学正从宏观的解剖影像时代进入微观的分子影像时代.这种从非特异性的物理学成像到相对特异性的分子成像的转变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先进的影像学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晶,是当今影像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医学影像学检查是甲状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分子影像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活体状态下通过影像学手段定性和定量显示甲状腺癌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特定分子表达及其水平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甲状腺癌分子影像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分子影像是应用影像学的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确定疾病分期,提供病理过程基本机制以及疗效的随访。分子影像的发展有赖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精密影像探针的研发。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影像探针,能够提供更有效的图像对比,可在目标位置靶向聚集,同时其具有长效循环半衰期以及较高的荷载能力”[1]。  相似文献   

11.
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成像是新时代的医学成像,它可以无创性监测活体内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核医学分子显像、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声分子成像、光学分子成像和X射线分子成像等.目前,由于多学科融合的发展,多模式融合成像技术已成功用于临床,如PET-CT和PET-MRI.随着分子探针的发展和多模式融合成像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分子...  相似文献   

12.
13.
RNA干扰(RNAi)技术因其高效、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病毒感染性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无创示踪RNAi相关分子在体内的递送过程及监测RNAi的疗效对提高RNAi的效率、促进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分子成像技术能够使活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可视化,具有无创、动态、实时、定量、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等优点,在监测RNAi相关分子在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评估RNAi的治疗效果、加快RNAi技术的临床转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就分子成像技术监测RNAi递送过程和评估RNAi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Molecular imaging and targeted drug delive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ward personalized medicine, which is the future of patient management. Of late, nanoparticle-based molecular imaging has emerged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area, which shows promises to understand the components, processes, dynamics and therapies of a disease at a molecular level. The unprecedented potential of nanoplatforms for early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in every biomedical imaging modality. Biological and biophysical barriers are overcome by the integration of targeting ligands, imaging agents and therapeutics into the nanoplatform which allow for theranostic applications.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discuss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potential of targeted molecular imaging with various modalities putting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perfluorocarbon nanoemulsion-based platform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