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广西东兰县60年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东兰县各乡镇卫生院1951年—2010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0年中疟疾病例总数占全县的97.14%,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 065.74/10万,疟疾死亡病例42例。疟疾病例最多的1954年发病率达到5 704.29/10万。疟疾病例的诊断98.74%为临床诊断病例。疟原虫种类包括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1982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恶性疟病例,2000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间日疟病例。80年代开始在流动人口中出现疟疾病例,90年代达到高峰,2008年至今当地无疟疾病例报告。结论东兰县通过长期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2009~2013年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乙肝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乙肝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广西乙肝报告病例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略有下降。报告慢性乙肝占总病例数的58.37%,急性乙肝仅占22.85%。急性乙肝病例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21.72/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6.51/10万。15岁病例构成比由2009年的2.93%下降到2013年的1.51%,15岁人群急性乙肝发病率从2009年的3.55/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40/10万。结论广西乙肝报告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急性乙肝病例发病率有所下降,另外15岁病例发病水平下降明显。应规范开展乙肝病例的诊断及报告,进一步提高乙肝实验室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3年粤桂琼疟疾联防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联防区2013年广西区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广西区8个市县报告疟疾病例31例,占全广西全年总病例数的2.48%(31/1251);8市县人群发病率为3.7/10万。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0.48%,其中间日疟4例,恶性疟25例,三日疟和混合感染各1例;来自非洲感染病例29例,东南亚地区感染病例2例;有67.74%疟疾病例集中出现在6~7月份,2013年8市县报告的31例疟疾病例与2012年报告的16例疟疾病例相比,疟疾病例数上升了93.75%,8市县与全广西一样全年无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2013年三省(区)疟疾联防区广西的8个市县流动人口疟疾病例与2013年广西全省疟疾病例急速上升一样,疟疾病例数明显增加,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吉安市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吉安市2007-2011年AFP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74例,非AFP病例2例,AFP病例72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2007年报告15例,2008年17例,2009年10例,2010年15例,2011年15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7/10万、1.55/10万、1.085/10万、1.61/10万、1.61/10万。结论吉安市<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5年达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的指标要求(≥1/10万),保持了AFP病例监测系统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1951-2015年疟疾流行趋势,评价疟疾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为调整疟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1951-2015年疟疾监测相关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恭城县1951-201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2 535例,发病率150.19/10万,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疟疾流行最严重,分别报告疟疾病例12 386例和10019例,年均发病率为879.14/10万和603.94/10万,70年代后疫情日趋平缓,自1978年报告5例本地疟疾病例后再无内源性病例发生;输入性疟疾病例于1981年开始有报告,80年代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1例,90年代报告36例,本世纪2000-200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有所下降,但到2010年以后输入性病例呈上升趋势.输入性病例感染来源2010年前主要为国内的云南、海南、广东;2010年后输入性病例感染来源为国外柬埔寨、缅甸、尼日利亚.病例所从事工种主要以挖矿为主,建筑次之,分别占33.87%和25.81%.结论 恭城县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有效处置输入性疟疾病例,避免二代病例的发生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预防--21世纪肿瘤防治研究的焦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过去的50年,医学的发展令人瞩目.多数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根据统计推测,全球1990年全部肿瘤新发病例810万,死亡病例520万;2000年新发病例1 010万,死亡病例620万.预计到2020年全球肿瘤新发病例将达2 000万,死亡病例将达1 2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连地区自1980年以来,连续27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从2005年开始出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到2006年连续2年有病例输入,先后发生4例输入性疟疾病例。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曾属低疟流行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年报告疟疾病例数较多,其中1951、1970和1974年为三个发病高峰年,年报告发病数分别为1 155、2 303和1 282例。经过多年的防治,1986年以后每年疟疾发病人数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不超过20例。2000年以后每年仅有个别病例报告,且均为输入性病例。疟疾年均报告发病率已由1950—1959年的5.25/10万下降到2000—2009年0.03/10万。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工作,2010—2015年全省省、市、县共培训疟防专业人员18 189人次,临床医生24 991人次,检验人员7 219人次;血检不明原因发热病人47 385例,其中1例为疑似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1年),12例为输入性疟疾病例(2013和2014年各5例,2015年2例)。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57例,除2011年1例为疑似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外,其余56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24 h疟疾病例报告及时率为100%,病例报告后3 d内个案调查率100%;2013—2015年全部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为100%;2013—2015年应调查处置疫点数44个,病例报告后的7 d内疫点处置率为100%。全省连续三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11个市于2015年均通过了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AFP病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报告AFP病例701例,报告发病率3.65/10万,全省89.9%的县区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3%.男女性别比为1.97∶1.全省2011年各项及时性指标均在80%以上.结论河南省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质量,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广州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广州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报告疟疾病例50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2015年报告74例,2016年97例,2017年111...  相似文献   

11.
十六年前我院刘载钰报导过儿童眼外伤病例,本文是我科近13年来儿童眼外伤住院患者,在选择病例时以14岁作为年龄界限。病例分析一、发生率自1967年7月~1980年7月共有527例儿童住院患者,其中眼外伤病例223例,占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与200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2001年与200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整群抽取本院2001年1月1日~2001年5月30日住院治疗的全部流脑病例39例,及2002年1月1日~2002年5月30日住院治疗的全部流脑病例50例,分成2组。对这2组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结果 2002年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病例、死亡病例、并发呼吸衰竭病例、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肾功能及心肌损害的病例均明显高于2001年组(P〈0.05);肝功能损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002年组病例的脑膜炎双球菌阳性率较2001年组低(P〈0.01)。结论 2002年组病例死亡率较2001年组高与2002年组暴发型病例多有关;2002年组病例多器官功能损害多,提示脑膜炎双球菌泛嗜性感染的可能;2002年组病例的脑膜炎双球菌阳性率较低,可能与2002年细菌型别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河南省采取在一类县加强传染源控制与媒介防制,二类县清除疟疾传染源,三类县加强监测和输入病例处置等策略措施。2010—2015年6月30日,共血检"三热"病人547万余人次,发现并规范治疗疟疾病例1 880例,所有病例均在24h内进行网络疫情报告。2012年以来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3 d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7d内疫点处置。随着消除疟疾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数逐步下降,全省已提前实现《行动计划》确定的阶段目标。2012年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历史性突破,提前4年实现国家"到201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规划目标,并连续4年保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4年全省69个三类县100%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提前1年实现国家"到2015年所有三类县实现消除疟疾"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年住院心血管病例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锋先 《海南医学》2000,11(1):29-30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从1979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20年间内科住院心血管病例的构成.以比较城乡之间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差异及演变规律。1.临床资料1.1心血管病例在内科住院总病例的构成比及演变:20年间我院内村住院总病例共31014例,其中心血管病例5646例,占内科住院总病例的18.20%,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例逐渐增大.由1979年的15.08%逐年上升至1998年的24.42%。1.2各种心血管病例在心血管总病例的构成比及演变:从1979年至1998年,高血压病由31.50%逐年上升至44.95%;冠心病由512%逐年上升至19.64%;慢性肺心病由23.6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9~2012年广东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的直报数据及全省疟疾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广东检出疟疾患者分别为83、95、96、87例,年发病率分别为0.08/10万、0.09/10万、0.09/10万、0.08/10万。死亡数分别是2009年1例、2010年0例、2011年2例、2012年1例。四年中全省21个地市中有17个地市42个县(市、区)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和东莞,3市四年报告疟疾病例总数为228例,占病例总数的63.16%。四年报告疟疾病例数中,来自国内其他省份输入12例,占3.32%;来自国外输入349例,占96.68%。四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疟疾高发职业以工人、商业服务及民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4.88%。疟疾病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占病例总数的91.41%,男性病例是女性的5.56倍。四年输入性疟疾未在当地引起二代病例出现。结论广东省2009~2012年疟疾疫情平稳,病例全为输入性,输入地主要以非洲为主,输入性恶性疟有增加趋势,有必要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三次剖宫产也随之增加。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方法,选择何种开腹方式能尽快取出胎儿,减轻患者创伤,成为术者关注的焦点。我院自2006年3月开始收治三次剖宫产病例,2009年以后此种病例增多。我们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三次剖宫产病例,前二次剖宫产均为腹壁横行切口,选择合适病例,与同期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凤山县本世纪以来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特征,为该县今后制定AHC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各医疗机构2000年-2013年AHC病例疫情报告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的14年中该县报告AHC病例共64例,年均发病率为2.30/10万,病例数最多的2010年为17例,发病率为7.99/10万,14年中有2年无AHC病例报告。病例全年季节分布存在2个月无病例,分别为3月份和12月份。全县9个乡镇其中2个乡镇在过去的14年中一直无病例出现。结论该县属于河池市AHC发病率最低的县城,其原因可能与该县地理位置比较边缘,人口数量少居住分散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朔州市2003年—2012年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FP病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朔州市2003年—201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101例,均为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每年<15岁儿童的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监测系统的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结论朔州市2003年—201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仍需提高和保持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免疫覆盖率,并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报告AFP病例583例,报告发病率2.46/10万,全省87.0%的县区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4.2%.男女性别比为2.33:1.全省2010年各项及时性指标均在80%以上.结论河南省201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质量,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郑惠平  张丹 《吉林医学》2012,(26):5694-5695
目的:了解导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不合格便标本病例发生原因,为提高AFP病例监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许昌市2004年~2011年AFP不合格便标本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许昌市2004年~2011年共报告不合格便AFP病例28例,其中超时采便27例,占96.43%;病例主要集中于禹州市、长葛市,2008年~2011年比例升高,5岁以下儿童不合格便比例大;市级及以上医院报告25例,占98.28%;基层医院首诊报告率为3.57%。结论:超时采便是不合格便AFP病例主要构成。应加强培训、督导、宣传及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单位AFP病例诊断能力和报告意识,提高主动发现AFP病例能力,开展针对性脊灰防控措施,确保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