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建立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范围。方法使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49例无神经系统疾病人群脑脊液和血液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69+)百分比水平。结果 (1)正常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以T辅助细胞(CD3+CD4+T细胞)为主。T辅助细胞平均占脑脊液T淋巴细胞总数的68.27%,参考范围为54.77%~81.77%。T抑制细胞(CD3+CD8+T细胞)平均占脑脊液T淋巴细胞总数的31.73%,参考范围为18.23%~45.23%。活化T细胞(CD3+CD69+T细胞)平均占脑脊液T淋巴细胞总数的2.76%,参考范围为0.29%~26.29%。脑脊液CD4/CD8比值平均为2.21,参考范围为1.16~4.21。脑脊液的T辅助细胞百分比、活化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高于血液,T抑制细胞百分比低于血液(P<0.05)。(2)脑脊液与血液各T淋巴细胞亚群在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脑脊液和血液各T淋巴细胞亚群在男女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文初步建立了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参考范围;正常脑脊液T淋巴细胞中以T辅助细胞为主,且其亚群分布特点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不同。  相似文献   

2.
Mollaret脑膜炎病因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性复发性非化脓性脑膜炎即Mollaret脑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是近10多年来较活跃的领域。从本病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HSV_1、HSV_1-DNA、HSV_2-DNA,也找到了EB病毒感染的证据;有人认为系颅内神经皮样囊肿细胞脱落刺激所致;也有人发现与家族性地中海热有相似机理。免疫学改变包括T淋巴细胞调理功能失常、补体Ⅰ因子缺乏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探讨其与神经梅毒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神经梅毒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无症状神经梅毒组、早期神经梅毒组与晚期神经梅毒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外周血,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神经梅毒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神经梅毒患者的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梅毒患者NK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的CD3~+T细胞与CD3~+CD8~+T细胞数显著高于早期神经梅毒患者和晚期神经梅毒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梅毒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NK细胞减少与神经梅毒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 ,MG)患者胸腺的T、B淋巴细胞亚群表型 ,并分析与其外周血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检测了 59例MG患者 ,包括 30例伴胸腺病变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另外 ,对 8例MG患者的胸腺和外周血经体外培养后进行检测。结果  ( 1)MG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 (Th ,CD4 )异常增高 ,病程 6个月以内、伴胸腺增生者Th细胞均明显增多 ;( 2 )MG胸腺和外周血中经乙酰胆碱受体 (AChR)刺激后活化的Th细胞 (CD4 CD2 5 )、CD5-B细胞 (CD5- CD19 )明显增多 ,且外周血CD5-B细胞与自身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RAb)滴度显著相关 (P <0 .0 1) ,胸腺摘除术 (Tx)后 ,MG外周血CD4 CD2 5 、CD5- CD19 细胞均有所减少。结论 MG患者胸腺存在着异常的AChR特异应答性T、B淋巴细胞亚群表型 ,尤其以活化的Th细胞为著 ;CD5-B细胞的产生可能与MG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cl 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双标记免疫荧光方法测定 4 7例临床确诊的MG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 2蛋白表达和CD3 T细胞Bcl 2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结果  ( 1)MG组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和CD19 细胞Bcl 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D3 T细胞蛋白表达Bcl 2的MFI( 0 .572± 0 .17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0 .170± 0 .147) (P <0 .0 1)。 ( 2 )MG组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CD19 细胞的Bcl 2蛋白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而与临床严重程度绝对评分密切相关 (r=0 .63、0 .65、0 .61、0 .78,P <0 .0 5)。CD3 T细胞蛋白表达的MFI与MG患者病程相关密切 (r=0 .62 ,P <0 .0 1)。 ( 3)免疫抑制治疗后MG组临床严重程度绝对评分与淋巴细胞亚群Bcl 2蛋白表达、CD3 T细胞蛋白表达的MFI同步地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Bcl 2蛋白异常表达对MG发病及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结核性脑膜炎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传统的脑脊液分析和放射学检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延误治疗时机,因此临床急需敏感性更高的快速检查方法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本文采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单个核细胞,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检查方法。方法分别收集结核性脑膜炎(30例)和非结核性脑膜炎(30例)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分离提取单个核细胞,经冻存和复苏后采用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外周血和脑脊液中干扰素γ分泌的T细胞数目,分别计算其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脑脊液ELISPOT试验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组阳性检出率为93.33%(28/30)、非结核性颅内感染组为3.33%(1/30);检测灵敏度93.33%、特异度96.67%,假阳性率3.33%、假阴性率6.67%,阳性似然比28.33、阴性似然比0.07。外周血ELISPOT试验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组阳性检出率为76.67%(23/30)、非结核性颅内感染组为13.33%(4/30),检测灵敏度76.67%、特异度86.67%,假阳性率13.33%、假阴性率23.33%,阳性似然比5.79、阴性似然比0.15。外周血ELISPOT试验阳性检出率与脑脊液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254)。结论采用ELISPOT试验检测外周血和脑脊液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率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率,而且脑脊液单个核细胞ELISPOT试验检测效率呈高于外周血检测效率之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变化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HCP 52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7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脑血管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均比对照组降低,有应激反应者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更明显。并非所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有T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只有在应激状态下,CD4+和CD4+/CD8+降低,CD8+升高。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机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严重程度与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眼肌型(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例OMG、13例G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及Fas的表达.结果 OMG、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分子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细胞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72%±8.73%、31.22%±13.00%,P:0.017).GMG组与对照组Fas表达增高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15,4%,P=0.041).Fas表达增高的GMG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胸腺瘤发生率较高.OMG与GMG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8+、CD4+Fas+、CD8+Fa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升高,OMG与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二者可能同属一种系统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变化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HCP52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7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脑血管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均比对照组降低,有应激反应者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更明显。并非所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有T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只有在应激状态下,CD4^ 和CD4^ /CD8^ 降低,CD8^ 升高。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机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严重程度与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在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患者脑脊液、血和周围神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用RT PCR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GBS患者外周血、脑脊液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 1、B7 2、CD2 8、CTLA 4的表达。结果 GBS患者外周血、CSF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CD2 8、B7 1、B7 2在炎性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GBS患者CSF中CD2 8、B7 1、B7 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结论 在GBS发病过程中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对T细胞的活化 ,进而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在重症肌无力(MG)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法测定了45例MG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其凋亡状况,并对24例MG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MG患者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MG患者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MG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程度与MG类型、预后密切相关: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MG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增强。结论MG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异常及CD4~ T淋巴细胞凋亡功能障碍,其凋亡程度可能与MG类型、预后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对MG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缺陷具有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HZ)和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HZ和PHN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择52例临床确诊的HZ患者,采集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恢复期CD8~+T和CD4~+CD45RO~+T细胞较急性期相显著降低,CD4/CD8比值和CD4~+CD45RA~+T细胞较急性期显著增高,而CD3~+T和CD4~+T细胞无显著差异;与轻中度疼痛组相比,重度疼痛组CD3~+T、CD4~+T和CD8~+T细胞差异无显著变化,CD4/CD8比值和CD4~+CD45RA~+T细胞显著减少,CD4~+CD45RO~+T细胞显著增高;HZ患者恢复期IL-4和IL-10表达较急性期相比显著升高,而IL-17和TNF-显著降低;不同程度疼痛组IL-4、IL-10、IL-17和TNF-α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恢复期HZ与急性期相比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重度疼痛与轻中度疼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有差异,为探讨HZ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难治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T、B、N、D细胞检测,以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病与免疫功能有关。本病经中药治疗前后T、B、N、D细胞检测,结果提示对T、N、D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好转,B细胞则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4.
躁狂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躁狂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2例躁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外周血作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躁狂症组同时进行家族史、临床类型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结果:躁狂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与性别、家族史及临床类型无关。结论:躁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活跃,精神-神经-免疫系统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1例短暂头痛、神经功能缺损伴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综合征(HaNDL)患者的临床、脑脊液和脑电图改变特点。方法患者,男,27岁,反复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和头痛1 m余,有时伴随语言障碍或失认。头部MRI和头颈CTA未见异常。经食道超声心动示卵圆孔未闭。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对患者进行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在发作期出现非对称性的慢波活动,发作间期慢波减少至正常。腰穿检查在发作期和间期均存在脑脊液蛋白和淋巴细胞增多,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以T淋巴细胞为主,少量B细胞及NK细胞,比例大致在正常范围。1 m余后症状好转无复发。结论 HaNDL综合征早期诊断易与脑卒中混淆。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伴头痛及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是该病的主要特点。脑电图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使用人脑胶质瘤细胞和同一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融合来制备DC-肿瘤融合细胞(FC),并研究其体外诱导抗胶质瘤的活性。方法采用PEG法将来自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细胞和其自体DC进行融合,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乳酸脱氢酶法(LDH)释放法来分别评价F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FC致敏的T淋巴细胞对相同患者胶质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建立了DC-人脑胶质瘤融合细胞(FC)的制备方法,通过荧光双染色证明FC具有胶质瘤细胞和DC细胞的双重标记,经过1.5Gy照射的FC致敏患者外周血T细胞,对自体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明显高于仅用单纯DC或自体胶质瘤细胞致敏的T细胞(P<0.01),而且杀伤能力随E/T率的增加而由28%上升到90%,但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杀伤仅在10%左右,显著低于对自体胶质瘤细胞的杀伤(P<0.01);同时致敏的T细胞在负载患者胶质瘤细胞裂解物(lysate)的自体DC的刺激下引起的增殖高于仅用单纯DC或自体胶质瘤细胞致敏的T细胞,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已经致敏的T淋巴细胞,负载lysate的自体DC所引起的T细胞增殖明显高于自体DC或lysate的作用(P<0.01)。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FC经过1.5Gy照射后,可以有效致敏患者外周血T细胞,并在负载抗原的DC的刺激下可以在体外扩增,致敏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是可以进行特异性杀伤的CTL,杀伤能力随效靶比增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患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IVIG治疗MFS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择10例临床确诊的MFS患者,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MF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相对计数。结果 MFS患者急性期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4~+T细胞和CD4/CD8值显著升高(P0.05),CD8~+T和CD19~+B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期MFS患者应用IVIG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有助于了解IVIG治疗MFS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合并重症肺炎昏迷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12—2018-03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昏迷合并重症肺炎患者76例,随访患者28d生存率,根据预后分为重症肺炎存活组和重症肺炎死亡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第1天、7天、好转后转科或死亡前T淋巴细胞亚群存活组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昏迷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免疫系统严重紊乱,动态监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对预测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乙型脑炎患者不同病期脑脊液细胞形态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7例乙型脑炎病人极期及恢复期脑脊液(CSF)内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的立体形态。发现在极期及恢复期本病患者的CSF中均有较多的变性细胞。提示本病患者虽进入恢复期,但脑内病灶仍未痊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和CD4+CD25+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MS急性期患者GC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和CD4+CD25+T细胞阳性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比较MS患者治疗前后扩展功能障碍状况量表(EDSS)评分的变化。结果M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的阳性率[(5.031±1.782)%]较正常对照组[(6.436±2.035)%]明显下降(P<0.05),经GC治疗后CD80的阳性率[(6.467±1.882)%]明显增高(P<0.01);CD4+CD25+T细胞阳性率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EDSS评分[(3.64±1.79)分]较治疗前[(4.26±1.68)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GC可上调MS患者淋巴细胞CD80的表达,抑制细胞免疫,促进MS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