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市贝(甲)壳类海产品易损气单胞菌检出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易损气单胞菌的携带及分布。方法 用分步筛选方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易损气单胞菌。结果 从13种2024份样品中检出易损气单胞菌84株,检出率为4.15%,其中以圆蛤最高达8.2%,牡蛎、淡菜、海螺3种海产品未检出。结论 证实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易损气单胞菌较普遍,本地居民对该类海产品多有生食或半生食的食用习惯,提示我们应注意食用安全性,以减少易损气单胞菌腹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分析卫生学意义。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了解携带及分布。结果从13种2024份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7种1667株,检出率为82.4%。菌株的检出率以嗜水气单胞菌最高,达42.0%,威隆气单胞菌最低,仅为1.1%。海产品中带菌率以海瓜子最高,达188.4%,牡蛎、淡菜、海螺3种海产品检出的气单胞菌较低。结论证实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与临床和气单胞菌食物中毒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是主要病原菌结论相一致,其卫生学意义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对该海产品的食用习惯上,本地居民多为生食或半生食,增加了食用不安全性,是一类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提示我们应注意食用安全,以减少气单胞菌引起的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从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易损气单胞菌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气单胞菌已成为一种新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易损气单胞菌(A.trot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气单胞菌新种,系Carnahan等报道[1],该菌主要引起人类腹泻,国内外已有从腹泻病人中检出,被人们所关注.其独特的对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敏感的生物学特性等,有别于其他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气单胞菌引起的群体性腹泻等食源性疾病在不断增加,在本市就发生过多起气单胞菌性食物中毒。据调查该类事件常与食用不洁贝(甲)壳类海产品有关,对贝(甲)壳类海产品在食用习惯大多为生食或半生食,存在食用危险性。因此,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种类,了解其分布,对防止致病性气单胞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食品安全和卫生学意义。由于国内对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情况了解甚少,探讨其卫生学意义更少见报道,为此我们采集宁波市场上贝(甲)壳类海产品进行致病性气单胞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贝、甲壳类海产品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性气单胞菌[1,2]在水、海产品中广泛存在,为了解其在贝壳类、甲壳类海产品中的携带情况,我们于2002年4~10月间对此两类小海产品进行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及分布。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筛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疑似致病性气单胞菌,再对疑似菌株进行系统生化定型。结果从13类2431份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8种1946株,检出率为80.05%。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8.26%;海产品带菌率最高为海瓜子,达145.31%。牡蛎、淡菜、海螺3类海产品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同一样品中检出2种以上致病性气单胞菌有542份,占22.23%。结论检测发现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贝壳类的致病性气单胞菌携带率高于甲壳类。结果提示,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是一类诱发气单胞菌疾病的危险因子,而本地居民对该海产品的食用习惯多为生食或半生食,进一步增加了食用不安全性。因此,建议食用时应注意烹饪方法,以减少气单胞菌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用直接分离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的致病性气单胞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贝 (甲 )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状况。 [方法 ]对市售贝 (甲 )壳类海产品标本用直接分离和 1%氯化钠胨水增菌后分离分别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 [结果 ]从 40 0份样品中 ,直接分离法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 7种 480株 ,增菌分离法检出 6种 45 2株 ,检出率分别为 12 0 .0 %和 113.0 % ,两者符合率为 94.2 %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 ,分别为 45 .4%和 46 .9%。 [结论 ]直接分离法能应用于贝 (甲 )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分离致病性气单胞菌,目前多采用增菌后分离的方法,以提高检出率[1]。现行分离法有利于优势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检出,尤其适合于检测病人标本,但不能较全面地显示致病性气单胞菌的频度和种类。为了解贝(甲)类海产品中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频度,必需寻找一种简捷、全面的适宜于带菌状况分析的分离方法。我们试用直接分离的方法,对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多的贝(甲)类海产品进行检测,与增菌后分离比较,探讨直接分离法应用于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可能性。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腹泻患者中检出简产和舒伯特气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外相继报道从腹泻患者和临床标本中检出蔗糖阴性的气单胞菌新种:舒伯特气单胞菌(A.schubertii)、简达气单胞菌(A.jandaei)、易损气单胞菌(A.trota)。为此我们对实验室保存的分离自腹泻病人的气单胞菌株进行了复检,从本省首次检出6株简达气单胞菌和1株舒伯特气单胞菌,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性状鉴定与鉴别,药敏测试及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菌株号Aj102、Aj103、Aj104、Ajch110、来自龙海;Aj131来自沙县;Aj190、Aj200来自福安,均从腹泻监测点腹泻病人中分离。2.培养基:S.S琼脂、麦康凯…  相似文献   

10.
易损气单胞菌(A.trota)是Carnahan等1991年报告的气单胞菌新种,该菌不属于已知的气单胞菌12个DNA杂交群而为新的基因群,其表型特征主要对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敏感等而有别于其他气单胞菌种,现已证明,该菌可引起剧烈的霍乱样腹泻。目前国内仅见福建陈氏等报道。我们于1992年6月至12月在作急性腹泻患者气单胞菌感染调查时,检出本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单胞菌在习惯上被认为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力低下时引起机会感染。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确认气单胞菌具有感染性以来,气单胞菌的感染率在人群中不断上升,尤其是肝病患者,其败血症的死亡率高达28.0%,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加强对其致病性的认识尤为必要。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已发现多种,据报道,胞外蛋白酶和溶血素是气单胞菌主要的毒力因子,为了解8种致病性气单胞菌产生胞外蛋白酶、溶血素能力以及对小鼠的致死性,我们对分离于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的582株致病性气单胞菌进行测定,以了解细菌的毒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126例腹泻病患者气单胞菌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1126例腹泻病患者气单胞菌的检测结果。从1126份粪便标本中检出4种78株气单胞菌,其中豚鼠气单胞菌47株(60.26%),温和气单胞菌21株(26.92%),嗜水气单胞菌8株(10.26%),易损气单胞菌2株(2.56%),检出率为6.93%。嗜水、温和及豚鼠气单胞菌均能产生β溶血,以温和气单胞菌溶血阳性率最高(80.95%),2株易损气单胞菌不溶血。药敏试验结果:菌株对红霉素、痢特灵敏感性差,对先锋、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33.33%~86.66%,对庆大霉毒、氟哌酸等敏感。  相似文献   

13.
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贝 (甲 )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检出率 ,对直接分离和增菌分离法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直接分离法用于致病性气单胞菌检测时 ,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 ,提示夏、秋季宜用直接分离法。冬、春季宜用增菌分离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2012年夏季连续暴雨水过后,为了解大连开发区海产品卫生状况,为市民的食品提供安全保障,对部分近海贝类产品检验。方法依据国标GB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及GB/T18652-200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检测海产品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气单胞菌。结果在22份近海贝类产品中检出1株嗜水气单胞菌。结论气单胞菌为水中常居菌,可引起人类肠道感染。在夏季暴雨过后,应注意海产品中气单胞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国内外文献中屡见报道因海产品污染所致的食物中毒.研究海产品食物中毒对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海产品污染情况、细菌性和毒素中毒的文献作一综述.1 海产品病原菌携带情况副溶血弧菌是日本藤野于1950年首先报告定名的,我国是1958年报告的.30多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认定该菌是日本和我国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林业杰等从福建沿海111份各类海产品中检出52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检出率为46.85%.潘幸福等采用3种检验方法检查120份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检出率分别为:常规法39.17%,改良法95.83%,推涂法94.17%;用两种方法结合检查355份海产品,检出277份,带菌率82.69%.此外,海产品中其它病原性弧菌的检出率也较高,徐合连等调查日照市51处冷藏厂(库)中冷冻食品,在鱼、虾、贝、蟹和软体类海产品中检出拟态弧菌4株、创伤弧菌5株、溶藻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11株、豚鼠气单胞菌4株、嗜水气单胞菌4株,6种菌总检出率5.11%.何浙生等从浙江沿海采集100份(每份10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国内外气单胞菌引起腹泻的报道较多,但其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我们应用CT基因探针杂交、兔肠结扎试验和平板溶血试验对162株气单胞菌的毒素原性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菌株162株气单胞菌均为1989~1990年济宁医学院及本省部份地、市、县防疫站从腹泻病人、健康人、淡水鱼和河湖水中分离送检。所有菌株均以常规方法按Bergey手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对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检出率情况。方法:我们用ASBA10、麦康凯琼脂、4号琼脂3种培养基对气单胞菌进行分离鉴定,统计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检出情况。结果:527份海产品检出294株气单胞菌.其中ASBA10检出率最高,ASBA10和麦康凯琼脂组合使用对气单胞菌的分离最为合适。结论:在实际工作中,AS—BA10和麦康凯琼脂组合使用是分离气单胞菌快速、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起亲水气单胞菌引起水污染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单胞菌(Aeromonas)是近年来不断引起医学界注意的革兰氏阳性发酵细菌之一,普遍存在于水生环境,经常从土壤、食物和多种动物中分离到.以往认为是鱼的病原菌,近些年来国内外资料报道气单胞菌可引起入的胃肠炎和食物中毒,是某些疾病的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水源水中气单胞菌检测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卫生防疫站315010张竹芳,张育禾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污水、池水和河底泥土中。近年来,有引起人腹泻等报道。为了解水源水中气单胞菌的污染程度,我们于1993年4~8月,对辖区内15个外环境的水样进行了气单胞菌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气单胞菌分类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单胞菌属是弧菌科的一个菌属。多年来由于细菌鉴定技术的不断提高 ,发现气单胞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日益增多 ,从而发现了许多新的菌种。为进一步提高对气单胞菌的检测水平 ,准确地进行种的系统鉴定 ,将该属细菌分类及其检测技术综述如下。1 气单胞菌属的分类及其菌种的变化气单胞菌属 ,连同弧菌属、发光杆菌属、邻单胞菌属和水栖菌属同归于弧菌科[1] 。该菌属由于其生物学特征与肠杆菌科细菌相似 ,所以自发现该菌约 90年来 ,先后将其归入肠杆菌科气杆菌属、变形菌属和假单胞菌科。 1943年Stanier氏同意Kluyver氏 ( 193 6年 )的意见 ,将它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