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链尿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20只)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对照组(n=10只)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又分为2小组:大鼠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高糖高脂组);按25mg/(kg·BW)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3d后,行糖耐量实验证实异常,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在第2、4周再2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糖尿病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相应剂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采血方法同实验组,比较各组大鼠糖耐量、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组血清胰岛索明显上升(P〈0.01),但血糖无变化(P〉0.05),糖尿病组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致大鼠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辅以小剂量一次性注射STZ而造成的糖耐量异常,可成功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健脾滋肾活血法对IGT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健脾滋肾活血法(中药复方抑糖合剂)对实验性IGT大鼠模型的影响,并探讨本法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配合高热量饮食,造成IGT大鼠模型,灌胃给药4周,分别检测体重、血脂三项、糖耐量、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指标。结果 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的动物血糖30,60min时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注射葡萄糖120min后中药治疗组血糖有明显降低,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治疗组的血清INS和ISI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STZ腹腔注射配合高热量喂养的方法建立糖耐量低减(IGT)的大鼠模型成功率较高(52/70),健脾滋肾活血中药抑糖合剂可改善IGT模型大鼠的糖耐量异常、血脂紊乱,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显著提高,提示抑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有利于IGT向正常糖耐量逆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给予氟(F-)后糖尿病大鼠切牙的病理性改变以及氟对糖尿病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阐明氟在糖尿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按体质量平均分成对照组、10mg·kg-1·d-1氟组和20mg·kg-1·d-1氟组,每组18只;按相应剂量灌胃给氟4周后,每组随机选12只,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1体质量剂量的STZ,复制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分别为STZ对照组、10 mg F-+STZ组和20mg F-+STZ组),与每组剩余6只大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mg F-组和20mg F-组)同时继续给氟饲养4周(STZ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氟)。实验周期内用电子天平每周测量1次大鼠体质量;便携式血糖仪每周测量1次大鼠血糖;利用数码相机对大鼠牙齿的渐进性变化进行拍照;实验结束前采用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糖耐量实验(ITT),观察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10mg F-和20mg F-组大鼠切牙面逐渐由棕黄色转向淡黄色,着色不匀,部分区域有白色不透光改变,牙面粗糙,呈现氟斑牙病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氟中毒大鼠体质量无变化。腹腔注射STZ后的3组大鼠体质量均呈下降的趋势,20mg F-组降幅最大,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STZ后各组大鼠血糖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g F-+STZ组大鼠血糖水平最高,但与STZ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结果,20mg F-组大鼠腹腔注射胰岛素0.5、1和2h时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10mg F-组大鼠血糖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氟可短期内引起大鼠氟斑牙,并加剧糖尿病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下降和血糖升高,明显降低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建立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IDM)大鼠模型,探讨STZ建立TIDM动物模型的理想剂量.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55mg/kg( STZ55组)、65 mg/kg(STZ65组)STZ及等体积柠檬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监测各组大鼠成模率、死亡率、体重、空腹血糖,4周后处死动物测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胰腺病理.结果 对照组未见血糖升高及动物死亡,STZ55组、STZ65组成模率分别为75.0%、87.5%,死亡率分别为12.5%、25.0%.两组成模后的大鼠均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与同期对照组相比,STZ55组和STZ65体重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STZ55的体重先降低后升高,而STZ65组体重持续降低.造模后STZ55、STZ65组空腹血糖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第2周后STZ55组血糖有所降低,STZ65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STZ65组较STZ55组INS水平更低(P<0.05).胰腺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揭示STZ65组较STZ55组胰岛减小、结构破坏更明显.结论 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65 mg/kg,死亡率较低,成模率较高,模型稳定,是建立SD大鼠TIDM模型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和模型组(高脂饲料),每组各10只,自由进食,4周后模型组大鼠予腹腔注射STZ35mg/kg,血糖≥16.67mmol/L者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大鼠继续进食高脂饲料。于成模后1、4及8周时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微量白蛋白(MAU)的水平,于成模后1、8周时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及胰岛素耐量实验(IT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注射STZ1周后体重显著增加(P<0.01),注射STZ4、8周后体重显著下降(P值均<0.01);模型组大鼠注射STZ1、4、8周后,TG、TC、LDL-C、血糖及MAU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IPGTT结果显示,注射STZ1、8周后,模型组AU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ITT结果显示,注射STZ1、8周后,模型组注射30、60、120min时血糖下降相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这种造模方法所诱导的伴胰岛素抵抗的大鼠糖尿病更近似于临床上的2型糖尿病的表型特征及发病过程,可用于2型糖尿病及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糖高脂饮食加链尿佐菌素诱导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并观察稳定性.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对照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组(STZ组)、高糖高脂饲养组(H.E组)和高糖高脂饲养+STZ组(H.E+STZ组).STZ组和H.E+STZ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35 mg/kg.4周后监测体重、胰岛素、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H.E组和H.E+STZ组大鼠空腹血浆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ISI较对照组和STZ组增高(P<0.01);STZ组及H.E+STZ组大鼠卒腹血糖、AUC较对照组和H.E组升高(P<0.01);注射STZ后4周H.E+STZ组空腹血糖、TG、TC、ISI较对照组和STZ组高(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使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并且辅以小剂量链尿佐菌素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高、稳定性好、效果好、造模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建成可靠、稳定的1型大鼠糖尿病模型情况。方法选取SDF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分成3个实验组,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30、65、100 mg/kg,对照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用拜安易血糖仪检测血糖,7 d后血糖>16.65 mmol/L判定为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血糖、体质量、饮水量、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结果大鼠注射STZ 65 mg/kg 7 d后,大部分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并出现糖尿病表现,持续观察7周,有18只大鼠成模,未见糖尿病转复,糖尿病症状明显。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 mg/kg剂量可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8.
高脂饮食联合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联合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稳定性。方法:8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在高脂喂养8周后,按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然后继续喂养高脂饲料12周。在不同时间点检测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FA)等,并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模型成功率为38%。造模后各周模型组体重均低于对照组,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葡萄糖后1 h和2 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FINS在造模两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造模12周后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高脂喂养8周后,模型组TG和T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造模2周后模型组TG、TC和FFA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脂饮食联合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典型,稳定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动物模型。方法:新生雄性Wisatr大鼠生后2d随机分两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NIDDM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霉素,10周后检测糖耐量以确定NIDDM模型的建立。25周后检测糖耐量和胰岛素。结果:NIDDM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轻度升高,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糖耐量异常,此特点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胶囊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为姜黄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糖尿病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予以高、中、低剂量姜黄胶囊和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结果:治疗组血糖较治疗前和模型对照组血糖均降低(P〈0.05),高、中剂量治疗组血糖降低较低剂量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胰岛素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光镜下治疗组大鼠的胰腺组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恢复。结论:姜黄胶囊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的作用,并促进STZ糖尿病大鼠胰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新生期大鼠糖耐量动物模型与剂量关系。方法 32只新生期Wistar大鼠生后3d,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0.1m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其余3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80mg/kg、100mg/kg,10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15周后复查。结果 10周时各组与空白组比较,100mg/kg组空腹血糖升高(P〈0.05);80mg/kg、100mg/kg组餐后血糖升高(P〈0.05);15周复查时,各组空腹血糖与空白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80mg/kg、100mg/kg组餐后血糖升高(P〈0.05)。结论给予新生期大鼠注射2%STZ溶液80mg/kg,10周符合糖耐量异常的特征,可成功建立糖耐量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优化方案,明确STZ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6周龄的SPF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之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按照雌鼠与雄鼠2 ∶1的比例进行合笼,次日阴道涂片镜检发现精子记为孕第1天。将所得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STZ不同剂量(15,25,35,45 mg/kg)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同等剂量枸橼酸缓冲液(0.1 mol/L,pH=4.2)及STZ,观察体重、空腹血糖以及成模率、死亡率、仔鼠情况,HE染色观察孕鼠的胰腺、肝脏及脂肪组织的变化。结果: 25 mg/kg组成模率(62.5%)最高,死亡率(12.5%)最低;注射STZ后25、35、45 mg/kg组血糖均明显升高,且25 mg/kg组较平稳。 结论: SPF级6周龄Wistar大鼠高脂饲养8周联合孕第1天注射25 mg/kg STZ为建立稳定的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靠性。方法:5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w,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组20只和高脂高糖组30只。普通饲料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高糖组先喂以高脂高糖饲料6W,由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然后按30mg/Kg腹腔注射1%的STZ溶液,1次/w,连续腹腔注射2次,1w后测血糖。以连续2次空腹血糖≥7.8mmol/L为造模成功,共25只。两组大鼠于高脂高糖组大鼠给予STZ后第2周、第4周测定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结果:与普通饲料组比较,饲养6W后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P〈0.01);给予STZ后2w高脂高糖组大鼠空腹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升高(P〈0.01):给予STZ 4W后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大鼠升高(P〈0.01)。结论:STZ加高脂高糖膳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口服糖耐量异常,出现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模型可靠,理想,简单,费用低,容易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大鼠品系、给药剂量对大鼠成模率、死亡率的影响。方法:Wistar、SD大鼠雄性各50只,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和剂量组(STZ1组:55mg/kg,2组:45 mg/kg,3组:35 mg/kg,4组:25 mg/kg),腹腔注射STZ,48小时后观察血糖,8周后计算死亡率,病理切片观察胰岛细胞。结果:Wistar、SD大鼠55mg/kg组全部成模,死亡率分别是100%、90%;45 mg/kg组全部成模,死亡率40%、28%;35 mg/kg组成模率为100%、30%,零死亡;25 mg/kg组成模率为70%、0%,零死亡。结论:35mg/kg剂量Wistar大鼠,成模率高,死亡率低,且结果优于SD大鼠。  相似文献   

15.
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大鼠Ⅰ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并观察不同性别鼠模型稳定性。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法,监测不同时点大鼠的空腹血糖、体重、饮水量、胰岛素及C肽等指标,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注射STZ后第3天大部分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并逐渐出现糖尿病表现,其中雄鼠自给药第14天,血糖达到稳定,观察至第16周,均满足成模标准,雌性大鼠约4周后血糖才趋于稳定。结论腹腔注射STZ可诱导大鼠发生Ⅰ型糖尿病,是目前制备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较佳途径。但其稳定性与性别有关。雄鼠于腹腔注射STZ 14d后模型即稳定,雌鼠腹腔注射STZ4周后模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详细阐述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β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大剂量STZ(65 mg/kg),观察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指定时间点处死大鼠,对胰腺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TUNEL染色。结果注射STZ后,SD大鼠血糖呈现出一个高-低-高的三相反应,伴随着胰岛素水平低-高-低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病理学改变。STZ注射后6 h,β细胞凋亡率(由TUNEL染色衡量)大幅度上升,β细胞凋亡较为同步,此后β细胞凋亡率急剧下降,直到STZ注射后48 h,几乎检测不到β细胞的凋亡。结论单次大剂量STZ诱导的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β细胞凋亡在病程早期(STZ注射后6 h)即达高峰,且较为同步,相应出现了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病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低分子壳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低分子壳聚糖的降血糖效应及其对大鼠体重和血胰岛素含量的影响。结果: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体重降低(P<0.01),血胰岛素无明显变化(P>0.05)。低分子壳聚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浓度,使血胰岛素含量升高(P<0.01),并能对抗体重的降低(P<0.01)。结论:低分子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作用与降低血糖浓度,增加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肾切除联合 STZ 诱导 SD 大鼠糖尿病肾病(DN)造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动物成模后的病理改变。方法: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 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 组)。DN 组采用左侧肾切除,术后2周腹腔注射 STZ 方法建立大鼠 DN 模型,以造模后72 h 非空腹血糖达到16.8 mmol/L 为模型成立标准。观察 DN 大鼠体重、饮水量、进食量、尿量和血糖变化,于成模后4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 S 组相比, DN 组大鼠于成模后体重增速明显放缓(P <0.01),进食量和饮水量增加,24 h 尿量增多(P <0.01),非空腹血糖维持在成模标准之上。DN 组大鼠 BUN 和 SCr 含量较 S 组大鼠明显升高,肾脏病理切片提示 DN组大鼠肾皮质细胞明显受损。结论:单侧肾切除联合 STZ 诱导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 DN 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钒酸钠类胰岛素作用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cose transpoter type 4, GLUT4)与胰岛素刺激GLUT4易位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链脲佐菌素(55 mg/kg)腹腔内注射,5 d后血糖大于13.5 mmol/L定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STZ-D大鼠),然后将STZ-D大鼠组及正常组再分为2组,加钒组隔日管饲0.4% 钒酸钠稀释液,持续4周后在麻醉情况下每组各一半大鼠在尾静脉注射5U /kg诺和正规胰岛素治疗,5 min后心脏抽取血液标本并提取心脏,应用Western blot 技术测定GLUT4蛋白表达.结果钒酸钠治疗使STZ-D大鼠血糖、甘油三酯、胰岛素降低,STZ-D大鼠心肌细胞膜GLUT4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53%),而钒酸钠与胰岛素合用治疗STZ-D大鼠可使心肌细胞膜GLUT4增加2.7倍.结论钒酸钠治疗STZ-糖尿病大鼠在不增加胰岛素释放的情况下具有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的效果,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膜GLUT4含量减少可能是引起心肌葡萄糖转运障碍及心功能下降的因素,钒酸钠治疗使胰岛素调节GLUT4转运易位增加致心肌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加强可能是某些降低血糖的机制以及改善心功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