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3例消化道出血消化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33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21例(63.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浅表性胃炎2例(6.0%)糜烂性胃炎1例(3.0%),胃溃疡1例(3.0%)空肠息肉1例(3.0%),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症1例(3.0%)血小板减少性紫瘢1例(3.0%),过敏性紫瘢1例(3.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变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7例肝硬变经胃镜证实为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糜烂出血性胃炎14例(占52%),出血性胃炎7例(占2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占11%),胃溃疡2例(占7%),胃癌1例(占1%)。结论:肝硬变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为多因素,紧急胃镜检查是明确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与肝硬变门脉高压有关者,出血治疗时应兼顾降低门脉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止消化道出血病人83例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表明:溃疡病病人42例,占53.7%,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占32.6%;慢性胃炎26例,占31.3%,胃癌10例,占12.1%;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占2.4%,贲门息肉、贲门撕裂各1例,各占1.2%,并结合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例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浆ET水平,并与1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血浆ET水平(ng·L-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84106±63489)、胃溃疡组(73669±36614)较对照组(36175±8052)显著升高(P<001)。溃疡合并出血量>500ml组(93867±63919)与出血量<500ml组(65300±35921)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溃疡直径≤10cm组(76283±57412)与溃疡直径>10cm组(82800±3960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T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溃疡因子,尤其在溃疡合并出血量大时,血浆ET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5.
林炎  白爱平 《广东医学》2001,22(2):159-160
目的 探讨复合性溃疡的发生率、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方法 对该院年10年来通过内镜确诊的132例复合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合性溃疡的发病率占消化性溃疡总数的5.6%,男女之比为3.4:1。共检出溃疡287个,其中胃溃疡141个,十二指肠溃疡146个,胃溃疡病灶处于活动期122全(86.5%),球部溃疡病灶处于活动期105个(71.9%)。溃疡好发部为胃窦部和球部前壁,分别为86个(61.0%)和74个(50.7%)。结论 复合性溃疡的发生率占消化性溃疡总数的5.6%,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男性发病较女性高。胃溃疡好发于胃窦部,球部溃疡好发于球部前壁。活动性胃溃疡病灶多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36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胃苏冲剂和雷尼替丁联合治疗作了观察,并与34例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的患者作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十二指肠溃疡4周的愈合率分别为944%和704%(P<001);3天内疼痛消失率分别为722%和471%(P<005);6个月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76%和471%(P<0.05);联合治疗组副作用少。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83例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表明:溃疡病病人43例,占53.7%,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占32.6%;慢性胃炎26例,占31.3%;胃癌10例,占12.1%;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占2.4%;贲门息肉、贲门撕裂各1例,各占1.2%,并结合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 发现病变者53例(94.6%)。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见.有38例(67.9%);其次为重度浅表性胃炎4例(7.1%);其它依次为十二指肠球炎伴胃炎8例(14.3%);食管炎2例(3.6%)和胃溃疡1例(1.8%);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32例(57.1%)。结论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出血最多见.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疗单位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的几点体会江西农业大学医院(330045)王志成我院近三年来,在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例(34.3%),胃溃疡16例(23.9%),出血糜烂性胃炎13例(19.4%).门脉高压症11例(16,...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儿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胃镜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GIF-P3型小儿纤维胃镜进行镜检。结果病变检出率为94.6%(35/37),其中胃炎为37.8%,(14/37),胃伴十二指肠炎与十二指肠炎为16.2(6/37),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复合病变共为27.0%(10/37)。结论小儿胃镜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的病因。方法对96例RAP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并对镜查异常者取胃粘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切片染色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96例中上消化道疾病88例,其中慢性胃炎57例(64.8%,包括非胆汁反流性胃炎44例,胆汁反流慢胃炎13例),十二指肠球炎14例(15.9%),十二指肠溃疡17例(19.3%)。Hp感染以十二指肠溃疡最高13/17(76.5%),非胆反流性胃炎次之26/44(59.1%),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低2/13(15.45%)。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是引起儿童RAP的主要原因,并与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534例儿童胃镜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儿童胃镜临床应用价值及儿童胃镜检查疾病谱.方法对我院23年来(1980至今)年龄14岁以下的儿童胃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4例患儿中,胃镜检查发现主要疾病是慢性浅表性胃炎255例,球部溃疡71例,胃溃疡29例,复合性溃疡1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十二指肠球炎37例,糜烂性胃炎19例,食管异物15例,食管静脉曲张6例,食管炎5例,胃息肉4例,其它12例.1988年以后的498例中401例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检查,208例Hp( ),Hp检出51.9%.结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以炎症和溃疡病最常见,与成人相比儿童Hp感染率较低.儿童胃镜检查对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在出血后不同时间段内行纤维胃镜检查的各组镜检阳性率;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门诊及住院经纤维胃镜检查2007例患者中检出的9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中,青壮年组有66例,老年组有29例,32例二十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中,青壮年组有28例,老年组有4例,阳性率分别为42.42%和13.79%,两组差异比较有高度显著性11例胃癌出血患者中,青壮年组有4例,老年组有7例,阳性率分别为6.06%和24.1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越早行胃镜检查,镜检阳性率越高,消化性溃疡居上消化道出血各种病因之首位,青壮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明显多于老年组,老年组胃癌出血患者明显多于青壮年组。  相似文献   

14.
胃镜检查在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564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223例胃黏膜HP.结果 564例中成功检查563例,检出疾病53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324例、消化性溃疡112例、十二指肠球炎89例.223例HP检测中,总阳性率45.29%,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3.49%(40/63)、浅表性胃炎39.84%(49/123)、十二指肠球炎37.50%(9/24)、胃溃疡28.57%(2/7).结论小儿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儿童HP感染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儿童胃病的HP感染情况。方法 对 180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分析及 172例胃粘膜HP检测及 16 8例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 93.3% ,其中以十二指肠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 ;172例HP检测者中HP阳性 6 8例 ,阳性率为 37.8% ,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最高 ,16 8例病理活检均为轻中度炎症。结论 HP感染在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儿童胃炎以轻、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16.
67例小儿胃镜检查及其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胃镜检查的实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5-14岁因消化道出血,腹痛入院患儿的胃镜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胃镜检出十二指肠溃疡42例。胃溃疡4例,浅表性胃炎17例及食道炎,胃食道结合部炎,重度食道静脉曲张,贲门失弛缓各1例。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为73.1%。51例患儿乙肝病毒感染率达74.5%。结论:对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及腹痛患儿胃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生物致病因素。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与乙肝病毒的相关性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特征及其胃镜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菊岩  刘涛  刘舒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38-2839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特征及其胃镜特点。方法4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行胃镜检查,分析胃肠表现及胃镜资料。结果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46例,消化道出血14例,呕吐14例,腹泻5例。患儿胃镜下黏膜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特异性改变为散在的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大小不一出血斑点,部分融合成片,多呈圆形,以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改变为著。食管黏膜均无异常发现。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程度与胃肠黏膜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胃镜检查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旭  鹿玲  韦红  李启先 《安徽医学》2012,33(6):664-665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其他脏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125例腹型HSP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和无消化道出血组,所有病例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并发其他脏器损害特别是肾脏损害的差异。结果腹型紫癜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腹胀、腹泻。腹型紫癜组中消化道出血患儿与非消化道出血紫癜组相比,多脏器损害尤其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结论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多脏器损害症状较多,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赵进  杜永胜  李刚 《安徽医学》2005,26(5):400-40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原因,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总结近五年4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病史。结果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42.9%(18/42),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45.2%(19/42),消化性溃疡7.1%(3/42)。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非曲张静脉出血(包括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