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内镜下操作具备创伤小,视野广阔,效果满意等优点。而且手术入路路径短,不损伤鼻腔黏膜,术后恢复快,手术简便、省时,术前不需剃头,术后不留疤痕等优点。我科对收治的40例垂体腺瘤患者用该术式实施手术切除,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宋健民  刘宏宇  王尧 《医药世界》2010,(7):687-687,69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43例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无输血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30~60(平均40)min。术后住院期限为3d~1周,平均为5d。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创伤小,安全且并症少,是垂体瘤手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97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功能性、肿瘤侵袭性、肿瘤生长类型(是否突破鞍膈)、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长为可能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尿崩症相关因素.结果 97例患者中术后尿崩50例,占比51.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肿瘤生长类型及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鞍上生长型垂体腺瘤是术后发生尿崩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生长类型与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并发尿崩症密切相关,鞍上生长型腺瘤术后尿崩症发生风险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导航下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在治疗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在导航下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随访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导航误差平均1.3mm,重要结构和痛变定位满意;内窥镜观察下,发现肿瘤残余7例,予以刮除.本组27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者24例(88.89%),次全切除者3例(11.11%),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减轻.术后一过性尿崩5例(18.52%),脑脊液漏2例(7.4%).术后随访13个月~5年,2例(7.51%)复发.结论 导航下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手术定位准确,扩大了手术视野,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全切率提高,是处理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155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神经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而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激素恢复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3.6%,显著高于显微镜组的44.2%;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0.9±4.5)ml、(85.9±10.0) min、(6.0±1.5)d,均显著低于显微镜组的(92.4±8.9)ml、(145.7±17.0) min、(9.5±2.0)d,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显微镜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的激素水平好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具有肿瘤全切率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60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近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9例,活检2例.并发症包括:术中脑脊液漏9例,术中海绵窦出血3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1例,脑脊液漏2例,脑膜炎1例;均治愈.术后病理:非功能性腺瘤26例,生长激素腺瘤16例,泌乳素腺瘤1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6例.结论 术者对神经内镜下解剖的熟悉和手术器械的熟练使用与降低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筛隐窝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内窥镜经单鼻腔蝶筛隐窝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这一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直径 4mm的 0°、30°硬性鼻内窥镜及配套摄像系统等设备 ,对经MRI确诊的 11例垂体腺瘤 ,在内镜电视监测下行单鼻腔蝶筛隐窝入路手术切除。结果 内镜下 11例垂体腺瘤均全切除 ,术中平均出血 30ml,术后一过性脑脊液鼻漏 1例、多尿 2例 ,无感染、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日 5天 ,随访 3~ 10个月 ,肿瘤未复发 ,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 ,无鼻腔变形、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筛隐窝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时深部照明清楚 ,肿瘤切除彻底 ,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陈兆哲  陈昕 《江西医药》2009,44(11):1082-1083
目的探讨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的、经鼻孔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的4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等症状术后均有改善。结论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庆新  王先祥  王斌  张义泉 《安徽医药》2017,38(9):1177-1179
目的 对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术中并发症进行分类,并总结相应的处理策略,以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0例垂体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并发症的分类、处理策略。结果 70例手术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为手术路径迷失7例(10.00%)、术区大出血8例(11.43%)及脑脊液漏12例(17.14%),经相应策略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肿瘤全切除54例(77.14%),次全切除12例(17.14%),大部切除4例(5.71%),无颅内感染及垂体危象患者。结论 对术中并发症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完整的处理预案,是保障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额底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经额底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全切除率达73.3%。大部分患者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为术者提供了安全广阔的手术视野,可直视下分离切除肿瘤,易于保护垂体柄,对下丘脑、颈内动脉的损伤亦较轻微,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王佳良  董薇  付淑平  史彦芳  刘海鹏  方川  郭毅 《河北医药》2009,31(17):2230-2231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对76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随访结果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肿瘤全切71例(93.4%),次全切除3例(3.9%),大部分切除2例(2.6%);手术时间1.0—2.5h,平均1.5h。术后平均住院5d,无死亡者。57例获得平均6个月的随访,39例视力、视野障碍患者中,31例恢复至正常水平,8例明显改善。64例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患者中,48例随诊降至正常水平。2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在显微镜下并应用神经内镜辅助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2年未再复发。结论单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对正常解剖结构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除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病情恢复快,可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激素改善、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47例(78.33%),次全切除6例(10.00%),大部切除6例(10.00%),部分切除1例(1.67%)。共55例(91.67%)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分泌型腺瘤共有12例(20.00%),其术后功能性激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13例(21.67%)。其中,7例(11.67%)出现尿崩症,4例(6.67%)脑脊液鼻漏,1例(1.67%)鞍上池出血,1例(1.67%)新发垂体功能低下。随访3个月~3年,2例(3.33%)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巨大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全切及如何保护残余垂体功能方法。方法对连续收治的25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额下入路13例,翼点入路6例;6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影像学及内分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MR显示全切12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切除3例;激素水平降为正常者9例。结论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应合理选择入路,追求影像学上的全切,同时注意保护残余垂体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冲 《中国医药》2009,4(8):893-895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垂体腺瘤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22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生长激素腺瘤38例,高泌乳素腺瘤54例,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19例,无功能腺瘤11例.结果 显微镜下全切除89例,次全切除33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8例,13例并发脑脊液漏,经治疗2周左右恢复.无手术死亡及脑膜炎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 d,所有患者术中未输血;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较传统经蝶入路具有安全、简便、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是鞍内肿瘤切除的良好径路.  相似文献   

15.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冲 《中国医药》2009,4(11):893-895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垂体腺瘤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22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生长激素腺瘤38例,高泌乳素腺瘤54例,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19例,无功能腺瘤11例。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89例,次全切除33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8例,13例并发脑脊液漏,经治疗2周左右恢复。无手术死亡及脑膜炎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d,所有患者术中未输血;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单鼻孔经蝶窦入路较传统经蝶入路具有安全、简便、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是鞍内肿瘤切除的良好径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2009年6月239例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的36例患者,分析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原因,与肿瘤大小、性质和位置的关系。结果 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虽然出现了脑脊液漏,但经术中积极处理后,术后效果理想,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发生率文献报道较少,与术者操作,肿瘤大小、性质、位置和类型关系密切。术中采用自身组织填塞辅以人工材料,术后卧床,必要时采用腰穿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脑脊液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脑脊液鼻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垂体腺瘤均采用单侧鼻孔蝶窦黏膜切口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本组病例中全切7例,次全切2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出现尿崩3例,脑脊液鼻漏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有效、安全、易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20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者26例。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善者2例。2例出现顽固性尿崩3月后治愈。3例脑脊液鼻漏2周后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直接、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经蝶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43例 ,回顾分析其切除范围、围手术期天数、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围手术期天数为 4± 1 5d ,次全切除例数为 40例 (93 0 2 % ) ,优良 -有效例数为 32例 (76 77% ) ,术后死亡例数为 1例 (2 31 % ) ,术后并发症例数为 3例 (7 2 1 % )。随访 2年 ,临床症状控制良好 ,内分泌功能正常 ,影像检查未发现垂体腺瘤再生长。结论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不仅安全、有效 ,而且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故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可经蝶窦入路切除 ,仅在出现鼻部或蝶窦感染 ,以及肿瘤明显偏向侧方、额叶底、鞍背后方等禁忌症时 ,才需考虑经额颞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方法对136例垂体瘤患者行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并分析其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结果肿瘤全切89例(65.4%),次全切除46例(33.8%),因术中大出血未行手术切除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11.8%),死亡4例(2.9%)。结论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仍有诸多因素可导致术后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症,进行个体化手术设计,掌握局部显微解剖,娴熟手术技巧,严密术后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