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SLE小鼠高IgG血症Fcgr2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NZB/WF1双亲NZB,NZW小鼠 Fcgr2b基因启动子区核酸序列,明确Fcgr2b基因启动子区的突变性质.方法:扩增NZB,NZW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DNA进行核酸序列分析.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NZB×NZW )F1×NZW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与W/W型组间血清总IgG 水平.结果: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与正常鼠Balb/C相比存在2个部位碱基缺失,分别为13 bp及3 bp.NZW小鼠除有3个碱基置换外,与Balb/C鼠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相同.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组血清总 IgG水平明显高于W/W型组(P<0.0001).结论: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碱基缺失,且该缺失突变可能与血清总IgG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戴立群  王炎强  张玲  李全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37-338,342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双链DNA(anti—doublestrandedDNA,dsDNA)、抗史密斯抗体D1(Anti—SmD1antibody,SmD1)等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SmD1抗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70例SLE患者中单项检测抗dsD—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0.O%、75.7%、64.3%,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1%。结论: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DNA,dsDNA)、抗史密斯抗体D1(Anti-SmD1antibody,SmD1)等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SmD1抗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70例SLE患者中单项检测抗dsD-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0.0%、75.7%、64.3%,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1%.结论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DNA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抽取92例患有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分别采用环磷酰胺和DNA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治疗后的免疫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SLEDAI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DNA免疫吸附方法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抗双链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患者50例,根据抗ds-DNA抗体阳性与阴性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抗ds-DNA抗体阳性,对照组抗ds-DNA抗体阴性。两组均给予来氟米特片+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治疗第2、4、8周时肝功能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和4周时,两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8周时,研究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LE治疗过程中,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较抗ds-DNA抗体阴性患者更易发生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8.
抗核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活动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1992~1996年45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病人及22例住院后病情由活动期转变成非活动斯的SLE病人的抗核抗体(ANA)滴度,结果显示:活动期病人与非活动期病人之间A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活动期病人ANA滴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提示:ANA阴性不能否定SLE的诊断及其活动性,同一病人ANA滴度的降低可反映病情缓解,故ANA滴度的动态观察可作为SLE病情观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产生一系列针对核抗原和细胞质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一种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和细胞成分的抗体,在正常人体血液中可有较低水平的自身抗体,超过一定水平的自身抗体会对身体产生损害,从而引起疾病。自身抗体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自身抗体与相应疾病的关系可提高疾病确诊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有利于疾病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清和唾液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二者关系及其与SLE活动性和SLE机体损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72例SLE组、30例疾病对照组和24例正常组血清AnuA水平,并检测42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唾液AnuA水平,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AnuA在SLE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94%和98.15%。血清AnuA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55,P<0.01),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记分正相关(r=0.629,P<0.001)。唾液AnuA水平与血清AnuA水平正相关(r=0.380,P<0.01)。结论:血清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唾液AnuA水平与血清AnuA水平正相关,对SLE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 C1q 抗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儿童 SLE 的早期诊断提供经验。方法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初诊住院 SLE 患儿40例,同期健康儿童20例。记录患儿和健康儿童抗 C1q 抗体、抗 dsDNA 抗体、抗 SM 抗体、抗 U1RNP 抗体、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补体 C3、C4等相关免疫检验指标并分析其与抗 C1q 抗体的相关性。结果1)SLE 患儿与健康儿童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 SLE 儿童抗 C1q 抗体阳性率为37.5%,而健康儿童组抗 C1q 抗体均为阴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P〈0.01),抗 C1q 抗体对儿童 SLE 的诊断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100%;抗 dsDNA 抗体对儿童 SLE 诊断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95%;抗 SM 抗体对儿童 SLE 诊断的敏感度为22.5%,特异度为90%。3)抗 C1q 抗体阳性组的抗 SM 抗体、抗 RNP 抗体、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补体 C3、C4与抗 C1q 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 dsDNA 抗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P=0.02);4)抗 dsDNA 抗体与抗 C1q 抗体正相关(r=0.51,P〈0.01)。结论抗 C1q 抗体对儿童 SLE 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抗 dsDNA 抗体阴性的儿童 SLE 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磷脂抗体(A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14例SLE患者血清中ACA进行检测,以正常人血清作对照。结果正常人及SLE患者血清中ACA的阳性率分别为2.5%和37.7%,ACA抗体阳性组病人肾脏损害更为明显,血小板减少、补体C3减低、微小血管病变也更为明显。结论AC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和病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ACA与抗核抗体ANA呈正相关,因此ACA也可作为评价SL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及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60例、疾病对照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两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在SLE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75.00%、50.00%、35.00%,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10.00%、6.67%、3.33%)及正常对照组(0、0、0),P均<0.05.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75.00%,与抗ds-DNA抗体(50.00%)和抗Sm抗体(35.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特异性为90.00%,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活动期Anu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 AnuA在活动期的阳性率(91.7%)高于抗ds-DNA的阳性率(66.7%),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性为91.67%.[结论] AnuA的检测在SLE患者中表现为出现时间早,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SLE的重要指标之一,且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pin antibody,ACA) 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9例SLE患者(SLE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CA水平,同时对SLE组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dsDNA)、尿蛋白定性、补体C3、血小板计数等测定.结果 SLE组血清ACA阳性23例,阴性46例.SLE组血清ACA抗体水平为(13.18±11.53)kRU·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01±2.67)kRU·L-1(P<0.01).ACA阳性组ANA平均滴度高于ACA阴性组(1∶2 549.2 vs 1∶1 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组抗dsDNA、尿蛋白定性阳性率分别为60.9%、65.2%,均显著高于ACA阴性组的34.8%、30.4%(P<0.05或P<0.01).ACA阳性组补体C 3、血小板计数分别为(0.43±0.17)g·L-1、(91.42±16.19)×109·L-1,均显著低于ACA阴性组的(0.59±0.19)g·L-1、(108.24±22.05)×109·L-1(均P<0.01).结论 ACA在SLE的发病及病情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对SLE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抗SmD1抗体应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4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其血清中的抗SmD1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Anu A)抗体和抗双链DNA(ds DNA)抗体,统计并分析抗SmD1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SmD1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9.23%,抗SmD1抗体的敏感性为69.23%,明显高于抗Sm抗体和抗ds DNA抗体的敏感性,抗SmD1抗体的特异性为96.67%。结论抗SmD1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与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的关系。方法:将30例抗sm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特征与84例阴性者进行比较。结果:抗sm抗体阳性与疾病活动程度及内脏病变相关。结论:抗sm抗体可作为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程度及内脏病变发生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检测6例活动期、6例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BMC)自发及经天然DNA(nDNA)、重组白介素2(rIL-2)和重组γ干扰素(rIFN-γ)锈导后分泌IgG类抗双链DNA(dsDNA)特异性抗体水平,观察到活动期患者血清中含量和自发分泌量显著高于缓解期,后者又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体外细胞分泌水平与血清中含量密切相关(r=0.9882)。nDNA能特异地激发SLB患者的PBMXC分泌抗dsDNA抗体,但对正常人无作用。rIL-2和rIFN-γ皆能增强SLE患者PBMC产生抗deDNA抗体。nDNA和rIL-2联合应用时对活动期患者PBMC分泌抗dsDNA抗体有协同作用。作者未发现重组白介素6(rIL-6)对抗dsDNA抗体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AnuA与其他自身抗体和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65例(SLE组)、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38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中的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结果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阳性率在SLE组中分别为58.5%、52.3%、30.7%,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5.3%、0、7.9%)和正常对照组(0、0、0)(均P<0.05).AnuA对SLE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58.5%,与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性为97.1%,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 与抗Sm抗体之间无关(P>0.05),而与抗dsDNA抗体相关(P<0.05).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诊断SLE的敏感性达83.1%.SLE组中AnuA阳性者的Hb、C3、C4水平低于AnuA阴性者(P<0.05).结论 AnuA对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对SLE诊断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并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联合抗核抗体(A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省中医院检验科确诊的182例SLE患者为观察组,纳入同期确诊的8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9例、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33例、脊柱关节病患者1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11例,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对象ANA及抗cmDNA抗体,采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结果 观察组抗cmDNA抗体、ANA、抗Sm抗体、AnuA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抗体对诊断SLE敏感性,ANA最高,其次为AnuA、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特异性,抗Sm抗体和AnuA最高,其次为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阳性预测值,AnuA最高,其次为抗Sm抗体和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阴性预测值,ANA最高,其次为AnuA和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上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NA、抗Sm抗体、AnuA阴性者,抗cmDNA检出率分别54.55%、64.54%和59.57%。抗cmDNA抗体并联常规方案诊断SLE的敏感性最高,抗cmDNA抗体串联ANA诊断SLE的特异性最高。结论 抗cmDNA抗体有助于检出ANA、抗Sm抗体及AnuA阴性的SLE患者,抗cmDNA抗体联合常规方案诊断SLE具备较可靠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